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财政学题目 精品.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71788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财政学题目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新财政学题目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新财政学题目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最新财政学题目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最新财政学题目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财政学题目 精品.docx

《最新财政学题目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财政学题目 精品.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财政学题目 精品.docx

最新财政学题目精品

财政学题目

  篇一:

2019年南财《财政学》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南京财经大学成人教育期末模拟试题(卷)一、判断题(判断对错,每小题1分,共15分)1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是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财政制度。

  ()2财政职能是指财政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功能,它是财政本质的反映,具有客观必然性。

  ()3外部性是指一些厂商的行为在给别人造成损害时给予补偿或给别人带来受益的同时得到回报。

  4充分就业是指所有有工作能力又要求工作的人都能得到一个有一定工资报酬的工作机会。

  ()5一个商品或一项服务是否具有公共性以及是否需要公共部门来提供是固定的。

  ()6国有资产收益主要是指政府通过对工商金融资产的经营或凭借对这些资产的所有权所获得的利润、租金、股息、红利、资金占用费等收入的总称。

  ()7政府投资并不意味着完全的无偿拨款。

  ()8社会产品价值中,是新创造价值中归社会支配的剩余产品价值,它是公共收入的唯一来源。

  ()9税收的强制性是指税收的征收依据的是国家的政治权力,政府征税与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有直接联系。

  ()10地方财政在国家财政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一般在60%以上。

  ()11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可以通过税收、公债等手段调节资源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配置结构。

  ()12转移性支出过程使政府资金转移到领受者手中,它只是资金使用权的转移,对分配产生直接影响。

  ()13货币国债和实物国债是将国债按发行载体分类。

  ()14政府预算是政府的经济活动在财政上的集中体现。

  ()15适度分权的税权划分模式的代表国家是德国。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市场失灵:

是指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无法达到社会福利的最佳状态。

  2基尼系数:

是指20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得出的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

  3购买性支出:

是政府作为一般的市场主体,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在市场上购买商品与劳务的支出。

  4非税收入:

是指税收和政府债务收入以外的收入。

  5国债依存度:

是指政府偿债能力的指标是采用当年国债发行数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的区别答:

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按照量能纳税的原则设计的,但两者又有不同的特点。

  首先,全额累进税率的累进程度高,超额累进税率的累进程度低,在税率级次和比例相同时,前者的负担重,后者的负担轻;其次,在所得额级距的临界点处,全额累进会出现税额增长超过所得额增长的不合理情况,超额累进则不存在这种问题;再次,全额累进税率在计算上简便,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复杂。

  2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

  答:

财政投融资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它是在大力发展商业性投融资渠道的同时构建的新型投融资渠道。

  2)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

  3)虽然财政投融资的政策性和计划性很强,但它并不完全脱离市场,而应以市场参数作为配臵资金的重要依据,既可通过财政的投资预算取得资本金,也可通过信用渠道融通资金;既可通过金融机构获得资金,也可通过资本市场筹措资金,部分资金甚至还可以从国外获得。

  3影响公共收入规模的因素答:

影响公共收入规模的因素有:

1、经济发展水平;2、技术创新和变迁的能力;3、收入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4、价格总水平;5、公共财政收入制度;6、其他特殊因素。

  4税收中性的含义。

  答:

税收中性包含两种含义:

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臵的决定因素。

  5蒂布特的“以足投票”理论答:

在《地方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一书中的六大假设条件下,蒂布特构建了一个地方政府模型,他认为人们通过在社区间的充分流动,选择公共产品与税收的组合使自己效用最大化的社区政府,社区只有有效地提供人们需要的公共产品,否则,人们会迁移到能更好地满足他们偏好的社区,这样,社区间的竞争将使资源能够有效配臵,实现帕累托最优,从而达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这就是所谓的“以足投票”理论。

  6财政补贴的特点。

  答:

财政补贴的特点有:

1)政策性。

  财政补贴的政策性导源于财政补贴的依据,即一定时期国家的政策。

  2)可控性。

  财政补贴是国家可以直接控制的经济手段,具有可控性。

  3)特定性。

  实施财政补贴的依据是国家一定时期的特定政策,因此,财政补贴的对象、范围、数量以及要发挥的作用和要求达到的效果也是特定的。

  4)灵活性。

  国家可以根据形势的变化和新的政策要求,适时地调整和修正财政补贴。

  5)时效性。

  财政补贴的时效性取决于国家政策的时效性。

  7政府扶贫工作制度创新的内容。

  答:

政府扶贫工作制度创新的内容有1、确定于国际贫困线接近的贫困人口标准制度。

  2、尽快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保证区域性扶贫开发的资金投入。

  3、建立和完善扶贫奖惩于激励制度。

  4、积极推行小额信贷制度。

  5、努力扩大报账制度的覆盖范围。

  28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

  答: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有:

1、实现社会公平是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终极目标。

  2、实现经济相对均衡发展是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目标。

  3、实现各级政府财政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是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直接目标。

  四、论述题(15分)什么是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

财政实现资源配置职能的手段与机制有哪些?

答:

财政的资源配臵职能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收支以及相应的财产税收政策,调整和引导现有经济资源的流向和流量,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臵和充分利用,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功能。

  财政实现资源配臵职能的手段与机制有:

1、在妥善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明确界定政府职能的前提下,科学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合理确定财政收支的总体规模和结构,实现财政总体规模控制和资源的战略性优化配臵,提高总体配臵和运作效率。

  2、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与结构,优化政府投资性支出的配臵效率。

  政府投资规模主要指预算内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表明政府集中的投资对社会总投资的调节力度。

  预算内投资和保证重点建设在产业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提高财政资源配臵本身的效率。

  提高财政自身资源配臵效率的关键是要做好财政支出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和投入产出分析,注重财政资源配臵的绩效。

  五、案例分析题(15分)案例资料:

财政预算,是国家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等对于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和支出的计划。

  每年“两会”,财政部部长所作的预算报告,都是代表们锁定的“焦点”。

  政府预算是一本政府公开的“财务大账”:

过去的一年收了多少钱?

钱投到哪里去了?

今年的钱该怎么用?

这些钱是不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每年都要接受人大代表的监督和审查。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财政预算编制较粗,“外行看不懂,内行看不清”,预算的透明度不高,造成了很多部门预算游离在人大监督范围之外。

  同样,在预算执行方面也不尽如人意,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办法。

  对每年人代会批准的财政预算,执行随意性大。

  由于预算资金没有落实到具体的项目上,造成了执行难的问题。

  往往部门申请多、找领导批条子多、临时性支出多,变成“一年预算,预算一年”,然后再报人大常委会做出调整预算的决议。

  为此,在近年各地的人代会上,代表对财政预算的监督力度明显加大。

  如广东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代表们对预算中“拨2000万元给机关幼儿园”、“事业单位的行政编制外人员每人每年补贴32万元”等提出了质疑。

  浙江、四川等省的预算报告也明显加厚,列支项目也更加详尽,以利于人大代表的监督。

  问题分析:

1政府预算的本质什么?

答:

政府预算的本质是政府预算是一种权力制衡的工具。

  2为保证政府预算的科学性应坚持什么原则?

答:

保证政府预算的科学性应坚持以下原则:

1、完整性。

  这就是要求政府的预算包括政府全年的全部预算收支项目,完整地反映政府全部的财政收支活动,不允许有预算外的其他财政收支。

  2、统一性。

  这就是要求预算收支按照统一的程序来编制,任何单位的收支都要以总额列入预算,不应当只列入收支相抵后的净额。

  3、年度性。

  要求政府预算按年度编制,预算中要列明全年的预算收支,并进行对比。

  不容许预算收支有跨年度的规定。

  4、可靠性。

  这就是要求编制预算时,正确地估计各项预算收支数字,对各项收支的性质必须明确的区分。

  5、公开性。

  预算属于公开性的法律文件,所以其内容必须明确,以便于社会公众能了解、审查政府如何支配纳税人的钱,并进行监督使用。

  成人教育期末模拟试题(卷)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公共财政的职责范围是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

  ()对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发挥着基础性的配置作用,而财政的资源配置作用是辅助性的。

  ()3基尼系数是衡量公平程度的主要标准,基尼系数越大说明分配越公平。

  ()4准公共物品只可以由来政府提供。

  ()5布坎南提出了“以足投票”理论,构建了一个地方政府模型。

  ()6社会保险税的现收现付方式,是指当年筹集的保险资金只用于满足当年支出的需要。

  ()7公共收入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依据其政治经济权力所筹集的一部分社会产品或社会产品价值。

  ()8如果税收弹性值大于1,说明税收增长慢于经济的增长,税收不能为政府提供充裕的财政收入。

  ()9货币国债和实物国债是将国债按发行载体分类。

  ()10国债依存度=(当年国债发行额当年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100%。

  ()11国债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种特殊形式,在现代社会里,是调节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

  ()对12部门预算编审程序中的“一上”是指由部门编制预算建议数上报财政部门。

  ()13政府预算管理的关键目标是确保财务合理性和控制财政风险。

  ()14专项转移支付又称无条件转移支付。

  ()15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给量少于商品流通过程的实际需要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

  ()3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公共财政:

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分配活动或分配关系。

  2公共支出结构:

是指在一定的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下,财政资金用于行政各部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数量、比例及其相互关系。

  3转移性支出:

是指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有社会保障支出、补贴支出、税式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等。

  4国有资产收益:

是指国家以生产资料所有者身份从国有资产经营中获得的经营性收益。

  5国债负担率:

是指国债限度通常是用当年国债发行额或国债余额占的比重。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课税对象与税源的区别。

  答:

课税对象又称税收客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标的物,即对什么征税,它是征税的依据。

  与课税对象相关的是税源。

  税源是指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各种税有不同的经济来源。

  有的税种的课税对象与税源是一致的,如所得税的课税对象和税源都是纳税人的所得。

  有的税种的课税对象与税源不同,如财产税的课税对象是纳税人的财产,但税源往往是纳税人的收入。

  2政府扶贫工作制度创新的内容。

  答:

政府扶贫工作制度创新的内容有1、确定于国际贫困线接近的贫困人口标准制度。

  2、尽快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保证区域性扶贫开发的资金投入。

  3、建立和完善扶贫奖惩于激励制度。

  4、积极推行小额信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