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第十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76607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第十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第十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第十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第十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第十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第十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第十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第十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第十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

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吗?

(2)教师可适时指导,如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的片段。

还可帮助学生听辨第二部分的低音区的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学生听赏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听辨三段体的不同情绪的音乐表现。

3.复听《致春天》。

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的表情或微小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

(1)画出第三部分的图形谱,说明第一与第三部分旋律是相同的,

但情绪不同。

如用同样的线条,可以用线条的粗细表达其热烈的情景。

还可以根据想像在图形谱上添加其他的图画等。

(2)完成方格框内的选择--曲调高、低与情绪的平静、期待、热烈。

5.三度(欣赏)创作。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舞蹈动作即兴表演对春天来临时人们的祈望心情,要把三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能表达出来。

不求动作和舞姿的优美,主要是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及他们对春天的向往的心情。

二、表演《小鸟小鸟》

1.生态环保导入。

设问:

(1)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我们要加以保护。

(2)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成语吗?

(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暖花开,莺歌燕舞……)

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

(1)歌曲是几拍子?

说出该拍号的含义?

(复习6/8拍号)

(2)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

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

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律?

(弱拍起唱——第六拍起唱)

(2)先学第一部分(第一乐段)。

a.教师范唱。

听辨并找出相同与相似的地方?

b.在教师指导下用6/8拍指挥图式,跟着教师的指挥放慢速度视唱第一乐句(2小节)。

c.学生自学第一乐段的其他三个乐句(每句2小节)。

d.按教材要求,画出该三个乐句的图形谱,找出相同与相似的部分。

e.按曲调的起伏,有感情地唱好第一部分曲调。

(3)学唱合唱部分(第二乐段)曲调。

a.教师分别范唱两个声部的曲调。

听辨并找出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b.在教师指导下,二个声部先学唱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2小节)。

注意第一声部六度音程以及第二声部的四度音准。

c.分声部自学各自的声部。

教师重点辅导低声部。

d.合唱合成。

要求学生能相互倾听对方的声部,做到和谐。

4.学唱歌曲

(1)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出欢悦、活泼的情绪。

(2)用“la”唱全歌。

注意合唱部分的和谐;

注意用稍快的速度表达喜悦的心情;

注意每句的休止符,要唱得“藕断丝连”状,以表达欢乐的情绪。

(3)填入歌词要唱得更有感情。

5.表演歌曲。

在完成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意见,如:

演唱形式;

编配打击乐;

伴舞;

小品表演……进行二度创作表演。

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三、课后小结

第二节

《春雨蒙蒙地下》

表演歌曲

一、学习歌曲

1气象知识导入:

春天里的“春光明媚”是一种天气的现象,天气不可能是永远“春光明媚”的日子!

(1)还有哪一种天气现象?

(2)人们是怎样来形容春雨的?

(3)春雨给大地带来了什么生机?

2.欣赏歌曲范唱。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刷刷刷刷”是什么模拟声?

你能模仿唱一下吗?

3.在教师指导下,练习模拟的下雨声“刷刷刷刷”。

(1)前面部分的8小节(包括间奏)要求二声部。

(2)结尾处的5小节(注意力度的变化)要求。

4.师生接唱。

教师唱歌曲的歌词部分,学生接唱雨声“刷刷刷刷”部分。

5.学唱曲调,学习切分音。

(2)讲解切分节奏及切分音唱法。

(3)在教师指导下学唱开始的9小节曲调(学生用2/4拍指挥图式划拍,弄清

强弱拍及后半拍节奏)。

(4)学生自学第17小节以后的曲调:

先弄清节奏,再学唱曲调,教师有重点

地指导有读谱困难的学生。

(5)用小快板速度抒情地抒发对春天的赞美,唱好全曲。

6.学唱歌曲,表演歌曲。

(1)在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后,填入歌词歌唱。

(2)歌词词义讨论。

第一段歌词的含义是什么?

第二段歌词:

“这是生命在歌唱,这是种子在发芽”,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

(借

景抒情)

(3)在理解词、曲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4)配上打击乐,尤其是沙球在哪里用比较合适?

使歌曲的表现更有声、有景、

有情。

二、音乐知识:

1.正常的强弱节奏:

2.改变了强弱关系,产生了切分音:

改写成节奏,并唱一唱:

第三节

聆听《春水》

领会音乐作品中的“春水”

按节奏谱给音乐伴奏

一、聆听音乐

1、自然现象的变化导入。

春水从何处来?

冬去春来,大地回春,冰雪融化,形成春水。

春水又怎样活动,他们去向哪里?

请听音乐。

2.欣赏童声合唱《春水》。

(1)歌曲创设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合唱有几个声部?

表现出怎样的情绪?

(3)春水像不像活泼、顽皮的孩子?

3.再听《春水》,边听边跟着歌声朗读歌词,并在教材的歌词上划上小节线(如一次不成,可多听几遍)。

二、儿歌与打击乐。

1、按教材上标出的节奏,练习徒手拍击。

2、可以两人一组练习,即一人朗读一人拍击。

也可以小组与小组练习,最佳方案是个人边朗读边拍击。

3、注意速度能与歌曲一样。

4、学生为歌曲伴奏:

播放歌曲录音,准确地为歌曲伴奏(按教材上标出的节奏谱)。

5、分组讨论,选择合适的节奏乐器按徒手打击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6、各组展示表演。

比一比哪一组与音乐配合得最默契。

三、拓展与研究。

1、设问:

能否设计其他形式表演,并说说意图。

如配乐作画;

小品表演;

歌曲伴舞……

2、重新设计节奏谱,并说说设计的思路与意图。

3、研究成果表演。

4、要积极表扬学生的创造性表演,表扬他们的创新精神。

四、课后小结

第二课、欢乐的村寨

教学目标:

1.我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本课介绍了苗族、彝族、藏族、佤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音调风格及其风土人情,以激发我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拓宽我们的音乐文化视野,并收集本地区民族歌舞,举行各族儿童联唱实践活动。

2.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阿佤人民唱新歌》,从各种丰富多彩的音色中感受在少数民族村寨里,当喜讯传来时他们载歌载舞的欢乐场景。

3.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巴塘连北京》、《迷人的火塘》,以表达藏族、侗族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在学唱过程中继续学习,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以更好地表现该地区的民族音乐风格。

教学内容:

1、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阿佤人民唱新歌》

2、表演《巴塘连北京》、《迷人的火塘》

3、编创与活动

教材分析:

《巴塘连北京》是一首流行于四川巴塘一带藏族聚居地区的民歌。

歌曲结构十分简练,曲调短小而又优美,节奏富于舞蹈的律动感,它又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歌舞形式,由领舞者用牛角胡或二胡在队前领舞伴奏,男女分成两个圈,自右向左载歌载舞,故又称“巴塘弦子”。

歌曲为2/4拍、C宫调式、二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

第一乐句的一开始就出现了全曲的最高音,第2小节的跨小节切分音运用使得曲调明亮而又舒展,情绪热烈。

歌词把东方的彩虹比拟成通向北京的云间金色大路,十分形象生动。

第二乐句的句首紧接着第一乐句的尾音,曲调在五度跳进后作了一个旋律波浪形的起伏,好似一条金色的大路逶延伸展,尽情地抒发了藏族人民向往首都北京和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体会祖国的多民族音乐

切分音型的掌握

1、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

2、表演《巴塘连北京》

体会少数民族的音乐气氛

掌握音乐的强弱韵律,唱好歌曲

一、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

1.猜谜导入:

(播放乐曲第一主题音乐)

谜语:

考考你的小耳朵:

这段音乐的风格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

描绘的场面是热烈的舞蹈场景还是恐怖的战争场面?

演奏的乐队是中国民族乐队,还是西洋管弦乐队?

演奏的形式是合奏还是独奏?

2.揭示课题《北京喜讯到边寨》并解题。

(1)为什么喜讯是从北京传出?

(2)“边寨”是什么地方?

3.熟悉各主题音调。

播放各主题音调(在课前要制作好各主题的音带片段。

放某一主题,让学生在课本的谱例上找出是第几主题,并跟录音哼唱曲调,同时听辨是什么乐器演奏,完成课本上右下角的练习。

4.视听乐曲,了解作品的结构。

仔细聆听乐曲,同时根据刚熟悉的各主题音调,随音乐的演奏用手指表示出各主题的序号。

教师可从学生的举手示意中获得反馈,了解学生的听赏水平,及时地加以指导。

5.师生讨论。

设问:

各主题都描绘了各种民族舞蹈。

你能用动作、颜色或语言来表达各主题的舞蹈场景吗?

完成课本右上角的练习。

6.复听全曲,各组选择某一主题边听边表演。

(1)分组讨论选择五个主题中的某一主题设计简练的舞蹈动作。

教师巡视,分别作指导(根据教材分析群舞、女群舞、独舞、男青年舞、男女对舞等)。

(2)聆听全面,当进入某一主题时,相应的该小组同学到教室的空间中表演这一主题舞蹈的场景。

7.小结:

我国西南边疆的各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热情奔放。

当首都北京有特大喜讯传入边寨时,他们就用歌舞欢庆喜讯,表达他们的欢乐情景。

二、表演《巴塘连北京》

1.地理地貌知识导入:

青藏高原海拨几千米,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就在青藏高原。

由于山高冰封的时间很长。

公路的修筑是非常困难的。

每当一地的工路修筑起来当地的人民的心情是非常激动。

歌曲《巴塘连北京》正是这样背景的反映。

2.边唱、边放映藏族人民歌舞画面,视听结合,效果更佳。

(1)教师范唱曲调,并边唱边用2/4拍指挥图式划拍,做好示范。

(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用指挥图式划拍,慢速度视唱前6小节。

注意唱好连线(连音线、圆滑线)及乐句的完整性。

(3)学生分组视唱后5小节,教师巡视,学生间相互交流学习。

(4)完整地唱好全曲。

注意强弱节拍感。

4.复习切分音节奏,找出歌曲中跨小节的切分音。

5.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全曲。

6.在流畅完整地唱好曲调的基础上,学唱歌曲是迎刃而解的。

注意连线一定要唱好,这是表现藏族歌曲风格的重要手段。

7.表演歌曲,用自制的道具(服饰、哈达等)及藏族基本舞蹈动作边唱边演,表达藏族同胞欢乐的情绪。

1、聆听《阿佤人民唱新歌》

2、表演《迷人的火塘》

切分节奏的掌握

一、聆听《阿佤人民唱新歌》

1.从地理知识上导入:

我国的云南省地处西南,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同胞,大家比较熟悉的有彝族、傣族等。

在云南西盟,沦源等地居住着另一个少数民族——佤族,他们世世代代在那里狩猎、耕耘,他们的音乐与他们的风格一样古朴、粗犷,请听《阿佤人民唱新歌》。

2.欣赏《阿佤人民唱新歌》。

歌曲表达的情绪给你什么感受?

(热情、欢快)

3.板书前奏6小节曲调:

“”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唱这6小节曲调。

在曲调出现最多的音,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几个音?

()

板书最后一小节的衬词及曲调:

并在教师指导下学唱。

这是佤族的语言,表示欢乐、友好。

4.再次复听《阿佤人民唱新歌》,在尾句时全体一起唱“江三木啰”。

5.反复聆听,学生可以即兴舞蹈,可以选择打击乐,可以拍手、跺脚随音乐拍击,如果能随音乐哼唱更好。

总之形成一个载歌载舞的场面,犹如身临其境,投入地以欢乐的情绪表达少数民族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幸福生活情景。

二、学唱《迷人的火塘》

1.以民族的风情风俗导入:

侗族同胞在喜庆节日的晚上,生起篝火围在火塘的四周唱歌跳舞,抒发他们对生活的憧憬,火塘象征着欢乐时光。

这是侗家的风格。

你还能举出几个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吗?

2欣赏《迷人的火塘》范唱:

先听音带的范唱,让学生对合唱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然后教师在伴奏音带的伴奏下,分别范唱第一段歌词的两个声部,让学生对每一个声部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3解决重点:

切分节奏

(1)教师范唱第四乐句(即第7、8小节)。

板书这两小节,教师分别范唱歌词与曲调。

这两种节奏是什么节奏?

与学过的切分节奏有什么联系?

——师生讨论,复习节奏。

教师归纳并讲授新知识,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

“”;

它是与“”属特殊的节奏型,也称切分节奏,该音称切分音。

4.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切分音的知识学唱第四乐句。

1、表演歌曲《迷人的火塘》

2、编创与活动

3、听辨训练

表现歌曲的情绪

编创与活动

一、表演歌曲《迷人的火塘》

1、齐唱歌曲复习旋律

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第一、二乐句(即第1—4小节),并能流畅地唱好。

3、全班分为两个大组,分别承担两个声部的演唱,由这两个组分别自学各自的声部。

教师分别巡视指导。

4、两个声部分别演唱,在教师的指挥下合成,由于是复调声部,如果两个声部对自己的声部都能流畅地唱好,合成时,只要能相互倾听,一般来说是能唱好的。

5、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验歌词的意境。

6、以中速、抒情优美地演唱歌曲。

7、表演歌曲。

(1)选择打击乐器伴奏。

由学生自由选择,然后试做伴奏并作出评价。

确定合

适的打击乐器后为营造歌曲的情景作烘托。

(2)作情景表演。

按教材图示围成两圈,内圈学生挥动红绸作火塘的火苗,外圈的学生手拉手

边唱边转动歌舞。

8、小结:

欢乐的侗家村寨。

二、各族儿童联唱表演实践活动

1.在本活动的前一课,教师要求学生回家收集本地区及本民族的歌与舞。

收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可以向家长学习,可以向邻居、朋友学习,还可以到图书馆及网上收集,这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旨在拓展性学习。

2.做组织工作,了解学生中有多少学生已收集到有关的内容及表演形式,这样活动就有的放矢,活而不乱。

3.以学生的收集内容为主,把教材中的四首作品穿插在其中,这样风格各异,五彩缤纷,就能形成一个各族儿童联唱表演,以体现本单元的学习成果,是一次艺术实践活动的体验。

三、听辨活动

1.这两条曲调的音高组合是一样的,仅仅是在奇数小节的强拍节奏不一样,A是“”,而B是“”听辨的目的显而易见是要求能分辨这两种节奏型,这是本课切分音知识点的复习巩固与实践的环节。

2.听辨后再跟琴唱一唱,这样不仅是听,通过唱的实践更能体验两种节奏的对比。

如果班级学生的识谱能力较好,也可以不必跟琴唱。

四、课后小结

第三单元飞翔的梦

一、单元目标

1、通过听赏不同风格的乐曲,让学生加强对音乐节奏、旋律的感受能力;

能主动搜

集与乐曲相关的知识,培养合作意识,积累和丰富课外学习成果,养成专心聆听的习惯。

2、学会用轻柔的声音演唱《蒲公英》,体验歌曲所营造的梦境,并能选择合适的打

击乐器用各种方式表现歌曲。

3、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创编动作,创设画面,创作游戏,尝试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单元重点

体验不同乐曲的节奏、旋律、情绪,让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创作,选择各种表演方式演绎乐曲。

三、单元难点

理解乐曲所表现的意境,能大胆表达内心对音乐的感受,丰富肢体语言,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四、课时安排建议表

课时听唱动拓展

第一课时《梦幻曲》《都睡着啦》听赏钢琴版本的《梦幻曲》

第二课时《快乐王子的小船》

《进行曲》《俄罗斯舞曲》了解俄罗斯的

相关文化

第三课时《洋娃娃的梦》《蒲公英》讲讲自己的梦,说说自己的理想

第一课时

一、课时内容:

1、听:

《梦幻曲》2、认:

小提琴与大提琴3、动:

音乐游戏《都睡着啦》

二、课时目标:

1.通过欣赏《梦幻曲》,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

能用简单的动作表现音乐的

情绪,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

2.通过欣赏,感受音乐中动人的抒情风格和芬芳的幻想以及每一段落所表达的不同

音乐情境;

能区别乐器小提琴和大提琴。

3.通过音乐游戏《都睡着啦》,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听赏乐曲《梦幻曲》,让学生初步了解西洋乐器大提琴独奏营造谧静甜美

的表现力,感受乐曲跌宕起伏,婉转流连,探索、表现乐曲表现的情境。

2、难点:

能随着乐曲的情绪把自己的幻想用动作表现出来。

四、教学过程:

课前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发四块粘贴板;

并要求学生给自己组里起个好听的名字,如:

“梦幻队”“梦想队”等等。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师:

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看课件,闭着眼睛的小姑娘)可是这个小客人不理我们,她在干什么呢?

(引导说出听音乐)对,她在听音乐,是什么音乐这么好听,让我们也来听一下。

(三)新课教学

A、初步完整感受

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课件出示:

听这首乐曲你联想到什么?

心里有怎样的想法?

播放乐曲,生静听

生:

…… 给发言积极的一组粘上一面彩旗。

【设计意图】:

初次感受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的听赏与学习做以铺垫。

噢,有些小朋友说听了想打瞌睡,有些小朋友说想睡觉,那小朋友你们平时是怎样睡觉的呀?

……

你是倒在床上就睡着的吗?

噢,有的小朋友上床了还要想想今天有哪些有趣的事情才睡觉,有的小朋友友睡不着要翻几个身,那你能听着音乐表现一下你是怎样准备睡觉的吗?

使学生的想象与生活紧密连接起来,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

B、分段聆听

  a第一乐段

  师:

天色暗了下来,四周静悄悄的,小朋友要睡觉了,你是怎样睡觉的吗?

  播放第一段音乐,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用动作表演准备睡觉。

小朋友,你们觉得这段音乐是怎样的感觉?

很吵闹吗?

(平静,柔和)

小朋友你能把这段音乐用线条或颜色画出来吗?

(在课本上练习)

 【设计意图】:

让学生感受优美柔和的旋律,使他们在不知觉中被引入轻盈飘渺的梦幻世间。

给表演好的一组粘上一面彩旗。

  b、第二乐段

好,现在有好多小朋友“睡着”了,老师想知道小朋友你们平时睡着了会怎样?

做梦

你会梦见什么吗?

假如你现在睡着了,你会想些什么?

……     

我们来看看我们那位小客人,她在做什么梦?

播放第二段音乐,及课件图片(小姑娘变成了一只小鸟,在森林里快乐的飞翔舞蹈,看见美丽的花朵,摘了几朵,飞去送给了她喜爱的妈妈和老师,祝她们节日快乐)

恩,原来这个小客人是个很细心的小姑娘,我们一起站起来学习一下小姑娘好吗?

(看画面,让学生跟着老师学习简单的律动)

小朋友你们听了这段音乐,你们会做怎样的梦?

请小朋友听音乐表演,可带上自己喜欢并相配的头饰,要求学生站起来自由

表演,给有创新的组分别粘上彩旗。

通过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会真正的大瞌睡;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并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小朋友都表演的非常好,那你们知道这首乐曲叫什么名字吗?

(请学生

为乐曲起名字)

…… 

给有创新的一组粘上彩旗。

舒曼叔叔也给这个乐曲起了一个名字叫《梦幻曲》(让学生读课题),

现在老师请小朋友看黑板

  出示主旋律彩页

大家看,这几句句子音比较多,旋律有较大的起伏(教师手势上下演示),

我们一起来听音乐哼唱一下,好吗?

师生听音乐哼唱,教师要做相应的上下手势,表现旋律的跌宕起伏。

 师:

你们的声音真好听,老师都被你们吸引住了,再唱一遍给我听好不好!

好,小朋友想想我们这一段音乐用哪一种线条或颜色来表现呢?

学生练

习。

给表现好的组粘上彩旗。

老师已经看到了小朋友的好多梦想,你们的理想是美好的,是伟大的!

但梦想不能光靠想,只有梦想醒后勤奋的人才能将梦想变为现实。

小朋友你们能做个勤奋的人吗?

  【设计意图】:

通过对主旋律的跟唱,完成本课重点学习,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领悟及

感受能力。

C、完整体验

舒曼叔叔写的《梦幻曲》好听吗?

喜欢不喜欢?

那好,咱们再听一遍,

把你感受到的和学到的知识都表现出来!

此时再次完整复听,旨在将分段赏析的参与表现进行连贯的综合体验,巩固学生对各乐段的听辨反应和全曲完整的体验。

你知道这么好听的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吗?

(大提琴)

介绍大提琴:

(用课件对比认识)出示大提琴与小提琴的图片,主要让学生看图片

和听声音来区别和掌握认识大、小提琴。

(附教师参考表)

大提琴小提琴

琴身:

木制结构,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的音色最佳琴身:

木制结构,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的音色最佳

琴弦:

金属丝琴弦:

金属丝

琴弓:

马尾琴弓:

马尾

乐器特色:

属提琴族乐器里的下中音乐器,音色浑厚丰满,具有开朗的性格,擅长演奏抒情的旋律,表达深沉而复杂的感情。

乐器特色:

属提琴族乐器中的高音乐器,艺术表现力丰富,音色优美、表达含蓄、变化多端,具有歌唱般的魅力。

给认真听讲的一组粘上彩旗。

这首乐曲好听吗?

它还有用钢琴来演奏的,你们想听吗?

欣赏钢琴演奏的《梦幻曲》。

(四)综合游戏

大家积极性这么高呀!

那我就再领大家做一个《都睡着啦》游戏

教师带学生跟音乐做音乐游戏,在游戏中要节奏练习“他睡着啦”

通过游戏,加深学生对乐器音色的印象;

并通过游戏中的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