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规定,搭设高度5m及以上,8m以下模板支撑体系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特编制此专项方案。
3、施工组织
3.1.物资准备
按照施工方案做好模板结构体系的主要材料计划,根据现场场地的要求,组织好所需的材料、机具按计划进场,在指定地点,按规定方式进行储存、堆放,确保施工所需。
按照劳动需要量计划,组织劳动力进场,并对其进行安全、防火、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教育,并建立、健全各项现场管理制度。
3.2.物资进场验收
物资进场必须经项目部物资部管理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场使用。
碗扣、钢管、扣件,模板等物资验收应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内容如下:
1、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用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中的Q235A级普通钢管的要求,其材质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的规定。
2、上碗扣、可调底座及可调托撑螺母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造,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可锻铸铁件》GB9440中KTH330-08及《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11352中ZG270-500的规定。
3、下碗扣、横杆接头、斜杆接头应采用碳素铸钢制造,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11352中ZG230-450的规定。
4、配合碗扣使用的钢管宜采用力学性能适中的Q235A(3号)钢,其力学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炭素结构钢》中Q235A钢的规定。
5、钢管选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钢管(壁厚最低不得低于3.2mm厚)。
6、扣件采用机械性能不低于KTH330-08的可锻铸铁制造。
铸件不得有裂纹、气孔,不宜有缩松、砂眼、毛刺、氧化皮等,要清除干净。
7、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必须严格整平整,应保证与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当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5mm。
8、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mm。
9、钢管及扣件报废标准:
钢管弯曲、压扁、有裂纹或严重锈蚀;
扣件有脆裂、变形、滑扣应报废和禁止使用。
10、钢管及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
4、支撑体系选择及细化
4.1.支撑体系总体叙述
7.8m高支模模板支撑体系采用钢管支撑,模板采用15mm厚的胶合板、胶合板底采用40mm×
80mm木方作为次龙骨、48×
3.5双钢管作为主龙骨。
另外考虑到后浇带部分在主体结构完成后进行浇筑,故本工程后浇带位置的模板支撑体系单独设置,不受两侧模板支撑体系拆除的影响。
4.2.整个支撑体系
钢管架纵横间距为1.2m,步距为1.2m。
4.3.板底模板支撑
板底模板次背楞采用40mm×
80mm木方,间距为150mm,主背楞采用48×
3.5双钢管,间距同立杆间距。
4.4.梁底及梁侧模板支撑
该部分梁尺寸最小为200mm×
400mm,最大尺寸为300mm×
1000mm。
梁底次龙骨采用40mm×
80mm木方间距150mm,双钢管主背楞间距900mm,梁侧1m钢管背楞间距300mm,双钢管主背楞间距900mm。
对拉螺杆梁断面内布置2道,梁纵向间距600mm。
如下图所示:
4.5.剪刀撑设计
1、竖向剪刀撑
根据规范要求,模板支撑架四周从底到顶设置竖向剪刀撑,中间纵、横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间距≤4.5m。
剪刀撑的斜杆与地面的夹角为45~60°
剪刀撑的底部要插到架子底部,与立杆相交处要加回转扣件。
2、水平剪刀撑
根据规范要求,本工程模板支撑架高度大于4.8m,故在支撑架顶端和底端设置水平剪刀撑,同时在架体3m高、6m高处搭设各搭设一道水平剪刀撑。
水平剪刀撑夹角为45~60°
剪刀撑搭设应随支撑架体同步搭设。
4.6.水平安全兜网设计
水平安全兜网采用大眼网,在碗扣架体3m高及6m高处设置。
安全兜网要求全面覆盖整个架体,不可漏铺。
在该平面的水平安全兜网铺设完成以后,方可进行上部架体的搭设施工。
4.7.区域内侧柱拉结
支模区域内侧的架体必须与本范围及与之紧相邻的柱进行有效的连接,以加强架体的整体性。
其做法见下图示意:
5、施工工艺
5.1.架体搭设
5.1.1.施工工序
测量放线→铺通长垫板→立主杆、连扫地杆调平→搭设上一步纵横向水平杆→搭设竖向剪刀撑→搭设水平横撑(设计高度)、挂水平兜网一道→继续搭设端部纵横向水平杆→检查验收→上快拆头。
5.1.2.搭设要求
(1)脚手架排距1.2m,跨距1.2m,步距1.2m,楼板支撑钢管必须在楼面弹线上垫木方;
(2)钢管排架搭设横平竖直,纵横连通,上下层立柱位置一致。
5.2.模板安装
5.2.1.模板安装注意事项
(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
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模板内无积水;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3)模板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混凝土表面质量的,粗糙、麻面。
观察检查。
(4)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符合规定。
尺量检查。
(5)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符合规定。
经纬仪、水准仪、2m靠尺和塞尺、拉线和尺量检查。
5.3.模板、脚手架拆除
5.3.1.一般注意事项
(1)模板拆除根据现场同条件的试块指导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的百分率后,由管理人员发放拆模通知书后,方可拆模。
(2)模板及其支架在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如下要求。
在拆除侧模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1.2MPa(依据拆模试块强度而定),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
混凝土的底模,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规定后方可拆除。
(3)拆除模板的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支的模板后拆,后支的先拆。
(4)楼板模板拆除时,先调节顶部支撑头,使其向下移动,达到模板与楼板分离的要求,保留养护支撑及其上的养护木方或养护模板,其余模板均落在满堂脚手架上。
拆除板模板时要保留板的养护支撑。
(5)模板拆除吊至存放地点时,模板保持平放,然后用铲刀、湿布进行清理。
支模前刷脱模剂。
模板有损坏的地方用铁皮覆盖,以保证使用质量。
(6)脚手架拆除由上而下逐层拆除,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7)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立杆的高度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斜撑加固。
(8)各构件严禁抛掷至地面,运至地面的构配件,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并按品种、规格随时码堆存放。
(9)拆楼层外边模板时,应有防高空坠落及防止模板向外倒塌的措施。
(10)施工过程剪刀撑、水平撑(水平钢管)不能任意拆除。
(11)后浇带其模板支撑必须在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拆除。
5.3.2.成品保护
(1)材料应按编号分类堆放。
(2)使用后拆卸下来的钢管及碗扣及其构件,将有损伤的构件挑出,重新维修,严重损坏的要剔除更换。
(3)脚手架支撑可调底座及可调托座螺纹上的锈斑及混凝土浆等要清除干净,用后上油保养。
(4)搬运时,钢管、扣件等不能随意投掷。
5.3.3.混凝土浇筑
保证结构受力合理性,避免施工荷载过于集中,一般规定混凝土的堆载高度不超过20cm。
同时考虑现场各区段划分、现场总平面布置及地泵个数,浇筑顺序采取一侧朝向另一侧平行式浇筑。
5.3.4.质量保证措施
(1)相关措施
1、施工前做好相关技术交底,对钢支撑架搭设、模板安装等按规范要求安装,确保高支模支撑施工质量及模板安装质量。
2、脚手架搭设前应检查是否有破损、立杆是否变形、焊口是否有裂缝,确保脚手架的质量。
3、模板安装中梁、板底模板按规范起拱确保模板和支顶系统不变形。
4、模板安装中或完成后,由施工员在现场指导监督,确保模板支顶方案得到落实和按规范施工,支模搭设施工完成后按规定进行办理验收。
5、浇筑过程中,派专人监测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并向有关部门汇报。
6、施工必须符合《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的有关要求;
7、用于施工的钢管、扣件要按规定进行质量检测,禁止使用不合格的钢管、扣件。
(2)混凝土浇筑之前的验收工作
1、由项目部的相关管理人员全部参加前往现场验收,对立杆间距、步距、扣件拧紧力矩等进行全面检查,对拧紧力矩进行抽查,对基础及垫板、扫地杆、剪刀撑、立杆的接长方式等按照要求检查,对不符合方案要求、不符合标准规范的立即责令整改。
2、当各项问题全部整改完毕,符合方案及规范的要求时报监理及安监站验收,合格后方可批准开盘浇筑混凝土。
(3)检查验收重点:
1、立杆间距、步距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与柱及周边构件连接方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竖向剪刀撑间距,布置方式及与立杆连接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4、梁板底双扣件及螺栓紧固力矩抽查是否满足要求(不应小于40N·
m,且不大于65N·
m);
5立杆垂直度抽查;
6、钢管连接节点是否满足本方案构造要求;
7、交底记录是否完整。
6、安全、环保文明施工措施
1、脚手架、模板搭设及拆除要向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交底,签字手续齐全。
2、支模施工的洞口临边如果无排栅的须设置安全护栏,高度不少于1.2m,护栏内满铺度目安全网。
3、加强对现场工人的安全教育,工人进场施工前,质安员必须进行有针对性、有重点的生产安全交底。
4、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配戴安全帽,工地现场任何人不能穿拖鞋或高跟鞋。
5、使用电动机械必须接零接地,并实行一箱一机一闸一防漏电开关。
6、施工现场严禁吸烟,严禁酒后上班,经医生检查不适宜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进行高处作业。
7、水平杆、剪刀撑与立杆确保有足够的连接刚度。
严禁不同直径钢管混合使用。
8、立柱点应在同一直线上,立柱垂直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严禁使用有质量毛病的钢管。
9、施工过程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爬上下,必须设置专用施工楼梯上下。
10、拆除模板,周围应设围栏或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看管,禁止无关人员入内。
拆除应按顺序以先装后折,后装先折原则,从一端向另一端,逐层向下拆除,禁止上下同时作业。
同时,在拆模前不准将脚手架拆除;
拆除顶板模板前划定安全区域和安全通道,将非安全通道用钢管、安全网封闭,挂"
禁止通行"
安全标志,操作人员不得在此区域,必须在铺好跳板的操作架上操作。
11、水平杆、剪刀撑,应与立杆同步拆除,不得提前拆除。
12、拆下的模板、方钢、钢管、扣件、等材料,应向下传递或用绳吊下,禁止往下投扔。
13、拆除工作当日完工后,应仔细检查岗位周围情况,如发现留有隐患的部位,应及时进行修复或继续完成至一个程序、一个部位的结束,方可撤离岗位。
14、输送至地面的所有模板、方钢、扣件、钢管等物体,应按类堆放整理。
15、临边支架外侧应有防护措施,以防坠物伤人。
16、支模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期间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支模底下。
17、严禁在作业面上吸烟、乱丢火种。
在各层楼面设置灭火器材。
18、施工现场临时使用的电线、电闸不得挂在支顶上,如确实施工需要架设的电线,必须用有效的绝缘器材进行安装。
电器设备,必须有防雨、防漏电措施。
施工现场使用照明灯具要遵守有亲关安全规定。
19、5~6级以上大风和雷、雨、雪的天气应停止脚手架作业。
7、应急措施
后勤组为项目经理部办公室。
保安组:
项目部保安部负责人为组长,全体保安员为组员。
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当现场发生安全事故时,负责指挥抢救工作,向各组员下达抢救指令任务,协调各员之间的抢救工作,随时掌握各组最新动态并做出最新决策,第一时间向110、119、120、当地政府安监部门、公安部门求援。
后勤组职责:
为事故救援提供相关后勤保障。
保安组职责:
负责工地的安全保卫,支援其他抢救组的工作,保护事故现场。
当出现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应急指挥立即召集应急小组成员,分析现场事故情况,明确救援步骤、所需设备、设施及人员,按照策划、分工,实施救援。
在救援过程中必需对险情进行妥善处理,事故扩大。
第一时间疏散劳作工人,确保生命安全,需要急救车辆时,应急指挥应安排专人接车,引领急救车迅速施救。
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
板模板支撑架计算书
楼板楼板现浇厚度为120mm,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7.80米,
搭设尺寸为:
立杆的纵距b=1.20米,立杆的横距l=1.20米,立杆的步距h=1.20米。
模板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5mm,
板底龙骨木方:
40×
80;
间距:
150mm;
梁顶托采用双钢管:
48×
3.5。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
48×
5,
2.5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
0.20米。
图1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2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一、模板面板计算
依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5.2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使用模板类型为:
胶合板。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1=25.000×
0.200×
1.200=6.000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12=0.350×
1.200=0.420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kN/m):
q13=2.500×
1.200=3.000kN/m
均布线荷载标准值为:
q=25.000×
1.200+0.350×
1.200=6.420kN/m
均布线荷载设计值为:
按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方式:
q1=0.9×
[1.2×
(6.000+0.420)+1.4×
3.000]=10.714kN/m
按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方式:
[1.35×
0.7×
3.000]=10.446kN/m
根据以上两者比较应取q1=10.714kN/m作为设计依据。
集中荷载设计值:
模板自重线荷载设计值q2=0.9×
1.2×
0.350×
1.200=0.454kN/m
跨中集中荷载设计值P=0.9×
1.4×
2.500=3.150kN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抵抗矩W和截面惯性矩I分别为:
W=120.00×
1.50×
1.50/6=45.00cm3;
I=120.00×
1.50/12=33.75cm4;
(1)抗弯强度计算
施工荷载为均布线荷载:
M1=0.1q1l2=0.1×
10.714×
0.2502=0.067kN.m
施工荷载为集中荷载:
M2=0.1q2l2+0.175Pl=0.1×
0.454×
0.2502+0.175×
3.150×
0.250=0.141kN.m
M2>
M1,故应采用M2验算抗弯强度。
σ=M/W<
[f]
其中σ——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σ=0.141×
1000×
1000/45000=3.126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σ<
[f],满足要求!
(2)挠度计算
验算挠度时不考虑可变荷载值,仅考虑永久荷载标准值,
故采用均布线荷载标准值为设计值。
v=0.677ql4/100EI<
[v]=l/250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v=0.677×
6.420×
2504/(100×
8000×
337500)=0.063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250.0/250,满足要求!
二、板底龙骨的计算
板底龙骨按照均布荷载下三跨连续梁计算。
1.荷载的计算
0.250=1.250kN/m
0.250=0.088kN/m
0.250=0.625kN/m
0.250+0.350×
0.250=1.337kN/m
(1.250+0.088)+1.4×
0.625]=2.232kN/m
0.625]=2.176kN/m
根据以上两者比较应取q1=2.232kN/m作为设计依据。
0.250=0.095kN/m
2.板底龙骨的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过程如下:
板底龙骨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W=3.67cm3;
截面惯性矩I=7.34cm4;
2.232×
1.2002=0.321kN.m
0.095×
1.2002+0.175×
1.200=0.675kN.m
其中σ——板底龙骨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板底龙骨的最大弯距(N.mm);
W——板底龙骨的净截面抵抗矩;
[f]——板底龙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205.00N/mm2;
经计算得到板底龙骨抗弯强度计算值σ=0.675×
1000/3668=184.040N/mm2
板底龙骨的抗弯强度验算σ<
板底龙骨最大挠度计算值v=0.677×
1.337×
12004/(100×
206000×
73365)=1.242mm
板底龙骨的最大挠度小于1200.0/250,满足要求!
最大支座力
最大支座力N=1.1ql=1.1×
1.200=2.678kN
三、托梁的计算
托梁按照集中与均布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取木方的支座力P=2.678kN
均布荷载取托梁的自重q=0.092kN/m。
托梁计算简图
托梁剪力图(kN)
托梁弯矩图(kN.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M=1.533kN.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F=14.278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V=2.9mm
顶托梁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W=10.16cm3;
截面惯性矩I=24.38cm4;
(1)顶托梁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f=1.533×
106/10160.0=150.89N/mm2
顶托梁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2)顶托梁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v=2.9mm
顶托梁的最大挠度小于1200.0/400,满足要求!
四、模板支架荷载标准值(立杆轴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钢管的自重(kN):
NG1=0.2000×
7.800=1.560kN
钢管的自重计算参照《扣件式规范》(JGJ130-2011)附录A.0.3满堂支撑架自重标准值。
(2)模板的自重(kN):
NG2=0.350×
1.200×
1.200=0.504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25.000×
1.200=7.200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NG=NG1+NG2+NG3=9.264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
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撑结构时,均布荷载取1.00kN/m2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NQ=1.000×
1.200=1.440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
设计值组合一
N=0.9×
(1.2×
NG+1.4×
NQ)=11.819kN
设计值组合二
(1.35×
NQ)=12.526kN
根据上述结果比较,应采用12.526kN为设计验算依据。
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1、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N——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12.53kN;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λ=l0/i查表得到;
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
i=1.58
A——立杆净截面面积(cm2);
A=4.89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N/mm2);
[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N/mm2;
l0——计算长度(m);
(1).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由公式
(1)、
(2)计算
顶部l0=kμ1(h+2a)
(1)
底部l0=kμ2h
(2)
其中,k——计算长度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