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总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698033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69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总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总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总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总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总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总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总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总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总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与Ba2+反应,②

,由于Al3+、

都来源于明矾,故应满足原比例1:

2,则总反应为①+②×

2,即

,A正确;

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FeS中亚铁氧化为Fe3+,-2价硫氧化为S单质,自身被还原为SO2,B错误;

C.次氯酸根有强氧化性,能将SO2氧化为

,自身被还原为Cl-,C错误;

D.磁性氧化铁为Fe3O4,书写离子方程式时,Fe3O4不能拆,D错误;

故答案选A。

3.图是利用二氧化硅制备硅及其化合物的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反应②③说明SiO2属于两性氧化物

B.由反应④说明酸性,H2SiO3>H2CO3

C.硅胶吸水后,经干燥可以重复再生

D.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C

A.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能和强碱反应,反应方程式为SiO2+2NaOH=Na2SiO3+H2O;

但也能和特殊的酸氢氟酸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SiO2+4HF=SiF4↑+2H2O,二氧化硅只是能和特殊酸反应,和其它酸不反应,和酸的反应没有普遍性,所以不能说明其具有两性,A错误;

B.高温下SiO2能与Na2CO3固体反应生成Na2SiO3和CO2,不是在常温下进行,且不是在水溶液中进行,不能说明硅酸的酸性强于碳酸,B错误;

C.硅胶吸附水后,可通过热脱附方式将水份除去重复使用,C正确;

D.图中二氧化硅与氢氟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的反应,硅酸钠与盐酸的反应、硅酸的分解、硅酸的生成,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解答本题时,注重物质的性质及化学与生活,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反应,注意虽然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但它能和特殊的酸(氢氟酸)反应。

4.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操作、现象及结论

A

鉴别NaHCO3与Na2CO3

取少许两种物质,加入几滴水,插入温度计,温度降低的是Na2CO3

B

探究Na2O2与水反应

将2mL水滴入盛有1g过氧化钠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证明有氧气产生

C

检验Fe3+中是否含Fe2+

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变红则含Fe2+

D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SO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含有SO

A.AB.BC.CD.D

【答案】B

A.Na2CO3中滴入水,形成十水合碳酸钠,放热,取少许两种物质,加入几滴水,插入温度计,温度升高的是Na2CO3,故A错误;

B.将2mL水滴入盛有1g过氧化钠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证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有氧气产生,故B正确;

C.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变红说明含Fe3+,不能证明含有Fe2+,故C错误;

D.检验溶液中是否含SO

时,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该沉淀可能是AgCl也可能是BaSO4,不能说明含有SO

,故D错误;

答案选B。

5.下列实验中,固体不会溶解的是()

A.氧化铝与足量的稀盐酸混合B.过氧化钠与足量水混合

C.氢氧化铝与足量的氨水混合D.木炭与足量浓硫酸共热

A.氧化铝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可完全溶解,故A错误;

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可完全溶解,故B错误;

C.氢氧化铝与氨水不反应,固体不能溶解,故C正确;

D.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木炭与足量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可完全溶解,故D错误;

故选C。

6.下列选项中,描述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常温下用铁罐运输浓硫酸

常温下铁和浓硫酸不反应

S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

SO2溶于水后溶液显酸性

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检验氨气

两者反应会产生大量白烟

加热仔细打磨的铝箔,铝箔会熔化并滴落

铝单质的熔点较低

A.常温下可以用铁罐运输浓硫酸,是由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会将金属Fe表面氧化,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金属的进一步氧化,即发生钝化现象,不是二者不反应,结论不合理,A错误;

B.SO2溶于水后与水反应产生H2SO3,H2SO3电离产生H+使溶液显酸性,因此将S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色,描述不符合事实,B错误;

C.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产生的HCl与氨气反应产生NH4Cl白色固体小颗粒,因此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检验氨气,会发现两者反应会产生大量白烟,C正确;

D.加热铝箔时Al与空气中的O2反应产生Al2O3,Al2O3熔点高达2050℃,但Al的熔点只有660℃,故加热仔细打磨的铝箔,铝箔会熔化但不滴落,证明Al易与O2反应,产物的熔点高,铝单质的熔点较低,描述有问题,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7.锥形瓶内盛有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

若挤压滴管胶头,使液体y滴入锥形瓶中,振荡,过一会儿,可见小气球a鼓胀起来。

气体x和液体y不可能是(  )

 

x

y

NH3

H2O

SO2

KOH溶液

CO2

6mol∕LH2SO4溶液

HCl

6mol∕LNaNO3溶液

【分析】

气球鼓胀起来说明锥形瓶中压强减小。

A.氨气极易溶于水,使锥形瓶中压强减小,A正确;

B.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使锥形瓶中压强减小,B正确;

C.二氧化碳与硫酸不反应且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不大,C错误;

D.氯化氢极易溶于水,使锥形瓶中压强减小,D正确。

8.将51.2g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的混合物共0.8mol,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00mL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NaNO2和NaNO3两种盐溶液,其中NaNO3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NaOH的浓度为

A.2mol/LB.1.8mol/LC.2.4mol/LD.3.6mol/L

试题分析:

n(Cu)=51.2g÷

64g/mol=0.8mol,由于Cu是+2价的金属,所以Cu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n(e-)=0.8mol×

2=1.6mol;

Cu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与硝酸变为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

由于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00mL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NaNO2和NaNO3两种盐溶液,在Na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5价,与硝酸中N的化合价相同,所以产生NaNO2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就是Cu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

n(NaNO2)×

2=1.6mol,n(NaNO2)=0.8mol.根据元素守恒可知n(NaOH)=n(NaNO2)+n(NaNO3)=0.8mol+0.2mol=1mol,所以c(NaOH)=1mol÷

0.5L=2mol/L,选项是A。

9.类推思维是化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的类推正确的是

已知

类推

将Fe加入CuSO4溶液中:

Fe+Cu2+=Cu+Fe2+

将Na加入到CuSO4溶液中:

2Na+Cu2+=Cu+2Na+

向稀硫酸加入NaOH溶液至中性:

H++OH-=H2O

向H2SO4溶液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

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

Al3++4OH-=AlO2-+2H2O

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

Al3++4NH3·

H2O=AlO2-+2H2O+4NH4+

向Ca(OH)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CO2+OH-=HCO3-

向Ca(OH)2溶液中通入过量SO2:

SO2+OH-=HSO3-

【答案】D

A、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钠会优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A错误;

B、硫酸与氢氧化钡除了生成水还生成硫酸钡沉淀,B错误;

C、氢氧化铝溶于强碱,不溶于弱碱,C错误;

D、CO2和SO2均为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时类似,D正确;

答案选D。

10.某固体物质和某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5,则发生反应的物质一定不可能是

A.Zn和浓H2SO4B.Cu和浓HNO3

C.Na2O2和NH4Cl浓溶液D.C和浓HNO3

【解析】

A.Zn和浓H2SO4,开始发生反应:

Zn+2H2SO4(浓)

ZnSO4+SO2↑+2H2O。

当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变稀后,会发生反应:

Zn+H2SO4(稀)=ZnSO4+H2↑。

最后得到的气体为SO2与H2的混合气体。

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H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因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能为45.正确。

B.C和浓HNO3。

发生反应:

C+4HNO3(浓)

CO2↑+4NO2↑+2H2O。

CO2与4NO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44、46.所以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能为45.正确。

C.Na2O2和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

2Na2O2+2H2O=4NaOH+O2↑。

产生的NaOH与溶液中的溶质NH4Cl发生反应:

NaOH+NH4Cl

NaCl++H2O+NH3↑。

得到的气体中含有O2与NH3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比45小,所以不可能平均为45.错误。

D.Cu和浓HNO3,开始发生反应:

Cu+4HNO3(浓)=Cu(NO3)2+NO2↑+2H2O。

当溶液变为稀硝酸时,发生反应:

3Cu+8HNO3(稀)=2Cu(NO3)2+2NO↑+4H2O。

NO2、NO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46、28,因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能为45.正确。

考点:

考查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得到的气体成分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的知识。

11.将一定质量的金属铜溶于50mL11mol·

L-1的浓硝酸中,待铜完全溶解后,生成了0.2molNO2和NO的混合气体,并测得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1mol·

L-1.假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仍为50mL,则金属铜的质量为

A.6.4gB.9.6gC.11.2gD.12.8g

反应前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05L×

11mol/L=0.55mol,反应剩余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05L×

1mol/L=0.05mol,所以参加反应的硝酸是0.5mol,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2mol,根据氮原子守恒,生成硝酸铜为(0.5-0.2)÷

2=0.15mol,则金属铜的质量为0.15mol×

64g/mol=9.6g,答案选B。

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硝酸的化学性质等知识。

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在硫酸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

2Fe2++Cl2=2Fe3++2Cl-

B.NH4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

2HCO

+Ba2++2OH-=BaCO3↓+2H2O+CO

C.氢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

Fe(OH)2+2H+=Fe2++2H2O

D.澄清石灰水与过量小苏打溶液混合:

Ca2++OH-+HCO

=CaCO3↓+H2O

A.氯气会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根据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可得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故A正确;

B.过量的氢氧化钡也会把铵根反应掉,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NH

+HCO

+Ba2++2OH-=BaCO3↓+NH3·

H2O+H2O,故B错误;

C.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会把亚铁离子给氧化成铁离子,正确离子方程式为3Fe(OH)2+NO

+10H+=3Fe3++8H2O+NO↑,故C错误;

D.小苏打过量时氢氧根完全反应,所以正确离子方程式为Ca2++2OH-+2HCO

=CaCO3↓+H2O+CO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常温下,将同样大小、形状的锌与铝分别加入到相同体积98%的浓硫酸中,观察到前者反应速率更快

锌比铝活泼

将盐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产生气泡

氯的非金属性大于碳

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如BaCl2。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X中一定含有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A.常温下浓硫酸有强氧化性,铝遇浓硫酸钝化,无法比较Al与Zn的活泼性,故A错误;

B.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要比较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即根据HClO4酸性比H2CO3强,可判断出氯的非金属性大于碳,故B错误;

C.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Cl2,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为氯化银或硫酸钡,原溶液中可能含有银离子、亚硫酸根离子,不一定含有

,故C错误;

D.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故D正确;

答案为D。

14.CuSO4•5H2O在不同温度下分解情况不同,取5.00g该晶体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测得分解后剩余固体质量与温度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13℃分解得到的固体产物为CuSO4•H2O

B.温度低于650℃时的分解反应,均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650℃时的气态产物冷却至室温,可得组成为n(H2SO4):

n(H2O)=1:

4的硫酸溶液

D.1000℃分解得到的固体产物为CuO

n(CuSO4•5H2O)=

=0.02mol,CuSO4•5H2O完全失去结晶水时,所得CuSO4的质量为0.02mol×

160g/mol=3.20g,由图中可知,刚好位于温度在258~650℃之间,说明在此之前,胆矾受热分解,只失去结晶水;

650~1000℃之间,固体质量为1.60g,其中Cu元素的质量为0.02mol×

64g/mol=1.28g,则氧元素质量为1.60g-1.28g=0.32g,物质的量为

=0.02mol,此固体为CuO;

1000℃之后,固体质量为1.44g,其中Cu元素质量为1.28g,则氧元素质量为1.44g-1.28g=0.16g,物质的量为

=0.01mol,此固体为Cu2O。

A.113℃时,固体质量为3.56g,失去结晶水的质量为5.00g-3.56g=1.44g,物质的量为

=0.08mol,则失去结晶水的数目

=4,从而得出分解得到的固体产物为CuSO4•H2O,A正确;

B.由以上分析可知,温度低于650℃时的分解反应,只失去结晶水,CuSO4的组成未变,所以均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

C.650℃时的气态产物中,SO3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2mol:

0.10mol=1:

5,所以冷却至室温,可得组成为n(H2SO4):

4的硫酸溶液,C正确;

D.由分析可知,1000℃分解得到的固体产物为Cu2O,D不正确;

故选D。

15.无机物X、Y、Z、M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部分反应中的H、O已略去)。

X、Y、Z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X是氢氧化钠,则M不一定为CO2

B.若Y具有两性,则M的溶液只可能显碱性

C.若Z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则X一定是H2S

D.若M是用途最广的金属,加热蒸干Y的溶液一定能得到Y

A、若X是氢氧化钠,则M不一定为CO2,M为能形成多元酸的酸性氧化物,如:

SO2,故A正确;

B.若Y具有两性,则M的溶液可能显碱性,也可能显酸性,故B错误;

C.若Z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则X也可以是Na2SO3,Y为NaHSO3,Z为SO2,M为HCl,故C错误;

D.若M是用途最广的金属,Y为亚铁盐,因为亚铁离子水解,所以加热蒸干Y的溶液不能得到Y,故D错误;

16.Cu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有关制备途径及性质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途径①所用混酸中H2SO4与HNO3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3:

2

B.相对于途径①、③,途径②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

C.1molCuSO4在1100℃所得混合气体X中O2可能为0.75mol

D.Y可以是葡萄糖

A、根据反应式3Cu+8H++2NO3-=3Cu2++2NO↑+4H2O可知,硫酸与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2,选项A正确;

B、途径①③中均生成大气污染物,而②没有,所以选项B正确;

C、1mol硫酸铜可以生成0.5mol氧化亚铜,转移1mol电子,所以生成0.25mol氧气,选项C不正确;

D、醛基能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生成氧化亚铜,葡萄糖含有醛基,D正确;

所以正确的答案选C。

17.对于1LHNO3和H2SO4的混合溶液,若HNO3和H2SO4物质的量浓度存在如下关系:

c(H2SO4)+c(HNO3)═1.0mol•L﹣1.则理论上最多能溶解铜的物质的量为(  )

A.1.0molB.0.8molC.0.72molD.0.6mol

金属铜和稀硫酸之间不会反应,但是可以和稀硝酸之间反应,硫酸存在条件下硝酸根可以全部被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

3Cu+2NO3﹣+8H+=3Cu2++2NO↑+4H2O,NO3﹣和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4时恰好反应,溶解的Cu最多。

设硫酸的物质的量为xmol,硝酸的物质的量为ymol,则:

x+y=1,y:

(2x+y)=1:

4,联立解得:

x=0.6,y=0.4。

设参加反应的铜的最大物质的量是z,则:

3Cu+2NO3﹣+8H+=3Cu2++2NO↑+4H2O

32

z0.4mol

2=z:

0.4mol

解得:

z=0.6mol

故选:

D。

18.某固体X可能含有Na2O2、Fe2O3、Al2O3、SiO2、K2SO4、Na2SO3、NH4NO3、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进行如下实验以确定其组成:

A.溶液1中不可能含有Cl-

B.气体1可能是二种气体的混合物

C.固体1可能是二种固体的混合物

D.固体X中,K2SO4和Na2SO3两种物质至少含一种

固体X可能含有Na2O2、Fe2O3、Al2O3、SiO2、K2SO4、Na2SO3、NH4NO3、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Fe2O3、Al2O3、SiO2都难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K2SO4、Na2SO3、NH4NO3、MgCl2都为溶于水的盐;

加入足量水,有气体1产生,则X中一定含有Na2O2,Na2O2与水的反应为2Na2O2+2H2O=4NaOH+O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

A.因为MgCl2与NaOH反应生成Mg(OH)2沉淀和NaCl,Mg(OH)2不溶于NaOH溶液,而固体X中加入足量水得到的固体1能与NaOH溶液反应得到溶液2,故固体1中不含Mg(OH)2,X中不含MgCl2,溶液1中不可能含Cl-,A正确;

B.若X中还含有NH4NO3,则固体X加入足量水后还会发生反应:

NH4NO3+NaOH

NaNO3+NH3↑+H2O,气体1可能是O2、NH3的混合物,B正确;

C.若X中还同时含有Al2O3、SiO2,X与足量水反应后可能溶解部分Al2O3、SiO2,还有未溶解的Al2O3、SiO2在固体1中,Al2O3、SiO2都能溶于NaOH溶液,C正确;

D.溶液1中加入盐酸/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1中可能含SO42-、SiO32-等,即溶液1中不一定含SO42-,则原固体X中不一定含有K2SO4、Na2SO3,D错误;

19.如图所示是某一短周期元素的“类价二维图”。

图中箭头表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完成,a、g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为O2,y为H2O

B.c为S,g为Na2SO4或NaHSO4

C.f的浓溶液不能用铁制容器盛装

D.反应a→b的离子方程式可能是S2-+2H+=H2S↑

a、g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说明含有钠元素;

根据图示,最低价为-2价,即为第ⅥA族元素,可能为硫元素或氧元素,且存在+4价,即元素为硫元素。

根据物质分类可知,b为硫化氢,c为硫单质,d为二氧化硫,即x为氧气,e为三氧化硫,f为硫酸,y为水,g为硫酸钠或硫酸氢钠,a为硫化钠或硫氢化钠。

A.根据物质分类和反应过程可知,x为O2,y为H2O,A正确,不选;

B.根据物质分类可知,c为S,g为Na2SO4或NaHSO4,B正确,不选;

C.常温下,f的浓溶液会与Fe发生钝化反应,阻止金属与浓硫酸进一步反应,故能用铁制容器盛装,C错误,符合题意;

D.a为硫化钠或硫氢化钠,b为硫化氢,反应a→b的离子方程式可能是S2-+2H+=H2S↑,D正确,不选。

答案为C。

20.下列有关含硫物质转化判断正确的是()

A.0.1molCu与足量的硫充分反应,生成物的质量比该单质的质量增加了1.6g

B.如图是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装置。

B中盛装的是浓硫酸,作用是干燥SO2

C.Cu投入稀硫酸中加热,没有明显变化,加入一定量的H2O2溶液,金属Cu逐渐溶解,反应中H2O2起催化作用

D.25.0mL0.100mol•L-1的Na2S2O3溶液恰好把224mL(标况)Cl2转化为Cl-,则S2O

将转化为S

A.2Cu+S

Cu2S,0.1mol铜和足量的硫充分反应,生成物的质量增加△m=m(S)=

n(Cu)×

32g/mol=

×

0.1mol×

32g/mol=1.6g,故A正确;

B.由题中图示可知,B中盛装的是浓硫酸,若是干燥SO2,装置中导管应该长进短出,所以该装置不符合洗气要求,是为了实验安全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