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阅读说明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65238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阅读说明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考语文阅读说明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考语文阅读说明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考语文阅读说明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考语文阅读说明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阅读说明文.docx

《中考语文阅读说明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阅读说明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阅读说明文.docx

中考语文阅读说明文

说明文考点分析阅读

在热带地区或航行于赤道附近的海船上,冰是非常宝贵的,因为冰可以防止食物腐烂变质,可以使捕捞到的海产品保鲜。

但正是炽热的阳光最能“摧残”这些冰块。

不过,科学家想出了办法让太阳对冰停止“敌对行为”,不要那么水火不容。

太阳当然不能直接制造冰块,但可以“曲线”造冰。

比如,用电冰箱造冰,就是曲线造冰。

电是一种能源,它可以使电灯发光,使电炉发热,却也能让冰箱造出坚硬的冰块来。

电是能源,太阳也是能源,既然电可以造冰,太阳光为什么不能造冰呢?

因此,从道理上说,太阳光是完全可以造出冰块来的,其中一个方法是使太阳能通过光电池把光变成电,再用电来开动冰箱。

但这个方法要使用大量的光电材料,成本高。

为了让渔民都能买得起,法国一家船舶公司的科学家研制出太阳能冰箱——一种太阳能自动制冰机器。

这种太阳能自动制冰机,外形像一个恒温箱,它既不用电,也不用烧油,就靠一个太阳光接收器。

在接收器里装有许多活性炭颗粒,活性炭中有许多小孔,孔的直径只有百万分之25毫米,所以1克重的活性炭中孔的面积加起来很大,有1000平方米,相当于一个网球场面积的1.5倍。

在这些活性炭的孔中“灌进”甲醇,就像海绵吸水一样,活性炭可以吸进好多甲醇。

甲醇起什么作用呢?

它和电冰箱中的制冷剂氟里昂的作用是一样的。

在夜晚没有太阳时,因气温下降,接收器内的活性炭粒就吸进液态的甲醇。

白天,太阳能接收器被太阳一晒,活性炭粒中的甲醇就变成气体,甲醇气化就会吸收大量周围的热量,起到冷却作用。

气化后的甲醇流到制冰箱的冷凝器变成液体,夜晚时又被活性炭粒吸进小孔内,每天就这样日夜循环制冰。

这种制冰机的优点是不用电,而利用“天赐”的太阳光“良源”。

但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在阴天时因活性炭中的甲醇不能气化吸热,反而不能制造冰块。

因此,这种太阳能冰箱只有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才有用武之地。

【命题意图】

第1、2题分别考查对词、短语的意义与功能的理解。

第3题是对说明方法的确认与作用分析的考查。

第4题考查对关键词的筛选能力。

第5题表面上看是对概括能力的考查,其实也是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

第6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开放性,能反映考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阅读训练】

1、解释第二自然段中“曲线”一词的含义。

 

2、第三自然段中加点的“从道理上说”能否删去?

为什么?

3、第四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从第五自然段中摘取、组合字词,填入下面句中的方框内。

甲醇所起的作用是:

,从而制冷。

5、从整体上看,“太阳能自动制冰机”具有哪些优点?

 

6请给本文加一个恰当的标题。

综合练习(四)

“削铁如泥”水化刀

(1)水是液体,它没有固定的形状,随遇而安,正所谓“水无常形,随形而形”。

人们常用柔情似水来形容温柔的程度。

可是,科学工作者却使至柔至顺的水变成了锋锐无比的“刀”,不但可以用来挖泥、采矿,甚至用它来切削钢板。

(2)人们发现,高压水流在撞击物体表面最初的百万分之几秒时,瞬间的压力非常大。

利用高压水流的这个特点,人们制造了采煤用的高压水枪。

当高压泵将水压升高到几百兆帕,就可以将煤层中的煤冲落下来。

冲落下来的煤与水一起用泵提升到地面。

这种方法叫水力采煤。

(3)用水来切削钢板,问题远比采煤复杂得多。

因为薄钢板的极限强度可承受大约700兆帕的压强,将水压增加到如此高的压强时,再好的密封设备也很容易磨损而导致渗漏。

为了解决密封问题,科学家们在水中加入了5%的可溶性乳化油,这样既起到润滑作用,又提高了密封效果。

同时对密封的高压泵也作了特殊的处理,在双层密封环中注入油液,利用油液在高压下黏性变得很大的特点,保证高压水泵设备的密封性。

(4)其次是水没有固定的形态,因此,当水从喷管喷出的时候,会立即散开。

密集的水柱一散射,不仅降低了水的压力,而且也不能准确地进行切削。

于是科学家们设法在水中加了一些长链聚合物,如聚乙烯氧化物。

水分子依附在这种长链聚合物上使喷嘴射出的水流宛如黏起来的一条长线,在射出很长一段距离内不会散开,并保持着强大的压力。

(5)遇到的第三个问题是,由于水流压力大,喷管上喷嘴的强度要高,同时孔径要小,使喷出的水流能准确无误地命中目标。

现在高压水枪的喷嘴是用高级硬质合金、蓝宝石、金刚石等材料制成的,其孔径仅有0、05毫米,而且喷孔内壁光滑平整,能承受的水流压力可达1700兆帕。

(6)用水作“刀”有许多优点。

首先是它的用途很广,钢板、铜板、玻璃、塑料等,都可以用“水刀”来加工;其次它切削材料的切面光滑,不会像锯子那样留下毛口,也不像激光和乙炔那样使物件被切削部分的温度升高而变形;在切削某些化工合成材料时,还不会分解释放出有毒气体或产生尘烟,甚至不会将材料淋湿,因为水一穿而过的速度非常之快。

(7)现在,有些国家已将高压水切削工艺投入实际使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水刀”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诸如用“水刀”来消除部件的陶瓷涂层,用于冲孔和粉碎材料,清洗船体及螺旋桨表面的附着物,甚至还可以用于外科手术。

【命题意图】

设题重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归纳和表述(第1、2、6题),也重视对说明文基本常识内容的考核(第3、4、5题),并且有意将这样的考核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起来(第3题)。

至于第7题的设计,既立足于文章内容,又高于文章范畴,意在考察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和文字表达的能力,是不拘泥于具体文章和文体的。

【阅读训练】

1、人们用高压水枪挖泥、采矿,甚至切削钢板,实际上利用的就是高压水流什么特点?

2、概括科学家用水切削钢板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求50个字以内)。

科学家用水切削钢板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3、第(6)自然段主要使用的说明方法是,说明了:

 

4、本文的结构是。

A、总分式B、分总式C、总分总式

5、文中划横线的4处均采用了的说明方法,体现了说明文的特点。

6在(3)、(4)、(5)自然段中具有中心作用的语句是。

 

7科学超越常人的想象,化水为“刀”,这给了你怎样的启迪?

 

综合练习(五)

有没有不会死亡的生物

(1)所有的生物,包括人,都免不了死亡的结局,这已经是为大家所认同的一种自然现象。

可是,如果我们仔细地研究一下,却可以发现,对于细菌以及大多数的原生动物来说,死亡并不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命又为什么会死亡呢?

(2)我们知道,生命的本质是遗传基因。

由于紫外线、污染等等外部因素的作用以及细胞内部的变化,基因的结构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损伤。

通常,这种损伤可以通过细胞的自我修复功能加以消除,但是,如果损伤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修复便无法进行,或者说不能完全修复,这样的话,就会引起细胞的老化、器官的老化,最终导致生物体的死亡。

(3)既然死亡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结果,那么,为什么还会有不死的生物体呢?

原来,所谓不死的那些细菌或者一些原生动物,都有一种很强的自我复制能力。

以阿米巴变形虫为例,这种小型生物体,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分裂,大量复制自我,这样,即使有些个体会老化,会死亡,但其他个体仍然在不断地复制,事实上,只要营养条件允许,它们可以一直复制下去。

(4)人和其他多细胞动物之所以会死亡,是因为在人类和其他多细胞动物的细胞中有阻止无限制分裂的机制,好像一个有效的刹车装置。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们人类简直无法想象自己会有多么庞大。

要是那里的刹车装置失灵的话,那么,那里的细胞就会无限制地分裂繁殖下去,最终耗尽生物体内的全部营养,这样的细胞,也就成了癌细胞。

【命题意图】

设题重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归纳和表述(第1、2、3题),也对学生思维能力的严谨严密这一层面进行了考查(第6题),自然这其中也考查了学生最基本的语文能力——修改病句;第4题考查的是说明文的基本内容,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对文章思路的理解;第5题立足文章内容,考查对文字活的理解、活的运用。

【阅读训练】

1、请归纳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2、细菌或者一些原生动物不会死亡的原因是:

3、第(4)自然段的划线句子,将人类和其他多细胞动物的细胞中阻止无限制分裂的机制比喻为一个有效的刹车装置,采用了比喻的说明方法,旨在说明什么?

 

4、本文说明生命或终必死亡,或永生,从人们熟悉的到不熟悉的,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5、有人说在本文内容范围内,“复制”与“分裂”是近义词,即“自我复制能力”中的“复制”,“无限制地分裂繁殖”中的“繁殖”。

这个判断是否正确?

为什么?

 

6对照全文内容,第一自然段的划线句子有逻辑语病,请指出来并予以改正。

 

综合练习(六)

什么是田园城市

(1)在许多现代大都市,高楼越来越多,人口越来越密集,交通越来越拥挤,并由此带来了严重的能源和环保问题。

其实,这种典型的“城市病”,早在19世纪的英国伦敦就初见端倪了。

当时,伦敦城终日大雾弥漫,泰晤士河黑臭无比,整个大都市就像是免疫系统出了大问题。

100多年前,一个名叫霍华德的英国人,认识到了大城市盲目膨胀的悲剧性后果,并提出了“田园城市”这一崭新的概念。

(2)“田园城市”又称为“花园城”,由1个中心城和6个卫星城共同组成。

中心城人口约5、8万,卫星城人口约3、2万。

中心城有6条放射性干道向四周辐射,与卫星城相连。

每座城市内部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中央是一个占地约20公顷的公园,外围分布着市政厅、音乐厅、剧场、图书馆、会场等公共建筑,再外围则为商业设施。

从商业街朝外是一条宽128米的林阴道,其间有学校、教堂、花园住宅等。

花园和绿地将城市按不同功能分开,使城市如同一个大花园,城市中心及周围都在绿色的环抱之中。

(3)然而,一个世纪以来,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想,从来没有在任何一个城市的规划中实现过,因为它完美得有些脱离实际。

不过,这一设想中的合理成分,还是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建筑专家提出一种被称为“未来紧凑城市”的设想,就很有些“田园城市”的影子。

(4)在专家们的眼中,未来的“紧凑城市”是由很多个中心构成的。

每一个中心就像“田园城市”中的卫星城,住宅、工作场所、商业区、娱乐区及花园绿地等结合在一起,这样,在每个中心内,居民只要步行或者骑自行车就可以满足日常的生活需要了,从而大大减少了汽车废气的污染。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投入,未来城市的交通模式可能会发生较大的改观。

联合国人居中心的布赖恩·威廉斯介绍说,在不少国家,能大量载客的有轨电车正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另外,目前还出现了一种铁路、公路两用车,这种车既能在铁轨上行驶,又能开上公路,兼具火车和汽车的优点,使各个城市、各个居住中心之间的交通确实变得很“紧凑”了。

(5)这种“紧凑城市”的布局将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城市空间,并可以将对汽车的依赖减小到最低程度,从而达到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

【命题意图】

第1、2、4、6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归纳和表述,第5题除了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归纳和表述外,还考查学生对现实和未来的关注与思考,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第3题考查的是说明顺序这一说明文的基本内容,同时也包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语感的考查;第7题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具有小综合的特点。

【阅读训练】

1、第一段中的“城市病”具体指的是什么?

 

2、为什么说“未来紧凑城市”的设想,就很有些“田园城市”的影子?

 

3、本文说明从现实入手,回顾,展望,这样的说明顺序属于:

4、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和建筑专家们所说的“未来紧凑城市”,都具有突出人居生活条件、交通、市政,特别是的特点。

5、请你联系现实,简要谈谈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想作为城市的一种固定模式,为什么“从来没有在任何一个城市的规划中实现过”?

 

6、霍华德“田园城市”中的“合理成分”,指的是哪些成分?

 

7、假设“田园城市”和“未来紧凑城市”并不是最理想的城市模式,那么,你认为最理想的城市模式应该是怎样的?

(要求思想自由,想象合理,字数在300个左右)

 

综合练习(七)

①核能俗称原子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