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德育高校德育模式的新生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64650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本德育高校德育模式的新生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本德育高校德育模式的新生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本德育高校德育模式的新生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本德育高校德育模式的新生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本德育高校德育模式的新生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本德育高校德育模式的新生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本德育高校德育模式的新生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本德育高校德育模式的新生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本德育高校德育模式的新生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Keywordshumanismmoraleducation;

thenonhumanmoraleducation;

moraleducationmodel

前言

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这些年来,“以人为本”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成为中国政府施政的宗旨。

近年来,中国领导人多次强调,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集中反映了当代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是中华民族参与世界文明发展进程的历史性选择。

中国共产党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凝结着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深沉思考,适应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迫切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两个词汇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拓宽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视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高校德育工作也得必须以科学发展观做指导,在德育过程中贯彻人本理念,推行人本德育,是当代高校德育工作的应然定位与必然选择。

一、人本德育的概念界定及内涵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体验和实践,把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高校德育,主要指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人本德育,就是指德育应该以人为本,即德育应以对人的深刻理解和研究为出发点,在德育过程中贯彻人本理念和人性关怀,最终目的是促进人德性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现代道德智慧的人。

人本德育作为主要关注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全面培养与塑造的专门的教育领域,其教育成效的体现就是学生人格的全面提升与素质的全面完善,而其教育成效的取得的关键则在于德育本身的人本发展,即坚持学生本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和内在潜能,以学生的实际为教育的出发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的根本目的。

通过人本德育可以促进大学生对自身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心认同,激发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热情,培养良好的生活心态。

作为一种新的德育模式,人本德育的内涵可以表述为四个“统一”:

首先是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统一,其次是德育共性与学生个性的统一,再次是德育理论与实践养成的统一,最后,是传道解惑与情感关怀的统一。

人本德育的提出为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生机,它突破了知性德育、物本德育、器本德育等“非人本德育”的局限,克服了当前高校德育存在的“非人本”弊端,充分尊重学生在学校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德育方法创新,适应现代社会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现代人的心理需求,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创造价值、实现德育的现代功能有着重要意义。

二、高校人本德育对“非人本德育”的超越

德育是针对人的工作,尊重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应该是德育的最终目标,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诸如经济、政治、文化传统等影响,德育在理论与实践中还存有多种不以此为目标的模式,即“非人本德育”还一定程度上存在。

典型的非人本德育有知性德育、物化德育、器本德育等,这些不同模式之间有着不同的人性假设和对人的不同理解,但只有人本德育的基石是全面、健全自由之人。

与其他其他非人本德育相比,人本德育离德育的理想境界最为接近,性质也最为纯粹。

作为一种新兴的德育模式,人本德育除了要应对外在社会环境和制度方面的制约,还得面对自身内在的发展阻力,它的完全实现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但是,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人本德育符合现代人的自尊需要,适应现代人追求个性解放的内心诉求,虽然面对传统德育模式的阻挠,但人本德育一定会在实践的博弈中脱颖而出,获得自己应有的地位。

人本德育模式与知性德育、物本德育、器本德育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

下面我们将人本德育与几种典型的“非人本德育”模式进行一下对比分析:

(一)知性德育与人本德育

“知性德育就是一种对象化的、割裂的教育,其所遵循的逻辑是知识和认知的逻辑,建立在对德性错误的认识之上,是对真正意义上道德教育的异化。

知性德育潜在根本信念是:

道德和科学知识一样是一种外在于人、外在于生活的存在物,是可以像探寻外在的、客观的、对象化的自然知识一样来‘研究’和‘学习’的。

”以为“知识就是美德”,它将大学生的未来面貌固定化,导致教学程式化、机械化,为了实现预设的塑造目标,往往通过说教、推理与劝导传授知识与道理,似乎认为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政治信念通过语言传授和分析推敲就能形成,这种方式恰好忘了德育是需要付出感情投资的,需要学生内在理解与认同的,没有学生的内在建构和体验认同,道德说教始终难以进入学生的生活世界,他们也不会真正付之于实践,纵使实践,也只是处于功利性目的,这导致德育很可能培养出满口仁义道德行为龌龊不堪的“伪君子”。

何况大学生已经成年,有了独立的价值分析与判断能力,有一定的选择理解能力,忽略他们的主体感受,知性德育还有什么实效性可言?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知性德育一无是处,它的知识化教育手段对学生基本道德观念的形成还是很有贡献的,但是人毕竟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理性终究不能代替感情,教育必须将这两面统一起来才能有实际的效果,才能得到肯定。

人本德育吸取了知性德育有利经验,同时也在对其弊端进行深刻评估的前提下接受了教训,同知性德育相比,人本德育有以下优势:

1.人本德育是奠基于大学生生活家园的德育

知性德育偏安于书本一隅,尽管对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分析、心里探索等方面的理性能力有所提升,但由于忽视了德育的人本要求,成了飘浮在科学世界里的灰色幽灵,不能真正培育大学生的现实德性能力。

人本德育实际与大学生丰富的现实生活,奠基于大学生精神家园的教育,它在教材编排与内容安排上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与时代和大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充分显示人文关怀,还需要通过实践活动课程和开发隐性的文化环境课程,如通过校园文化,学校管理,社区生活等媒介,激发大学生道德践履意识,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2.人本德育是整体协调发展的德育

“不论是道德的知识、规范或个体的德性,一旦脱离了生活道德的整体性运作,他们就都会成为无意义的存在,他们的功能和作用就会化为虚无,甚至会成为一种异化物。

”大学生的德性发展绝不是在个体抽象的学习与研究中形成的,恰恰相反,他是在丰富的社会场景和微观的心理活动的互动交往中形成发展起来的。

所以人本德育是整体协调性的德育,不仅协调知识与情感,而且协调大学生的知识学习、社会交往、心理活动等因素,从而提高德育整体在高校的力度和效度。

人本德育关注的是大学生整体丰富而协调的生活,因此更富有人文情怀。

3.人本德育是更富有实效性的德育

德育是理论素养和时间养成的统一,知行相背是价值教育的大忌。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

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

”知性德育的最大问题就是脱离大学生现实生活世界,用单纯的知性方式去进行德育,结果导致理论知识与个体情感体验分离甚至对立,大大降低了德育效果。

而人本德育与高校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通过当下的真实的具体的大学生活来予以认识体悟、感受和推行的,也因此打通了知行间的通道,将道德知识与道德情感体验有效结合起来,有力的缝合了认知评价与行动评价之间的缝隙,成为思考力与行动力相结合,充分实现人之本质的、富有实效性的德育新形态。

(二)物本德育与人本德育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高校德育面领着市场经济的挑战,物本德育就是在这种条件下的产物。

物本德育,是指当今高校德育中存在的一种片面强调德育的社会外在价值,忽视德育的育人内在关怀,希望德育出现即时的、显性的功效,轻视乃至遗忘德育长期效益的急功近利倾向的德育形态。

德育物化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德育目标过分强调市场经济的社会需求,宣扬实际利益,对学生的内心深处的要求反而敷衍了事,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力度太弱,对创造性的培养力度不大。

学生的精神需要和精神追求都被滚滚横流的物欲所取代。

在这种环境中,实利主义大行其道,一切向钱看,导致一些学生为此出卖肉体与灵魂的事情也屡见不鲜,德育领域出现了媚俗风气,德育在满足它的社会经济功能的同时,对大学师生的终极关怀问题的考虑逐渐淡化了。

其次,德育过程过分注重当下实效性与眼前利益,动机不单纯。

例如一些教人懂礼貌重谈吐的内容,教人重视形象的内容,教人学会自我保护的内容。

这些德育内容是个人应当懂得的基本素质,非常必要,但是一些教育者在教授过程中为了吸引学生,演变为怎样对领导讲礼貌、留下好印象,怎样说话惹人喜欢,怎样做事不得罪人并获得好人缘,怎样明哲保身等等,这种教授方式难免导致学生形成阿谀奉承型、见风使舵型、自私自立型人格。

总之,最后教授的不是品德,而是权谋。

德育提倡与大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对大学生追求经济利益、追求消费本不该有所微词,因为这是学生的权利,人本德育应该尊重人的权利与选择,但是德育毕竟还承担着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品质,促进人对人生意义的探寻的神圣使命,当一切神圣的东西在物欲面前纷纷退避三舍,一切深刻而神圣的问题被大学生恶搞,正直被视为清高的时候,这不能不说不是民族的悲哀。

大学生是国家的精英,算是国家一个优秀的群体,当一个国家最为优秀的群体为物欲所麻痹,摧眉折腰事权贵,没有人去考虑哲学与艺术,没有人去探寻人性深处的秘密,没有人去坚持独立人格的时候,德育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

德育向市场经济低头,成了商品拜物教的附庸,它的历史性和超越性被淡化了,成了世俗生活世界中“无根浮萍”。

物本德育是德育与市场经济之间关系的异化物,人本德育作为对物本德育的一种超越,必然得真确处理自身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克服物本德育的局限性,建立与市场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这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

第一,市场经济呼唤德育的人本化。

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转型,对整个国家的政治、文化、教育和社会心理都有深远影响,高校德育也不例外,市场机制作为一种新的资源调配方式,需要遵守等价交换的原则,这客观上要求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人具有自主公平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创新精神等。

高校德育必然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主动在德育内容,课程安排和教学方式上做出变革,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与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的观念与关注利益的眼光,而这些正是传统德育所缺乏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施行人本德育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求。

第二,人本德育可以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首先,它能提升市场活动参与者的素质。

大学生是将来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力量,他们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途。

推行人本德育,培养政治信仰坚定,道德情操高尚,价值取向正确,心理素质健全的德才兼备的未来的市场经济接班人,是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人才基础。

其次,它能够优化市场经济的环境,高校德育人本化,通过价值教育与价值引导,教会学生分清是非善恶美丑,能够促进大学生对市场经济积极因素的认同,对消极糟粕因素的摒弃,通过这种评价与过滤,可以使道德教育的效果可以深入学生内心,从课堂辐射到校园与社会,促进政治、文化、教育多个领域的环境优化,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到市场经济的环境氛围,促进市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总而言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必须避开物化德育的陷进,坚持人本德育,才能实现德育人文精神的回归与实效性的提高。

(三)器本德育与人本德育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中国文化一向重道而轻器,这表现在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中,表现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俗谚中,表现在视手工业为奇技淫巧的偏见中。

到了近代,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中国的有识之士终于认识到玄谈论道无益于富国强兵,开始师夷长技以自强,在坚持中国道统的基础上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顺应这一趋势,我国的教育理念也开始发生转变,由培养士大夫开始转向培养懂实物技术的经世致用的人才,并开始注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进,使之多样化、情趣化和现代化。

20世纪中叶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信息技术革命,信息逐渐成为影响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的关键因素。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以网络化、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种现代技术在我国范围内的广泛应用,我国全面进入信息化的发展阶段,信息化社会已经到来,并使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精神生活和价值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适应信息时代的特点,高校德育开始注重内容的广泛性与时代性,并拓宽了德育的途径、方法,注重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许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网络德育的有关课题,比如建立德育网站,通过多媒体技术、声光技术等综合性手段对大学生开展德育教育与管理工作。

还有的通过网上心理咨询、网上警示教育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主动积极的姿态摸索新的德育模式。

网络凭借其迅速的传播速度、丰富生动的内容信息、自由的传播空间为大学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教育信息,大大扩大了德育的影响。

但是,如果忽略高校德育的整体系统性,忽略了社会环境因素,忽视教育结构性弊端,只在教学方式与手段上下功夫,终究会陷入器本德育的泥潭。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社会环境因素与主体需要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

如果影响德育的诸多环境因素不能协调统一,只依靠高校自身的努力完善与强化,其结果就会低效、无效甚至负效。

比如中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就出现分离、不连贯局面,其教育理念与教育内容不一致甚至尖锐对立,这一方面固然是家庭和社会教育受消极文化影响太深,但是更重要的是由于学校教育内容脱离了生活实际,没有反应社会的基本准则,教师讲了许多违心的话。

就当下的社会层面而言,人们普遍关心知识技术层面的“何以为生”的本领与素养,而对生活意义、理想信仰、心态心理等“以何为生”的人文关怀则比较冷漠,从而在校园外很大程度上是技术主宰的相对主义价值世界,因而在开放性和难以监控的网络空间里导致高校德育的人文效果难以有效发挥或被抵消。

从教育结构层面而言,重实用科学轻人文素质的风气还一定程度上存在,教育家族作为更贴近的外在结构也缺乏对德育人本化的有力支撑,一个明显的例证就是重智育轻德育,重专业课轻政治理论课,导致一些认真投入富有热情的政治理论课教学老师还受到专业老师的歧视,人本的德育主张还遭受到技术培养人才的对抗,诸如此类的现象都表明德育人本化的推行至少还需要在德育环境层面有待改善。

正如德育专家鲁洁所言:

“教育如果对电脑、信息、网络等对象只停留于技术、知识层面的传授,不去关怀这些知识和技术的人性内涵,人的主体性统摄,这种意识的滞后可能导致网络社会中人和人的主体性失落,操作电脑的人会成为电脑的奴隶,进入网络的人也会成为‘网中之物’,为此,改变教育中‘技术主义’至为重要。

”人本德育作为对器本德育的超越,就必须告别以技术工具为本的状况,就必须培育大学生们成为科技网络世界的主体。

为了维护大学生在信息网络条件下的主体性,避免德育在网络世界的空场,高校人本德育必须富有时代眼光和信息敏感度,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德育工作,赢得信息时代背景下德育的主动权,引导学生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抵制诱惑的能力,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避免落入网络双刃剑的负面陷进。

德育内容必须改善自身形象,注重吸收反应最新时代特征的内容,并以此为载体开展德育工作,克服器本德育的障碍,改变在网络上的弱势地位,增强自身的人性光辉和内在魅力。

高校人本德育将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成为价值世界的主体、信息世界的主体与符号世界的主体。

1.人本德育将引导学生成为价值世界的主体。

网络无国界,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隐藏着各种各样的价值理念、政治取向和道德取向,同时还有西方国家的为了对我们“和平演变”而进行的价值渗透。

还有一些商人为了自己利益而宣传的消费至上,金钱万能、及时行乐的思想等等。

这些无比复杂的价值取向育观念严重影响这大学生价值选择与人生信念的确定。

高校人本德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自律意识与分辨选择能力,使他们成为网络世界中具有自主价值观念的年轻一代,只有如此,他们才不至于在网络世界中迷失自己,成为任人摆布的木偶。

2.人本德育将引导学生成为信息世界的主体。

网络信息如汪洋大海,大学生进入网络,若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搜寻信息的能力,就会在不断的网页链接组成的迷宫中迷失,感到茫然与无所适从,结果浪费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一事无成,这也是信息带给人的异化的表现。

高校人本德育必须担负起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与选择能力的使命,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通过教育,使人的各种能力,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以及判断想象能力都得到发展,才能在汹涌的信息浪潮中做出理解、判断、选择,更重要的是才有可能运用信息进行创新、创造出新的知识、新的思想与新的观念。

正是这种知识创新,才充分体现人的主体性,充分体现人在信息面前的主体地位。

3.人本德育要引导大学生成为符号世界的主体。

如果说工业时代人的异化表现为物的异化,那么,网络时代的人异化的表现就是符号的异化。

网络社会作为一个有符号所组成的虚拟社会,符号成为人们生存的另一个面孔,在某些情况下,符号开始成为转过来控制人和奴役人的异己力量。

具体表现为大学生自我人格的分裂和人际交往的困难。

由于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个体可以暂时摆脱现实世界的不顺与压力,获得超人一样的力量,部分学生沉醉于网络世界的美好与强大,严重的导致忘记了自我的现实角色、地位与行为,分不清虚拟与现实,网上与网下行为人格的截然相对,在严重的自我人格长期的冲突中甚至导致精神分裂现象的出现。

长期沉溺网络,必然忽略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导致现实世界的人际关系冷漠,近在咫尺的同学倒像远隔天涯的陌路之人。

高校人本德育必须致力于和谐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必须要引导大学生加强自制力,合理适度上网,激发他们参与现实社会实践的热情,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并有正确的调节之道,学会和善于运用符号生存,成为符号世界的主体。

三、高校德育中存在的“非人本现象”审视

总体上而言,当前大学生思想状况是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我们在长期的工作中,在观念、内容,方法和体制进行了全方位探索并创新,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工作模式,并取得了骄人成绩。

如2008年8月《纽约时报》报道:

“奥运会志愿者最能反映出当代中国的风貌,志愿者绝大多数是学生,他们有礼貌、非常友好,向世界各地的人们传出这样一个中国形象:

年轻、爱国、有激情、充满自豪感。

”但是我们在开展德育工作时,由于受传统教育思维的强烈惯性和社会政治环境因素影响,缺乏人文关怀的现象还很突出,具体表现为管理多于服务,命令多于引导、形式主义严重,理论灌输多于实践检验,造成德育主客体倒置,导致目标与现实的脱节,失去了学生的内在认同和支持。

当代德育出现了与人本主义要求相背离的现象,即主体缺失,不以学生发展作为德育的最终价值取向。

下面我们从德育目的、过程、内容三方面对高校人本德育偏离人本要求的现象进行简单分析:

(一)德育目的功利化

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

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

德育目的是教育目的在德育方面的具体要求。

“所谓德育目标,就是一定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