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配合饲料生产技术引进消化及应用可研报告作者安康孔令旗.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6275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40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配合饲料生产技术引进消化及应用可研报告作者安康孔令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新型配合饲料生产技术引进消化及应用可研报告作者安康孔令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新型配合饲料生产技术引进消化及应用可研报告作者安康孔令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新型配合饲料生产技术引进消化及应用可研报告作者安康孔令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新型配合饲料生产技术引进消化及应用可研报告作者安康孔令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型配合饲料生产技术引进消化及应用可研报告作者安康孔令旗.doc

《新型配合饲料生产技术引进消化及应用可研报告作者安康孔令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配合饲料生产技术引进消化及应用可研报告作者安康孔令旗.doc(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型配合饲料生产技术引进消化及应用可研报告作者安康孔令旗.doc

第一章 总论

1.1申请项目概述

1.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项目名称:

新型配合饲料生产技术引进消化及应用

项目承担单位:

安康市汉滨区阳晨生物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

安康市汉滨区建民镇(工业园区)

开发内容及建设规模:

本项目引进青岛汉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新型配合饲料生产技术进行消化及应用,计划投资6142万元,建设年产20万吨新型配合饲料生产线及配套工程,项目建成后年产值达69500万元。

1.1.2项目背景

我国的饲料工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

随着动物营养学、饲料科学和饲料工业技术水平的发展与提高,饲料工业得到不断深入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1、我国饲料工业发展的历史

20世纪50年代,随着粮油加工业的发展,一些国营畜牧场参照国外颁布的动物营养需要,生产加工所需的混合饲料。

但我国的饲料工业真正起步于70年代。

70年代初,我国外贸部门投资引进设备,先后在安徽蚌埠米厂、上海虹桥和桃浦等地兴建了3个颗粒饲料生产车间,加工生产槐树叶粉颗粒饲料。

1974年虹桥饲料车间生产的“大象牌”颗粒饲料曾远销日本、新加坡等国。

1976年,北京市自行设计、建设了我国第一座年产2万吨的南苑配合饲料厂。

自70年代末始,我国在从匈牙利、美国、日本、瑞士等国引进粉状、颗粒状饲料加工成套设备的同时,开始积极的研制工作,并展开了一系列的饲料科学研究,建立了专门的研究院所。

1984年国务院批准颁布的《1984-2000年全国饲料工业发展纲要(试行草案)》,标志着我国饲料工业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序列,促进了饲料工业的大发展。

1989年国务院在《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中,把饲料工业列为重点支持和优先发展的产业。

我国饲料工业起步很晚,比经济发达国家晚了70多年。

但是发展很快,在经历了萌芽、起步、快速发展三个阶段后,如今已初步建成了包括饲料原料工业、饲料添加剂工业、饲料机械设备制造业、配合饲料工业及饲料科研、教育、培训、监督、检测、信息等在内的完整的饲料工业体系,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饲料生产国。

全国1979年底前建成并投产的年单班产量在2000吨以上的饲料厂仅40余座,年产配(混)合饲料39万吨。

1986年,我国的饲料加工企业达14000多个,其中年产能力万吨以上的企业有160个,全年生产配(混)合饲料1800万吨。

1991年,全国拥有时产1吨以上的饲料加工厂9154个,其中时产5吨以上的有685个,全年饲料产品总产量已达3590万吨。

而到1998年,我国拥有时产1吨以上的饲料加工企业1.24万家,其中时产5吨以上的饲料加工企业1792家,全国饲料加工产品的总产量达到6500万吨。

2、畜牧业是陕西省“十一五”规划中安康市重点发展的产业

畜牧产业是陕西省委、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的六大特色产业之一。

“十一五”期间,陕西省将大力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陕西建成西部畜牧业强省。

2006年安康市开始实施“月河流域农业科技示范园”,提出了建设年出栏100万头绿色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的战略构想,其目的就是将安康建设成为我省的绿色商品猪生产基地。

根据陕西省的实地情况,确定了“南猪、北羊、关中牛”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未来5年,陕西畜牧业将在增加总量、扩大规模、提高质量上下功夫。

确保畜产品安全,积极实施名牌战略,提高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并吸引社会各方面资本,壮大龙头企业群体。

优化区域布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生产方式转变,提高畜牧产业效益;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解决良种供应不足的问题;强化动物疫病防治,确保畜产品安全;坚持立草为业,加大饲料资源开发等。

计划到2010年,畜牧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35%以上,农民人均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以上。

《安康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中制定安康市的“十一五”期间畜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是积极发展优势绿色养殖业基地。

根据区域、资源条件,因地制宜,优选适生品种,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狠抓产业强乡(镇)、专业村和产业大户,重点建设“六大”绿色畜牧产业生产基地,年稳定出栏猪400万头、羊200万只。

3、畜牧业是安康市的优势产业

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若干政策规定,要求把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采用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充分发挥当地农业资源优势,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同时通过发展产业化经营,使更多的农产品加工转化、增产、增效、增加农民受益较高的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等项目优先发展,实现“开发一项产品,带动一个产业,振兴一方经济,富裕一方农民”目的。

安康市自90年代开始把发展畜牧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多种经营的重头戏来抓。

目前已发展我市规模大的养殖、加工一条龙产业,对脱贫致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安康市具有生产绿色畜产品的环境条件

安康市地处秦巴山区,工业化发展相对滞后,但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2003年以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学院先后多次对汉滨区月河流域及周边的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及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该区域完全符合生产“AA”级绿色畜产品的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具有生产绿色畜产品的良好条件。

2004年该区域已获得陕西省绿色蔬菜生产产地环境认定。

5、安康市把畜牧业作为农民稳定增收的常效机制来抓

2002年安康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关于加快畜牧产业发展的决定》以来,全市畜牧业持续发展,畜牧业产值(不变价)从“九五”末的5.3亿元提高到2004年的7.3亿元,年均增长8.5%,肉类产量从8.8万吨增长到12.4万吨,年均增长8.9%。

一大批专业养殖户、专业村相继涌现,全市养殖家畜30头以上达7843户,养殖家禽100只以上的达410户。

2005年安康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建立以畜牧业为重点的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坚定不移地把农民增收的重点放在畜牧业的发展上。

1.1.3项目开发内容及创新点

1、开发内容

(1)引进青岛汉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新型配合饲料生产技术进行消化及应用。

(2)购置新型配合饲料生产先进设备2套,设计年产新型配合饲料20万吨的生产装置。

(3)建设饲料原料库房5000平方米。

(4)建设饲料成品库房2000平方米。

(5)建设饲料加工车间1000平方米。

(6)建设办公用房1500平方米及生产辅助设施。

2、技术创新点

(1)项目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氨基酸平衡理论”对饲料原料进行科学的搭配,既满足动物的营养需要,又能降低配方中蛋白质原料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2)项目采用全自动、全电脑自动配料系统,配合比例精确、称量快速、准确。

同人工操作比较提高工作效率50%以上,减少生产工人40%。

(3)生产工艺上增加了散装料生产设备,使该项目既可以生产传统的袋装料,满足一般养殖户的要求,同时对一些固定的客户采用散装罐储存、包装和运输。

节约包装成本,减少搬运过程、提高经济效益。

1.1.4项目的主要用途及应用范围

维持动物生命、生长和繁殖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蛋白质、能量、矿物质、维生素和水。

当猪日粮中缺乏蛋白质,就会影响猪的健康、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降低生产力和产品品质;仔猪则因血红蛋白减少而发生贫血症,使抗病力下降,生长发育减慢;公猪性欲减退,精子畸形和活力不足,影响配种繁殖,使受胎率与产仔数下降;母猪发情不正常,排卵数减少,受精卵与胚胎早期死亡,发生死胎、流产及产后泌乳力弱等。

如果日粮中蛋白质过多也会使猪的肝、肾负担过重而遭到损伤,并造成公猪不育。

猪体维持生命、生长、发育、繁殖和进行各种生理活动都需要能量。

矿物质在动物体内具有确切的生理功能和代谢作用,日粮供给不足或缺乏会导致缺乏症和生化变化。

在猪的蛋白质营养中,常常遇到赖氨酸和蛋氨酸含量不足,而且猪的生长速度越快、生长强度越高,需要的赖氨酸就越多。

本项目所生产的新型配合饲料含有较高的蛋白质。

可以满足猪日常生长所需要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物质,可以适用于各种种猪、母猪、商品组及仔猪。

1.1.5项目的社会经济意义及目前进展情况

1、项目经济效益

通过本项目产品市场分析以及经济效益分析可知,该项目的实施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详见有关市场分析和社会经济效益分析章节。

2、社会经济意义

(1)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养殖业中饲料成本约占总生产成本的70%。

饲料工业的发展及科学配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研制应用提高了饲料转化率,大幅度地降低了动物生产中的饲养成本,为养殖业获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畜牧业在饲料工业的强大支持下得到迅猛发展,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稳步上升。

2006年我国肉类产量达到12949万吨,稳居世界首位,人均占有肉类为47.3千克,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8.5%。

这一切说明了饲料工业的发展必然促进畜牧业特别是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2)有效地节约了粮食

畜禽饲喂配合饲料比饲喂单一饲料可节粮25%左右。

畜牧业的发展使得人均动物蛋白量增加,间接地节约了粮食。

2006年和2005年相比,人均肉类、家禽、蛋类消费分别增长了1到5倍。

饲料工业的发展还促进了各类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变废为宝,减轻了环境污染。

(3)带动了广大农民勤劳致富

由于使用配合饲料,结合畜禽良种的推广,养殖业的生产过程加快,生产周期缩短,畜产品的产量增加,质量提高,从而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大批的农村养殖户因此而成为富裕户。

对于农村,畜牧业现金收入占农业现金收入的一半,对家庭经营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30%以上。

(4)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饲料工业的发展不仅推动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而且还带动化工、医药、机械制造、轻工、地矿和商业等许多相关行业的发展,有效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

2007年,我国饲料工业在全国统计的38个工业行业中排名第16位。

饲料工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

3、项目目前进展情况

目前,本项目已完成安康市发展计划局备案确认、环境影响评价登记、用地及选址等前期准备工作。

安康市农行对建设项目贷款也做出了意向承诺。

现在,项目征地工作已完成,新型配合饲料生产厂已开始动土建设。

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做大做强安康市猪饲料产业,公司经过多方论证,决定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开发新产品,建设厂房以提升生产能力。

1.1.6申请创新专项资金的必要性

安康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制定的安康市的“十一五”期间畜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是积极发展优势绿色养殖业基地。

近年来,在月河流域分别建设了省级重点种猪场阳晨牧业科技公司原种猪场,AAA级生猪屠宰企业民荣食品公司等一批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形成了年生产原种猪10000头,年生猪屠宰能力60万头的产业规模。

以阳晨公司为龙头的原种猪生产,以石泉农科园、汉阴望山梁、汉滨清安为代表的二元母猪生产,以汉滨区的花园乡、汉阴县的军坝村为代表的“一村一品”的养猪专业大户初具规模。

一批从事建筑、房地产、交通、水电行业的企业主将资金投向了养猪产业,由于这些企业主资金相对雄厚,项目起点比较高,规模大,是我市养猪产业的后起之秀。

在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在汉阴县建成了动物疫病检测中心,阳晨公司年生产5万吨的饲料生产车间已投产,全市乡镇兽医机构改革也初步完成。

以覆盖全市的由进出境动物检疫站、动物疫病检测中心、各级兽医站(中心)、乡村防疫队伍组成的兽医卫生防控体系,由各大饲料公司设立的遍布城乡的饲料销售和技术服务体系为我市养猪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安康市地处秦巴山区,工业化发展相对滞后,但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2003年以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学院先后多次对安康市月河流域及周边的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及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该区域完全符合生产“AA”级绿色畜产品的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具有生产绿色畜产品的良好条件。

五是绿色是我市产业化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