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71496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oc

《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oc

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马崇龙

(  宁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2004级 )

[摘  要] 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和对老师的访谈、调查等形式,对十中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

教师在思想认识,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方面需要加强,应建立良好的学习团体和培训机构,抓好硬件、软件设施和教学资源的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程度愈来愈高,就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才能跟上信息化教学的节奏和步伐。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信息素养  课程整合  校园信息化  协作学习

1引言

美国作为科学、文化发达国家,其信息技术教育思潮也相对比较先进,较大地影响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理论和实践。

其中对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具有较大借鉴意义,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能够认识到信息的需要,认识到正确的、完整的信息是作出决策的根本,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可能的信息资源,展开成功的检索策略,访问信息,包括基于计算机和其他技术的信息,评价信息,为实际应用组织信息,将新的信息综合到现有的知识体系中,利用信息进行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

信息技术基本技能一般指的是对一些技术工具的最低水平的了解,如字处理工具、电子邮件、网络浏览器等。

相反,信息技术通晓要求人们能够广泛地理解信息技术,从而能够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富有成效地运用,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既能帮助,也能阻碍目标的实现,并能不断地调整自己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

因此,与传统的信息技术基本技能相比,信息技术通晓需要对信息技术处理信息、交流和解决问题有更深刻、更本质性的掌握和理解。

教育信息化是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所必须的,它有助于加快知识更新速度,书本化教材的知识落后于社会发展少则5年,多则10年或更长,而计算机网络上的知识更新可发生在一周之内,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可以构建信息丰富的、反思性的学习环境和工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他们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为他们提供可以自由探索、尝试和创造的条件,能够突破教育环境的时空限制,有助于加强课堂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由于信息技术是新开设的课程,信息技术教学没有统一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各课科任老师都是在摸索中教学的。

下面我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就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谈谈自己的观点。

2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根据十中的杨秋玲教师所做的调查分析,发现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教学上普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2.1思想认识态度不够积极

教师对电脑的利用率与上网率都很低,不到30%,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十中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差距较大:

60%的教师承认还处在电脑启蒙阶段,对于信息化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Word等文字处理、网页制作、PowerPoint等简单课件制作类工具,能熟练应用的分别只占27.9%、2%和5%,这与我们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要求相差甚远。

图示如下:

(杨秋玲老师的调查数据):

电脑的利用率

29%

电脑的上网率

28%

电脑启蒙阶段

60%

Word等文字处理

27.9%

网页制作

2%

PowerPoint等简单课件制作

5%

2.2信息技术能力欠缺

教师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还要让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交流合作、拓展视野和勇于创新,并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这是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总目标。

要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技能,首先老师要能达到一定的信息技术能要求,从实际应用情况可以看出,十中教师对信息技术基本操作能力属于中下等水平,对一些最基本的操作掌握不够熟练,教师对网络知识的了解不多,甚至较欠缺。

如:

收发电子邮件只有30%的人会,并且对最简单的Word熟练操作也不到50%的人会用。

对媒体教学的掌握程度也不是很理想,如对基本的课件制作,也只有信息技术老师在使用,其他老师几乎不用,要么在教学评比时,请信息技术老师帮他们做课件。

这说明两个问题,其一是学校配置了设备,但在管理上不符合实际,教师怕麻烦而不使用;其二是教师没有上课要用媒体进行教学的观念或是使用媒体的习惯。

在基础教育中信息技术设备还比较奇缺,现有设备的利用率也不是很理想。

2.3软件资源匮乏,硬件设施维护差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逐步加大,中小学硬件设施比前些年有了很大的发展。

因此,十中也添置了大量高配置的计算机,学校现有3个微机房,建成一个多媒体教室,和一个教师课件制作室,硬件设施初具规模,已完全可以满足现现代信息化教学的要求。

但是重视硬件设备投入的同时,却轻视软件建设的投资,老师用的教学软件要么是从网上免费下载,要么是盗版,要么机子没有安装杀毒软件,从而使机子感染大量的病毒,使机子运行速度慢或无法正常运行,好多机子使用一段时间后没法再使用。

机房维护不及时,新机器配置两年了从没清除机箱里面的尘土导致机箱发出不正常的响声,从而烧毁显卡等。

不能很好的为教学提供服务,影响教学效率,学校现在对多媒体教室和微机机房以及师资培训投资比较多,可是教师使用率却不是很高,有些教师只把它当做成一种摆设,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更谈不上对自己的教学有所帮助了。

2.4共同学习的意识低下,发展动力不足

教师意识到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上的发展趋势,只是由于对新技术的不熟悉,没有那么得心应手,所以在行为表现上仅仅停留在“也想”运用信息技术,但往往只能望而止步。

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所持的态度:

在被调查的教师中对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持各种态度,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对于教学很有用的教师占60%,认为信息技术对于教学较有用的教师占25%,还有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对于教学有点用只有14%,认为信息技术对于教学用处不大的教师占1%。

图示如下:

(杨秋玲老师的调查数据):

有用

60%

较有用

25%

有点用

14%

用处不大

1%

虽然在校的大部分教师都接受过培训,可是培训的巩固效果不高,有些教师培训完后,不用就忘光,甚至连WORD如何找到都不会,更谈不上做课件了,主要还是依赖学校里信息技术老师的帮助。

这就加大了专任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量,但是现在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对其专业知识掌握水平差异大,有生力量并不强。

这就对一个学校的信息技术发展有了一定的阻碍。

3新课改下对教师新的要求

3.1转变角色观念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

面对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如何适应新的媒体、驾驭新的媒体,我认为转变观念是有必要的。

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观念,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也发挥不了作用。

转变观念就是要转变和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知识观、人才观。

要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技术意识,使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引起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重大变革有一个明确的理论认识。

应让他们认识到,教师是信息技术的直接使用者和受益者,它的出现,为教师施展才华提供了契机,如果不把握住这一历史机遇,就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解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

首先要求教学工作的组织者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认识到学习信息技术教学不单单是学习计算机的问题,而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如何利用计算机获取各个学科知识的问题,以便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能更好地使用计算机这种获取信息、知识的工具。

二是要教育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以后学习、工作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有兴趣地学习。

三是在各学科教学中,多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提高计算机操作技能。

  

教师对新技术的态度影响到技术的应用以及教师角色的转换,由于缺乏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培训,不了解它们在教育中的作用,一些教师满足于传统的“粉笔加黑板,课本加笔记”的教学方式,存在着不良的态度:

有的由于有误解,产生机器会取代人的忧虑,有失落感;有的态度冷漠,甚至拒绝在教学中使用新媒体;有的认为信息技术高不可攀,产生恐技术症;有的害怕在教室中摆弄计算机时卡壳,当众出丑;有的对教育媒体产生恐惧心理,望而却步,从“不会用”、“不能用”到“不想用”;有的对新技术期望值过高,一旦失败,就认其无效,产生失望心理。

凡此种种,都不利于教师角色的转换。

  

现代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建立平等对话的伙伴关系,学生才能在这种愉悦而轻松的环境下去学习,从而更好的促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动的、双向的、平等的,而且,在信息化社会中,知识日新月异,如果教师稍有懈怠,甚至会失去与学生平等对话和双向交流的资格,从而阻碍信息技术教学的进展。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在教学方式上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还要深入学习,适应未来教育现代化。

真正的教育者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对学生最巧妙、最有效的帮助,就是分担他的忧戚,不去触动他个人内心深处的隐秘,不要给学生增添痛苦,不要去触动他心灵的创伤。

3.2用教学设计的理论对课程做精心的设计

教师在教学资源的选择、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媒体的应用、教学步骤的安排等方面拥有了更多的自主管理权。

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协调者,必须同时是一个优秀的设计者。

要紧扣教学大纲,理顺各模块之间的相关联系。

如图像素材的处理,我在第一个班讲授时就教他们何如使用命令来对图片修饰,好多同学要么不懂,要么觉得没意思,我赶快改变教学方法和策略,在下个班教学时,我把处理后的图片和未作处理的图片先做对比给他们看,这时同学争先恐后的问:

“老师怎么处理的这么好,教我呀”,我并不立即告诉他们如何去处理,我先让他们摸索,然后我在做指点,课堂效果极佳。

所以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件,让学生联系已学知识自学新知识,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处理理论知识的讲授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之间的关系上,倾向于侧重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上,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涉及到相关的理论知识时,结合操作实例向学生讲授。

在实习期间,指导老师告诉我要不断的钻研教材,起初并没有引起我的重视,后来才发现每看一遍就有新的感受。

研究教材、把握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只有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把握好教学重、难点,并开展合理化的教学设计,包括学生学习资源的设计,同时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做到教学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学习文字的修饰是为了让文章美观,大方,重点应该放在文章的修饰上,而且还要让学生知道该如何修饰。

如文章标题要加粗,字号要大一点,目的是为了醒目,突出标题,修饰可以插入艺术字,这样学生才知道以后该如何应用知识,学以致用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进行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

教师通过教学语言,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可以合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的教学语言水平,是课堂教学能否取得高效的关键。

如讲Excel时单元格你就不能叫方框框,应该有准确的叫法。

教学语言更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教师要会运用语言艺术,捕捉最佳的教学时机,达到完美的教育学生的目的和高效的教学质量。

所以我们的计算机老师需要学习、磨练,反复推敲教学用语,千万不要太随意。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教与学具有诊断、反馈、激励、调节、导向的功能。

过去的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而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必须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为此,我们必须要学会评价,要注重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注意树立学生正确的评价观,老师的评价,小组评价等多样化评价,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得以全面、主动的发展。

3.3能够与时俱进,不断的提高信息技术能力

信息技术在飞速发展,这就要求老师不断的去学习新的知识,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加强信息技术素养,就要与时俱进,具有终身学习的思想,才能满足现代信息化教学对老师的要求,否则难以达到新课程教学下对教师新的水准,制约信息化教学的发展。

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中。

这部分教师具备终身学习的观念,不存在“未知恐惧心理”,他们是以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