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57720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春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长春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长春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长春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长春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春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长春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春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春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中和”的稳定、和谐、平衡、秩序,“中正”的适宜、公平、公正,不是绝对不变、静止不动,也不是因循守旧、掩盖矛盾,而是在动中求稳、在变中求衡、在发展中求正。

这一原则可称之为“时中”。

时中,就是依“时”而处“中”。

“时”是流变不居,“中”是持守正道。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按照社会发展、时代前进和事物变化的实际情势去把握正确之道。

“时中”绝非与时俯仰、随波逐流、媚世取容的处世哲学。

“时中”包含着审时度势、把握时机、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等一系列价值判断和政治艺术,强调始终坚持原则,保持“中道”,达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随时世而变易”,“因前人之故典而开一代之新规”。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的中道蕴含着高深的智慧,需要我们认真地领会和借鉴。

(摘编自余荣根《中道:

传统良法善治之道》,见2017年7月17日《人民日报》)

 

1.下列对于“中道”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道”是中国古代的良法善治之道,它贯穿于礼法、德政、乡治、刑罚等几个方 

面中,是传统中华法系的“法统”。

B.“中道”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即“中和”、“中正”、“时中”;

“和”是“中道”的

基本涵义,所以说,“中道”就是“和”之道。

C.“中道”的另一基本涵义是“中正”,“中正”内涵十分丰富,其核心是追求公平、

正义,所以说,“中道”即公平、正义之道。

D.“中道”并不是静止不变的,它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因人因事而变,日新月异,

变化不定,所以说,“中道”又是与时俱进的动态之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中和”“中正”“时中”三个方面论述“中道”,因为前两方面属于“中道” 

的内涵,所以论述要比后一方面深入细致。

B.作者在论述过程中,多次引用古人的有关言论,使论而有据,论而有理,论而有

力。

C.文章论述“时中”时,不仅与“中和”“中正”联系起来,指出了“中道”动的特

点,而且联系了现实,这样写,更有助于阐明“时中”的意思。

D.本文采用“总—分—总”的论述结构,“分”是论述的重点所在,层次分明,论述

透彻,结构谨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中国古代统治者真正能用“中道”来治理国家,那么,国家的和谐、稳定和

社会的公平、正义就有了法律上的保证。

B.“中道”在今天有现实意义,现代社会仍然需要这种良法善治之道,“中道”是现

 

代社会制定法律法规应该认真借鉴的重要思想。

C.“中道”是儒家之道,孔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孔子的言论及主张从不同方

面体现了“中道”精神,所以,孔子思想是治国理政的最好思想。

D.近年来,我国在建设法治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经济领

域实行改革开放,文化领域坚持守正创新,这都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中道”思想。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七岔犄角的公鹿

(鄂温克族【注】)乌热尔图

“你,你别打啦!

”我两眼盯着他,一串泪珠滚出眼窝。

“喊啥,小崽子?

你整天待在帐篷里,靠我养活!

”他吼着,举起熊掌似的大手,又朝我打来。

“我去打猎,给我枪——我爸爸留给我的猎枪。

他愣了一下。

我挺着胸脯站在他面前,好像一下子长大。

我爸爸早死了,妈妈为了过活跟了他,没过几年,妈妈也病死了,我就只好和他在一起熬日子。

我从未叫过这位继父一声“爸爸”,只喊他的名字:

特吉——部落里的人都这样叫他。

“给,小崽子。

明天,你上山,见啥打啥。

你有这个胆子吗?

几乎和我一般高的猎枪,差点把我撞个跟头。

我紧紧攥住枪筒,毫不示弱地说:

“我不怕,你能打,我也能打。

“先别吹!

”说完,他又抓起酒瓶,咕嘟咕嘟地喝起来。

这天早晨,我起得比往常都早。

我脚上穿的软靴是妈妈留给我的,子弹袋和猎刀是爸爸用过的。

我要靠这些,再加上我自己的勇敢,成为一个猎手,一个让全部落人都服气的猎手。

我慢慢地攀上山顶。

这是一个漂亮的山峰,它的背上长满松树和桦树。

这里准有野兽。

等了大半天,果然没叫我失望,桦树林里有什么的影子在晃动。

我咬紧牙,瞄准黑影。

枪响了,野兽晃了晃,踉跄着奔出树林。

是一头健壮的公鹿,它头上顶着光闪闪的犄角,犄角分成了七个支岔,很有气势。

鹿一眼瞥见我,扭头叫了一声。

顿时,又从树林里跑出五只受惊的野鹿,有母鹿,有小鹿。

公鹿一瘸一拐地跟在最后面,不时扭头戒备而憎恶地瞅着我。

看得出来,它在保卫鹿群。

转眼间,它们消失在密林里。

这时,太阳已经溜到山尖,树林变得黑森森的,我想今天是撵不上它了。

晚上,坐在火堆旁,“今天,我打了个鹿。

是七岔犄角的公鹿,可大啦!

它流的血真多,要不是天晚了,我真……”我对特吉说。

他不喝酒的时候,脸上没有凶相,但总是阴沉沉的。

“嘿,傻小子。

这能算你打了鹿?

打鹿的人,先把鹿腰子拿回来,让大家尝尝……鹿可不像你,碰一下就哭。

公鹿,那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它就是死也不会屈服。

懂吗?

我好像被灌了一脖子雪,心里又气又恼:

“明天,我会拿鹿腰子让你尝的。

第二天,天刚亮,我就赶到昨天打猎的山坡,沿着伤鹿留在雪地上的蹄印追着。

不知什么时候,雪地上多了一行奇怪的蹄印。

突然,从左侧山脚的桦树林里传来咔嚓咔嚓的响声,六只野鹿在那里惊慌奔逃。

我认出那头被我打伤的公鹿,它瘸了一条腿,跑在鹿群后面。

一只狼在后面拼命地追赶。

公鹿扭头瞅瞅,撇开鹿群,一瘸一拐地直奔山坡跑来,它跑上山顶,到石崖前放慢脚步,一步一步蹬着石崖。

看起来它很费力,忍着痛。

快点,狼追上来啦!

我被这头危难中的受伤的鹿吸引了,忘记了自己狩猎的使命。

猛冲过去的狼一口咬住鹿的后腿,几乎就在同时,鹿猛地一蹬,狼怪叫一声,滚了下来。

我看见鹿的后腿连皮带肉撕下一块。

啊,真有一手,竟甘心让它咬去一块肉。

可惜那一蹄没踢在狼的脑壳上。

狼打了个滚,弓着腰,咧着嘴,发疯似的朝石崖冲去。

鹿低下头,把粗壮、尖利的犄角贴在脚下的石头上,沉着地等待着。

啊,这只狼真坏。

它借助跑的冲力腾空朝鹿扑去。

我的心一下子揪紧了。

就在狼对准鹿的脖子下口的一刹那,鹿猛地扬起低垂的犄角,狼像被叉子叉中似的,从鹿的头顶上像块石头被甩过石崖,跌进山谷。

鹿胜利了。

它骄傲地扬起头,把漂亮的犄角竖在空中。

“呦——”七岔犄角的公鹿站在崖顶呼唤同伴。

我躲在它的下风,着迷地瞅着它。

它那一岔一岔支立着的犄角,显得那么刚硬。

我想起特吉的话:

“公鹿,那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它就是死也不会屈服。

公鹿疲倦地走过我的眼前,还是那么骄傲。

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它似乎觉察出什么,停下步来。

我觉得自己的心被撞击了一下,我不是看热闹的孩子,而是一个猎手。

我的眼睛转向鹿腿上的伤口:

一处是我的猎枪打的;

另一处是狼咬的,血淋淋的。

在这个时候想补它一枪真是太容易了,我下意识地摸了摸枪栓,看着它一瘸一拐的身影…… 

(有删节)

【注】鄂温克族: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和黑龙江讷河等地,传统上多从事农牧业和狩猎业。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鄂温克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具有独特民族心理的猎人、猎区大森林的自然风光,构

成鄂温克族作家乌热尔图短篇小说的一个独有的世界。

B.小说中有“我”和继父、“我”和公鹿、狼和公鹿等多方面的冲突,使小说中的形象 

在冲突中互相映衬,互相补充,也使小说展现出一波三折、曲折动人的特色。

C.在狼鹿恶战的过程中,小说通过“我”的心理描写,通过对狼凶残行为的描述,侧

面烘托出紧张气氛,塑造公鹿勇猛机智、骄傲善良的形象。

D.在小说中,作为善良、纯朴、骁勇、坚毅等美好品质的化身,鹿寄寓着鄂温克人对

于人生信念的肯定;

另一方面,鹿也象征鄂温克人对于自身人格品质的肯定。

5.小说以“我”与特吉的冲突开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5分)

6.结尾写到“我”下意识地去摸枪栓,那么“我”会再向公鹿开枪吗?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由。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提起5G,很多人都会想到快,那么5G到底多快呢?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乔秀全预计,5G网速将比4G至少提高十倍,只需要几秒即可下载一部高清电影,能够满足消费者对超高清视频、VR(虚拟现实)等更高网络体验的需求。

其实,5G不仅仅是网速快,还具有低时延高可靠、低功耗大连接等“天赋”。

“5G的网络延时从4G的50毫秒缩短到1毫秒,将满足1000亿量级的网络连接。

”通信行业观察家项立刚说,5G能让各类智能硬件始终处于联网状态。

这也意味着5G将推动“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深刻改变人们的社会生活。

“在5G时代,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都将连成一体,将构建一个全新的信息化基础设施。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副所长许志远说。

未来,5G将为用户提供下一代社交网络、浸入式游戏等更加身临其境的业务体验;

同时,也将支持海量的机器通信,让无人驾驶、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4G难以满足的创新应用成为可能。

材料二:

中国已经全面步入流量社会,流量经济正在深刻地改造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截至2017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其中有4.63亿网民在线下消费时使用手机进行支付。

同时,流量连接了人与人、人与信息、人与企业、人与资源,催生出了众多新职业、新业态……

但流量提供便利、娱乐和收益的同时,也引发人们的烦恼和困惑。

据德国研究公司

Statista统计,2016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每天玩手机三小时,“沉迷度”在全球排名第二。

美国思科公司日前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21年,全球每部智能手机的平均月流量将增加到14.9G。

在人的需求得到更多满足的同时,人的定力、执行力也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而这,正是流量经济带给人们的一大困惑,它争夺的是人的注意力,产生的最大问题是迷失。

近日,腾讯进行的一项“社交斋戒”实验证明,连续15天将微信的使用时间压缩到每天半小时之内,被试者的消极情绪明显下降,工作投入程度大幅上升。

这告诉人们,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除了迎接它、正视它,还要有反思和校正能力。

事实上,一些人已经开始选择“放下”。

不管是“地铁藏书”活动的兴起,还是微信增加微信朋友圈“三日可见”功能,以及推出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无疑都是对流量的有意控制和对手机使用的反思。

而伴随着5G时代的即将到来,更大的改变,还在后头。

在5G时代,公众能享受到的流量将是4G时代的10倍以上。

基于流量规模的快速壮大,流量社会的门槛将会更低,未来的物联网、VR产业和人工智能等都将迎来快速发展。

5G不仅仅是快。

如果说4G主要实现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连接,那5G时代是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人与人、人与物都将在这个庞大的流量世界里实现连通,在5G流量的汪洋大海中将孕育出什么,有些我们可以想象,更多的还无法想象。

技术与人,二者如何和谐共生,是一个长久的话题。

人类在不断突破技术的同时,技术也在深刻改变着人类。

虽然现在很难说“流量一族”幸福指数提升了,但是未来如果我们能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善加利用,那么技术一定会让人类更加幸福。

《光明日报》(2017年08月22日14版)

7.下列关于材料一中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今,4G用户已经占移动用户的大多数,移动流量已经呈爆发式增长,但4G时

代不会太久。

B.2020年将实现5G商用,届时消费者对超高清视频,VR等更高网络体验的需求将

得到满足。

C.万物互联的时代,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都将在一个全新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上连

成一体。

D.万物互联的时代,很多难以满足的创新应用如无人驾驶、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都

会得到满足。

8.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相关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重点介绍了5G时代和现在4G时代相比的诸多优越性,让人们对5G时代的 

到来充满了憧憬。

B.材料二后半部分也介绍了5G时代的特征,目的是强调万物互联的时代已经形成且 

会继续延续。

C.流量社会催生流量经济,流量经济改造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但是负面的问题

同时也很多。

D.流量经济之所以会争夺去人的注意力,使人迷失,主要是因为现代人的定力、行力

不足。

E.腾讯进行的“社交斋戒”实验证明,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是不可逆转

的趋势。

9.技术与人二者将如何和谐共生,是一个长久的话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可行的解决之道。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赵鼎,字元镇,解州闻喜人。

生四岁而孤,母樊教之,通经义百家之书。

登崇宁五年进士第,对策斥章惇误国。

累官为河南洛阳令,宰相吴敏知其能,擢为开封士曹。

金人陷太原,朝廷议割三镇地,鼎曰:

“祖宗之地不可以与人,何庸议?

”已而京师失守,二帝北行。

金人议立张邦昌,鼎与胡寅、张浚逃太学中,不书议状。

高宗即位,除权户部员外郎。

擢右司谏。

刘光世部将王德擅杀韩世忠之将,而世忠亦率部曲夺建康守府廨。

鼎言:

“德总兵在外,专杀无忌,此而不治,孰不可为?

”命鼎鞫注德。

鼎又请下诏切责世忠,而指取其将吏付有司治罪,诸将肃然。

上曰:

“肃宗兴灵武得一李勉,朝廷始尊。

今朕得卿,无愧昔人矣。

”中丞范宗尹言,故事无自司谏迁殿中者,上曰:

“鼎在言路极举职,所言四十事,已施行三十有六。

”遂迁侍御史。

鼎上疏言:

“顷张浚出使川、陕,国势百倍于今。

浚有补天浴日之功,陛下有砺山带河之誓,君臣相信,古今无二,而终致物议,以被窜逐。

今臣无浚之功而当其任,远去朝廷,其能免于纷纷乎?

”又言:

“臣所请兵不满数千半皆老弱所赍金帛至微荐举之人除命甫下弹墨已行。

臣日侍宸衷,所陈已艰难,况在千里之外乎?

”时人士皆惜其去,台谏有留行者。

会边报沓至,鼎每陈用兵大计,及朝辞,上曰:

“卿岂可远去,当遂相卿。

”九月,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制下,朝士相庆。

在吉阳三年,潜居深处,门人故吏皆不敢通问,惟广西帅张宗元时馈醪米。

桧知之,令本军月具存亡申。

鼎遣人语其子汾曰:

“桧必欲杀我,我死,汝曹无患;

不尔,祸及一家矣。

”遗言属其子归葬,遂不食而死,时绍兴十七年也,天下闻而悲之。

(节选自《宋史·

赵鼎传》)

【注】鞫,音jū,审问。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所请兵/不满数千/半皆老弱/所赍金帛至微/荐举之人除/命甫下/弹墨已

B.臣所请兵不满数千/半皆老弱/所赍金帛至微/荐举之人除命甫下/弹墨已行

C.臣所请兵不满数千/半皆老弱所赍/金帛至微/荐举之人除命甫下/弹墨已行

D.臣所请兵/不满数千/半皆老弱所赍/金帛至微/荐举之人除/命甫下/弹墨已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策,在中国古代科举中是殿试考试的主要内容。

“策问”与“对策”分别指应试 

与出题两个部分,内容主要是治国安邦、国计民生的政治大事。

B.太学,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

上古的大学,称为成均、上庠。

汉武帝时,采纳董仲

舒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

C.除权,古代用来表示官职任免的术语,指除去旧职,授予新职,在这里指让赵鼎暂 

时代理户部员外郎。

D.宸衷,皇帝的心意。

宸,北极星(北辰)的所在、星天之枢。

后借指帝王所居,又

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鼎忠君爱国。

他反对割地求和,金人掳获徽钦二帝后,准备立张邦昌为帝,赵鼎

拒绝书写文书,躲进太学。

B.赵鼎正直敢言。

他参加进士考试时批评章惇误国;

王德擅杀韩世忠手下将领,他直

接将其抓捕和审讯。

C.赵鼎深得高宗信任。

他的建议基本被采纳实行;

皇上力排众议,把他从谏官破格提

拔为侍御史。

D.赵鼎晚景凄凉。

他被贬到吉阳之后,门人故吏均不敢与他来往。

当他得知秦桧有意

置自己于死地时,为不牵连家人,绝食而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德总兵在外,专杀无忌,此而不治,孰不可为?

(2)君臣相信,古今无二,而终致物议,以被窜逐。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送江水曹①还远馆

谢朓

高馆临荒途,清川带长陌。

上有流思人,怀旧望归客。

塘边草杂红,树际花犹白。

日暮有重城,何由尽离席!

【注】①水曹:

官名。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开头两句分别从高、远两个方面描写了送别的场景:

荒郊野途,高馆孤峙,清流

映带,长路迢递,荒凉凄清的景物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B.“清川带长陌”的“带”字使用尤为传神,潺湲的清流仿佛将眼前的道路带向了遥

远的地方,在离人的心上更增添了一层渺远迷茫的情思。

C.三、四句用“望归”透露出江水曹的游宦生涯,此行所去,只是远馆,而非故乡,

故而客中作客,无慰“怀旧望归”之情,反更增羁旅情怀。

D.五、六句展现出一片明丽的景色,池塘春草、花树相间,红白掩映,风光令人陶

醉,面对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色,诗人心情也因之而倍加愉悦。

E.这首诗叙述了好友江水曹在馆舍送别诗人的情景,末尾一句直抒胸臆,主客双方在

“何由尽离席”的感慨之中分别,情感表达充分而强烈。

15.诗歌流露出诗人哪些思想感情?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师

者, 

(2)李白在《蜀道难》中“ 

, 

”两句通过

对人的动作和神态的侧面描写来表现自秦入蜀途中山势高俊。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齐威王发布悬赏求谏的政令后,广开言路,一开始

就有“ 

, 

”的好局面。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我喜爱青衣的凤头绣鞋,绿裙衩里露出的红里子;

我喜爱花旦的兰花指、甩水袖、

水上漂样的小碎步,以及不温不火、缠绵悱恻的唱腔。

②日前各大媒体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鲜活的事例、感人至深的典型、

鞭辟入里的评论吸引了大批受众。

③马云的第一家无人超市“淘咖啡”在杭州开业,整个城市都疯狂了。

市民排着长龙

等候入场,甚至出现了重足而立的火爆场面。

④由好莱坞大导演卡梅隆执导的超级巨片《阿凡达》狗尾续貂,第一部续集将在今年

9月正式开机,并且率先开拍外星球的场景。

⑤韩国空军远程空对地导弹今年6月进行发射训练时坠毁,然而,韩国空军方面5个

月来对此一直秘而不宣。

⑥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想得开便自我解脱,想不开必然自寻烦恼,甚至到老仍耿

耿于怀,真是何苦来!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琅琊榜首,江左梅郎,麒麟才子,得之可得天下。

”《琅琊榜》自播出以后,由

胡歌饰演的梅长苏瞬间成了年轻人的偶像。

B.班婕妤在成帝死后又去为成帝守陵,孤独终老。

她没有飞燕起舞绕御帘的轻盈,

亦没有合德入浴的妖娆妩媚,有的是一个女人至善至美的纯心。

C.谈到易建联在湖人队的遭遇,特邀评论员马健讲起他在美国打篮球的种种不易,接

着,又对目前美国篮球职业联赛的选人制度做出尖锐批评。

D.MG平台在整个游戏产业链中,占据了中游资源,不仅成为海外市场拓展的先行者,

而且是中国民族网络游戏、移动互联网市场应用的领跑者。

19.有同学喜欢引用孔子或者孟子的名句写毕业赠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