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澳台四地发行的世界文化遗产邮票欣赏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65052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港澳台四地发行的世界文化遗产邮票欣赏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港澳台四地发行的世界文化遗产邮票欣赏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港澳台四地发行的世界文化遗产邮票欣赏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港澳台四地发行的世界文化遗产邮票欣赏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港澳台四地发行的世界文化遗产邮票欣赏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港澳台四地发行的世界文化遗产邮票欣赏二.docx

《中港澳台四地发行的世界文化遗产邮票欣赏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港澳台四地发行的世界文化遗产邮票欣赏二.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港澳台四地发行的世界文化遗产邮票欣赏二.docx

中港澳台四地发行的世界文化遗产邮票欣赏二

中,港,澳,台四地发行的世界文化遗产邮票欣赏

(二)

中,港,澳,台四地发行的世界文化遗产邮票欣赏

(二)

为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在第十七次大会上正式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

197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并建立了《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公约》,1999年10月29日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

中国40处世界遗产

至2010年8月,中国已有40处自然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25项,自然遗产8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文化景观3项。

1、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987.12文化遗产)2、甘肃敦煌莫高窟(1987.12文化遗产)3、山东泰山(1987.12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长城(1987.12文化遗产)5、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1987.12文化遗产)6、明清皇宫:

北京故宫(北京)1987.12、沈阳故宫(辽宁)2004.7文化遗产7、安徽黄山1990.12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8、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1992.12自然遗产9、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1992.12自然遗产10、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1992.12自然遗产11、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1994.12文化遗产12、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及孔林1994.12文化遗产13、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1994.12文化遗产14、西藏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1994.12文化遗产15、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1996.12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16、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1996.12文化景观17、苏州古典园林1997.12文化遗产(2000年11月苏州艺圃、藕园、沧浪亭、狮子林和退思园5座园林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项目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8、山西平遥古城1997.12文化遗产19、云南丽江古城1997.12文化遗产20、北京天坛1998.11文化遗产21、北京颐和园1998.11文化遗产22、福建省武夷山1999.12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3、重庆大足石刻1999.12文化遗产24、皖南古村落:

西递、宏村2000.11文化遗产25、明清皇家陵寝:

明显陵(湖北钟祥市)、清东陵(河北遵化市)、清西陵(河北易县)2000.11文化遗产26、河南洛阳龙门石窟2000.11文化遗产27、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2000.11文化遗产28、云冈石窟2001.12文化遗产29、云南“三江并流”自然景观2003.7自然遗产30、吉林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2004.7.1文化遗产31、澳门历史城区2005文化遗产32、四川大熊猫栖息地2006.7.12自然遗产33、中国安阳殷墟2006.7.13文化遗产34、中国南方喀斯特2007.6.27自然遗产35、开平碉楼与古村落2007.6.28文化遗产36.福建土楼2008.7.7文化遗产37.江西三清山2008.7.8自然遗产38.山西五台山2009.6.26文化景观39.嵩山“天地之中”古建筑群2010.7.30文化景观40.“中国丹霞”2010.8.1自然遗产

大陆发行的邮票,故宫题材就不说了,见拙作《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和台北故宫》一文!

因为世界遗产一共四十项,我们每5项一说,这样还方便些!

一、长城在中国古代具有军事意义的长城共有近一万公里,东起河北秦皇岛的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堪称世界的奇迹。

北京境内的长城有600余公里,比较著名的有八达岭长城、金山岭长城、司马台长城、慕田峪长城、居庸关长城和箭扣长城等。

北京的长城,大部分是公元1540年前后,明代时修建的,距今已有450年的历史。

邮电部于1979年6月25日发行志号为T.38的《万里长城》特种邮票1套4枚,分别是:

(4-1)8分长城之春;(4-2)8分长城之夏;(4-3)8分长城之秋;(4-4)60分长城之冬。

见图。

同日发行志号为T.38M的《万里长城》特种邮票(小型张)1枚,2元万里长城·山海关。

见图。

普票长城一共发行2套,普28《长城》和普29《万里长城(明)》

其中普29共发行了5组。

2套5组长城一共有24枚。

这24枚长城邮票德面值为121.15元另外普21的8分,普22的8分和普22嫁8分的图案都是八达岭长城!

二、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秦始皇陵位于临潼城东5公里处,背靠骊山,面对渭水,风光绮旎。

从公元前247年秦始皇即位开始修建,到公元前209年秦始皇死为止,前后修筑达37年之久。

始皇陵仿咸阳宫的规模而修建。

当时地面建筑众多,有寝殿、便殿、回廊、阙门及内外城等。

据勘察所知,内城周长2.5公里,外围周长6.3公里,占地“九顷十八亩”,据传是取“久久”之意。

现地面建筑全无,仅存陵丘,为四方锥形,原高120米,周长2000多米,现陵丘残高46米,底部周长400米余。

今陵丘仍然气势宏伟,数十里之外即可望见其巍峨雄姿。

始皇陵的地下建筑也非常宏伟,史称当时墓室中藏满了奇器珍怪,并且“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相机灌输。

上具天文,下具地理”,极其辉煌富丽。

现除在始皇陵附近发掘出兵马俑、彩绘铜车马外,还发现有大量秦砖、秦瓦、地下排水管道等。

邮电部于1983年6月30日发行志号为T.88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特种邮票1套4枚,分别是:

(4-1)8分群俑;(4-2)8分陶俑;(4-3)10分兵马俑;(4-4)70分兵马俑坑。

见图。

同日发行志号为T.88M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特种邮票(小型张)1枚,2元牵马俑。

见图。

邮电部于1990年6月20日发行志号为T.151的《秦始皇陵铜车马》特种邮票1套2枚,分别是:

(2-1)8分御官俑头像;(2-2)50分铜马头。

见图。

兵马俑小本票铜车马三。

故宫参考拙作《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和台北故宫》四。

天坛1909年宣统登基纪念邮票似乎是最早的天坛邮票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又经明嘉靖、清乾隆等朝增建、改建,建筑宏伟壮丽,环境庄严肃穆,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坛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

四周环筑坛墙两道,把全坛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总面积273公顷,主要建筑集中于内坛。

内坛以墙分为南北两部。

北为“祈谷坛”,用于春季祈祷丰年,中心建筑是祈年殿。

南为“圜丘坛”,专门用于“冬至”日祭天,中心建筑是一巨大的圆形台台,名“圜丘”。

两坛之间以长360米,高出地面的甬道——丹陛桥相连,共同形成一条南北长1200米的天坛建筑轴线,两则为大面积古柏林。

西天门内南侧建有“斋宫”,是祭祀前皇帝斋戒居所。

西部外坛设有“神乐署”,掌管祭祀乐舞的练习和演奏。

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圜丘、皇穹宇、斋宫、无梁殿、长廓等,还有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胜古迹。

天坛集明、清建筑技艺之大成,是中国古建珍品,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邮电部于1956年6月15日发行志号为特15的《首都名胜》特种邮票1套4枚,其中的(5-5)8分天坛。

见图。

国家邮政局1997年发行志号1997-18T的《天坛》特种邮票1套4枚,分别是:

(4-1)50分天坛祈年殿;(4-2)50分坛皇穹宇;(4-3)150分天坛圜丘;(4-4)150分天坛斋官。

见图天坛邮资图普通邮资信封,面值50分天坛祈年殿在天坛北部。

明永乐十八年建,原名天地坛,坛上有圆殿称大祀殿。

嘉靖二十四年改建,名大享殿,是镏金宝顶三层檐攒尖顶圆形建筑,檐用蓝色琉璃瓦,中层黄色,下层绿色。

1970年重修。

现在东西殿各九间,配殿原各有后殿七间,乾十五年拆除。

中央四柱代表四季,外圈两排柱子各有十二根,分别代表十二个月和十二个时辰。

邮票图案上带荧光邮电徽志

四。

颐和园

颐和园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原是清代的皇家花园和行宫。

其前身清漪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乾隆十五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6年(光绪十二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和其他款项重建,并于1888年改名为颐和园。

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年再次修复。

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占地290.8公顷,其中水面约占3/4。

环绕在山湖之间的宫殿、寺庙、园林建筑可概括为三大区域:

宫廷区以仁寿殿为中心,朝房重重、肃穆严谨,慈禧晚年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垂帘听政。

居住区以玉澜堂、乐寿堂、宜芸馆为主体,庭院深深、回廓曲折,帝后生前在这里起居生活。

游览区融山水、建筑、花木为一体,是当时统治者的游憩之处。

佛香阁是全园的建筑中心,踞山面水、金碧高耸;昆明湖水阔天空,旖旎动人。

浩淼烟波中,神山仙岛鼎足而立;十七孔桥宛若飞虹,跨向绿水之中。

一线西堤纵贯南北,六桥婀娜、景色天成;后山后湖、松涛阵阵,买卖宫市、酒旗临风;宫阙巍峨、山水辉映,更以西山、玉泉群峰为借景。

其构思之巧妙、建筑之精,集中国园林艺术之大成,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

颐和园是世界上造景丰富、建筑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邮电部于1956年6月15日发行志号为特15《首都名胜》特种邮票1套4枚,其中的(5-1)4分颐和园,见图。

邮电部于1979年4月2日发行志号为普20《北京风景图案》普通邮票1套3枚,其中的一枚2元颐和园,见图。

国家邮政局于2008年5月10日发行《颐和园》特种邮票1套6枚,小型张1枚颐和园十七孔桥邮资封颐和园十七孔桥编号:

PF.10邮资规格:

31×22mm邮资封规格:

176×110mm面值:

80分十七孔桥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上。

清乾隆时建。

为园内最大的石桥。

由十七个孔劵组成,长150米,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状若长虹卧波。

其造型兼有北京卢沟桥、苏州宝带桥的特点。

桥上石雕极其精美,每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大小共五百四十四个,两桥头还有石雕异兽,十分生动。

另外,北京风光邮资明信片有四枚分别为故宫,长城,天坛,颐和园,均属于世界遗产专题!

普14,北京风光普资片六、布达拉宫

七。

曲阜孔庙、孔府、孔林曲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故里。

孔庙位于曲阜城的中央。

据史料记载,在孔子辞世的第二年(公元前面478年)鲁哀公将孔子旧居改建为祭祀孔子的庙宇。

经历代重建扩修,明代形成了现有规模。

前后九进院落,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庙内共有殿阁亭堂门坊100余座。

孔庙内有孔子讲学的杏坛、手植桧,存有历代碑刻1000余块。

孔府本名衍圣公府。

位于孔庙东侧,为孔子嫡长孙的衙署。

汉高祖刘邦以太牢之礼祭孔子墓并封孔子九世孙世为奉祀君,代表国家祭祀孔子。

后历代不断加封,至宋代封为衍圣公。

明洪武十年建立独立的衍圣公府。

现有楼、厅、堂480余间,前为官衙,后为内宅。

府内存有著名的孔府档案和大量文物。

孔林位于曲阜北,为孔子及其后裔的家庭墓地。

孔子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97年)四月已丑,葬鲁城北泗上。

其后代从冢而葬,形成今天的孔林。

从子贡为孔子庐墓植树起,孔林内古树已达万余株。

历代墓葬10万余座,碑刻4000余通。

国家邮政局于1998年9月28日发行志号为TP8的《孔庙、孔府、孔林》特种邮资明信片一套四枚。

分别是:

4-1孔庙40分;4-2孔府40分;4-3孔林420分;4-4孔子故里鸟瞰420分。

见图。

《孔庙、孔府、孔林》特种邮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