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62153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一是动员大会召开及时。

全市劳务工作现场会议结束后,我区迅速召集各乡镇、相关部门负责人,在甘浚镇开全区劳务工作现场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工作任务,落实了工作责任。

会后,各乡镇召集村社负责人,及时召开了本乡镇劳务工作动员会,提高了全区各级干部的思想认识,为劳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是宣传方式多样。

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采取设置宣传栏、印发宣传资料、书写宣传标语、开办电视专栏等形式,深入宣传发展劳务经济的意义和作用。

止目前,全区编发《劳务输出务工指南》10万册,黄金时段播出劳务滚动字幕100条,成立专题报道小组3个,赴区内外用工单位采访报道3次,制作《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我在北京新疆打工》等专题节目16期,开辟了电视、广播劳务经济促增收专栏,举行外出务工人员欢送仪式21次,书写劳务输出墙体标语4020条,形成了浓厚的舆论宣传氛围。

三是拓展了宣传内容。

广泛宣传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政策和区委、区政府发展劳务经济的政策措施,宣传外出务工生产生活、政策法规、权益维护等基本常识,跟踪报道输出人员生活工作、经济收入及创业致富情况,以现身说法教育群众,打消了思想顾虑,增强了外出务工的信心和决心。

2、工作措施有力。

一是健全劳务工作机构。

成立了区劳务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工作人员6名,充实了区劳务工作办公室力量,由劳务工作办公室负责全区劳务输出工作;

各乡镇组建了由乡镇长任站长,分管副书记、副乡镇长任副站长,3—5名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劳务工作站,负责本乡镇劳务输出工作,党政统一领导,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劳务工作新机制初步形成。

二是加大培训力度。

整合区委党校、行政干部学校等5所学校培训资源,成立区农科教培训中心,开展农民科技知识培训;

健全完善职教中心职能,成立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中心,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区妇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与用工单位对接,开展“委托式”、“合作式”培训,止目前,全区参加培训人员达1.68万人次(技能型培训1813人)。

由区农办牵头,农口部门参加,赴各乡镇举办科技知识培训班54期,培训农民达1万多人次;

由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带队,赴部分乡镇举办信访、劳务输转知识培训班,参训人数达4000多人次。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

按照统筹协调、分级承担的原则,采取区、乡、部门和农民各拿四分之一和整合项目培训、“阳光工程”、扶贫和农业发展等各方面资金的办法,加大资金投入。

目前,区财政已从中央财政扶贫、“三西”扶贫、中低产田改造、农民科技培训及干部培训资金中调剂7万元用于劳务培训;

各乡镇对外出务工人员给予300—500元补助,调动了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

3、服务实效明显。

一是加强信息服务。

组织专门力量,广开信息渠道,为务工人员提供用工信息。

止目前,收集发布可靠劳务信息95条,印发《劳动力市场动态》1300多份,提供务工岗位7.52万个;

各乡镇设置固定宣传栏,及时公布各类用工信息,引导外出务工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输出,降低了外出务工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是强化政策服务。

实行城乡统筹就业政策,对下岗失业人员异地就业实行继续享受社保补贴和失业金优惠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外出务工的积极性;

以农村长期外出务工人员为重点,制定了计划生育、培训补助、土地浇灌、农忙帮扶等措施和办法,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简化了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和进城务工的各种手续,杜绝了农民外出务工的各种乱收费,有效降低了外出务工成本。

三是拓宽输出渠道。

各乡镇和联系部门组建劳务小分队54个(现已派出32个),联系用工岗位1600多个,并完成了组织输出工作;

由区委分管领导带队,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参与,赴浙江联系用工岗位3200个,输出任务已全面完成;

各乡镇派出工作人员57名,到输出50人以上的基地进行跟踪服务,协调解决务工人员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四是加强权益保障。

成立了劳务维权中心,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政策、法律援助,帮助落实务工人员的权益保护、工资发放,协调处理劳务纠纷,确保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4、责任追究跟上。

一是健全考核体系。

落实工作责任,健全劳务输出工作评价体系,由区劳务办负责,以劳务工作机构设置、输出人数、输出质量、劳务收入为重点,制定了劳务工作考核细则,目前正在修改完善。

二是强化监督检查。

由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牵头,区农办、劳务办、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参加,定期深入乡镇和部门,对派出劳务小分队、联系劳务基地、输出劳务人员等情况进行督查;

采取每月汇报、季度通报的方式,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总结成功经验,寻找缺点和不足,并定期向各乡镇、有关部门通报,推动了劳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严格责任追究。

强化劳务工作领导责任,明确各乡镇、部门主要负责人是劳务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劳务工作直接责任人,将工作任务落实到了乡镇,落实到了具体负责人头上,明确要求对工作不负责任、工作措施不力和成效不大的,将严格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确保了劳务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工作进展不平衡。

个别乡镇对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长期性、重要性缺乏认识,措施不够得力,重点不够突出,工作成效不十分明显。

二是培训缺乏针对性。

培训规模小、力量分散、形式单一的现象依然存在,个别乡镇在培训的过程中,走过场,图形式,培训针对性不强,不能很好地与市场对接,制约了输出的速度和规模。

三是缺少必要的工作经费,培训、输出、服务三大系统还没有完全联接互动,农民工基本权益还没有得到全面保障。

  三、下半年打算

  下半年,我们将按照区委、区政府总体部署,力争全面完成输出输移8万人次、培训劳动力2.54万人次、劳务收入2.5亿元的任务。

为此,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大培训力度,在提高劳动力就业技能上求突破。

一是要充实一批培训机构,完善培训体系,发挥“两个培训中心”的龙头带动作用,补充一批社会办学机构作为定点培训机构,建设一批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农民工培训基地,突出培训重点,优化培训内容重点搞好餐饮、保安、建筑、制造、缝纫、电子、家政等岗位技能培训,辅之以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等引导性培训,把培训向乡镇、中心村社、田间地头和街道、社区延伸,切实降低参训成本,扩大培训范围。

  2、广开就业渠道,在劳务输出市场对接上求突破。

加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劳务对接,找准劳务输出市场,建立稳定的跨区域的劳务合作关系。

培植发展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与外地劳务市场建立合作关系,按照市场化、产业化的原则签劳务订单。

利用驻外机构同外省市联系,获取用工信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成为劳务输出信息窗口、服务窗口和维权窗口。

培训机构与用工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培训、就业合作关系,把培训的过程变成对接的过程,实现培训、对接、维权三位一体。

  3、依法维权护权,在保护务工合法权益上求突破。

继续搞好维权检查,建立举报制度,加大检查和打击力度,严厉查处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违法行为。

继续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行为,取消涉及农民外出务工的不合理行政事业性收费,严格按照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进行收费,严禁乱收费和超标准收费。

签订规范的用工合同规范合同内容,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农民工自我维权和保护意识。

健全维权保障机制,发挥劳动监察部门作用,依法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基本权益。

  4、坚持联动原则,在拓宽劳动力转移领域上求突破。

完善劳务信息网,使上级的政策、企业的用工信息、城乡的劳动力资源等情况全部进入系统。

拓宽信息渠道,为外出务工人员提出更加科学合理方便地服务。

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刊、杂志等媒体,动员升学无望的青年及时参加就业培训。

落实下岗失业人员享受社保补贴和失业金政策,促进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外出就业。

  5、打造劳务品牌,在提高劳务输出信誉上求突破。

推出具有特色的劳务品牌,严把劳务输出质量关,维护市场声誉和品牌形象,提高农民工在劳务市场的竞争力。

广泛宣传打工领域的先进典型实例,带动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增强主动外出的意识,在全区形成强烈外出务工氛围。

  6、营造宽松环境,在外出务工服务管理上求突破。

在劳务比较集中的地方和有一定规模的劳务基地,建立党组织和工青妇组织。

发挥挂职干部作用,采集劳务信息,协调管理服务,进行招商引资。

做好组织发动输出等各环节的工作,切实履行工作职责,真正做到出发有人送、途中有人管、到站有人接。

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情况

今年以来,我区围绕实施产业富民战略,把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措施来抓,坚持“政府引导、能人引导、企业带动、农民参与”的方针,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积极推动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产业富民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对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安排部署,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实施意见》,对全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推进措施。

截至目前,全区共建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10个,会员14890户,其中,专业协会102个,会员5100户;

农产品流通运销协会188个,贩运协会120户,带动农户3.5万户,占农业总户数的40.7%。

从行业分布情况看,从事种植业的65个,占15.8%;

从事养殖业的30个,占7.3%;

从事加工运输业的312个,占76%;

其它3个,占0.7%。

从服务内容来看,以生产加工为主的99个,占24.1%;

以产品销售为主的308个,占75.1%;

以技术信息服务为主的3个,占0.7%。

从组建主体看,农民合作创办型308个,占总数的75%,有会员或社员10020人;

基层组织举办型8个,占总数的2%,拥有会员650人;

部门领办型19个,占总数的4.6%;

企业带动型35个,入会农户1750户,资产总额84万元。

1、试点示范,典型推动。

以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优势显著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重点,加强引导和扶持。

对兴隆村制种协会、廿里堡养牛协会、新墩镇韭菜协会、长绿蔬菜协会、十号村养猪协会等特色优势明显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指导,规范了运行机构,制定具体的认定标准,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以典型示范推动了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2、创新形式,多层培育。

把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优势和农村基层组织的行政优势结合起来,引导村社组织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组织农民联合闯市场上;

与区供销社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基层供销社在场地、人才、网络、经营等方面的优势,使其在为农服务中不断发展壮大;

与龙头企业和专业市场建设结合起来,依托龙头企业和市场体系,联合农户组织建立产销协会,统一品牌、统一生产、统一销售,提高了合作经济组织的市场竞争力。

3、健全机制,逐步规范。

坚持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的方针,在鼓励引导发展的同时,进一步规范现已建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行民主管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正确处理好农民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利益分配关系,健全规范合作经济组织的章程和经营机制,建立了以会员为主体的明晰的产权制度和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了会员代表大会制度、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增强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凝聚力、竞争力和生命力。

4、营造环境,加强引导。

本着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营造宽松发展环境,允许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突破行政区域界限,实行跨村跨乡等跨区域合作,如长绿协会,吸收小满、新墩、梁家墩等乡会员。

在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登记注册中,农业、民政等部门紧密配合,简化办事程序,只要农民自愿加入、有章程、有制度、民主选举产生组织机构,就准予登记发证,登记、发证和年检时只收取100元工本费。

5、理顺关系,协调发展。

正确处理合作组织与内部成员的利益关系,严格按《章程》规定进行利益分配,如长绿蔬菜协会、兴隆玉米制种协会分别按10%的比例向会员进行利润返还。

正确处理合作组织与政府部门的关系,真正走“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发展道路。

正确处理与农村基层组织的关系,农村基层组织只是合作经济组织的培育者、指导者和保障者,只能起培育和引导作用,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法人主体地位。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合作经济组织法人主体地位不明确,协会内部运行不规范,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责权利关系不清,合作经济组织与村委会、经销公司之间存在政企不分现象,没有形成与合作经济规则和市场经济规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

二是协会规模小,缺乏必要的技术、资金支持,竞争力不强,对农户带动能力弱,绝大多数协会仅在乡村范围内活动,没有形成网络,抵御风险能力弱。

三是合作组织的登记注册不规范,绝大多数协会没有登记注册,已经登记注册的也不统一,有的在乡镇登记,有的在科协、农业部门登记,有的在民政、工商部门登记,登记注册比较混乱。

三、今后工作的重点

1、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加大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范围,采取举办培训班、设置宣传点、开展讲座等多种形式,重点对市场经济知识、合作理论、财务制度、分配制度、经营管理等知识的培训,全面提高合作组织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的业务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农民参与热情和合作意识,推动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

2、政策扶持,促进加快发展。

落实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资金扶持,对有组织机构、有办公场地、有章程制度的专业协会进行扶持。

协调信用社等金融部门给予信贷支持,提供各种低息贷款,解决专业协会启动资金不足问题。

在登记注册等方面提供方便,水电、土地等基础实施建设上给予倾斜和扶持,支持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壮大。

3、完善机制,推动规范发展。

坚持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完善组织章程,明确办会宗旨、会员权利、义务,健全会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建立财务管理、工作会议、交纳会费、岗位责任、收益分配、风险保障等各项制度,为会员提供市场信息、科学技术、产品运销和内部资金融通等系列化服务,增强合作组织的凝聚力、竞争力和生命力。

4、积极引导,促动健康发展。

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根据行业特点,成熟一个成立一个,不搞一个模式。

制定指导性章程框架和示范性内部管理制度,供协会成立时参考。

对示范点重点开展指导服务,帮助协调解决实际问题,以鼓励、完善、发展的态度,总结经验和办法,引导更多的农民参与到协会来,共同办好协会。

5、理顺关系,促进协调发展。

明确政府部门合作组织发展中的职责,政府只引导不包办,只扶持不干预,维护合作组织的合法权益。

正确处理龙头企业与协会的关系,完善企业+协会+农户的产业化体系,真正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正确处理合作组织与基层组织的关系,防止基层组织越俎代庖,使合作组织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和会员代表大会赋予的权利开展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