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慧经济学讲义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61771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俊慧经济学讲义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李俊慧经济学讲义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李俊慧经济学讲义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李俊慧经济学讲义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李俊慧经济学讲义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李俊慧经济学讲义1.docx

《李俊慧经济学讲义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俊慧经济学讲义1.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李俊慧经济学讲义1.docx

李俊慧经济学讲义1

经济学讲义-第一讲:

入门序言(作者:

本博客管理员)

 (2011-11-0421:

27:

39)

说明:

 

1、这系列文章是本博客管理员(不是张五常教授!

)根据给本科一年级的经济学专业学生讲授“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授课内容而整理出来的讲义。

使用的主干教材是张五常教授的老师赫舒拉发所编写的《价格理论及其应用》,并在授课过程中将张五常教授的旧版《经济解释》三卷本有机地结合进来,是本博客管理员在实际的经济学教学之中探索将张五常经济学透过主流教科书传授给经济学学生的成果。

 

2、本系列不定期更新,甚至可能写着写着会因兴趣缺缺而中止,本博客管理员对此不作任何担保!

 

3、如有愚蠢无知、明显缺乏科学逻辑的评论,一律不予回答,只作删除处理。

另外,不看完这个系列最新更新之前的以往所有文章就急于提问,提问内容其实早在前面的文章中给出了回答的,也是一删了之!

 

 

第一讲:

入门序言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经济学。

 

但是在正式地开始学习之前,我要先跟大家打一支预防针。

这支预防针就是:

不要相信教科书!

以前你们在中学读书,都会把教科书上写的东西奉为金科玉律,认为一定是没错的。

但我告诉你们,现在你们上来大学读书了,首先就要明白大学与中学的学习有很多根本性的不同,其中一点,就是你们现在学习的专业知识是学科前沿,不再是中学的基础教育学习的是已经早有定论的东西。

在大学里,尤其是在学习经济学的时候,教科书只是一本参考书,里面其实充满了错误!

 

但大家不要以为这是因为这本书不好,这本书已经够好了!

不是这本书充满了错误,而是目前所有的经济学教科书都充满了错误!

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因为经济学这门学科还太年轻了!

让我先跟大家介绍一下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吧。

大家知道美国是哪一年独立的?

对,是1776年。

在同一年,英国有一位叫亚当·斯密的人出版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很长,所以它的中译名一般我们是使用其简称《国富论》。

这本书的出版,就标志着经济学成为了一门学科。

也就是说,亚当·斯密是经济学的开山鼻祖,相当于是武侠小说里的那个武当派的张三丰一样。

而我们呢,都是他的徒子徒孙。

 

这样大家就知道,经济学其实是一门很年轻的学科,跟美国的年龄一样大,才两百多三百年不到。

这对于一门学科来说,可是很短的时间。

正因如此,这门学科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充满了错误是理所当然的。

大家今天都觉得物理学之类的自然科学基本上是没有错误的,但大家可别忘了,物理学是在几千年前的亚里斯多德就已经开始研究了。

可是直到近代之前,物理学都发展了几千年啦,但大家看看,当时的物理学里是充满着多么多、又是多么厉害的错误!

物理学家错误地认为,物体下降的速度是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今天我们知道,这完全是错的。

物体下降的速度跟物体的质量毫无关系,从表象看起来石头比羽毛下降得快,只是因为它受到空气摩擦力比较小而已。

还有天文学,错误的地心说统治了多长时间了?

相比之下,才发展了三百年不到的经济学,教科书里充满了错误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

只因为是写进了教科书里就不假思索地认定是没错的东西,那才值得惊奇哩!

事实上,就连这本教科书的作者,其实他自己也并不一定是完全认为他写进这教材里的东西都是对的,只是写教科书不是写学术著作,要讲究随大流。

目前来说学界一般认为是什么,他就得按着那个多数人的想法来写。

可是,有一句话大家大概都很熟悉的,那就是:

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上的!

 

总之,经济学的教科书目前都充满了错误,我已经是选择错误最少的一本来给大家讲授。

在讲课过程中,我会选择里面正确的内容来讲,但会不断地批判、纠正其中我认为是错误的地方,还会不断地补充我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大家一定要做好笔记,否则你只依赖教材的话,那就很多内容你都是无法掌握的。

 

当然,我说的也不一定对,我只能是把我认为是正确的告诉大家。

大家在中学是学习基本知识,但在大学学习的,更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有逻辑地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科书充满了错误,我这老师说的也不一定全对,那怎么办?

就是要用你的脑子去好好地思考,好好地衡量,决定你要接受哪种说法,甚至是你觉得都不对,你自己想出一种更能合乎逻辑的说法来。

这也就是这本书在《受教的经历——为老师的课本序》的第二页第三段里说的最后一句话“同学们今天读赫师的《价格理论及其应用》,不要相信,要考虑,要衡量,而更重要的是要不停地提出问题,找其他同学或老师出气吧。

”的深刻含义所在了。

这才是大学的学习!

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另外,大家也看到,这本书是如此的厚,而我们的学时有限,因此我们不可能把所有内容都全部一一讲到。

这书里有些内容,是要大家在课后去自学的,大家不能只是满足于每星期坐在这里听了四个课时,就以为可以学好这门课。

至于还有一些内容,或者是错误,或者是对于你们初学入门的人来说过于不必要地艰深,则是不推荐学习的。

在讲授过程中我会一一地指明,大家要留意听讲,在书上做好标记。

 

最后,要讲一下你们作为学生是最关心的问题,那就是考试!

本课程是你们的专业基础课,所以一定是闭卷考试的。

至于考试的范围,有部分是从书上的习题抽取,但还有一部分则是完全根据我上课时讲授的内容来考核。

你们作答的时候,必须根据我讲课时的主张来作答!

教材上的说法不算数,我说的才算数!

虽然刚才我是说过我讲的不一定对,但既然考试是我出题,当然是根据我认为正确的答案来批改!

你有本事就在平时上课的时候把我问倒,令我改变主意认同你那更正确的意见,但别在考试的时候才来表现你的与我不同!

以往各届都有些学生给我打了不及格的,为什么?

就是因为不按我授课时的说法来作答,而且作出的还是一介像是没学过经济学的愤青之流的言论,还说“我认为怎么怎么”。

好吧,你可以有你的认为,而我则认为你是错的,零分!

 

顺便说一句,我不允许在我的课堂上发表蠢血沸腾的愤青言论!

你可以有与我不同的意见,但你要按科学的逻辑,经济学的逻辑来进行陈述、证明,你是愤青你就别坐在这里,因为我不要愤青作我的学生!

 

经济学讲义-第二讲:

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作者:

本博客管理员)

(2011-11-0517:

22:

53)

第二讲:

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现在我们正式地开始学习经济学,先是第一章第一节。

大家翻到课本第5页,看看那第一节的题目:

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这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经济学是一门科学。

大家也别把科学想得过于神圣或神秘,科学无非是指一种人类的智力活动,它从一个或若干假设、公理出发,按照严密的逻辑推导,推出一整套由理论及其推论组成的体系。

假设、公理不需要证明,只需要参与这一学科的人共同接受,但它们、以及由它们推出的理论都要经受事实的验证。

其实理论也是来自于人们对事实的观察,是从中提炼出来的规律。

人们运用理论去解释已发生之事或推断未发生之事,如果事实没有推翻这解释或推断,我们就接受该理论;但如果事实推断了理论的解释或推断,我们就要修正理论,或甚至要认定该理论是错,并予以放弃。

 

被人们接受的理论通常不太正确地称为“正确的理论”,其实它只是到目前为止没被事实推翻过而已,并不等于它以后永远不会被推翻。

这相当于逻辑学上说的,即使你已经见到过一千只白天鹅,也不能肯定这世上一定没有黑天鹅的存在。

但既然目前为止我们还没见到黑天鹅,于是我们暂且接受“天鹅都是白色的”这种说法,并不甚正确地说这是正确的。

 

那所谓的正确理论,可以用来指导人们从事实际工作。

因为前面说过了,用理论解释已发生之事,跟用理论推断未发生之事是同一回事,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人们通常是通过试图解释已发生之事来构建理论,然后通过运用理论去推断未发生之事,并观察事情是否按着理论的推断来发生去验证理论是否正确。

 

以上的陈述显得很抽象,那么接下来我就举例向大家进行说明。

例如在物理学中,牛顿定律解释或推断了苹果脱离树枝之后掉到地上的现象。

迄今为止,我们没有见过苹果飞上天去的情况,所以我们接受牛顿的定律。

根据牛顿定律,人们制造出可以飞上天去的飞机。

这可没有违反牛顿定律,而恰恰是运用牛顿定律的结果。

在满足牛顿定律所指定的条件之下,人们制造出来的飞机从来不曾从天上掉下来,这也反复地验证了牛顿定律的正确性。

 

接下来我们看经济学为什么也是科学。

经济学是基于一个假设——后面我们会说到,那假设是“人是自私的”——、一个公理——后面我们也会说到,那公理是“需求定律”,然后用逻辑推导构建成一整套理论及其推论的体系。

人们运用经济学理论,可以解释一些现象。

有些现象是物理学不能解释的,只有经济学才能解释。

例如,地上有一张百元钞票,物理学可以解释在有风的情况下这钞票会被风吹走,但物理学没法解释在没风的情况下这钞票也会不翼而飞,这只有经济学能解释。

 

后面我们会学习到,在需求和供给的共同作用下,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

迄今为止,在这理论所指定的条件下,人们从来没见过推翻这理论的情况出现。

政府如果自以为是、自作聪明地搞价格管制,在供不应求而导致价格需要上升时不允许商家涨价,看起来表面上的价格没有上升,但这并没有违反经济学理论,价格照样会上升,只是以非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排队所耗费的时间、行贿所付出的红包等。

这跟飞机飞上天并没有违背牛顿定律是类似的逻辑,因此只是再次验证了经济学理论的正确性。

 

然而,大家会注意到这一节的题目说的是,经济学是一门科学,但它是一门社会科学,这显然跟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有所不同。

到底不同在哪里呢?

物理学研究的是物,而经济学研究的是人,这就是根本的不同。

大家可能会进一步问:

为什么经济学研究人,就会跟研究物的物理学有根本的不同呢?

因为经济学家也是人!

也就是说,经济学家自己也是研究对象的一员。

化学也是自然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化学分子,研究化学分子的化学家是人,并不是化学分子。

大家不妨想象一下,如果化学分子也来研究化学,情况会是如何呢?

对此我没有答案,但我知道的是,正因为经济学家是人,而他所研究的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是人,这就对经济学的研究造成很大的干扰。

 

首先,人是有主观感情的,但科学研究要求客观分析,必须排除主观因素、感情因素的干扰。

在自然科学界里,科学家研究的对象是物,要排除主观感情去客观分析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但在社会科学界里,科学家研究的对象是人,他自己也是其中一分子,这时要他排除主观感情去进行客观分析就困难得多了。

前一讲我说过,不允许在我的课堂上发表愤青言论。

愤青也者,愤怒青年之简称,愤怒就是一种感情因素,既然经济学是一门科学,把愤怒这种感情因素排除在外是理所当然之事。

有谁听说过,研究物理学、讨论物理问题的时候是应该怀着愤怒之情来进行的呢?

然而,一旦说到研究的是经济学,讨论的是经济问题,愤青却是何其多也,要把它排除在外又是何其难也!

 

其次,前面已经略为提到、后面将会详细讲述,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人是自私的”。

而经济学家也是人,当然也是自私的啦。

这就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

某些经济学家,其实是很多经济学家,他并非客观严谨地运用经济学理论去分析现实,而是出于自己的私心而在有意无意之间扭曲了他的经济分析,把结论引导到对他有利的方向去。

例如关于现在中国楼价的问题,你们看到不同的经济学家众说纷纭、意见分歧,难怪让普通公众极为怀疑“经济学是一门科学”的说法。

 

为什么对同一种经济现象,十个经济学家会有十一种意见呢?

原因有三:

第一,是上一讲就提到过的,今天的经济学本身还存在着大量的错误,用错误的理论去分析问题,当然只能得到错误的结论。

第二,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很简单,但运用却很难,高手与低手的区别判若云泥。

这就相当于一块木头落在能工巧匠手里能雕出精美绝伦的木雕,落到笨手拙脚的人手里来来去去都还只是一块木头,什么都出不来。

而事实上,虽然这话说得不好听,但这世上好的经济学家实在是微乎其微,恐怕不足一掌之数,绝大部分都是三四流、甚至不入流的蹩脚次货。

再正确的经济学理论落到他们手上,用起来也是糟糕透顶、错漏百出,分析的结果自然是各各不同。

 

然而,第三点才是最关键的!

那就是刚刚说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