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技能.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72794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束技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结束技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结束技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结束技能.doc

《结束技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束技能.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结束技能.doc

结束技能

 

一什么是结束技能

  结束技能是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活动时,对教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形成系统,并转化、升华而采取的行为方式。

  一堂生动活泼的具有教学艺术魁力的好课犹如一支婉转悠扬的乐曲,“起调’加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终曲”余音绕梁。

  导人是“起调”,结束是“终曲”,完美的教学必须做到善始善终,故结束技能与导人技能一样,是衡量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结束技能不仅广泛地应用于一节新课讲完、一章学完,也经常应用于讲授新概念、新知识的结尾。

  课堂教学的结尾,要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将学生所学的分散的知识集中起来,进行系统的教学总结,帮助学生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课堂教学的结尾,如同聚光灯一样,收拢学生纷繁的思绪,帮助他们清理思路,梳成“辫子”,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了然于胸,变瞬时记忆为长时记忆,永志不忘。

课堂教学的结尾,又好像推进器,它指引学生在旧知的基础上向新知进军,激励学生不断向新的高度攀登。

所以,结束技能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教师展现智慧的环节。

二结束技能的目的

  1巩固知识

   每节课的知识内容都包含了一定的信息量。

这些信息不是孤立的,而是有一定的联系,是按照一定的逻辑组合而成的。

运用结束技能对一节课或一单元课所学的知识信息进行及时的系统化总结、巩固和应用,使学生对新的知识更加清晰,能理顺一条逻辑结构主线,经过这种及时的小结、复习,可以将知识信息从原来的瞬时性记忆转化为短时记忆或长时记忆,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

  2及时反馈

   运用结束技能可以及时反馈教与学的各种信息。

当教师接原先备好的教学计划完成了教学任务后,可以利用最后一段时间,通   过完成各种类型的作业、练习、操作涧答、小

准结、判断评价等活动方式,检查教的效果及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为下一步的调整改进及时提供了反馈信

  3承前启后

   知识往往是前后连贯的,既有纵向的联系,又有横向的关系。

好的结束有利于为以后的知识学习作好准备,为讲授以后的新知识提前创设教学情景,起到课与课之间,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承前启后作用。

  4促进思维

   教师通过课的结束,可以留下悬念,埋下伏笔,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深入开展,进一步诱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也便于学生在课后有针对性的复习。

三结束技能的类型

  结束技能的类型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封闭型结束和开放型结束。

  封闭型结束又称认知型结束,其目的是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程的要点上。

  开放型结束是把所学的知识向其他方向延伸,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起更浓厚的研究兴趣,或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

  在实际教学中具体采用什么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要求来决定。

一般的结束过程大体经过简单回忆,提示要点,巩固应用,拓展延伸等阶段。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结束方法:

  1系统归纳

  即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提纲挚领地把整节课的主要内容加以总结概括,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促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其综合概括能力。

总结可以由教师做,也可以先启发学生做,教师再加以补充、修正。

这样可以及时强化重点,明确问题的关键,做到眉目清晰,记忆牢固。

  2比较异同

  新旧对比法是将传授的新知识与相关的旧知识联系起来,或者将并列概念、对立概念,近似的、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分析比较。

即找出他们各自的本质特征或不同点。

这种前瞻后顾,对关键之处,妙手点拨,找出其异同的结束方法能使学生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知识。

  3集中小结

  将在不同章节中、循序渐进的同一事物的属性和变化,集中归纳小节,从而掌握某一事物的全貌、概括出零散知识的规律。

  4领悟主题

  通过精要论述或揭示本质的提问,顿悟所学知识的主题,作道情与理的融合,并激励学生将这些认识转化为指导思想行为的准则,达到对学生进行个性陶冶和思想品德培养的目的。

较普遍地用于思想品德课、语文课和外语课中。

  5巩固练习

  再结束部分,恰当地安排学生的实践活动,即可使学生的“双基”得到强化和运用,又使课堂教学效果及时得到反馈,获得调整教案的信息。

四应用原则与要点

  1要及时小结和复习巩固

  心理学研究表明,记忆是一个不断巩固的过程,由瞬时记忆到短期记忆再到长期记忆,有一个转化过程,实现这个转化过程最基本的手段是及时小结,周期性地复习。

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接近尾声时要及时小结和复习巩固,尤其讲授那些逻辑性很强的知识更应该及时小结,复习巩固。

  2课堂小结要紧扣教学内容的目的、重点和知识结构

  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课堂教学情境等,采取恰当方式,把所学新知识,及时归纳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小结要精要,要有利于学生回忆、检索和运用。

  3课的结束时,应概括本单元或本节知识的结构,深化重要事实、概念和规律。

经过精心加工而得出的系统化、简约化合有效化的知识网络,能帮助学生把零散孤立的知识“串联”和“并联”起来,了解概念、规律的来龙去脉,这样,知识才学得融会贯通。

  4要安排适当的学生实践活动

  如练习、口答和实验等。

通过思维和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如集合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和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

  5布置作业应要求明确

  应要求明确,数量恰当,是每位同学都能记录下来。

  6结束的时间要掌握紧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