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新人教版必修三高二历史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优质课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67541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三高二历史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优质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三高二历史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优质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三高二历史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优质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三高二历史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优质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三高二历史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优质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三高二历史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优质课教案.docx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三高二历史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优质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新人教版必修三高二历史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优质课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三高二历史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优质课教案.docx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三高二历史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优质课教案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技术与文艺术

古代中国的技术,长期领先世界,并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古代的文艺术多元一体,异彩纷呈,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文宝库的瑰宝。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一、四大发明

1造纸术的改进、西传:

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

唐朝时,造纸术传入阿拉伯,随后进一步西传。

2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

隋唐之际出现雕版印刷;北宋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3火药在军事上的应用:

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北宋广泛使用。

4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战国司南;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

二、

1《九章算术》:

十进位计法、应用

2算筹与算盘:

算筹发展演变为算盘;中国的穿珠算盘,制作简单,物美价廉,

明清时期得到普及和发展,并传播到东亚、东南亚和世界其他地区。

三、天文历法

1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及哈雷彗星记录

2《石氏星表》——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

3浑仪和简仪——天文观测仪器

4《夏小正》:

夏朝的历法,商代称为殷历

5《授时历》——中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回归年长度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

四、农和医

1中国古代四大农书:

西汉《汜胜之书》、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元朝王祯的《农书》、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2《黄帝内经》——中医奠基之作

3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提出辨证施治,奠定临床医论基础

4李时珍《本草纲目》——东方药物巨典

【重点难点解析】

1关于“四大发明”这一说法的提出

最早提到四大发明的是英国哲家弗兰西斯·培根。

他认为,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者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

2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记载

《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第六十八: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以为纸。

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3毕昇发明活字印刷

版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版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版。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

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

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木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

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沈括《梦溪笔谈》

4指南针的运用

《韩非子》:

“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王充《论衡》:

“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

(宋)朱彧《萍州可谈》:

“舟师识地,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隐晦观指南针”。

5应用:

《九章算术》第七章“盈不足”专讲盈亏问题及其解法其中第一题:

“今有(人)共买物,(每)人出八(钱),盈(余)三钱;人出七(钱),不足四(钱),问人、物价各几何”,“答曰:

七人,物价53(钱)。

”“盈不足术曰:

置所出率,盈、不足各居其下。

令维乘(即交错相乘)所出率,并以为实,并盈,不足为法,实如法而一……置所出率,以少减多,余,以约法、实。

实为物价,法为人”。

盈不足术是中国史上解应用问题的一种别开生面的创造,它在我国古代算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盈不足术还经过丝绸之路西传中亚阿拉伯国家,受到特别重视,被称为“契丹算法”,后又传入欧洲,中世纪时期“双设法”曾长期统治了他们的王国。

6天文:

古代中国的宇宙结构说主要有三家:

即盖天、浑天、宣夜说。

盖天说即“天圆地方”说,“天员(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天地之间有八根柱子撑着。

浑天说则主张大地是个球形,外裹着一个球形的天穹,地球浮于天表内的水上(后发展为“地在气中”),日月星辰附在天壳上,随天周日旋转。

宣夜说认为“天”只不过是无边无涯的气体,日月星辰就在气体中飘浮流动。

而其中浑天说对于观测天象而言,其价值和意义要远远高于宣夜说。

赤道坐标、《石氏星表》、浑仪和简仪的发明都与浑天说分不开。

7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齐民者,若今言平民也,盖神农为,以利天下。

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

晁错曰:

“在上而民不冻不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力开其资财之道也。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

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夫腹饥不得食,不得衣,慈母不能保其子,君亦安能以有民?

今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直自耕农,终于醯醢。

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号曰。

凡九十二篇,分为十卷,卷首皆有目录。

鄙意晓示家童,未敢闻之有识。

故叮咛周至,不尚浮辞。

览者无或嗤焉。

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8中医的特点

中医的最主要特点就是“整体观念”,渗透了天人合一、阴阳五行说

(1)认为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器、组织、器官在生上相互联系,保持协调平衡。

正常的生活动一方面要靠脏腑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另一方面又要靠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的制约作用,才能维持生平衡。

人体各个部分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有机地联系起,构成一个表里相联,上下沟通,协调共济、井然有序的统一整体。

因此,中医认为,人体局部的病变往往与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

诊断时,可以通过外在的变,判断内脏的病变。

治疗时,对于局部的病变,也从整体出发,确定治疗方法。

(2)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方法,也是中医的基本特点之一。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概括。

它包括了病位、病因、病性以及正邪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变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体征,通过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就是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医治病首先着眼于证,而不是病的异同,因此,同一疾病的不同证候,治疗方法就不同;而不同疾病,只要证候相同,便可以用同一方法治疗,这就是“同病异治、”。

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法则,就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教策略】

1.不仅要让生记住四大发明及其传播、影响,而且要让生明白历史记载的历,人物的贡献。

2要通过介绍具体的史料和素材,让生了解这些技成就的内容和特点。

上面列出的材料,老师可以选用,也可以自己开发。

3如生解能力比较强,可以抛出“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以研究的杰出贡献成为权威,并在其编著的15卷《》中正式提出此问题,其主题是:

“尽管中国对人类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和工业革命没有在的中国发生?

”1976年,美国肯尼思·博尔丁称之为李约瑟难题。

很多人把李约瑟难题进一步推广,出现“中国近代为什么落后”、“中国为什么在近代落后了”等问题。

对此问题的争论一直非常热烈。

我们应如何回答李约瑟难题?

4解答李约瑟难题,下面的材料可以作为一个证据: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以知识本身为目的,从未为政府提倡。

……他(张衡)在132年监制的地震仪,据说直径8尺,今日则只有后人提出的一纸图解作为见证。

与他大致同时代的王充不断的指出,自然现象与人事没有直接的关系。

这两位思想家都缺乏后起者继承他们的说,其著书也不传。

反之,公元175年政府在太之前树立石碑,上镌六经文句,据说每日临摹经文的者聚车千辆。

5中国古代技的特点:

中国古代技在宋朝以前在世界遥遥领先;明清时期开始落后。

中国古代技主要基于农耕社会,侧重于实际应用;较少论研究。

总体讲,技在中国不受重视,普及面不广。

【高考真题】

1.(2014·重庆文综·5)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

“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

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

”由此可知,还魂纸(  )

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②降低了生产成本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④扩大了原料

A.①②B.①③.②④D.③④

2.(2014·江苏单·3)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

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

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

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

由此推断(  )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

3.(2014·北京文综·13)公元97年,东汉的班超曾派人出使欧洲强国“大秦”。

东汉和“大秦”都创造了辉煌的文。

属于它们的文成就分别是(  )

A.活字印刷术、万有引力定律B.《九章算术》、罗马法

.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日心说D.《春秋繁露》、《想国》

4.(2012·四川文综卷·15)康熙帝晚年曾说:

“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

”这表明康熙帝(  )

A.对西方文的力量已有警觉B.认为中国迫切需要习西方文

.对西方文具有深入的了解D.已经感受到西方的巨大压力

5.(2010·全国Ⅰ卷文综·13)欧阳修上疏说:

“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

”这反映了(  )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

.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D.文传播方式变影响政府管

6.(2010·全国Ⅱ卷文综·15)宋人邢昺上疏称:

“臣少时业儒,观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

”这说明(  )

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发展D.儒得到广泛传播

7(2014·天津文综·2)《齐民要术》自序:

“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

尧命四子,敬授民时。

舜命后稷,食为政首。

……殷周之盛。

《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

”这段话主要强调(  )

A.儒家对农业的重视B.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

.历法与农业的关系D.农业技术的重要性

8

B

A

D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