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62050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西城区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北京市西城区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北京市西城区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北京市西城区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北京市西城区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西城区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文档格式.docx

《北京市西城区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西城区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文档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西城区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文档格式.docx

2.5

2.7

3.0

0.8

0.4

0(叶柄腐烂)

A.自然状态下非洲紫罗兰叶片中不含有生长素

B.实验结果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C.在非洲紫罗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生长素的浓度均低于10-9mol/L

D.生长素浓度为10-6mol/L时,叶柄腐烂的原因是其进行无氧呼吸

7.下列哪一项生产措施与植物激素的作用无关

A.果树修剪使树冠丰满B.移栽花卉时常剪去部分叶片

C.二倍体无籽番茄的培育D.用成熟的香蕉催熟生柿子

8.下图为不同浓度的2,4-D对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生长的影响示意图。

A.2,4-D对单子叶植物的作用比对双子叶植物的作用敏感

B.2,4-D若用作除草剂,其适宜浓度应在B-C间

C.当2,4-D浓度为B时促进单子叶植物生长而抑制双子叶植物生长

D.一定浓度的2,4-D可用于疏花疏果,与其作为除草剂的原理相同

9.种子的发育和萌发过程受内源激素的调控。

下图为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几个阶段的鲜重变化。

有关植物激素调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激素调控有机物的合成

B.萌发早期赤霉素起重要作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参与调控阶段II、III

C.播种时要注意种子在土壤中的方向,以保证生长素调控根向下生长

D.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水解酶活性的增强不受赤霉素等激素调控

10.有关动物生长激素和植物生长素的表述正确的是

A.化学成分均为蛋白质

B.均由特定的内分泌器官产生

C.两者作用的靶细胞都有其受体

D.两者之间的关系体现激素的协同作用

11.下图为人体内环境组成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体液,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由②③④组成

B.②中水含量多会导致水肿

C.①和②间所有结构和物质可以相互交换

D.③来源于①,可成为②中的成分

12.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抗体、突触小泡和氨基酸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13.正常情况下,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应该出现

①葡萄糖②尿素③无机盐④蛋白质

A.①③B.①④C.①②③D.③④

14.下列关于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的结果

C.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液、淋巴和组织液,亦称细胞外液

D.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15.下列有关神经元的表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的细胞核分布于胞体中

B.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C.神经元的突起中可能存在线粒体等细胞器

D.神经元的形态结构不同,但在反射弧中的功能相同

16.下图为反射弧的示意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5为感受器,可以是肌肉或腺体

B.刺激A处,可在2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C.刺激B处,可在2、3、4、5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D.C处信号的转化过程为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

17.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动物激素一定是内分泌细胞产生的

B.动物激素的化学成分均是蛋白质

C.动物细胞分泌激素的方式可能是自由扩散

D.某种动物激素的靶细胞可能遍布于身体各处

18.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

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

B.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

C.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原用于供能

D.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

19.打篮球是一种全身肌肉参与的协调运动,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运动过程中主要通过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减少以维持体温恒定

B.在运动过程中,心跳和呼吸加快,该过程既有神经又有体液调节

C.发出启动该运动指令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小脑、脊髓参与调控

D.运动员对同一动作长期反复练习的过程也是人脑进行学习和记忆的过程

20.下图为毒品可卡因对人脑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被回收到突触前膜内或被分解

B.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其被释放到突触间隙内的方式不消耗能量

C.多巴胺与②结合后继续进入下一个神经元中才能导致其兴奋

D.可卡因导致多巴胺在突触间隙内增多的原因是其促进突触前膜的分泌

21.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

B.下丘脑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C.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控甲状腺的分泌

D.下丘脑产生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22.糖尿病患者常在餐前半小时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以控制血糖浓度。

A.因为能注射胰岛素,患者不需要控制其日常饮食

B.糖尿病患者胰岛A细胞异常,导致胰岛素量不足

C.餐前半小时注射胰岛素的原因是先使患者餐前处于低血糖,以便餐后血糖不高于80~120mg/L

D.餐前注射胰岛素后,利于餐后细胞对血糖的吸收和转化,从而控制血糖

23.导致图中ab和de段人体体温变化的事件可能是

A.不由自主颤栗和发热

B.骨骼肌收缩和排尿

C.吹电风扇和剧烈运动

D.寒冷环境和汗液分泌增加

24.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后者随前者变化的情况与下图走势相符的是(横轴代表前者,纵轴代表后者)

A.肝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数量——血糖浓度

B.效应T细胞数量——靶细胞数量

C.胰高血糖素浓度——血糖浓度

D.性激素浓度——促性腺激素浓度

25.关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二者的最终效应取决于靶目标受体的性质

B.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

C.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通过神经系统影响激素的分泌

D.内分泌系统的激素分泌都具有下丘脑—垂体—靶腺的三级调节模式

26.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释放的调节分子是

A.组织胺B.抗体C.促激素D.淋巴因子

27.下图中①②曲线分别表示一个HIV感染者体内HIV浓度与T细胞数量变化过程,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瘤的比率高于健康人

B.感染初期人体免疫系统可以催毁大多数HIV病毒

C.艾滋病患者死亡的直接死因是体液免疫功能完全丧失

D.据图分析,不经治疗,HIV感染者感染后通常最多存活9到10年

28.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在抗原特异性方面显著不同。

此外,这两者的主要区别还表现在

区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具有持久性

具有免疫短促性

对抗原缺乏记忆功能

对抗原具有记忆功能

涉及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不涉及巨噬细胞的功能

包含抗原诱导的细胞增殖与分化

不存在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A.①B.②C.③D.④

29.某种致病性极强的细菌外毒素由

两个亚单位组成,其中

亚单位无毒性,但能促进

亚单位进入宿主细胞发挥毒性作用。

因此,研制疫苗时应选择该细菌的

①外毒素②减毒外毒素③外毒素

亚单位④外毒素

亚单位

A.①或②B.①或③C.②或④D.③或④

30.下列实例中属于一个生物种群的是

A.一个湖泊中全部的鱼B.科尔沁草原上全部的草

C.不同地带中的所有蝗虫D.北海公园中所有的蒲公英

31.下列有关种群的数量特征,不正确的是

A.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B.根据种群年龄结构可预测种群未来数量动态变化

C.种群性别比例和种群数量变化无关

D.人口数量特征是人口普查的重要内容

32.若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种群密度

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33.在对某种兔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48只,第二次捕获24只,其中有标志的12只,则该种群的总数量为

A.48B.24C.12D.96

34.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演替是生物群落的特征之一

C.群落中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D.群落是由空气、水和生物组成的

35.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

20世纪90年代初,F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

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

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F区的

A.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

B.群落垂直结构明显改变

C.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

D.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

36.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C.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达到的最终相对稳定状态,取决于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

D.沙丘、火山岩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37.在某一生态系统的下列组分中,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

A.田螺B.小球藻C.大肠杆菌D.草鱼

38.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B.野兔、鹿及昆虫均为初级消费者

C.狼和云豹均属于第三营养级

D.鹰和蛇是捕食关系

39.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

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40.人工繁殖的频危野生动物在放归野外前通常要进行野化训练。

如果将人工繁殖的频危大型食肉森林野生动物放在草原环境中进行野化训练,通常很难达到野化训练目的。

对于这一结果,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野化训练的时间太短,不足以适应森林环境

B.草本植物矮小,被野化训练的动物无法隐藏身体

C.没有选择正确的野化训练环境,训练条件不合适

D.草原上食肉动物与野化训练动物激烈争夺食物

三、非选择题(40分)

56.(12分)科学家利用禾本科植物的胚芽鞘做了如下图所示试验,①~⑤是实验处理一段时间后的观察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除了控制适宜的温度等条件外,该实验需要在________(填“光照”或“黑暗”)条件下进行。

①②③实验组合的结果说明________,对照组实验②的目的是_________;

由④或⑤可推测,单侧光照射下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是:

向光侧生长素浓度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背光侧,使_________(填“向光侧”或“背光侧”)生长快。

(2)植物生长素除了促进生长外,其他作用有_________(至少写出两项)。

57.(10分)当人体皮肤创伤,病毒侵入人体后引起的免疫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为特异性免疫过程的_________免疫。

(2)部分病毒进入组织细胞,该组织细胞被称为_________细胞,②吞噬细胞识别、吞噬、处理被感染细胞或病毒,将_________呈递给③_________细胞,该细胞释放淋巴因子(细胞因子)。

(3)细胞毒性T细胞与被感染细胞结合后被致敏,在细胞因子的协助下,分裂、分化成⑤_________细胞和⑥_________细胞。

后者与被感染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如果抗原或病原体被释放出来,还需要_________细胞分泌的_________消灭之。

58.(10分)人体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对各种应激刺激(如寒冷刺激、病菌入侵等)做出反应。

(1)某人全身突然被冰水浇湿,躯干、四肢的骨骼肌产生战栗,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在该过程中皮肤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以________的形式沿着传入神经传导,并在________完成信号转换后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

(2)受寒冷刺激后,人体通过下图所示途径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以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其中激素A、B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过程①的调节机制称为________。

59.(8分)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上述两类害虫。

研究人员用疏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测试以上动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单位:

个/株,疏果剂对以上动物无害)。

物种

分组

第7天

第14天

第21天

蝉大眼蝽

对照组

0.20

0.62

0.67

处理组

0.10

0.13

豌豆蚜

2.00

4.00

2.90

8.70

22.90

鳞翅目幼虫

1.00

1.31

0.82

1.13

2.19

2.03

(1)调查豌豆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_法。

施用疏果剂后,预测豌豆蚜的种群数量将呈_______型增长。

(2)在该生态系统中蝉大眼蝽属于第_______营养级;

蝉大眼蝽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流向_______;

另一部分被蝉大眼蝽同化用于自身呼吸和生长发育繁殖。

(3)利马豆根部的根瘤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含氮的养料供利马豆利用,利马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蝉大眼蝽主要取食_______。

II卷:

必修2模块区分度测试(50分)

二、选择题(30分,每题2分)

41.下列优生措施中,表述正确的是

A.通过产前诊断可以初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猫叫综合征

B.通过产前诊断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所有先天遗传病

C.通过遗传咨询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2l三体综合征

D.通过禁止近亲结婚可以杜绝有先天缺陷的病儿降生

42.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外施赤霉素和脱落酸对贮藏期马铃薯块茎发芽影响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A.为使马铃薯块茎提早发芽,可以外施脱落酸

B.为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可以外施赤霉素

C.外施赤霉素后,马铃薯块茎从开始发芽到最大发芽率所需的时间更短

D.对照组马铃薯块茎中赤霉素含量与脱落酸含量的比值,第5周时大于实验开始时

43.

-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物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

该种局部麻醉药物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会发生如图所示效果。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的兴奋

B.辣椒素能使相关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增大其对该麻醉药物的透性

C.该麻醉药物作用机理与

-氨基丁酸相同,均使神经细胞膜维持静息电位

D.该麻醉药阻碍Na+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使神经细胞不产生动作电位

44.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表述正确的是

A.大脑可以不通过脊髓来调控人的躯体感觉和运动功能

B.运动神经元的轴突末端与其他神经元之间形成突触

C.下丘脑的某些神经元既参与神经调节又参与体液调节

D.若某反射弧由两个神经元组成,则该反射弧的神经元与其他细胞只形成2个突触

45.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如图。

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据图判断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合成A-C时,能以有氧呼吸某中间产物为原料

B.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突触间隙

C.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兴奋

D.D酶在临床上可作为麻醉药物使用

46.应用刺激电极在神经元轴突的中间部分引发动作电位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①在轴突末端的突触小体能释放神经递质

②在树突末端的神经末梢能释放神经递质

③在刺激部位始发的动作电位,分别向胞体和轴突末梢方向传导

④兴奋在传导过程中,在新位点产生的动作电位通过局部电流同时向两侧传导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7.下图为人体产生情绪压力时肾上腺皮质、肾上腺髓质受下丘脑调节的模式图。

已知激素d分泌量上升能使血糖升高,肝脏细胞膜上存在激素d的特异性受体;

激素c能阻碍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激素c和激素d的分泌均由体液调节直接控制

B.推断激素d具有促进肝糖元合成的作用

C.通过一定方式缓解情绪压力利于抵御某些疾病

D.健康人体内激素c浓度过高时,会引起激素a浓度的上升

48.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主要特点是胰岛B细胞数量减少、血中胰岛素低、血糖高等。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协同作用调节血糖平衡

B.胰腺导管堵塞会导致胰岛素无法排出,血糖升高

C.血糖水平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

D.胰岛素受体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自身抗原

49.下列关于如图所示过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②③④细胞DNA相同,mRNA有所不同

B.③为效应B细胞,④在本次免疫反应中不发挥作用

C.④可接受各种类型的①的刺激,增殖分化为③

D.内环境中的①可直接使②致敏,但是②的应答反应通常还需相关细胞因子的刺激

50.下图为重症肌无力患者患病原理示意图,切除胸腺结合血浆置换是治疗该病的一些方法。

A.切除胸腺影响了B淋巴细胞的发育成熟,因而不再产生抗体

B.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是一种抑制性的神经递质,使肌肉细胞膜的兴奋性被抑制

C.血浆置换的主要作用是清除患者体内的淋巴细胞和淋巴因子

D.重症肌无力属于自身免疫疾病,与患者助T细胞功能异常有关

51.下图表示正常人分别快速饮用1L清水、1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情况。

A.曲线c表示饮用1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的变化

B.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

C.曲线d表示饮用1L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

D.饮用大量清水后垂体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52.下图表示在一个10ml密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关于酵母细胞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K值约为120000个

B.种内竞争导致初始阶段增长缓慢

C.可用数学模型Nt=N0·

t表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D.可将酵母菌培养液滴在普通载玻片上进行酵母菌显微计数

53.小型犬浣熊为树栖动物,喜欢在夜间活动,属于食肉类动物,也吃无花果和植物花粉等。

小型犬浣熊的数量多达数千只,目前还不属于濒危物种。

下图为小型犬浣熊种群相关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小型犬浣熊种群密度进行调查,需要使用样方法

B.小型犬浣熊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消费者,最低处于第三营养级

C.若曲线表示死亡率与出生率之差,则小型犬浣熊的种群密度在a时最大

D.若曲线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则小型犬浣熊神群数量在b~c时期处于下降阶段

54.下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b过程代表光合作用,c、d和f过程代表呼吸作用

B.a不可能大于e,g不可能大于a

C.碳元素在甲、乙、丙之间以有机物形式传递

D.稳定的生态系统中b=c+d+f

55.下图是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

a)。

图中A、B、C代表三个营养级。

由图可知

A.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太阳辐射到该系统的能量

B.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与流出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相等

C.第二营养级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20%

D.该生态系统中共有4个营养级

四、非选择题(20分)

60.(16分)下图表示女性月经周期中温度、激素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是两种促性腺激素。

子宫内膜的增厚为接受受精卵做准备;

如果卵未受精,血管丰富的子宫内膜解体,形成月经。

回答下列问题。

(1)排卵前后的体温变化是_________,因此临床上将该基础体温的改变作为判断排卵日标志之一。

女性月经周期中,体温变化范围较小,维持相对稳定,这是在_________调节下_________的结果。

(2)排卵前,雌激素和孕激素由_________产生,月经开始时,_________浓度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引起_________分泌一种释放激素,刺激_________产生_________和_________,作用于卵巢,促进_________成熟,同时刺激该结构产生雌激素,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