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70860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doc

《论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doc

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摘要】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说过:

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数学语言作为数学的载体,语言的准确性体现着思维的缜密性,语言的连贯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而语言的多样性体现着思维的丰富性。

由此可见,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对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但目前部分数学教学课堂却忽视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课堂交流之中?

本文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表达能力

一、创设良好的表达环境,让学生“敢”说

在教学中,愉快轻松、平等民主的气氛中,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得到激活。

例如:

当学生说不出时,我就和蔼地说:

“不要紧,慢慢想,一会老师还找你。

”当学生说得不太完整时,我就帮助他(她)说:

“不错,如果你能结合某个地方,那就更完美了。

”当学生说错时,我就说:

“没关系,你可能在某个方面混淆或弄错了,再想想看。

”当学生有独到见解时,我及时鼓励他:

“你真行,肯动脑,有创意。

只有在人性流淌的氛围里,学生才会感到有话可说,感到自己的尊严。

在教学中,让学生感觉老师是他们的朋友,在朋友面前什么都可以说,学生自然就无拘无束,愿意作老师的帮手,愿意说出自己的方案。

二、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想”说。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将书本提供的内容进一步生活化、动作化、情景化,使学生全身心地置于真实的数学活动环境中,让学生产生迫切想表达内心思想的欲望,自然地流露,主动地参与到说的过程中去。

例如:

在教学“比一比”这一内容时,课本提供了一幅插图,我觉得这样还不能激起学生的欲望,于是我把这幅插图用电脑制成了课件,把“静态”的插图变成了“动态”的情境。

首先我问:

“小朋友,听说过《三只小猪》的故事吗?

”(生有的说听过,有的说没听过。

)我接着问:

那你能简单地向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的内容吗?

(请听过的学生来讲)我边说边电脑显示:

“现在这三只小猪造房子的本领越来越好了。

现在天天帮助其他小动物盖房子。

今天,小白兔也要造房子了。

(电脑显示:

在森林里的一片空地上,跑出几只搬砖头的小兔。

)它们请小猪来帮忙。

”(显示:

小猪搬木头走出来。

这样一显示,学生的直觉感官被牢牢地吸引住了,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去。

接着让学生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分别有几个?

然后进行多和少,同样多的的比较。

课件把学生说的内容不断地显示出来,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说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教会语言表达策略,让学生“能”说

在教学中,我注意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教给学生有条理地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和思考的策略,把知识的获取与发展数学语言有机结合起来,以语言促思维,让学生能说会说。

1.在计算教学中重视让学生说出算理。

在教学中,看似简单的计算,最后学生总是算不对。

所以,计算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理解算理,并能清楚地把计算方法说清楚,不能只停留在会算上,在完整表达算理的基础上,慢慢的训练学生算的又对又快。

比如在教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312÷4时,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

被除数的前一位数比除数4小,商不够1个百,就要把3个百和1个十合起来是31个十,除以4得7个十,7要写在十位上,再把十位上余下的3和个位的2合起来是12,除以4得3,所以商是73。

这样长时间训练学生的说理表达,不但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在概念教学中重视让学生说出本质。

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小学数学教材出现的概念主要通过直观演示,观察思考,然后由教师运用准确、科学、清晰的数学语言进行概括与表述,进而形成数学概念。

因此,数学教师运用数学语言概括与表述数学概念时要准确、恰当、合理地使用每个“字”、“词”。

因为每个字、词都有确切的含义,都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使用。

例如,当学生在学习“约数和倍数”概念时,对于这组概念正确的表述是:

“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数a就叫数b的倍数,数b就叫数a的约数。

”而有些教师不注意数学语言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竟把以上概念说成:

“如果数a能被数b除尽,那么数a就叫倍数,数b就叫约数。

”这是极端错误的,首先除尽与整除是两个具有不同内容的数学概念;其次约数、倍数是成组出现的,具有密切联系的概念。

数学概念,语言科学严谨,逻辑性强,概念中的每一个字、词既不能删减,又不能随意增加,也不能任意调换。

3.在几何形体教学中重视让学生说出公式的推导过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许多图形公式,在解决问题中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如果不理解只是机械的背下来,那么在应用公式解题时就会遇到障碍。

所以要求学生要理解并能完整的叙述公式的推导过程,整理思维并训练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学生动手沿直径把圆平均分成了8等分,16等分,32等分,所拼成的图形逐渐接近长方形。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而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那么圆的面积也就是圆的周长的一半乘圆的半径了,最终得出S=πr2。

经过这样的叙述,加深了学生对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的理解。

所以重视让学生参与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口述公式的推导过程,把知识的获取与发展数学语言有机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对空间的探索欲望,发展了说的能力。

4.在解决问题教学中重视让学生说出思路。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解决问题的教学。

简练的数学语言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内容,有利于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解决问题教学中,有部分学生能解题,但却不能说清“为什么”,就是不能用数学语言清晰、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这就需要从口语表达训练着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如新教材四年级的“应用题”教学比较难,学生必须学会分析才能理解题意会解答。

在第一课时中,我就一步步引导学生怎样去分析:

“请先读题,给了哪些信息,问题求的是什么?

”“要解答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什么信息?

”“哪个信息题目中已经直接给了?

”“缺哪个信息,可以怎么求?

”等。

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引导,学生回答时也是条理清晰,语言完整。

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教师要善于抓住关键点,问在该问处,问在当问处,问在关键处。

当然学生表述数学语言时需要规范性,不能没头没脑地开口就说,因此,我规定了一定的格式。

如:

“我根据什么知道了什么”,“这幅图告诉了我们什么”,“我是这样想的”,“因为什么,所以什么”,“我认为××是对(错)的,理由是……”等等,这样表述,使人感到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理由充分,值得信服;当学生表述得不够完善时,我会在此基础上加以修正,让学生在老师的修正中感受到数学语言表述的严密性,长此以往,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自然会增强。

总之,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任务。

它使学生获得数学交流的机会,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发展。

它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提高了听说能力。

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夏文村: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学数学教育》2005年1~2月。

2、吴汝萍:

《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小学数学教育》2008.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