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医疗信息系统及资产管理应用.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5701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RFID医疗信息系统及资产管理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RFID医疗信息系统及资产管理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RFID医疗信息系统及资产管理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RFID医疗信息系统及资产管理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RFID医疗信息系统及资产管理应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RFID医疗信息系统及资产管理应用.doc

《RFID医疗信息系统及资产管理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RFID医疗信息系统及资产管理应用.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RFID医疗信息系统及资产管理应用.doc

RFID医疗信息系统及资产管理应用

一、需求分析

近几年来医疗卫生行业IT投资大幅提升,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管理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础医疗信息化系统已不断完善。

国内大部分三甲医院已纷纷采用了HIS、PCS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基础医疗数据的管理。

然而,医院是个极其动态的工作环境,医疗资源和人员在发生实时的变化,并需要及时的处理。

例如,急救时需要知道最近的清洁输液泵在哪里,需要赶快寻找某个医生;用药时需要知道患者。

这些实时信息的缺乏往往导致耽误救治、误治等情况发生,影响了医疗服务质量。

一个缺乏高清晰度的资产和人员监控的医疗机构会导致如下问题:

1.设备损失,每年可移动设备通常由于误放、失窃等原因损失将近20%。

2.人力浪费:

物资供应和管理、护理人员、临床医生,每天都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寻找。

3.病患服务延迟,所需医生或者设备不能及时找到,贻误伤患抢救时机。

4.服务质量低:

无法及时获取病患的诊疗信息和资产的行政管理信息,导致低效率、伪药等。

5.资产使用率低:

不能快速找到合适的设备导致医院必须储备过多同类物资或租赁额外设备,而其中大部分不是空闲就是利用效率低下。

6.设备过期使用:

部分设备由于缺乏管理,预防性的维护保养措施不及时,导致其处于过期使用或过度使用的风险下。

综上可以看出,缺乏对医疗资产和人员的实时监控直接影响了诊疗服务质量和医院效益。

医院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医疗动态管理平台,来实现对医疗设备、病房、病人、病人安全、药品、医疗垃圾、医疗用品等医疗资源的自动实时追踪,并基于此建立新一代的医疗急救系统和社会应急医疗防御系统。

二、医疗信息应用系统

医疗信息应用系统,实现了RFID技术、无线网络技术、PDA手机与医院的完美结合。

实现对医疗设备、病人、医生等各类医疗资源的实时追踪和整合,从而达到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有效防范因操作失误引发的医疗事故、提高医疗设备的利用率、节省医疗成本以及增加安全性等好处。

将医疗管理模式推向无线化、移动化、智能化。

系统主要工作原理是将RFID电子标签作为识别标识码,将其与受控目标关联,从而实现对目标的追踪定位和管理。

RFID电子标签(腕带、标牌、吸盘等)附着在待受控的物品、设备、人员上。

标签实时发送的无线信号被射频信号分析器记录下来,并通过交换机发送到实时定位服务器。

服务器利用专利算法计算出受控目标二维(三维)坐标,并发送给三维虚拟医院仿真平台。

仿真平台实时显示资产和人员的位置及轨迹,并通过和HIS、视频监控等系统的集成,完成多种应用功能。

1.三维虚拟医院

用三维仿真技术构造一个虚拟的医院,使得可视化的医疗管理成为可能。

三维虚拟医院仿真平台是基于三维图形引擎用以直观显示监狱内部环境、建筑、楼层结构、管线、设施、设备和病患、医护人员的三维虚拟图像,可以实现用于场所三维仿真、信息集成、实时定位监控、视频联动、报警提醒,是整个场所自动化的核心整合平台。

2.人员资产实时定位

运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实现对医疗设备、医生、护士、患者等的实时位置监控。

基于实时位置信息,实现门禁安全管理、医疗器材定位追踪、病人流动管理、病人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身份识别和医务工作人员定位等。

人员资产实时定位可提供医务工作人员、医疗设备等的实时位置信息,方便即时寻找到所需对象,避免耽误患者救治时间;可自动进行搜索定位及管理特殊病患,如传染病患者、高危病患、精神病患等,以便在医院的任何角落快速找到目标,防止传染病的扩散和其他恶性意外事故的发生;可快速定位寻找必须定时进行预防性维修保养的医疗设备,杜绝因医疗设备问题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惨剧发生。

同时,透过后台三维虚拟医院仿真平台的图形化界面,工作人员可方便的对已受控的贵重资产和人员进行实时监控管理。

RFID实时定位系统基于专利定位技术基础上,实现无线网络覆盖区域内的资产和人员的精确定位跟踪。

该系统的实施对医院内设备和人员进行精确有效定位、管理和部署,增强了资产能见度,实现最大化的利用率和投资回报率。

(1)人员实时定位系统:

医院人员实时定位功能,移动报警功能。

(2)医院物品实时定位系统:

院物品实时定位功能,医院物品统计功能。

3.医疗垃圾管理

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相比,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病毒,不恰当的处理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

医疗垃圾管理不仅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难题,而且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借助于RFID/GPS/GPRS技术结合,可实现医疗垃圾处理流程的实时监管。

随着医院信息系统(HIS)的普及医院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和专业废物处理公司的信息处理能力已大幅提高,推广医疗废物的电子标签化管理、电子联单、电子监控和在线监测等信息管理技术,实现传统人工处理向现代智能管理的新跨越已具备良好的技术基础。

医疗垃圾管理系统以RFID技术集合GPS/GPRS技术实现医疗垃圾在整个处理过程中的可视化监管,包括可视化医疗垃圾运输管理和实时定位以及高效的信息网络平台。

该系统将为环保部门实现医疗废物处理过程的全程监管提供了基础的信息支持和保障。

4.固定资产定位管理

在医院各类贵重的检查、治疗的仪器设备品种繁多,低值设备和低值易耗品更是不计其数。

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对此类固定资产进行管理需医院资产管理部门付出大量的时间,到每次医院资产清查时,管理人员更是需要拿着账本不厌其烦地一个科一个科的反复清查核对。

其中一些长期未使用的设备由于搁置造成遗失,一些有物无帐,一些有帐无物,给整个清点工作带来极大的工作量。

并且清点过程中手工记帐和人工盘点更给资产管理员带来繁重的工作量,同时易出现错点和漏点的情况。

根据IDC权威统计,一套完整的资产管理解决方案的成功应用,可以帮助医院:

减少75%的审计成本;

增加50%的保修申请;

降低40%的备件库存;

减少20%的多余测试设备;

减少45%的设备“失踪”;

提高30%的资产使用率;

延长10%的设备运行寿命;

减少50%的设备停机率;

消除99%的资本资产注销。

固定资产定位管理系统专为解决如上问题,创造性的采用RFID无线射频识别和信息采集技术实现对医院各类固定资产进行识别、定位、监测和管理。

该系统以RFID电子标签作为唯一可识别标识,以医院现有资产管理系统和财务资产管理系统为基础,以工作单的提交、审批、执行为主线,按照缺陷处理、计划维修、预防性维修、预测性维修几种可能模式,以提高资产管理质量、维修效率、降低总体维护成本为目标,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折旧管理集成到统一的信息系统中进行管理、数据共享。

5.母婴管理

新生儿由于个人特征不明显,且理解和表达能力欠缺,当没有有效标识时,很容易造成错认或者被不法分子掉包或盗窃,给各方造成巨大伤害。

因此,对新生儿的标志除必须实现病人标志的功能外,同时还需要将母亲与婴儿进行一对一的配对关联,确保母婴的安全。

母婴管理系统采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当婴儿出生后,即在产房内对婴儿和母亲进行标识工作佩戴无源腕带标签,标签内存储母亲和婴儿的各种相关信息(母亲姓名、年龄;婴儿性别、出生时间等)。

医生护士手持PDA即可分别获取母亲和婴儿的信息,成功比对配对信息,避免抱错婴儿。

医护人员在交接婴儿时其信息(姓名或工号)将被记录在射频标签中,由此明确医护人员的责任。

同时,当未经允许的标签进入婴儿房时,系统将自动向监控中心发送警报示警,从而有效的防治婴儿被盗。

6.病房服务

病房服务系统是针对医院住院病人的服务系统,通过RFID腕带将住院病人的全面情况有效的整合管理,明确用药、发药责任。

同时该系统将根据每日的医嘱自动更新腕带内信息,包括最新医嘱及用药信息等,便于医生会诊或发生病床状况时医生即时获取病人相关信息,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急救诊疗时间。

系统给每个住院病人佩戴一个特制的电子腕带,每个病房护士工作站配备手持PDA,用以采集和存储每日大夫查房后病人信息,并将医嘱、病人基础生命特征数据等整个医疗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信息数据记录在腕带中,通过手持PDA与中心数据服务器进行数据的互换。

自动统计病房信息

治疗提醒功能

……

7.智能一卡通管理

智能一卡通管理系统实现整个医务工作人员、病患、病患家属及其他访客的数字化工作管理和数字化生活服务一体化,从而构建一个智能化的智慧医院。

系统涵盖各类持卡人在医院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人员信息管理、食堂就餐、病人订餐、收费和消费管理、门禁管理、考勤管理、查询管理、巡更管理、停车场管理和图书管理等。

三、系统相关产品介绍

1.射频定位电子腕带

佩戴在受控对象(产妇、婴儿等)手腕上的无线射频装置,通过定位发出唯一编号来标识身份,并配合系统的其他装置定位腕带实时位置,并报告腕带状态,如电量、是否被拆卸等。

2.射频定位标识卡

佩戴在受控对象(医务工作人员等)身上的无线射频装置,通过发送唯一编号来识别个体,同时卡片提供报警按钮,碰到突发事件时按下按钮,即向监控中心发送报警信号。

报警信号由射频信号分析器接收并传送到实时定位服务器。

3.射频信号分析器

实现对射频定位信号的采集、分析与传送。

该设备接收和为射频定位标签(射频定位电子腕带和射频定位标识卡等)发出的定位信号,验证信号来源,自动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通过网络送出以进行标签位置计算。

设备采用专用嵌入式计算和通讯芯片,具备强大的信号分析和网络通讯能力。

其特有的大容量设计,保证在高密度人员环境中对大量信号的实时接收、计算和转发。

4.射频信号交换机

实现了对射频信号分析器传出的分析数据的存取和转发。

该设备通过工业总线CANBUS获得射频信号分析器传送的定位数据,进行打包,并实时转发到以太网。

交换机能有效实现射频信号分析器的大规模组网通信。

5.射频多功能PDA

手持式PDA电子标签读写器(可选,用于对目标的人工追踪和查找,实时布控的有效补充);完成病人的登记信息,相关业务处理的录入,图像的采集(照相摄像功能),多媒体(音视频)播放等。

完成平台下发的处方明细,业务状态信息的接收等,保证信息及时更新。

可以读取病人佩戴的电子标识卡(电子腕带),可进行相关业务的查询。

可进行药品条码扫描识别,完成药品核对工作等。

6.实时定位服务器

实时定位服务器是安装在医院中心机房的高性能计算机,通过接收来自信息网络的射频定位信号和报警信号数据包,对数据包进行整理,根据数据包的内容,计算出每个射频定位标签的实时位置,并将报警信号立即发送给监控终端。

实时定位服务器还提供实时位置存储、回放、行为分析和预警、报警,与罪犯、干警信息管理系统的接口等功能。

7.三维虚拟医院仿真平台

安装在监控中心的高性能图形工作站上,接收来自实时定位服务器的实时位置、报警等各类信息,并用三维仿真技术实时显示每个病患和医护人员的实时位置和运动轨迹,并用声音、图像的方式向值班人员显示各类预警、报警信息。

四、国外RFID医疗应用案例简介

2010HospitalIsraelitaAlbertEinstein(HIAE)成功安装的资产跟踪和温度监视解决方案。

2010拉斯维加斯医护中心采用RFID药品追踪追溯系统;患者追踪管理。

2010马里兰大学医疗中心采用RFID药品追踪追溯系统。

2009西班牙米兰12deOctubre医院Wi-Fi实时定位系统来提高其急救室(ER)员工的安全。

2009UniversityHealthSystemConsortium(UHC)基于Wi-Fi的系统来进行资产、库存、患者和全体职员的跟踪。

2008英国AiredaleHNSTrust采用实时定位系统跟踪静脉输液泵。

2008墨西哥中西部地区的GeneralHospital采用有源、基于Wi-Fi的RFID技术来追踪病人、工作人员和资产。

2008美国南卡罗莱纳州某医院导入RTLS系统,追踪查理斯顿市内三个院区的医疗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