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73576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docx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docx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

(2009年10月修订)

浙大本发〔2009〕30号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环节,为进一步推进本科教学改革,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根据《关于加强本科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若干意见》(浙大发教〔2006〕46号)文件精神和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特修订本办法。

一、评价目的

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是以评促教,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本科课程教学质量,同时为学校教学相关决策提供有效信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

二、评价范围

评价范围包括所有全日制本科课程的课堂教学,不包括实习和毕业环节。

评价对象包括“教师”和“课程”,即某课程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课程的教学质量,即“人·课”。

三、评价指标

理论课、实验课、体育课和双语课分别制订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详见附件1。

四、评价人员及权重

1.评价人员

参加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评价人员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学生;二是同行及管理人员,包括院系主管教学领导、教学督导和教学管理人员。

2.权重

原则上,学生评价权重占70%,同行及管理人员评价权重占30%(院系主管教学领导、教学督导和教学管理人员各占10%)。

五、评价方式和流程

学生评价和同行及管理人员评价均在现代教务管理系统进行。

系统首先剔除每一个评价对象即“人·课”的最高5%和最低5%学生评价分,再与同行及管理人员评价分汇总,经过加权统计,得出综合评价分,并将综合评价分按类别由高到低排序。

评价工作流程见附件3。

六、评价结果及等级评定

1.评价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按同类可比的原则分类排序,并按一定比例确定评价等级。

2.全校课程按以下类别统计评价结果。

(1)通识课程:

思政类、军事理论类、公共体育类、外语类、计算机类、历史与文化类、文学与艺术类、沟通与领导类、科学与研究类、经济与社会类、技术与设计类、新生研讨课等。

(2)大类课程:

数学类、物理类、化学类、生物类、工程类、设计及艺术类、经管类和文史哲类等。

(3)全校性公共选修课:

人文社科类、理工农医类等。

(4)专业课程:

按同一学院或学系分别统计评价结果。

(5)双语课程:

文科类、理科类和工科类等。

每门课程只能归入其中一类,并在此类中按综合评价分由高到低排序。

3.各类别课程的各评价等级的比例为:

通识课程中“新生研讨课”和双语课程“优秀”比例为60%,“良好”比例为40%;“竺可桢学院”课程“优秀”比例为75%,“良好”比例为25%;其它课程“优秀”比例为30%,“良好”比例为60%,“合格”比例为10%。

综合评价分低于3.0的“人·课”,其评价结果为“不合格”。

七、评价时间

1.学生评价在每学期期终考试前两周内进行。

2.同行及管理人员评价在每学期的课程考试结束后、新学期开学第一周结束前完成。

八、其它

本实施办法自2009-2010学年秋学期起执行,由本科生院负责解释。

原《浙江大学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浙大教发[2003]11号)、《关于调整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的通知》(浙大教发[2006]18号)等文件同时废止。

附件:

1.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学生评价用)

2.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同行及教学管理人员评价用)

3.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流程

附件1: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

(学生评价用)

1. 理论课评价指标

类别

指标

权重(%)

老师关心我的课程学习状况

20

备课充分,教学内容安排合理,重点突出

20

课内外均乐于答疑解惑

20

老师善于与学生互动,有良好的交流技巧

20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我觉得很有收获

20

小计

100

我对老师的总体评价

教学要求合理,内容充实

30

教学资源(含教材)丰富,有助于学习

30

课程学习后收获大,开课价值高

40

小计

100

我对课程的总体评价

2. 实验课评价指标

类别

指标

权重(%)

老师关心我的课程学习状况

20

备课充分,实验内容安排合理,重点突出

20

讲解演示清晰,答疑指导及时

20

注重实验技能培养,有实验报告

20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我觉得很有收获

20

我对老师的总体评价

小计

100

教学要求合理,内容充实

30

教学资源(含教材)丰富,有助于学习

30

课程学习后收获大,开课价值高

40

小计

100

我对课程的总体评价

3.体育课评价指标

类别

指标

权重(%)

老师关心我的课程学习状况

20

备课充分,教学内容安排合理,重点突出

20

教学方法、手段灵活多样

20

仪表得体,讲解清晰,示范准确

20

能陶冶性情、改善身体素质

20

小计

100

我对老师的总体评价

教学要求合理,内容充实

30

教学资源(含教材)丰富,有助于学习

30

课程学习后收获大,开课价值高

40

小计

100

我对课程的总体评价

4. 双语课评价指标

类别

指标

权重(%)

老师关心我的课程学习状况

20

备课充分,教学内容安排合理,重点突出

20

外语讲解清晰,课内外均乐于答疑解惑

20

老师善于与学生互动,有良好的交流技巧

20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我觉得很有收获

20

小计

100

我对老师的总体评价

教学要求合理,内容充实

30

教学资源(含教材)丰富,有助于学习

30

课程学习后收获大,开课价值高

40

小计

100

我对课程的总体评价

附件1: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

(学生评价用)

1. 理论课评价指标

类别

指标

权重(%)

老师关心我的课程学习状况

20

备课充分,教学内容安排合理,重点突出

20

课内外均乐于答疑解惑

20

老师善于与学生互动,有良好的交流技巧

20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我觉得很有收获

20

小计

100

我对老师的总体评价

教学要求合理,内容充实

30

教学资源(含教材)丰富,有助于学习

30

课程学习后收获大,开课价值高

40

小计

100

我对课程的总体评价

2. 实验课评价指标

类别

指标

权重(%)

老师关心我的课程学习状况

20

备课充分,实验内容安排合理,重点突出

20

讲解演示清晰,答疑指导及时

20

注重实验技能培养,有实验报告

20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我觉得很有收获

20

我对老师的总体评价

小计

100

教学要求合理,内容充实

30

教学资源(含教材)丰富,有助于学习

30

课程学习后收获大,开课价值高

40

小计

100

我对课程的总体评价

3. 体育课评价指标

类别

指标

权重(%)

老师关心我的课程学习状况

20

备课充分,教学内容安排合理,重点突出

20

教学方法、手段灵活多样

20

仪表得体,讲解清晰,示范准确

20

能陶冶性情、改善身体素质

20

小计

100

我对老师的总体评价

教学要求合理,内容充实

30

教学资源(含教材)丰富,有助于学习

30

课程学习后收获大,开课价值高

40

小计

100

我对课程的总体评价

4. 双语课评价指标

类别

指标

权重(%)

老师关心我的课程学习状况

20

备课充分,教学内容安排合理,重点突出

20

外语讲解清晰,课内外均乐于答疑解惑

20

老师善于与学生互动,有良好的交流技巧

20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我觉得很有收获

20

小计

100

我对老师的总体评价

教学要求合理,内容充实

30

教学资源(含教材)丰富,有助于学习

30

课程学习后收获大,开课价值高

40

小计

100

我对课程的总体评价

附件3: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流程

本科生院在每学期期终考试前两周发出本学期课堂教学评价工作通知

学生登录“浙江大学现代教务管理系统”之“WEB服务管理子系统”,进入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学生评价页面,对本学期所选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评价(考试周开始前完成)

各学院(系)在考试结束后根据评价指标和有关要求,对所在院(系)任课教师进行评价

各学院(系)登录“浙江大学现代教务管理系统”之“WEB服务管理子系统”,录入学院(系)评价数据,得出各“教师·课程”的“学院对教师评价”分值

(秋、春学期开学第3周之前完成。

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将学生评价数据进行统计,得出各“教师·课程”的“学生对教师评价”分值

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将学生评价、学院(系)评价两部分汇总,按相关权重计算出各“教师·课程”的“对教师评价”最终得分

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汇总评价数据,初步处理,将结果发回各学院(系)校核

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对评价数据调整并进行等级计算,分类打印出本学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汇编成册。

同时,将评价结果转入各位教师的基本信息库并交付印刷。

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将评价结果汇编发放至各学院(系)及有关部处,同时收集反馈意见,进行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