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当好一名村干部.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69843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形势下如何当好一名村干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形势下如何当好一名村干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形势下如何当好一名村干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形势下如何当好一名村干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形势下如何当好一名村干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形势下如何当好一名村干部.doc

《新形势下如何当好一名村干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形势下如何当好一名村干部.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形势下如何当好一名村干部.doc

新形势下如何当好一名村干部

同志们:

根据上级组织部门实施基层干部培训行动的安排,同时为进一步加强换届后农村干部素质和能力建设,镇党委决定举办这期农村干部培训班。

围绕新形势下如何当好农村干部这个话题,谈几个方面的认识,供大家参考。

一、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农村干部的地位和作用

近年来,中央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非常重视,鲜明提出了“党委书记要抓农村基层党建”和“抓好村干部队伍建设”这两件大事,这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随后,中央组织部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这是中央第一次以红头文的形式强调要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第一,农村干部的地位更加重要。

《党章》中规定“街道、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村党支部,领导本地区的工作,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充分行使职权”。

同时,《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也规定:

“乡镇党的委员会和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乡镇、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特别是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了“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的新号召。

落实中央在农村的这些新要求,关键在于村党支部,重点在于村干部,也进一步凸显了新形势下村干部肩负着重要使命和重大责任。

第二,农村的兴衰强弱关键在于干部。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班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

农村不发展,农村落后,经济社会就不会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农村不稳定,全镇大局就不稳定。

农民不富裕,全镇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也就不会高。

可以说,全镇19个村的发展状况、发展水平,直接关系着全镇的科学发展、进位争先。

作为一名村干部,肩负着兴一村经济、富一村百姓、建一村文明、保一村平安的重任。

大家是村“两委”的“主心骨”,是党员队伍的“排头兵”,直接关系到村庄的兴衰强弱。

大家是发展经济的“领头雁”,关系到农民群众富不富。

大家还是党在村里的形象代表人,老百姓说党好,很大程度是因为干部好,老百姓对党不满意,很大程度上是对干部不满意。

因此,在座的每一位村干部对大五女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每名同志都要以创先争优的精神把工作干好,不给全镇拖后腿。

二、新形势下如何做一名村干部

农村工作是一门大学问,涉及方方面面,可以说是千头万绪,关键在于如何找准工作的切入点,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

具体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实事求是,不要弄虚作假。

一要讲实话。

一方面,对上级要说实话。

是成绩就讲成绩,是问题就摆问题,不要虚报浮夸,“顺竿爬”、“顺坡溜”。

另一方面,对群众要说实话。

把真实情况告诉群众,把“底子”交给群众,给群众一个明白。

二要办实事。

即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一些与他们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如修路打井。

如果对群众牵肠挂肚的事不闻不问,就背离了党的宗旨,就会失去群众的信任。

三要求实效。

要真心实意为群众着想,为群众谋利益,不能图虚名,更不能打着办实事的幌子为自己捞好处。

当然,办实事、办好事也要量力而行。

有些事明摆着是好事,但眼前条件不成熟,条件不允许,就应当缓一缓,不能头脑发热。

办实事要有科学态度,坚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盲目蛮干,还要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

2、要与群众打成一片,不要高居群众之上。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我们都要相信群众中有解决问题的办法,依靠群众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因此,在农村工作中,遇事同群众商量。

决定镇里、村里重大问题时,首先要想到群众,注意听取群众的意见,从群众中汲取营养。

工作中遇到阻力或困难时,要及时找群众商量,取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帮助。

在处理一些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时,尤其要同群众商量。

像计划生育、社会治安这些问题,既敏感又棘手,必须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群策群力,把难事办好。

3、要依法办事,不要以权代法。

农村基层干部要带头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首先要在经济生活中带头守法。

致富的道路千万条,守法致富是第一条。

农村基层干部要带头依法经营,勤劳致富,为群众作出榜样。

还要在社会生活中带头守法。

凡是法律规定的,就要认真去做,并努力做好;凡是法律禁止的,就坚决不做,并同各种违法行为作斗争;要以身作则,教育家属子女遵纪守法。

农村基层干部要严格依法办事。

在封建社会“人情大于王法”,这种遗毒到现在也没有肃清。

有的人喜欢讲哥们义气,甚至袒护违法行为,包庇违法犯罪分子,其结果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处理农村的一切事情,必须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按照法律规定和法定程序办事,使农村各项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4、要坚持民主集中制,不要搞“家长制”。

坚持民主集中制,就要自觉摆正个人和组织的关系,党组织集体作出的决定,个人必须无条件地执行。

要正确处理少数与多数的关系,坚持少数服从多数。

要摆正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下级组织要服从上级组织,全党要服从中央,特别要注意维护中央的权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党组织要坚持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定期召开支委会、党员大会,及时通报工作情况,沟通思想。

要坚持民主评议干部、评议支部制度,做到领导班子成员之间互相监督,并接受广大党员的监督。

要在实践中坚持和不断完善接受群众监督的制度,如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党员议事制度,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等,增加村务管理的透明度。

镇要搞好政务公开,把政务和干部置于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的监督之下。

5、要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不要顾此失彼。

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抓好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还要抓好政治文明建设,使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因此,农村基层干部必须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做到两手硬。

在制定工作规划时,要做到三个文明建设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并建立工作责任制,确保三个文明建设规划、措施的落实。

做好“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和“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扎实抓好农村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和教育工作,扎实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6、要突出工作重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抓工作要抓到点子上,决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正确处理重点工作与日常工作的关系,这是一条重要的工作方法。

农村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工作,要紧紧扭住不放,一刻也不能放松,其他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中心工作来进行。

此外,农村还有许多工作,包括一些突击性任务,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不抓好也不行。

要重点抓好中心工作,推动其他工作;同时通过抓好其他工作,来保证和促进中心工作任务的完成。

在抓好重点工作的同时,兼顾其他方面的工作,正确处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中心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使各项工作协调进行。

7、要学会与上级部门沟通,不要孤立无援。

我们农村干部多是一心想为村里干点实事,可是干实事是需要资金、需要物质,哪来的钱、哪来的物?

叫群众集资,是一种办法,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是一种办法。

群众集资一两次可以,多了群众也不乐意。

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无疑是一个好的办法,上级各部门,有很多的专项经费,如修路的、修水利的、新农村建设的,专项经费就是专项经费。

但是,要想得到专项经费,就得有符合使用经费的条件,这就需要我们创造符合的条件。

要想争取支持,首先是要我们做好前期的工作准备,如做个申请报告、发动群众积极参与。

群众的热情和群众的积极性是和上级部门沟通的最好的法宝,你这里的群众不积极,别的群众积极热情,项目当然不可能放在你这里。

一事一议奖补政策,不是谁报都得,资金安排有限,当然谁积极性高就先安排谁。

哪个部门、哪个领导都不喜欢等、靠、要的村,我们发动群众,就要发动群众不等不靠,但也要巧要。

成功的背后都有一大群工作有责任心,有好工作方法的村干部在发挥着作用,有一大群积极地热情的群众在共同努力。

三、农村干部工作方法

1“以情动人”法。

如果能从感情入手,充分调动每个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观能动性,就能使他们更为愉快地接受新生事物,更好地执行上级的决策,减少工作的阻力。

我觉得在基层,在村一级,面对老百姓,往往“以情动人”比“以理服人”更有效。

老百姓有时候很注重感情,你讲一些大道理,他听不进去,但是你要是做一两件好事情,你用真情来感动,感动他,对待他,他马上就不一样了。

2“说服教育”法。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有让群众从思想上认同上级决策,他们的行动才会统一到上级要求上来。

现在,我们不能任何事情都搞行政命令。

而是要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把上级组织的指示传达给群众,让群众接受,让群众实施。

在解决这个问题上,要研究群众心理,多做思想引导工作特别是通过一些有影响力大的人去做思想工作,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典型引路”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们对形象化的、具体事物的接受能力远远大于对抽象的、概括的事物,农民这个群体更是如此。

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对典型的树立宣传、示范引导,让农民群众接受典型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和价值观,从而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

一是要发现典型。

在农村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农民群众创造了许多新经验,也涌现了不少先进典型。

要有典型意识,及时深入群众,不断发现和培养先进典型。

二是充分运用典型示范。

农民是最讲实际的,当他们亲眼看到典型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亲身感受到典型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时,就会积极主动地看着学、跟着干。

比如有的人在外已经打工致富了,群众就会自发跟着外出打工。

又如搞产业结构调整,刚开始时群众一般不愿意搞,这主要是他们害怕没技术,没有人先干过,但是我们通过培养几户成功的典型,让他们看到实惠,群众的思想就自然会通了。

三是要充分发挥典型的骨干作用。

让他们在传播信息技术、解放群众思想、支持公益建设方面发挥作用。

4“服务推动”法。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工作的内容,管理和服务是实现这个目标的两种形式。

一要争做模范服务型干部。

当前,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化,群众最盼望的是服务型干部,希望干部少指挥,多指导,少伸手,多给予,真心实意地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服务,为他们进入市场铺路搭桥。

二要善于做好市场信息服务,给农民的发展项目搜集市场信息,搭设产品销售渠道,当好参谋、帮助农民减少项目发展的盲目性,降低风险。

三要善于做好技术和法律服务。

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农技、法律等方面的问题,利用各种形式把致富的实用技术传授给农民,保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

5“民主决策”法。

每个人都有被人尊重的心理需求,每个人都有一种倾诉的欲望。

著名的“霍桑效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只有满足了群众的这些需求,群众才会理解和支持上级决策。

并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最具有创造性,最了解自己的情况,让他们参与决策,决策信息就更加充分,决策就更加符合实际。

作为一个村干部,肯定要面临着一些有关村级发展的决策问题,掌握科学的决策方法非常重要。

首先,要掌握了政策再决策。

农村政策是农村工作的行动指南,农村政策很多,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农村基层干部要认真学习有关政策,掌握其精神实质。

要采用各种形式,向农民宣传党的农村政策,使农民群众对党的政策家喻户晓,自觉遵循,积极运用。

当前,我们要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农村基层干部必须全面掌握当地实际,切不可不动脑筋,不顾乡镇、村的条件,照搬政策条文。

再次,发扬了民主再决策。

村一级要积极推进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

事关群众的事情,要与群众商量着办,把好事办好,让群众满意,村里的大事,要经过村民代表会议来确定,来表决。

如果开会决策时,没有人提相反意见,出现“鸦雀无声”或者“众口一词”,说明大家可能对决策问题不了解,提不出相反意见;或认为领导不可能采纳自己的意见,不愿发表相反意见;或害怕得罪“拍板”的同志,不敢发表相反意见。

遇到这种情况,最好是把这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