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综合能力》真题与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56892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综合能力》真题与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级《综合能力》真题与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级《综合能力》真题与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级《综合能力》真题与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级《综合能力》真题与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综合能力》真题与答案解析.docx

《中级《综合能力》真题与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综合能力》真题与答案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级《综合能力》真题与答案解析.docx

中级《综合能力》真题与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2105年和2016年,李克强总理连续两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发展和支持社会工作。

报告者提出的“社会工作”是指()。

A、专业社会工作

B、行政性社会公众

C、社区管理工作

D、志愿性社会工作

答案:

A

2、小闫成为一名社会工作者以来,实务能力不断提升,并成为机构的骨干,在实践中小闫感到仅有实务能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能力。

下列小闫的工作中,重点体现发展社会工作专业能力的是()。

A、在机构运作中合理配置资源有效地进行服务传递

B、积极向服务对象提供信息协助他们争取合法权益

C、主动与服务对象建立关系并对偏差行为进行修正

D、通过不断总结反思服务经验形成有效的服务模式

答案:

D

3、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重点为网络成瘾人士提供服务。

社会工作者鸿雁接待了服务对象悠悠,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服务,悠悠上网时间逐渐减少。

在此服务中,鸿雁扮演的主要角色是()。

A、治疗者

B、咨询者

C、协调者

D、倡导者

答案:

A

4、最近,陈姐发现儿子小凡英语成绩不佳,于是每天都给他布置课外作业,但小凡不愿意做,母子俩天天为此吵架,关系越来越紧张。

社会工作者小刘获知情况后,分别与母子俩沟通,并针对他们希望尽快缓和关系的需求制订了服务计划。

上述小刘的工作内容属于()。

A、社区社会工作领域

B、矫正社会工作领域

C、学校社会工作领域

D、家庭社会工作领域

答案:

D

5、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常需返回家乡完成高中阶段学习并参加高考。

针对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小许采用变迁型学校社会工作方式为返乡学生提供服务。

下列小许的服务中,属于变迁型学校社会工作方式的是()。

A、促进家庭和学校联系并且提供追踪服务

B、建立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学生学习动态

C、成立学习互助小组帮助学生熟悉当地教材

D、对初三厌学学生提供情绪支持和矫正服务

答案:

C

6.老宋退休后脾气变得很暴躁,经常与妻儿吵架,家里气氛紧张。

社会工作者得知老宋一家的情况后为其提供服务。

下列社会工作者的做法中,体现关系协调者角色的是()

A.建议老宋向原单位争取返聘

B.帮助老宋逐渐适应退休生活

C.为老宋进行情绪疏导和减压

D.促进老宋与家人的相互沟通

答案:

D

7.关于社会工作要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理论和实务方法实现助人的目标

B.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灵魂作用体现在制定服务计划环节

C.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者以服务对象为客体的服务过程

D.作为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其在社会工作服务之前已存在

答案:

D

8.关于中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强调助人,中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都以个人为核心

B.随着社会发展,中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将会完全一致

C.由于起源不同,中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相互对立的

D.随着社会发展,中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可以有机结合

答案:

D

9.中西方社会文化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我国社会工作快速发展过程中,推动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伦理规范本土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A.全盘吸收西方国家成熟的社会工作价值观

B.全面接受中外社会及政治文化传统的影响

C.坚持维护中国传统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基础

D.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并找到相互融合之处

答案:

D

10.社会工作者小王出差期间,他的服务对象老李来机构反映自己与邻居之间的纠纷问题,同事小安接待了老李。

小安在与小王电话沟通后,暂时放下自己的工作,询问老李事情的来龙去脉,小安的上述做法体现的社会工作伦理责任是()。

A.尊重服务对象自决

B.维持服务的品质

C.保证专业的完整性

D.团队内相互协助

答案:

D

11.婚姻登记处的社会工作者小李在接待过程中,发现正准备离婚的王女士反复动员5岁的女儿今后跟爸爸生活,使女儿的情绪很不稳定。

经过了解得知,王女士主要担心带着孩子会给自己的再婚造成困难。

这让身为年轻母亲的小李对王女士的行为沈为不满,在接下来的服务中,小李正确的做法是()。

A.阻止王女士的错误做法

B.申请转介王女士给其他同事

C.立即纠正王女士的错误想法

D.关心王女士丈夫的处境

答案:

B

12.小毅刚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青少年服务部调入老年服务部,机构派来一位有经验的社会工作者与他一同探访社区独居老人。

一次,在如何处理老人隐私问题上,两人产生分歧,最后机构负责人支持了同事的做法,小毅心中感到很失落,此时,小毅应该选择的正确做法是()。

A.尊重同事的处理方法,以建设性的态度与同事沟通

B.尊重同事的处理方法,不再对服务中的任何问题提出建议

C.不满意同事的做法,继续向机构建议采纳自己的做法

D.不满意同事的做法,向机构提出重回去你个少年服务部工作

答案:

A

13.小峰升入初中后,越发注重同学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好朋友对自己的态度。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类发展阶段论,小峰在此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A.不断尝试新的事物

B.发展自我同一性

C.对他人做出承诺

D.学习重要知识技能

答案:

B

14.关于人类需要的说法,正确的是()。

A.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认为成长和自主是人的基本需要

B.阿尔德弗尔理论的主要特点是强调需要层次的顺序

C.马斯洛认为人的高级需要出现后,其低级需要就消失了

D.需要是人的基本特性,是人类活动和行为积极性的源泉

答案:

D

15.儿童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对世界及各种事物间的关系有新认识,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当新事物和刺激出现时,儿童认识世界首先运用的是()。

A.同化原则

B.图式原则

C.强化原则

D.顺应原则

答案:

A

16.小学生军军写作业总是拖拉,社会工作者与军军商量制订完成作业的时间表。

执行一段时间后,军军的学习习惯有了明显改善。

上述社会工作和的做法主要是基于行为()。

A.可控性特点

B.整合性特点

C.发展性特点

D.多样性特点

答案:

A

17.在青年阶段,个体的生理发展已经成熟并呈现出稳定的状态,心理机能处于相对稳定的高水平阶段,社会性发展更加成熟,下列特征中,符合青年心理发展的是()。

A.认知能力发展

B.人生观稳定

C.社会观成熟

D.友谊的发展

答案:

A

18.3岁的乐乐活泼好动,但语言发展迟缓,只能说出“爷爷”、“奶奶”等简单的词语。

社会工作者判断乐乐这种表现不符合儿童正常发育的普遍标准,其依据的标准是()。

A.统计学标准

B.个人主观体验

C.行为适应性标准

D.社会规范标准

答案:

A

19.早期父母离婚的经历,使小冯对婚姻生活一直很抗拒。

虽然小冯与女朋友相恋多年,也很希望给她幸福,但一直不想结婚。

最近,女朋友决定与小冯分手,他很苦恼,向社会工作者小李求助。

小李一句弗洛伊德分析理论为小冯提供服务,其最适宜的做法是()。

A.采用同理面质的技巧,促使小冯认识到与女友结婚就能共同幸福

B.采用袒露自我的技巧,结合自己的婚后生活纠正小冯的错误观念

C.采用角色扮演的技巧,引导小冯体会其情绪和行为背后的非理性信念

D.采用自由联想的技巧,帮助小冯发现潜意识中抗拒结婚的深层次原因

答案:

D

20.小志10岁时,他的父母在一次车祸中去世。

为便于照顾他,小志的爷爷奶奶将其带回老家抚养。

由于爷爷奶奶年岁已高,平时与小志的沟通交流很少,加上小志性格内向,上初中后变得更加孤僻,不愿与同学交往,产生了辍学的念头,常常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不理任何人。

社会工作者一句生态系统理论为小志提供服务,其最恰当的做法是()。

A.协助小志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

B.协助小志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

C.鼓励小志说出心中最真实的感受

D.帮助小志重新理解过去经历的意义

答案:

B

21.某中学的驻校社会工作者小赵,给高一新生开设成长小组,帮助他们了解、认识和探索自我,尽快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并激发自己的潜能,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依据人本主义理论,下列小赵的做法中,符合该理论基本价值的是()。

A.在小组活动中,强调学生之间的同质性

B.在小组讨论时,保证社会工作者是最后的决定者

C.在小组过程中,鼓励每位学生表达意见

D.在小组过程中,强化每位学生对自己的责任

答案:

C

22.张女士经营多年的企业需要转产,她对企业发展方向感到难以抉择,压力骤增,因此向社会工作者老周求助。

老周与张女士一起回顾了她的创业历程,帮助她意识到自己内心深处对新机遇、新挑战是有准备的,也理解了只有积极应对新变化才能提高自身生命的意义。

上述老周的做法依据是()。

A.女性主义理论

B.精神分析理论

C.生态系统理论

D.存在主义理论

答案:

D

23.根据增强权能理论,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应该()。

A.鼓励服务对象聚焦于自身的不足并向其输入希望

B.鼓励服务对象在人际互动中学习解决问题的经验

C.协助服务对象明确社会工作者是解决问题的主体

D.协助服务对象认识到社会工作者是其改变的媒介

答案:

B

24.刘女士因生活压力大,前来向社会工作者求助。

社会工作者小王在认真分析刘女士的情况后,既重视解决她的心理问题,也注重去改善导致压力问题的社会环境因素。

小王的上述做法依据的是()。

A.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B.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C.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D.任务中心治疗模式

答案:

B

25.李先生中年失业,多次找工作未果,失去了信心,整日借酒消愁,妻子为此跟他离了婚,带着孩子搬走了。

李先生找社会工作者小林倾诉:

“我太没用了,活着真没意思。

”小林说:

“李先生,您已经在非常努力地找工作了,只是因为经济形势暂时不好,工作不好找,您别灰心,我们一起再看看是否有其他工作机会。

”小林的上述回应所遵循的危机介入原则是()。

A.限定目标

B.反映感受

C.提供支持

D.替代选择

答案:

A

26.社会工作者注重自身品格和态度的培养,强调个案辅导过程应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建立伙伴关系,创造一个有利于服务对象自我成长的环境,帮助服务对象通过个人的力量实现改变。

上述内容反映出社会工作者采用的是()。

A.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B.人本治疗模式

C.社会中心治疗模式

D.行为治疗模式

答案:

B

27.7岁的阳阳在娇惯中长大,当其想法不能得到满足时,父母会因其哭闹而妥协,阳阳成了整个家庭的“小太阳”。

根据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该家庭关系结构属于()。

A.倒三角

B.纠缠

C.三角缠

D.疏离

答案:

A

28.80岁的张大妈向社会工作者诉说去住养老院的事情,她说:

“我一想到搬家就害怕,我住在这里有老邻居,到那儿我一个人也不认识,很紧张,怎么办呢?

”此时,社会工作者最佳的同理回应是()。

A.“你一提到离开家就担心,是舍不得离开老邻居和朋友吧,我会常陪他们去看你的”

B.“听起来你很害怕离开熟悉的环境,但那里的人也很好,有各种丰富的活动,你都可以去参加啊”

C.“不要担心,你很快会在那里交到新朋友,养老院里有人照顾,说不定你还觉得该早点儿去住呢”

D.“听起来你对搬家有很多复杂的想法,一方面你想住进去,这样可以得到更多照料,另一方面你又很担心自己会孤单、寂寞,希望和你熟悉的人在一起”

答案:

D

29.社会工作者小王在例行社区走访中,发现有位老伯常在街心花园默默发呆,小王主动与老伯交谈,得知他老伴刚刚去世,儿子在国外工作,也没什么朋友,老伴觉得孤单寂寞,小王在征得老伯同意后,开始为老伯提供个案服务。

该服务对象来源属于()。

A.外展工作

B.本人求助

C.个案访视

D.社区转介

答案:

A

30.社会工作者小汪在社区开展小组服务,小组成员包括目前已成功戒毒的康复人员和刚回归社会的戒毒人员,在小组中,针对刚回归社会的戒毒人员的困惑和遇到的困难,已成功戒毒的康复人员介绍了自己戒毒的心路历程,戒毒前后生活的变化,以及不复吸的经验,帮助刚回归社会的戒毒人员增强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