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马原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原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哲学: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基本问题:
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含内容:
(1)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5、简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来自于列宁:
“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6、实践的含义及基本特征、基本形式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的基本特征:
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
物质生产实践:
改造自然界的生产活动(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矛盾、提供人们的生活资料)。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变革社会的活动。
科学探索实践:
科学实验和观察能力。
7、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联系:
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点:
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发展:
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发展是标志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哲学范畴;
发展的必然性——新事物不可战胜。
为什么说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新生事物是指符合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是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这是因为:
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的结构和功能更加适应变化了环境和条件。
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比旧事物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新生事物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8、简述事物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4)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
9、规律及其客观性
规律:
揭示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本质的联系:
任何规律都是事物的内在根据和本质联系;
必然的:
任何规律都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
稳定的:
任何规律都是同类现象背后的共性,是丰富多彩的现象背后的稳定关系。
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
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都意识活动受规律的支配。
10、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的原因: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根本分歧所在,是他们斗争的实质和焦点。
11、与矛盾有关的
矛盾:
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同一性:
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涵义:
(1)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2)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
矛盾的斗争形势:
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对立(斗争性)、统一(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两者关系:
(1)两者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
(2)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3)无条件的绝对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矛盾运动推动事物。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1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普遍性:
矛盾的共性、绝对性和无条件性;
特殊性:
矛盾的个性、相对性和有条件性。
(分类:
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两者的辩证关系:
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相互转化。
13、如何理解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观:
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
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是包含肯定的否定,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否定就是扬弃,既克服又保留。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辩证的否定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例如,麦粒的辩证否定,是萌芽、生长。
如果磨面,食用就不是辩证的否定。
第二,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它是发展的环节,即发展是通过否定实现的。
辩证的否定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
第三,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不是新旧事物的一刀两断,而是要继承和保留旧事物中的积极合理的因素。
所以,否定既把新旧事物区别开来,又把它们联系起来。
第四,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扬弃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变革、又继承;
既克服、又保留的关系。
它体现了事物发展中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14、否定之否定规律
(1)事物的充分发展和自我完善,需要通过两次辩证否定、经历三个阶段。
(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又回到第一阶段)
(3)意义。
理论意义:
反对割裂前进性和曲折性关系的直线论和循环论。
现实意义:
对于新生事物的成长既要坚定信念,又要注意前进中的曲折性。
15、意识的能动性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1)意识的本质:
人脑的机能;
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的内容和形式;
社会生活的产物。
(2)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意识活动是一种包含主体特性的创造过程;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
意识的能动性突出地表现在指导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意识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体的生理过程和活动。
(3)发挥意识的能动性:
尊重客观规律,承认物质第一性;
在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发挥意识的能动需要客观物质条件。
第二章
16、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主体:
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客体:
进入实践领域、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
手段:
主体和客体现实地连结起来的各种工具系统及其操作、控制的程序和方法。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还有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
主客体相互依赖。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
所谓认识过程,就是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辩证地反映对象的过程。
主体的这种认识、改造客体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获得一定的价值。
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打破客体的限制,超越现实客体,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同时也使客体得到进一步改造、发展和完善。
17、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8、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论的认识路线:
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即先验论,从物到思想和感觉的唯物主义路线即反映论。
先验论分为客观唯心的(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和主观唯心(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
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
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9、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运动是一个辨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感性认识:
认识的初级阶段,通过感官直接接触外界事物,反映其现象。
理性认识:
在感性基础上,经过头脑思维产生的对事物的简介反映,有概念、判断、推理模式);
从认识到实践;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20、真理:
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的客观性表现:
(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
(2)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真理最根本特征:
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
*唯物主义之所以承认真理是客观的,是因为它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最基本哲学前提。
真理的绝对性:
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
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辨证统一的:
(1)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
(2)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辨证转化的。
21、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从真理的本性看,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实际相符合。
这就要求一种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从而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不仅具有普遍性的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这就决定了只有实践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认识必然、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世界历史性的过程。
由必然到自然表现为人类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
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生活状态。
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必然王国”看做是人受物支配的社会状态,把“自由王国”看做是人支配物的社会状态。
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
“社会的发展到了今天的时代,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责任已经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
……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任务:
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
第三章
2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2)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3)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低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4)总之,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有其相对独立性。
主要表现在: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切近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实践的能动性决定了意识反映的能动性。
24、只需了解
(选)生产力:
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劳动者
生产关系:
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
(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表现:
(1)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2)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选)经济基础:
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
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制度、组织和设施。
*经济基础的实质:
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2)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3)经济建筑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
(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集中表现在:
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一定要适合”表明:
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间落后于不适应自己的发展;
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自己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选)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
*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和进步是通过社会形态的更替实现的。
(选)社会形态更替具有统一性,多样性,必然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历史的五种形态:
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决定意义,人民群众是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力量。
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实现社会的自我调整和局部改善。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5、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26、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第四章
27、资本原始积累:
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两个途径:
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
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28、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有用性即自然属性;
价值是商品的而社会属性。
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只当这种有用物品是劳动产品并作为商品时,才具有价值。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29、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劳动量是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积极性):
(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价值规律的后果(消极性):
(1)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2)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3)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30、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
包括: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就变成资本。
31、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就是价值增值过程。
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它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起的不同作用,将资本分为不变资本(用来购买生产资料)和可变资本(用来购买劳动力)。
划分意义:
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
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
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即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即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实践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32、资本积累
原因:
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市场竞争生存的外在压力。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就是资本累积。
资本累积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也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
33、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出发点的运动。
分为三个阶段。
(1)购买阶段:
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购买(准备生产剩余价值);
(2)生产阶段:
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产生剩余价值);
(3)售卖阶段:
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实现剩余价值)。
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资本循环叫做资本的周转。
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的,这种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
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又叫社会总价值,包括产品中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凝结在产品中由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和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34、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即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其中危机阶段是周期的基本阶段。
35、垄断
垄断:
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