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州大市场为何有场无市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65602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饶州大市场为何有场无市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饶州大市场为何有场无市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饶州大市场为何有场无市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饶州大市场为何有场无市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饶州大市场为何有场无市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饶州大市场为何有场无市Word下载.docx

《饶州大市场为何有场无市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饶州大市场为何有场无市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饶州大市场为何有场无市Word下载.docx

市场形成冷整个饶州大市场总共212家店铺全部销售一空,但到现在为止,开业的却不到10家,而且经营的还不是小商品,有的经营网吧,有的是开诊所,几乎与小商品无关。

整个市场显得冷冷清清,凄凉萧条,与投资商宣传的“饶州大市场,商机无限”相去甚远。

买主当初“发财致富”的美丽憧憬变成了忧心忡忡的“水中花、镜中月”。

一股火热的投资热情被浇得一片冰凉。

饶州大市场的“商机”变成了置房业主的“伤心”。

整个市场显得一片“寒冷”。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有场无市”的现象呢?

有关人士分析原因:

“三不一少”

市场定位不准确&

有关人士分析,这个市场定位为“小商品零售批发市场”是不符合我们县情的。

一是我县交通不发达,县城不靠近高速公路与铁路,港口也没有发挥大作用,运输成本比较高,更不是小商品生产基地,在小商品的价格上没有竞争优势,对外地批发商没有足够的吸引力。

二是鄱阳县面积大,但是与周边城市比较接近,象芦田、饶埠、古南、古县渡、凰岗等乡镇基本上是到乐平的赣东北大市场,甚至到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批发小商品。

游城乡以北又基本到景德镇或九江批发小商品,只有靠近县城的双港、团林、四十里街、珠湖、高家岭、莲湖、三庙前等乡镇来县城批发小商品。

三是原本就有比较多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容量不够。

如果是搞零售的话,地理位置也不是很好,不是人口集聚地,没有人气哪来财气?

四是市场不专业很难做大做强。

如果像水产品批发市场那样,按照本地的优势和特色,做个专业的市场会很容易降低成本,形成规模,而且可以吸引外地的客户。

而小商品市场则不能把外地的客商吸引过来,只能局限于本县范围内,所以很难把市场培育起来。

五是开发商经营思想与建设市场的要求有一定的出入,他们只是把开发市场当作单纯的房地产开发,只管建设不管启动。

基础设施不完善饶州大市场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也是市场难以启动的另一主要原因。

一是当由时政府规划,开发商承诺建设的北纬三路和停车场等设施,至今还没有开工。

饶州大市场市场汽车难进去,货也难出来,运输有障碍,市场没有一个很好的交通环境和经营氛围,增加不了人气也就增加不了财气和商机。

按照规划和设计的要求,饶州大市场的北纬三路东西长177米,南北宽30米,市场东侧路南北长97米,宽12米,西边还有停车场等,在市场竣工时要全线贯通和启用(要求2003年10月底拆迁平整到位,年底硬化到位)。

但是上述必建工程至今依然故我,不见动静,却成为名副其实的垃圾堆。

“饶州大市场,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二是市场内的绿化、亮化、美化严重不足。

按规定人均2—4平方米,饶州大市场的绿化面积不得少于500平方米,而饶州大市场基本没有绿化,只有几棵即将要死的盆景“形影相吊,孤芳自赏”,更不要说美化、亮化。

整个大市场显得没有一点生机。

三是生活设施欠缺。

水电还没有完全进户,而且只有一个进水闸,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供水需要,给生活和经商带来极大的不便,甚至是阻碍。

四是公用的下水管道不是密封的,夏天一到,就污水横流,臭气难闻,给市场的环境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令购买商品者望而却步、望市兴叹。

五是批发市场需要的中间过道上面的遮雨篷也没有按照要求做起来,给做批发生意的业主经营会带来不便。

六是公共部位的维护工作也不尽如人意,按照建设部规定,售房收入的2—3%的资金用于今后维护路面、水管、防火、路灯等设施,这批资金没有着落,以后的维护没有保障。

试想一个功能不健全,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利,安全无保障,环境不优美甚至是恶劣的市场,居民连住都不喜欢,谁还愿意进去做生意?

政府引导不到位&

一个成熟市场的形成有其内在的必然规律,是由于长时间的积累慢慢形成的。

但如果有政府的正确引导,就会加快市场形成的步伐。

饶州大市场至今冷冷冰冰,形成不了规模和气候与当时重视市场载体建设,忽视市场主体培育,没有深入的研究市场运作的客观规律,没有加大培育市场的力度,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

一是没有一个具体而现实的优惠政策鼓励批发商入内经营。

二是缺乏必要的行政手段。

在交通、经营区域等方面的引导和干预。

象义乌的小商品大市场、乐平赣东北大市场、南昌洪城大市场等都是由于政府的正确引导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三是缺少活跃市场、培育市场的组织和启动机制,没有专人抓市场的启动和繁荣。

购商铺者经商的少&

据饶州大市场业主委员会反映,饶州大市场的业主相当一部分是工薪阶层,有固定的收入,或者是有一定闲置资金的人。

这一阶层的人群,一方面缺少投资经商的冲动和强烈经商的欲望。

另一方面是缺少经商的经验。

买下产业,只是想到时候出租获取一定的租金,自己不考虑经商搞批发,所以有许多店铺一直在等人租下,租不租的出去对自身的经济状况也没有多大的影响,没有迫切需要资金周转或资金回笼的压力,也不急于把店铺盘活。

另有一部分业主虽然自己经商,但持观望态度。

看大家都没有进来开店,自己也就不愿意进来,怕影响自己的生意。

或者他们原本的经营场所就很好,到这里购买店铺是求更大的发展,结果看到这里没有一点商气,就想等到大家都来做生意时再进驻。

这也是市场冷清的又一原由。

有识之士认为:

“繁荣饶州大市场就要补好课、上好课,再建市场就要备好课。

“补好课”,“变冷为热”政府要树立启动了一个市场就培育了一个巨大税源,培育了一个市场就增加了大量就业岗位的观念,做好启动与繁荣饶州大市场的“补课”工作。

一是考虑重新给饶州大市场科学定位,利用本地的原有资源和优势转型为中小型的其他专业批发市场。

二是出台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有现实意义的优惠政策,鼓励正在做批发生意和想做批发生意的业主进入饶州大市场经营。

三是要参照外地成熟市场的作法,鼓励开发商把业主的店铺以契约的方式暂时收回,通过中介租出去,逐年返利给业主,逐年活跃市场。

或者以整体的形式招商引资,让大的经济体来规划市场的未来。

四是成立相关的启动市场、培育市场的组织机构。

做到有领导亲自抓、专门抓、经常抓。

做到建好一个,启动一个,收益一个。

“上好课”,“起死回生”一方面,政府要把承诺的配套工程尽快的建设到位。

另一方面要上好思想政治课,督促开发商尽快把做市场当作开发房地产的思想中转变过来,把注意力放到启动市场、培育市场上来。

一是要尽快完善市场的基础设施,完善市政功能,优化人居环境。

硬化北纬三路、建好停车场、美化亮化市场内部环境,改造好排水管道与进水闸门等基础设施,给业主一个舒适的创业环境、优越生活环境;

给客商一个便利的交通环境、满意购物环境。

二是加大管理市场的投入。

有良好的管理秩序,就有良好的经营环境,就能给经商者安全感,增强经营者的信心。

要求开发商把公共部位的维护管理基金按照建设部的规定(售房资金的2—3%)标准上缴到位,以便加强市场的管理。

“备好课”,“防患未然”市场是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是促进资源合理流动的优化配置枢纽。

建设小商品市场可以活跃县域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培植税源与经济增长点,增加财政收入,改变城市面貌,促进经济社会加速发展。

但是如果不精确论证,科学定位,规范运作,正确引导,就会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反而成为沉重的经济包袱,贻害后代。

一是要按照放手发展、积极引导、先引后建、逐步完善的原则建设。

因地制宜,找准本地优势和潜力,努力发展生产,培植比较稳定的货源。

二是要把市场建设与房地产开发区别开来,避免固定资产投资过剩和重复建设。

三是要实行低税费培育政策,采取“欲取先予”的原则建设和培育市场。

四是要统筹规划,对自发形成的市场积极引导,鼓励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兴建。

中共鄱阳县委办公室

&

XX年以来,我局高度重视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工作,采取各种方式贯彻落实。

在各个部门的配合协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为推动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我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总体情况

据劳动保障部门统计,截至XX年三季度末,我市共有已领榷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29584人,实有实现再就业人员总数15124人。

XX年2季度,我市新增领榷再就业优惠证》人员3215人,实现再就业人数2596人;

XX年3季度,我市新增领榷再就业优惠证》人员4151人,实现再就业人数3039人,社会失业人数总体上呈少量增长态势,社会总体再就业工作无大的突破。

但是,在社会实现再就业的人员无大的变动、社会总体再就业工作无大的突破的情况下,享受国税部门税收优惠的企业和个体数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再就业税收工作效果明显。

一是个体户享受减免税务登记户数稳定增长。

XX年4季度222户、XX年一季度226户、XX年二季度432户、XX年3季度296户。

从XX年4季度我市首次出现按新办服务型企业享受减免税优惠的企业后,一、二两个季度均有企业按此政策享受税收优惠,目前已达到4户;

二是从XX年4季度我市首次出现按新办服务型企业享受减免税优惠的企业后,今年三个季度均有企业按此政策享受税收优惠,目前已达到5户。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申请享受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和个体户数量上趋于稳定,也可以反映出社会上对于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已经有了较为普遍的了解,普通老百姓已经有了主动运用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意识。

二、我市国税系统大力落实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

为扎实推进再就业工作的进程,全面落实再就业税收政策,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健康发展,宿迁市局着力“四个方面”建设,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再就业税收政策落实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日常化、高效化。

(一)认识与组织到位,强化追究,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一方面,从贯彻落实“xxxx”重要思想和xx大精神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一把手”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把再就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责任制,实行“一票否决制”,对经考核目标任务完成不好的部门,不得评为先进,并通报批评;

对因工作不力造成严重后果和不利影响的,严肃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二)宣传与培训、咨询相结合,内外并举,凸显政策宣传效果

1、公开办税程序,完全“阳光化操作”。

在全市所有办税服务厅的醒目位置公开再就业涉税事宜办理程序,让纳税人“轻轻松松来办税,明明白白享优惠”。

与此同时,在办税程序和税收优惠两方面坚决不打折扣,充分保护下岗职工的各项税收权益。

2、培训多样化,咨询耐心化。

一是与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全力配合,劳动就业部门每次举行招聘会时,由税务人员向应聘职工详细讲解再就业税收政策;

二是在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类下岗职工再就业技能培训会上宣传再就业税收政策;

三是组织部分企业财务人员进行集中宣传、培训,细心指导企业逐条对照各项再就业税收政策。

对符合税收优惠条件的,立即按规定程序为企业办理减免税手续。

3、利用各种媒介,运用现代化手段,整体推进政策宣传。

在宿迁市局外网上,专门开辟了税收优惠政策专栏,对近年来国家发布的再就业税收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并及时更新,纳税人可以随时点击查看,了解有关政策。

去年3月份,宿迁市电视台对市国税局开展再就业税收政策工作的情况专门进行采访报道,报道在电视台连续播出后,纳税人纷纷来电咨询有关税收政策。

从而扩大了再就业税收政策的影响范围,避免了下岗职工使用优惠政策的盲目性。

4、打破思维定势,变被动为主动,精心上门服务。

该局在宣传优惠政策的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上门服务,发放政策问答,现场辅导宣传,对新老政策进行比较,让纳税人准确用好政策。

(三)健全制度、高效推进,彰显再就业税收政策威力

一是开辟“再就业绿色通道”,全面优化税收服务。

在全市的所有办税服务厅专门为下岗职工开辟了“再就业绿色通道”,设置了专门岗位、专门窗口,明确了具体责任人;

二是限时办结,特事特办。

从受理登记到政策咨询都规定了具体的限办时间,坚决在承诺时间内办理税收事项。

三是推行善意提醒制度,做到“三个到位”。

对下岗失业人员办理税务登记证的,提醒其出具《再就业优惠证》,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

对没有《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提醒其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再就业优惠证》;

对符合规定条件的企业办理税务登记的,提醒其聘用下岗失业人员,按规定程序报批享受有关税收优惠。

同时,税务机关在为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办税过程中,以“三个到位”服务纳税人,即宣传到位、服务到位、办税到位,最大限度的方便下岗失业人员办税、减少他们的办税成本。

四是严格执行税收执法责任制,按照追究幅度的最上限,对不按规定办理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人员进行严肃追究。

积极欢迎广大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举报和检举。

各级国税机关和国税人员违反以上承诺,一经查实,将视情节分别给予罚款、扣发奖金、待岗直至给予行政纪律处分。

(四)督查与责任追究并举,强化监督,严守最后一关

在执行再就业税收政策的过程中,适时组织对各县(区)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检查,特别针对该市“双定户”较多,起征点调高后涉及的纳税人面广量大等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并对检查的情况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

各县对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有效确保了各项再就业税收政策全面落实到位。

(五)积极协调配合其他部门,

严格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

1、积极配合劳动保障部门,加强对《再就业优惠证》的规范管理。

在为下岗失业人员办理税收减免手续前,都要认真核对《再就业优惠证》,对发现持有假证或一证重用等问题的,及时通报区社会劳动保障局。

此外,部分县(区)与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建立了《再就业优惠证》的联合年审制度,严格《再就业优惠证》的使用和管理,并与区社会劳动保障局联合成立了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贯彻落实情况检查小组,对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跟踪问效管理。

2、建立信息交流制度,确保数据分析客观合理。

定期到劳动保障部门采集下岗失业人员数、已实现再就业人员数、实现再就业人员中行业构成等信息,并和到国税部门享受税收优惠的纳税人情况进行比照核对,以较全面掌握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情况。

三、再就业税收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再就业税收工作效果有限,经济和社会因素对再就业税收工作的效果有很大影响

一是我市经济落后,再就业的岗位不多,劳动力的供给远大于需求。

在经济发展水平不能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再就业税收工作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部分下岗失业人员的困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失业问题。

二是下岗人员的年龄偏大,不利于再就业;

下岗失业人员以40、50人员居多,由于缺乏一技之长,学习和接受新事物能力有限。

企业在招用人员时更多的侧重于技能,再就业优惠政策只能作为一个附加因素,在同等条件下予以考虑。

三是《再就业优惠证》发放范围有限。

现行发放的《再就业优惠证》的范围仅限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失业人员、关闭破产需要安置人员和享受低保且失业一年以上的其他城镇失业人员。

集体、私营企业下岗人员和经济开发区等地方大量失地农民仍没有纳入发放“再就业优惠证”的范围,企业聘用失地农民或失地农民从事个体经营均不能享受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影响了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社会效果。

四是部分企业吸纳了下岗失业人员。

但由于很多企业刚成立等原因,利润率低,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对政策不熟或认为申请享受优惠政策的条件、审批部门多且企业暂无利润等原因,暂时还没有将此事放到企业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二)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本身的因素仍然影响我市享受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数量

由于我市四县(区)属于省政府确定的贫困地区,企业多按照“老、少、边、穷”地区新办企业申请享受所得税减免优惠,按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享受减免的企业仍较多集中在市区。

(三)下岗失业人员享受国税部门税收优惠的范围有限。

从统计情况看,享受税收优惠的再就业人数和劳动保障部门统计的当期实现再就业人数有较大差距,主要原因有:

一是下岗人员多为自谋职业,其中大多数从事小吃部、踏三轮车等不属于国税部门管辖的行业以及小商店、水果摊、市场小摊等小本经营,国税部门对这类人员难以精确统计;

二是外出务工人员较多,他们也难以享受再就业税收优惠。

劳动部门对上述人员的去向也难以有效跟踪统计,这是造成差距的重要原因;

三是部分企业吸纳了下岗失业人员,但享受的税收优惠有限。

如某食品公司专业生产包子、馒头等到市场上卖,吸纳了较多的下岗失业人员,但由于该企业不提供餐饮场所,按规定应缴纳xx,而非营业税,企业在税收减免上也就难以得到较大的实惠。

(四)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通。

社会劳动保障部门和税务部门还没有真正做到信息共享。

往往出现企业招收的下岗失业人员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信息对不上的现象。

四、进一步完善再就业税收政策的建议和设想

(一)放宽《再就业优惠证》的领用条件,加大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面。

特别对于失地农民应纳入社会保障范畴,向其发放《再就业优惠证》,使其能够享受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从而更好地确保政策实施的社会和经济效果。

(二)进一步细化工作职责,明确工作责任。

我们将以此为契机,针对目前再就业税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需要制定再就业税收工作规程,明确各有关岗位的再就业工作职责,各岗位互相衔接,互相配合,发挥税务机关的整体合力,使再就业税收工作更加有序开展,以充分服务纳税人,服务社会。

(三)继续坚持与劳动、工商、地税等部门的联系,及时沟通信息。

加快信息化的建设步伐,尽快解决税务部门和劳动保障等相关职能部门的信息共享,切实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四)加强政府部门主导作用,全社会联动,充分发挥各种再就业政策的整体效果,切实改变各部门孤军奋战的局面。

(五)继续加强督促检查,适时掌握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情况。

一旦发现不按规定落实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要认真及时进行整改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对单位按照目标管理考核的内容进行处罚扣分。

同时,要认真研究和解决再就业政策执行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有关政策,使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从中受益,切实发挥税收对再就业工程的支持作用。

二○○四年十一月

关于帮扶**县***乡***村的调查报告

4月13日,我们随市***主任到**乡及***村进行了帮扶的前期工作调查,并于随后组成专门调研组,深入上官村召开村组干部座谈会,听取各组负责人对本组情况的汇报和发展经济的设想与建议;

深入4个村民小组中的12个农户,进行家庭状况、收支构成和增收思路的抽样调查;

走访了**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

综合思考,现将该村的具体情况和帮扶思路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村地处*县城约1-4公里,是***乡政府所在地,**线、**线及**高速公路**出口引线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全村有范家、孟家、半个城、焦家、小兴隆、大兴隆、刘东、刘西等8个村民小组,764户3091人,以湖北、河南、山东人为主,有少量移民,是全乡第二大村,典型的农业产业结构。

全村总体地势平坦,为井灌区,耕地4270亩,其中粮食2500多亩,蔬菜1000多亩(其中塑棚约150亩),果树700多亩,人均耕地近1.4亩。

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轮作),亩均单产800斤左右,夏秋总产各200万斤左右;

经济作物以蒜苔、大蒜、黄瓜为主;

果树主要是柿子、桃、梨和苹果;

畜牧业以羊、猪为主,羊存栏2100只,猪存栏1240头,有奶牛15头、秦川牛14头。

引进渭北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有限责任公司,占地89亩,有温室大棚40个。

外出务工的240多人。

村小学1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