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试题(一).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70175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试题(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试题(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试题(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试题(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试题(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试题(一).doc

《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试题(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试题(一).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试题(一).doc

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试题

(一)

一、选择题

1.有一个学生,性格孤僻,沉默寡言,从不参加班集体活动。

面对这名学生,班主任应该(c)

a.对其进行集体主义教育b.批评教育c.调查研究,找出症结,对症下药

2.有一学生调皮不求上进,班主任找他谈话,他却满不在乎。

后来,班主任了解到他喜欢美术,于是在成立班级黑板报编委会时,点名让他任小组长,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了震动,从而一改常态,逐渐开始进步。

这位班主任的可贵之处在于(b)

a.高标准,严要求,严而有方,严慈相济b.长善救失,扬长避短c.全面分析,正视问题,严格要求

3.针对班内早恋现象,某班主任不是厉声训斥,或一味地批评,而是引导学生思考:

一边吃冰激凌一边踢球,能把球踢好吗?

这种平辈地提“建议”,不仅温暖,而且得体,大家听了都深受感动。

这位班主任的批评运用了(b)原则。

a.照顾学生个体差异b.说服教育为主c.批评与提醒结合使用

4.班主任表扬的基本方式有:

点评、述评、点面结合、()和反语赞扬。

a.以情传意b.言传身教c.正面赞扬

5.经常过多表扬个人忽略集体,会打击绝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造成学生之间的嫉妒和不团结,影响班集体的凝聚力。

为避免此类现象的出现,班主任表扬时应坚持(c)原则。

a.内容的具体性和形式的多样性b.适应性与适度性原则c.集体性与个体性原则

6.(a)是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

a.创新能力b.信息能力c.综合能力

7.素质教育倡导的是每个学生(b)的发展。

a.特长突出b.富有个性c.一致

8.转化教育后进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用(b)观点看待后进生。

a.静止b.发展c.片面

9.在转化教育后进生的过程中,一些转变较好、表现比较稳定的学生,有时会故态复萌,因此(b)。

a.要抓住转化的契机b.教育要持之以恒c.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10.下列对训斥理解正确的是(c)

a.对于犯有严重错误而又拒不认错,或者屡教不改者,也不能厉声训斥

b.不看对象,不分错误大小,不分初犯屡犯,一概予以厉声训斥

c.经常的厉声训斥易使学生形成怯懦、粗暴和不诚实的消极性格特征

11.班主任表扬的基本方式有:

点评、述评、点面结合、(a)和反语赞扬。

a.以情传意b.言传身教c.正面赞扬

12.班主任是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者,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起(d)

a.主要作用b.指导作用c.主体作用d.主导作用

13.义务教育法中规定,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的处分有:

(abcd)

a.警告b.严重警告c.记过d.留校察看e.开除学籍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的未成年人是指:

(c)

a.未满14周岁的公民b.未满16周岁的公民c.未满18周岁的公民

15.根据目的、性质、手段、内容、时间等不同,班级主题活动可以分为问题性主题活动、系列性主题活动、季节性主题活动、实践性主题活动。

下列活动属于季节性主题活动的是:

(a)

a.“教师节”的庆祝活动主题b.“环保志愿者”的行为教育主题

c.“劳动和纪律”的思想教育主题d.“校园艺术节”的文艺活动主题

16.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2004年5月10日)中指出:

大力推动思想道德建设的改进创新。

重点在充分体现、准确把握、大力增强三个方面狠下功夫。

(a)

a.时代性规律性实效性b.主体性操作性教育性

c.时代性主体性针对性d.主体性时代性针对性

17.“格物致知”是(b )提出的教育主张,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既有德行,又有知识。

a.孔子b.朱熹c.陶行之d.蔡元培

18.确立班集体奋斗目标的原则包括:

(abcde)

a.方向性b.激励性c.中心性d.渐进性e.可行性

19.关于班主任专业化的主要内容。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这一表述的一项是(b)。

a.学会精神关怀 b.学会专业的沟通与交流技能

c.学会班级建设d.拥有班主任的教育信条

20.新《守则》之所以将原《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合二为一,主要是由于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关键期,这一阶段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比较相似,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对学生行为的要求在方向上是一致的,也是较为全面的、原则的、基本的和切实可行的要求。

因此,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颁布一个《守则》对工作更有利。

这体现了中小学生教育的(bc)。

a.统一性b.连续性c.一致性d.整体性

2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了德育过程的(c)。

a.同时性b.实践性c.长期性d.反复性

22.作为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中间环节,(a )是对班级管理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和价值判断。

a.检查b.管理c.总结d.组织

23.在实施班主任工作评价时,(b)是评价的前提。

a.确定标准b.组织动员c.收集资料d.分析判断

24.对性格内向、孤僻、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宜采用(c)谈话。

a.谈心式b.循导式c.渐进式d.商讨式

25“五一劳动节”和“植树节”的劳动教育主题班会属于(a)主题班会。

a.季节性b.模拟性c.知识性d.系列性

26.班级管理实施指的是(b)。

a.计划—组织—总结b.组织—指导—协调c.检查—总结—激励d.计划—指挥—检查

27.让学生多“经风雨,见世面”,反映了班主任工作的(c)原则。

a.集体教育b.启发疏导c.实践活动d.因材施教

28.借用高年级班的学生来指导帮助的方式属于班集体培养方法中的(c)。

a.合作法b.强化法c.示范法d.规范法

29.班主任工作必须以(a)为根本指导。

a.教育目的b.教育计划

c.班主任工作计划d.教育规律

30.班主任教育工作主要包括:

思想品德教育、日常行为规范训练、(a)、指导学生学习和心理卫生教育等方面。

a.组织班级教育活动b.组织班级教学活动c.家庭教育工作d.爱国主义教育

31.“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体现了班主任工作的(d)原则思想。

a.集体教育b.因材施教c.实践活动d.启发疏导

32.搞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是(b)

a.了解学生b.掌握班主任工作规律

c.提高班主任自身素质d.搞好班级教育工作

33.选择一定的主题,让学生一起畅所欲言,谈思想体会互相交流与学习的班会组织形式是(c)

a.主题报告会b.竞赛c.讨论d.演讲

34.以平等、尊重、亲切的态度对问题与个别学生进行谈话的方式是(c)谈话。

a.渐进式b.循导式c.商讨式d.谈心式

35.班主任工作保证性内容是(b)

a.班集体建设b.班级管理c.班级活动d.班级教育工作

36.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指中学生的青春期教育和(d).

a.心理咨询b.心理障碍调适c.学生考试焦虑d.心理卫生辅导

37.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C)

a.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b.教育学生遵守纪律

c.组织和建设良好的班集体d.做好学生的操行评定

38.班主任教育工作主要包括:

思想品德教育、日常行为规范训练、(A)、指导学生学习和心理卫生教育等方面。

a.组织班级教育活动b.组织班级教学活动

c.家庭教育工作d.爱国主义教育

39.在构成班级的四个要素中,处于主体的是(b)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班级教育环境d.班级教育的内容

40.班主任是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者,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起(d)

a.主要作用b.指导作用c.主体作用d.主导作用

41.“五一劳动节”和“植树节”的劳动教育主题班会属于(a)主题班会。

a.季节性B.模拟性c.知识性d.系列性

42.让学生多“经风雨,见世面”,反映了班主任工作的(c)原则。

a.集体教育b.启发疏导c.实践活动d.因材施教

43.学生做自我鉴定和小组评议,主要集中在(b)

a.学期初b.学期末c.学期中d.学期任何阶段

44.在构成班级的四个要素中,处于主体的是(b)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班级教育环境d.班级教育的内容

4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c)

a.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b.教育学生遵守纪律

c.组织和建设良好的班集体d.做好学生的操行评定

46.班主任教育工作主要包括:

思想品德教育、日常行为规范训练、(a)、指导学生学习和心理卫生教育等方面。

a.组织班级教育活动b.组织班级教学活动

c.家庭教育工作d.爱国主义教育

47.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理论的教育家是(c)

a.昆体良b.埃拉斯莫斯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

48.提出“前景教育”原则的教育家是(a)

a.马卡连柯b.苏霍姆林斯基c.柯尔伯格d.纽曼

49.提出“我们在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的教育家是(b)

a.马卡连柯b.苏霍姆林斯基c.柯尔伯格d.考纳

50.我国开始建立班主任岗位培训制度并作为班主任的任职条件的时间是(d)

a.1951年b.1952年c.1978年d.2006年

51.终身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是(a)

a.朗格郎b.华生c.奈瑟d.马斯洛

52.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理论是(a)

a.行为主义心理学b.人本主义心理学c.认知心理学d.多元智能理论

二、简答题

1、德育的"三贴近"是指

贴近学生(未成年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2、什么是班风?

班风有哪些功能?

如何培养班风?

班风:

反映学校班级绝大多数成员精神面貌的比较明显而固定的特点。

形成良好的班风,是班级德育的重要目的,也是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手段。

班风的特点是自觉性和持久性。

功能:

班风一经形成,就具有一种无形的同化力和约束力,对班级成员的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培养良好的班风,要做好以下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