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流行病学试题399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69975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6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流行病学试题399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临床流行病学试题399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临床流行病学试题399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临床流行病学试题399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临床流行病学试题399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流行病学试题399题.docx

《临床流行病学试题399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流行病学试题399题.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床流行病学试题399题.docx

临床流行病学试题399题

流行病学

1。

如果漏斗图呈明显的不对称,提示

A.meta分析统计学检验效能不够B。

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差

C。

meta分析的合并效应值没有统计学意义D。

meta分析可能存在发表偏倚

E。

meta分析的结果更为可靠

2。

前瞻性队列研究是指

A.从”现在"开始的前瞻性研究B。

从”过去”开始追溯到”现在"的前瞻性研究

C.从”过去”开始追溯到”将来”的前瞻性研究D。

从”现在”追溯到"过去”的前瞻性研究

E。

以上均不是

3.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人群易感性增高,就可导致疾病的暴发或流行B。

人群易感性降低,就可终止疾病的流行

C.人群人口数增加,就使人群易感性增高D.人群人口数减少,就使人群易感性降低

E.人群易感性增高,只是为一次流行或暴发准备了条件

4.相对危险度是指

A.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

B.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

C。

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比

D.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差E.以上都不是

6。

实验性研究中采用双盲法的主要目的是

A.尽可能减少失访B.减少抽样误差的影响C.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不知道实验目的

D.消除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对结果的主观影响E.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人口学特征更具有可比性

7.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

A.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入组B.试验组和对照组要同时进行研究

C。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场所应相同D.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试验期间应一致

E.纳入研究的对象不能退出

8。

关于流行病学的用途下列不正确的是

A。

可用来研究疾病完整的自然史B。

可以个体为研究的落脚点

C.可以用于探讨未明原因疾病的病因D.可以评价疫苗的预防效果E。

可以为卫生决策提供素材

9.下列哪项不是经食物传播的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

A.病人有进食某共同食物的历史,不食者不发病

B。

如食物属一次性大量污染,用餐者中可呈现暴发,并且病人临床经过往往较重

C.停供该食物后,暴发立即可平息D。

夏季多发E。

无职业、性别差异

10.关于混杂因子,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

混杂因子必须同时暴露和结局有统计学关联B。

混杂因子可以是暴露原因

C.混杂因子可以是结局变量的病因D.混杂因子可以是结局变量的某一结果

E。

混杂因子不能是暴露与结局之间的中间变量

11。

某村人口数为60万,对该村进行了一次高血压普查,共查出高血压病例180人,由此可得出

A.该村高血压发病率为30/10万B.该村高血压罹患率为30/10万

C。

该村高血压患病率为30/10万D.该村高血压续发率为30/10万

E.该村高血压累积发病率为30/10万

12。

医院感染监测收集资料的核心是

A。

发现感染病例B.调查感染因素C.计算感染率D.计算病死率E。

分析抗生素使用情况

13。

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是

A.死亡率B.病死率C.发病率D.感染率E.罹患率

14。

甲乙两地年龄标化死亡率相等,而甲地粗死亡率低,原因可能是

A。

两地人群有相同的年龄分布B。

甲地诊断比乙地更准确C。

甲地老年人比重高于乙地

D.甲地老年人比重低于乙地E.乙地诊断比甲地更准确

15。

以下哪类人群不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

A。

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B。

接受各种介入性操作的病人C.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D.手术时间或住院时间长的患者E.偶因感冒到医院就诊的病人

16。

以下正确的说法是

A。

t检验可用于多组均数间的两两比较

B。

直线回归可用来定量描述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及密切程度

C.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各组总体均数均不等

D。

对于两组均数比较的资料,t检验与方差分析等价E.以上论述都不对

17。

研究一种传染病在一个家庭或集体宿舍内的传染力的大小时,使用的指标是

A。

发病率B.感染率C。

患病率D.续发率E。

罹患率

18。

有关知情同意书的签署不正确的是

A.知情同意书签署后一式两份,分别由研究机构和受试者保存

B.签署一份知情同意书远比知情同意的讨论过程更加重要

C.对于无自主能力或自主能力不全的受试者,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并由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才可进入试验

D。

受试者如果同意参与试验,则由受试者或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E.知情同意常常贯穿于整个试验过程

19。

进行临床疗效考核试验设计时,下列哪一条是错的

A。

设立对照B。

随机分组C.要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

D。

要使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明确受试因素E。

要有足够的样本数

20.医院感染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的主要依据是

A.病人住院时间的长短B。

感染传播方式C.病原体的来源D.病原体的种类

E.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

21。

课题经费预算中,一般不包括在内的经费项目是

A.科研业务费B。

劳务费C。

实验材料费D。

仪器设备费E.管理费

22.通过提倡使用避孕套、促进安全性行为来防止HIV的传播属于

A.一级预防B.二级预防C。

三级预防D。

常规报告E。

哨点监测

23.平行试验较单项试验可以

A。

提高试验的灵敏度B.提高试验的特异度C.降低试验的阴性预测值

D.提高试验的阳性预测值E.提高试验的疾病漏诊率

24。

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B。

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

C.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D。

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

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

25。

异质性检验的目的是

A.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B。

检查各个独立研究的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

C。

评价一定假设条件下所获效应合并值的稳定性D。

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

E。

计算假如能使研究结论逆转所需的阴性结果的报告数

26.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研究对象选择时,下述何项考虑是正确的

A。

应选择有暴露的病例B.应选择无暴露的病例C。

应选择有暴露的对照

D.应选择无暴露的对照E。

不应考虑其有无暴露

27。

有关假设检验结果”P〈0.05"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差异由抽样误差造成的可能性<5%B。

无效假设正确的可能性〈5%

C。

备择假设正确的可能性>95%D。

差异是由选择性偏倚造成的可能性<5%E.以上选择均不对

28.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途径即

A。

传染病在群体间的传播B.病原体由母亲到其后代间的传播C.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的过程D。

病原体侵入机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E。

传染病在个体间的传播

29.出生队列分析可正确地反映

A。

行为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影响B。

环境对疾病的影响C。

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

D。

遗传因素对疾病的影响E。

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30.100名失眠患者采用气功疗法治疗,随访3个月,80人失眠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因样本量小而无法下结论B.气功对失眠作用的OR为0.8C。

气功对失眠作用的OR为1。

25D.因未设立对照组而无法下结论E.气功对失眠治疗的有效率为80%

31。

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必进行随机抽样B。

不存在任何影响研究结果的偏倚

C.各组研究对象间基线完全平衡D.必须采用盲法测量结果E。

没有选择性偏倚

32。

有对照(比较)组的研究,其逻辑学基础是

A。

求同法B。

求异法C.同异并用法D.共变法E。

剩余法

33.关于样本含量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

A。

临床研究中,应选择最适的样本含量B。

样本含量越大越好

C.纳入全部病例进行研究,可以取得完整、无一遗漏结果,但可能出现系统误差

D。

以全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不存在抽样误差

E。

在估计样本含量的基础上,还要审视它对总体的代表性

34.患病率指标来自

A。

现况调查资料B。

门诊病例资料C。

住院病例资料D.专科医院病例资料

E。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

35.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

A。

传染期B。

潜伏期C.前驱期D。

临床症状期E.病原携带状态

36.以下何项不是横断面研究的特点

A。

可观察多种疾病的发生状况B.是由因寻果的研究C。

又称现况研究

D.研究某一时点或短时间内的患病状况E。

可观察人群抗体阳性率

37。

在进行两组病死率差别比较时,可用的假设检验方法是

A.t检验B.单因素方差分析C.秩和检验D。

X2检验E.以上方法均不是

38.在分析食物中毒的可能原因时,最常用的指标是

A。

总发病率B。

二代发病率C.患病率D。

病死率E。

吃不同食物者的罹患率

39。

严重突发事件的最初,最紧迫的任务是

A。

对病员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救治B。

寻求合作和帮助C.稳定群众情绪

D.搞好紧急情况下的公共卫生管理E。

找到相关负责人

40。

以下哪个一般不是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

A.多因素分析B.随机分组C.分层分析D.配对E。

盲法

41。

一般来说,医院感染率较高的是

A。

大医院B.小医院C。

门诊D。

校医室E.中医院

4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选择偏倚

A。

现患一新病例偏倚B。

Berkson偏倚C.混杂偏倚D。

检出症候偏倚E.入院率偏倚

43.某项临床试验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死率分别为35%和20%,则该试验的RRR和ARR分别是

A。

15%,75%B.75%,25%C.35%,75%D。

75%,15%E。

75%,35%

44。

失效安全数主要是用来估计

A。

文献库偏倚B.发表偏倚C.纳入标准偏倚D.筛选者偏倚E.英语偏倚

45.据某高速公路交警统计,蓝色车辆较其他颜色的车辆出事故更多。

因此,认为驾驶蓝色车比其他颜色的车发生事故的危险性更高,该结论

A.正确B。

不正确,因为没有比较组C.不正确,因为比较不是在率的基础上

D。

不正确,因为没有进行统计学显著性检验E.不正确,因为未用发病率

46.下列哪一种因果联结方式是正确而完整的

A。

单因单果B.单因多果C。

多因单果D。

多因多果E。

直接和间接病因链

47.对论文作者的署名和排序,不正确的说法是

A.署名的顺序应根据对论文贡献大小排序B。

按学术威望的高低排名

C.项目一般管理人员不作为论文署名作者,应列入致谢部分

D。

多中心研究课题,论文署名作者可以是负责单位或课题组织的名称

E.参与研究的选题和设计,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可以署名为作者

48。

随机误差的来源不包括

A。

测量工具的波动B.研究对象的个体内变异C。

研究对象个体间的变异

D.研究对象的主观偏差E.抽样

49。

选择偏倚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控制,除了

A.盲法B.随机抽样C。

随机分组D.设立多个对照组E。

各组严格遵循纳入标准

50。

血吸虫病流行区的一次调查中,查得93例急性血吸虫病人有如下的疫水接触史,游泳52人,割湖草30人,插秧6人,放牧3人,洗衣2人,由此得出游泳是最危险的接触方式,是否正确

A.是B.不是,应了解他们的既往史C。

不是,因未设对照组

D.不是,因未作统计学显著性检验E.不是,因所作比较不是以率为基础

51。

青光眼患者的眼内压约在2。

9~5.6kPa范围,无青光眼者的眼内压约在1。

9~3。

5kPa范围内,若将诊断青光眼的标准由眼内压〉2。

9kPa升高到〉3.5kPa,会使诊断试验的

A。

灵敏度升高B。

特异度升高C.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升高D。

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下降

E。

不确定,因为不知道患病率情况

52.诊断试验病例组研究对象的选择包括

A。

典型的病例B.不典型的病例C.中、晚期的病例D.早期病例E.以上都应包括

53.有关系统评价,下列哪种描述不正确

A。

是针对随机对照试验而进行B。

多数为一种回顾性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