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五级上册集体备课.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63190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信息技术五级上册集体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小学信息技术五级上册集体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小学信息技术五级上册集体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小学信息技术五级上册集体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小学信息技术五级上册集体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信息技术五级上册集体备课.docx

《小学信息技术五级上册集体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信息技术五级上册集体备课.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信息技术五级上册集体备课.docx

小学信息技术五级上册集体备课

教学内容

第1课奇妙的信息世界

第1-2课时

主备人

印良成

复备人

 

授课时间

第周星期

参备人

本组全体教师

教材分析

本节信息技术课,主要通过对信息技术网站的搜索和保存,了解有关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什么是信息以及信息对社会的影响,知道信息可以用文字、图像、数字、符号等来表示

2.理解信息普遍性、时效性等特征。

3.了解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传递等。

  

 

过程与方法

 

初步体验信息的获取、处理、传递等。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以及自主探索能力与相互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的特征。

教学难点

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传递。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具准备

机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个性复备

1、引入:

【利用课件展示天气预报、红灯等图片】

    提问:

从这些图片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你是怎么得到的?

引导学生讨论回答

2、新授:

大雁南飞这是一条信息,预示着秋天来了,红灯亮了这则信息则告诉司机叔叔应该要停车了。

我们周围充满了大量的信息。

走在街上,我们会看到五颜六色的广告牌;打开电视,我们会看到精彩纷呈的电视节目;课堂上,老师会向我们传授很多很多的知识。

    生活中,我们常见的文字、新闻、动画、广播等都是信息。

(伴随课件展示)

(1)信息的特征:

 提问:

通过前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信息有些什么特征呢?

    适当提示:

身边到处都是信息,说明信息无处不在。

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接受到信息,说明信息无时不有。

总结:

信息还有许多其他的特性呢,譬如,时效性。

我们都知道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办,这则消息对于关心国家大事的同学们来说就是过时的信息了。

(2)信息的价值性:

举例,一条军事情报可以卖很多钱呢……

 总结信息的重要性:

①通过卫星收集天文信息,从而准确预报天气;

②通过地质勘察收集地理信息,进行采矿、采油等;

③通过检查、检验收集病人的信息,进行诊病、治疗等;

④通过实地采访、考察、查阅图书、上网等收集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写出论文,并将成果发布出去。

(3)信息的表达方式

举例:

通过眼睛看、耳朵听、用手摸,用鼻子闻等。

    当然这只是我们获取信息最直接的方式。

    有时候,我们为了获取更多、更准的信息,还需要借助其他工具。

如借助于望远镜来帮我们看得更远,借助于天文望远镜来帮我们收集更多的太空信息等等。

    提问:

想一想,你能举出其他信息获取工具吗?

(引导思考回答)

    总结:

常用的信息获取工具还有照相机、摄像机、雷达、体温计等等。

科学技术越先进,信息获取工具则越发达。

(4)信息的处理

信息处理是对信息的采集、加工、信息输出等。

日常生活中,我们通过眼睛、耳朵、鼻子、手等感觉器官获取各种信息,在经过大脑的分析、比较后,于是产生新的信息,然后再通过说话、写字或者表情、动作来输出信息。

(配合课件演示)譬如,河里涨水了,有小朋友还下河游泳,我们看到后,便经过分析,这样肯定很危险,应该通知老师或者家长。

(5)信息的传递

古时候,人们便用狼烟、驿马、飞鸽来传递信息。

大家听说过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吗?

周幽王向各诸侯传递了虚假信息,最终导致了他的覆灭。

因此,制造和传递虚假信息是不对的。

    今天,人们利用电话、手机、电视、互联网、通讯卫星来传递信息,更快更准。

想一想,我们在生活中还用了哪些信息传递方式?

  教师引导、激励、总结。

3、巩固与练习

师:

请大家完成教材中“练功坊”的练习。

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阅读“知识宫”的内容,并练习“益智园”的内容。

4、总结

教师总结本课知识点。

    师: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师:

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为什么?

布置课后任务:

搜集民间谚语。

你能说出一些预示着什么事要发生的民间谚语吗?

 

 

教学内容

第2课神奇的信息技术

第3-4课时

主备人

印良成

复备人

 

授课时间

第周星期

参备人

本组全体教师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第一单元第二课,教学采用讲解演示、观察比较、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师生互动,教师要运用赋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及其作用,学会使用信息技术解决身边

2.了解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

3.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

4.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学会预防信息技术对社会带来的消极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身边常见的信息技术实例,让学生明白究竟什么才是信息技术。

信息社会里,信息技术包含了哪些主要技术?

它将来的发展方向又会是怎样?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以及我们如何预防它对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

最后提问引起学生思考——作为信息时代的新一代,我们应该如何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和预防不良信息。

2.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道德与信息素养。

 

教学重点

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

教学难点

如何预防信息技术对社会的消极影响。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讲解法、比较法

教具准备

机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个性复备

1、引入复习: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信息的获取、处理、传递等。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在这其中使用到的技术就是信息技术

二新授:

(1)什么是信息技术?

(课件演示)

       举例:

通过上网可以了解天下大事,还可以语音聊天、视频聊天等等。

通过计算机对气象卫星拍摄的云图进行分析处理,预报天气以及台风、雪灾、冰雹等自然灾害……

总结:

信息技术就是用来获取、存储、处理和传递信息的技术。

同学们,你能举出身边利用信息技术的例子来吗?

引导讨论,激励回答。

       引导学生的回答往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靠拢,尽量让学生多接触新东西。

如ATM自动取款机,汽车上的GPRS导航、手机上网、视频电话等等。

(2)信息技术三大支柱

大家刚刚提到的视频电话、GPRS导航等其实就用到了现代通信技术,而ATM自动取款机、手机上网等则用到了计算机技术。

我们今天说的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基础的。

       除此之外,信息技术还包含了一大支柱技术,大家猜猜是什么技术?

       【提示学生翻阅课本】

       对。

它就是传感技术。

传感技术大家听起来很神秘,其实它的应用非常普遍,普遍到大家每天都与它打交道。

最常见的就是在超市里购物时,收银的阿姨拿了个扫码器,对准商品的条形码一扫,商品的信息就立刻全部出现在收银电脑中了。

这里面用到的便是传感技术。

家里面的电饭煲煮饭,饭熟了,自动跳闸;烧水壶水烧开了自动断电;声控开关等等都有传感技术的影子。

前面我们还讲了通信技术,它的应用也非常广泛,譬如我们每天打电话、看电视、上网、听广播等等,这些都是通信技术给我们带来的便利。

  而计算机技术是大家再也熟悉不过的啦,银行、超市、学校、工厂到处都有它的身影。

       总结:

信息技术包含了三大支柱——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3)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信息技术迅速发展,那么它朝着哪些方向发展呢?

老师在这里例举三个方向:

       1.大容量化。

信息存储设备如优盘、硬盘等设备,它们存储的信息越来越多,也许将来一粒米大小的存储设备就可以存储一亿部电影。

       2.高速化。

信息收集、处理、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

我国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每秒可以计算1206万亿次,它一秒钟计算的数据是我们全国人一起计算一辈子也完不成的。

高速化还带来了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

它们以光缆为“道路”,集电脑、电视、电话为一体,以各种图片、文字、声音和视频等信息为“货物”,在覆盖全国的信息网上高速运输信息。

       3.智能化。

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将被应用到我们社会的各行各业来替代我们人类的复杂劳动,如大家最喜欢的机器人,ATM取款机等。

提问:

想一想,你觉得信息技术还会朝着哪些方向发展呢?

  【引导讨论,激励回答。

(4)信息技术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军事、交通、农业、医疗和媒体等领域,它不仅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生活质量。

(演示课件)

你能举出身边应用信息技术的例子来吗?

       【引导讨论,激励回答】

       用手机可以随时随地与亲人朋友通话,发祝福短信;通信卫星可以把电视节目、电话、电报、传真等信号内容传送到世界各地;先进医疗仪器有助于提高医疗诊断质量……

(5)预防信息技术对社会的消极影响

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它的应用过程中,我们也应该积极预防它可能产生的一些消极影响,如沉迷网游、色情信息、虚假信息、垃圾信息、黑客、病毒等。

       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玩网络游戏,而且已经不可自拔,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有什么坏处呢?

要怎样防止沉迷网游呢?

  【引导讨论,激励回答

信息时代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和信息道德,才能成为信息社会的弄潮儿。

我们要

       1.学会学习,要学会自学,还要学会终生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才不会为社会所淘汰。

       2.还要学会分辨有用和有害的信息。

举例】老师的手机里经常有类似的信息:

       建设银行、户名、账号,请速汇款。

       你觉得这种信息可以相信吗?

碰到这种信息我们该怎么办呢?

       【引导讨论,激励回答】

       3.要积极学习信息技术,培养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三、巩固与练习

师:

请大家完成教材中“练功坊”的练习。

组织学生完成竞技场内容。

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阅读“知识宫”的内容,并练习“益智园”的内容。

5、分享与总结

师: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师:

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为什么?

 

 

教学内容

第3课 神秘的新伙伴

第5-6课时

主备人

印良成

复备人

 

授课时间

第周星期

参备人

本组全体教师

教材分析

全课分为三部分,第一步分“学一学”主要介绍计算机的组成、开机与关机、好习惯培养;第二部分“做一做”主要是对前一部分所学内容的巩固与提高,第三部分“评一评”是自评环节,让孩子们对自己学习程度有一个直观认识。

本课在全册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孩子们踏上信息高速公路的第一步,我们既要搀扶又要放手,好在教材容量适中,难度不大,非常适合零起点的孩子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计算机,了解计算机的分类、组成和主要功能。

2.学会开机、关机等计算机基本操作。

3.认识计算机的桌面,了解计算机桌面的各个部分和相应的功能。

 

过程与方法

1.从计算机的组成开始,我们试着了解更多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2.通过实际分析,了解计算机开机、关机的顺序为何是固定的。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

教学重点

1.计算机的分类、作用和组成。

2.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

1.计算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