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59879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支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支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支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支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支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支模方案.docx

《高支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支模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支模方案.docx

高支模方案

一、工程概况―――――――――――――――――――――――2

二、工程材料及相关性能―――――――――――――――――――2

三、梁支模搭设及相关验算――――――――――――――――――2

四、工程高支模体系实操方法―――――――――――――――――8

六、模板搭拆过程的安全注意事项、应急预案――――――――――10

七、大体积梁的砼浇注――――――――――――――――――――12

八、模板支撑系统的拆除―――――――――――――――――――13

一、编制依据

为了保证本工程超高支模施工安全,建设部关于《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的要求,加强施工安全的管理,按相关规定特编制本专项施工方案。

方案编制计算依据如下:

1.《建筑施工满堂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

2.《木结构设计规程》GB50005-2003;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0204-2002;

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5.《建筑施工计算手册》(ISBN-7-11-04626-2江正荣编著);

6.本工程有关施工图纸等。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成都大学二期工程第二阶段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街道办事处十陵村、大梁村、西河镇跃进村规划红线范围内

招标人

成都人居置业有限公司

资金来源

业主自筹

质量目标

达到国家现行标准规范要求,工程质量等级合格。

工期要求

总工期240日历天(其中学生公寓、学生食堂180日历天);具体开工时间以监理工程师发出的开工令为准。

二、建筑概况

建筑规模

学生公寓:

2栋,地上6层,建筑高度22.05m,每栋建筑面积为10861.15㎡;

教学楼:

1栋,地上5层,建筑高度21.85m,建筑面积为18433㎡;

学生食堂:

1栋,地上2层,建筑高度11.1m,建筑面积为8045㎡;

开关站:

1座。

结构设计安全使用年限为50年,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三、结构概况

结构形式

均为框架结构。

基础

形式

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以硬塑粘土层为持力层,硬塑粘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30Kpa,基底标高为-2.000~-6.000。

对于本工程基坑开挖期间暗塘区域,由于基础超深,根据场地水位变化情况需要采取必要的降水措施,超挖部分若采取换填方式可采用C15混凝土回填。

混凝土

等级

除教学楼三层(结构标高8.350)以下框架柱为C35,其余框架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梁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楼、屋面板、楼梯(梯板、梯梁、平台梁、梯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开关站框架柱、梁、板混凝土等级均为C25;构造柱、压顶梁、过梁、栏板等除特别注明者外均采用C20;基础垫层未特别注明处均按100厚C15素混凝土。

钢筋及

钢材

普通钢筋:

HPB235钢筋(fy=210N/mm2)、HRB335钢筋(fy=300N/mm2)、HRB400钢筋(fy=360N/mm2)。

由于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工期紧张,土方回填需要在二层主体结构完成之后才能进行,故为了进度工期,首层墙柱及二层梁板均需在基坑上进行施工,基底标高为-2.000~-6.000,学生公寓首层结构标高为3.550,支模高度已超过8米,根据建设部关于《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的通知等相关规范要求及规定,必须执行高支模系统设计计算及施工管理安全规定,故编制此高支模支撑体系专项施工组织设计以指导施工。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在施工前进行图纸会审及完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这两项工作,并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施工图纸、会审记录、施工方案和施工规范等技术文件,做好三级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减少和避免施工误差。

2、物资准备

(1)材料准备:

确保材料质量合格,货源充足,按材料进场计划分期分批进场,并按规定地点存放,做好遮盖保护。

同时对各种进场材料进行抽检试验并附有新钢管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其质量检验报告及其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28)的有关规定,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应符合规范的规定;钢管必须涂有防不锈漆;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大螺栓必须更换;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并对多次使用的受力材料作必要的强度测试。

(2)机具准备:

根据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做好机械的租赁和购买计划,并做好进场使用前的检验、保养工作,确保运转正常。

(3)周转材料准备:

做好模板、钢管支顶等周转料的备料工作,分批分期进场。

3、劳动力准备

(1)根据开工日期和劳动力需要量计划,组织工人进场,并安排好工人生活。

水、电管线架设和安装已完成,能够满足工程施工及工程管理、施工人员生活的用水、用电需要。

(2)做好施工人员进场的安全、质量、防火、文明施工等教育工作,进行岗前培训,对关键技术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按规定进行三级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

施工进度计划;各项安全、技术、质量保证措施;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要求;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等。

必要时进行现场示范,同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遵纪守法教育。

四、高支模支撑方案

1、模板及支撑架的材料选取

  模板:

采用915mm×1830mm×18mm(厚)胶合板。

  木枋:

采用80mm×80mm木枋。

支撑系统:

选用满堂式钢管落地脚手架及配件、φ12对拉螺栓等。

纵横水平拉杆:

选用48×3.5mm钢管及配件。

纵横向剪刀撑:

选用48×3.5mm钢管及配件。

垫板:

采用脚手架配套底托,垫板为两条80×80mm木枋并排垫放。

2、支撑系统的构造设计

本工程的超高支模方案采用满堂式钢管脚手架支撑系统,梁板结构的脚手架采用满堂式布置,间距为900mm,设置纵横水平拉杆,主框架梁的水平拉杆应顶至已浇筑混凝土的墙、柱上,加强高支模的整体抗倾覆能力。

(1)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本工程高支模支撑系统分为二种情况,具体如下:

情况一:

学生食堂,支模最高梁截面尺寸为200mm×400mm,梁跨度8m,梁两侧楼板厚120mm,梁板砼等级均为C30。

选用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

梁底高支模搭设高度为10.35米,板底支模高度为10.75米。

情况三:

学生公寓首层结构屋面3.55m高最不利截面梁尺寸为250mm×500mm,跨度6.3m,梁两侧楼板厚100mm,梁板砼等级均为C30。

选用满堂式架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

梁底高支模搭设高度为9.15米,板底支模高度为9.55m。

(2)为加强脚手架的整体刚度,脚手架设必须保证架身垂直,纵横向基本顺直,并采用Φ48钢管设置纵向水平拉杆,在脚手架的顶层、底层设置,水平拉杆用扣件与脚手架扣紧。

剪刀撑在主梁满堂式架两侧沿全高连续设置,剪刀撑与地面倾角宜45°~60°。

(3)离地面300mm处设置纵横扫地杆一道。

满堂式架直接置于浇筑好并且达到一定强度的楼板面上或者有一定强度的面层上,满堂式架下为两条80×80mm木枋并排垫放。

(4)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等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是,起拱高度应为跨度的1‰~3‰。

(5)所有标高高支模必须待下层梁板砼强度达到50%以上方可继续搭设。

上一层高支模施工时,下一层支架不能拆除,以便荷载能安全传至基础上。

组合满堂式架时,采取高架在下,矮架在上的原则。

由于本工程二种情况的高支模的设计参数相同,又情况一的梁板支撑高度>情况二的梁板支撑高度;情况一的梁截面高度>情况二的梁截面高度。

故只要情况一的高支模支撑系统设计符合要求,其余两种情况也必定符合要求。

3、工程材料及相关性能

模板支撑材料均采直径48厚3.0的钢管,钢管上下加可调节支顶,下铺80×80的木枋。

木枋:

主龙骨采用80×80木枋,横枋采用80×80的木枋。

3、模板:

采用δ=18厚的木胶板。

自重

fv(N/mm2)

fm(N/mm2)

E(N/mm2)

0.12kN/m2

1.25

13.0

9000

4、可调拖撑支顶。

4、梁支模搭设及相关验算

支模顺序:

弹轴线、垫木枋、搭设钢管→铺设龙骨、横枋→模板就位,校正加固→验收

1、支模搭设【情况一为例】

(1)支撑结构

立杆采用3条钢管对接,2条6米,1条3米【以方便分段拆除模板,使上部模板先掉落6米高的操作平台,再从6米平台转至二层楼面(首层与此相同做法)】。

钢管用扣件对接,不能搭接。

钢管上下均留10~15cm可调节空间范围,支顶下要放木枋,使荷载较

均匀分配倒二层梁板。

立杆搭设间距:

垂直截面宽度500的梁底,采用2条立杆一排间距

500,沿梁纵向间距800,并与板的立杆通过横杆和剪力杆连成整体,梁纵向竖杆通过剪刀杆联成整体。

板下纵横间距1400。

做法及平面布置详见附图。

横杆步距(垂直方向的间距)1800,底下第一排扫地横杆离楼面30cm。

梁侧模用竖枋+横枋固定,设定梁侧竖楞为300,横枋间距500~700。

中间设定用三道Φ14(两米范围内均匀布置)的对拉螺杆拉紧。

并沿梁纵向水平方向每边钉两条80×80木枋作为两边底部梁底压脚枋。

底板支承横枋上,横枋支承在主龙骨上。

主龙骨支撑在可调支顶上,做法详见附图。

主龙骨枋架设:

在保证立管沿梁方向,垂直于梁底的位置各放置2条并排50×100的木枋;板主龙骨根据布置的1400范围进行摆设,(如图)。

横枋架设:

采用80×80的木枋,梁下的间距为300,板下间距400(如图)。

2、立杆受力验算:

CKL16(1B)梁下立杆,按梁截面500×2000验算。

每米梁荷载计算:

C25砼取24KN/m3;梁钢筋配筋为28条ф25纵向钢筋,箍筋为ф10﹫100,构造筋N18ф14,合计每米实际重量为1.43KN;模板0.12KN/m2;振动荷载4KN/㎡,施工荷载0.35KN/㎡。

钢管截面积A=3.14*24*24-3.14*21*21=4.40㎝2

回转半径i=√[(482+422)/4]=1.59cm;钢管资料显示每米长的质量3.84KG。

a梁砼重:

24×0.5×2.0×1×1.2=28.8KN/m

b梁钢筋重:

1.43×1×1.2=1.72KN/m

c梁模板重:

0.12×(0.5+4)×1×1.2=0.65KN/m

d振动砼荷载:

4×0.5×1×1.4=2.8KN/m

合计:

q梁=33.97KN/m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设计荷载值要乘以折减系数0.90,则q=0.9q1=33.97×0.9=30.57KN/m]

1)立杆强度验算:

每根立管支撑:

30.57/2=15.29KN<24KN

(横杆步距为1800和立杆采用对接时,立杆允许的荷载24KN)立杆稳2)定性验算

根据公式:

σ=N/(ΨA)<f

N-计算立杆段的轴心力设计值,N=15.12KN;

Ψ─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根据长细比λ查表取值:

0.316;

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N/mm2

因:

σ=N/(ΨA)=15.12/0.316×489=97.80/mm²

故:

满足要求。

4、梁底模验算:

参照资料如下:

a梁底模自重=0.12×0.5×1.2=0.07KN/m

b梁砼重:

24×0.5×2.0×1×1.2=28.8KN/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