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题库93名校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67553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题库93名校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题库93名校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题库93名校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题库93名校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题库93名校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题库93名校含答案解析.docx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题库93名校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题库93名校含答案解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题库93名校含答案解析.docx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题库93名校含答案解析

2022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

1.提出解决问题的“顿悟说”的心理学家是()。

A.苛勒

B.杜威

C.西蒙

D.桑代克

答案:

A

解析:

苛勒历时7年,以黑猩猩为对象进行了l8个实验.依据其结果,撰写了《猩猩的智慧》一文。

他发扬了格式塔理论,提出了“顿悟说”。

2.“学生之所以学习,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得到奖赏、赞扬和优异的成绩等报偿”,持这种观点的学习动机理论是()。

A.归因理论

B.麦克里兰德的学习动机理论

C.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D.强化理论

答案:

D

解析:

题干所述是通过奖励、等级评定等外部强化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属于强化理论。

这里的强化起着增进学习动机的作用。

3.人的气质类型在社会评价上()。

A.有好有坏

B.无好坏之分

C.都是好的

D.都是坏的

答案:

B

解析:

人的气质本身无好坏之分,气质类型也无好坏之分。

气质没有社会评价的意义。

4.认为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的结果的理论是()。

A.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答案:

D

解析:

弗洛秘德的精神分析论认为,为避免痛苦在记忆中复现,当事者需要对自己加以抑制,将意识中不愉快的经验,刻意施加压力,将之压抑在潜意识中。

此种现象称为动机性遗忘。

5.对于复杂知识来说,有效的精细加工策略是()。

A.记忆术

B.做笔记

C.复述

D.编码和组织

答案:

B

解析:

做笔记是常用的一种精细加工策略,对于复杂知识来说,是有效的加工策略。

6.学生对自己人际关系的意识,属于下列哪方面的自我意识?

()

A.生理自我

B.心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理想自我

答案:

C

解析:

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人或团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是社会心理学的范畴,所以学生对自已人际关系的意识,即社会自我方面的自我意识。

7.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创立的。

A.笛卡尔

B.华生

C.弗洛伊德

D.罗杰斯

答案:

C

解析:

弗洛伊德最初只是一位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但他因为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派,使其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专业学术领域,而成为了20世纪为数不多的具有世界性知名度的人物之一。

8.测验的()代表了测验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是评估测验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答案:

A

解析:

信度代表测验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效度代表了测验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9.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

B.贾德

C.奥苏伯尔

D.韦纳

答案:

C

解析:

1968年,奥苏伯尔在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的学习是不存在的。

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迁移是以认知结构为中介进行的,先前学习所获得的新经验,通过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影响新学习。

10.列提纲属于()。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复述策略

D.监控策略

答案:

A

解析:

组织策略即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与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

常用的组织策略有:

列提纲、利用图形、利用表格、概括和归纳。

11.《学记》中说:

“学不躐等。

”下列哪一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

()

A.因材施教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答案:

B

解析:

我国古代教学注重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食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主张,这些要求和主张反映了实际教学中循序渐进的原则。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12.“导生制”的管理模式最早出现在19世纪初的()。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法国

答案:

B

解析:

导生制的管理模式属于典型的个别教学制度,最早出现于19世纪初的英国,是由贝尔和兰卡斯特分别创立的一种个别教学形式,也被称为“贝尔一兰卡斯特制”。

因此,正确答案选B。

13.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答案:

B

解析:

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其中,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因此,正确答案选B。

14.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

A.14周岁以下

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

D.18周岁以下

答案:

B

解析:

参见原法条。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答案:

B

解析:

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是指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或者不及时报告,致使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行为。

根据我国《教育法》的规定,犯教育。

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了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交往能力

B.研究能力

C.管理能力

D.学习能力

答案:

B

解析:

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

因此,正确答案选B。

17.心理学家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

D.大学阶段

答案:

B

解析:

13、14—16、17岁属于个体发展中的少年期,在人生的过程中,这是一个身心变化剧烈的时期。

有些心理学家也把这一时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即在这一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

因此,正确答案选B。

18.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答案:

D

解析:

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备三个基本特征,即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三者缺一不可。

因此,正确答案选D。

19.第三次全教会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A.活动课程

B.社会课程

C.学校课程

D.特色课程

答案:

C

解析:

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二部分第十四条规定:

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因此,正确答案选C。

20.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

A.新授课和巩固课

B.讲授课和练习课

C.单一课和综合课

D.理论课和实践课

答案:

C

解析: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时一节课只完成一个任务,有时一节课则需完成多项任务,所以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因此,正确答案选C。

21.在近代西方教育史上,提出过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思想家是()。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洛克

D.裴斯泰洛齐

答案:

C

解析:

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

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因此,正确答案选C。

2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A.《学记》

B.《中庸》

C.《孟子》

D.《大学》

答案:

A

解析:

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以言简意赅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系统地阐述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因此,正确答案选A。

23.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及其代表作是()。

A.布鲁纳、《教育过程》

B.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C.赞科夫、《教学与发展》

D.凯洛夫、《教育学》

答案:

B

解析:

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杜威的教育思想与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针锋相对,其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在体系上与《普通教育学》也大不相同。

杜威主张实用主义的思想,对20世纪的教育和教育学有深远的影响。

因此,正确答案选B。

24.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

()

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

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

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

答案:

C

解析:

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教育目盼的作用来实现的,其中包括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评价作用,从而支配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25.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D.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答案:

B

解析: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全面发展即人的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的发展,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便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因此,正确答案选B。

26.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

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制

答案:

A

解析:

多血质:

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强,可塑性强,情绪兴奋性高,外向。

因而多血质的学生外表上活泼好动、不甘寂寞、善于交际;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注意力容易转移,缺乏耐力和毅力;情绪情感易产生也易改变,体验不深但明显表露在外面。

其最明显的特点是具有很高灵活性,容易适应环境。

因此,本题答案选A。

27.提出教师成长公式:

经验+反思=成长的是()

A加涅

B罗森塔尔

C布鲁巴奇

D波斯纳

答案:

D

解析:

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又称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波斯纳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

经验+反思=成长。

罗森塔尔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有人将之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布鲁巴奇等人1994年提出四种反思的方法:

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因此,答案选D。

28.下列不属于学校可以解聘教师的情形有()

A不能团结同事,其他教师不愿与之共事的

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答案:

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

“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因此,本题答案选D。

29.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

A三年

B三至五年

C二年

D四年

答案:

B

解析:

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三到五年。

因此,答案选B。

30.()既属于教师的权利,也属于教师的义务。

A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B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C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D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