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56147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5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人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冀人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冀人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冀人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冀人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冀人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冀人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人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冀人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④、评价:

小组自评和他评。

你们还能举出哪些有关物体运动的例子?

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吗?

②、再找一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并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和图片。

第二个问题如有异议,教师可帮助展示资料或图片。

集中讨论探

究,直至意见统一。

关于物体的运动,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把它们记录下来,并且在自己最想研究的问题上作出标记。

1学生思考交流,并且在教材第1页记录自己的问题。

2学生汇报。

小组进行订正完善。

3教师给予评价。

关于运动有许多问题,也许我们今天还不能够很好解决,但

是随着自己年龄的增大,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许多问题的答案将会被

发现。

注意启发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说出更多的物体的运动形式。

㈡、指导学生学习搜集有关运动资料的方法。

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运动的知识吗?

那么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搜集有关运动的资料。

你搜集资料吗?

你有什么好方法?

1小组讨论搜集资料的方法。

2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3集体订正。

教师相应展示图片:

读书看报询问上网查阅

④、学生评价。

教师指导: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收集材料资料,教师可以结合自己查阅资料的经验,把自己在报纸上看到的和网络上查阅资料的经验与同学交流。

比如,如何通过标题查阅资料,如何进行快速阅读,教师要特别对学生如何在网上查阅资料、选择信息进行指导,并要提醒学生及时将有用的信息记录下来。

你知道怎样记录搜集来的资料吗?

你有什么方法?

1找学生说一说。

2教师利用课件出示:

搜集资料、制作卡片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

法。

把自己才查阅到的资料记录下来并制成卡片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那么完整的资料卡片都包括哪些内容呢?

①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学生讨论并设计资料卡片格式。

②小组展示汇报。

③比一比,哪一组设计的资料卡片最好?

④集体评价。

请同学们在下课后把收集有到的关物体运动的资料,做成资料卡片,看看谁制作的资料卡片最好!

谁的资料最完整、最准确!

把自己制作的资料卡片与同学交流、分享。

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资料卡片的设计和制作过程,让学生体验到独立完成资料卡片制作的乐趣。

㈢、本课小节: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㈣拓展延伸:

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但是有些运动又是相对的,你是怎样

理解的?

课下同学们讨论讨论

板书设计

云在飘

鸟在飞

运动着

的世界树在摇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

水在流

鱼在游

……

教学反思:

这次执教的这节课,我深有感触,我觉得有了问题之后,还要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方法已经找到了,那么该如何来实施呢?

如:

“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吗?

”有的说人在运动,汽车在运动,课时房子、大山却没有运动;

有的说所有的东西都在运动。

学生们被难住了。

此时小小的挫折与刚获得的成功体验形成了一个小小的落差,促使学生要找到验证假设的方法。

这就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习成为他们的一种内在需要,他们渴望教师给予帮助。

教师在此时介入指导,对学生无疑是“雪中送炭”,他们会很珍惜这种帮助的,这比老师提前灌输给他们要强得多。

第二单元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2、动物运动会

1.能够从多种途径观察到动物运动的方式。

2.能够通过感官和全身的活动,感知并模仿某种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3.能用图和文字的形式记录观察结果。

4.能够归纳出动物的多种运动方式,并能按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对观察.模仿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感兴趣。

2.能够感受到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

1.能够说出周围常见的动物的名称。

2.能找出运动方式相似的动物的共同特征。

其他目标:

1.开始意识到自然界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

2.能发现动物的身体某些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并与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准备:

各种表演辅助工具(棍子.悬挂铁丝.小物件等,两个特大号的袋子。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表扬同学们的第一次研究,鼓励大家继续努力。

“我们就会越来越

像科学家。

”)

二.研究动物的运动方式。

1.小组活动。

每组积极准备,选择教师提供的辅助工具,模拟一种或多种动物运动的方式。

2.表演,全班一起评价。

边讨论小结各种动物运动方式。

3.竞赛。

教师准备两个特大号的布袋或较厚的塑料袋,全组同学一起模仿袋鼠妈妈带着两个袋鼠宝宝一起跳跃。

看哪组速度快。

三.小组集体填写“动物运动会报名表”。

完成后讨论小结。

  

四.小组活动:

按不同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看哪组的分类标准最多分得最恰当。

鼓励发散思维。

五、课堂小结。

3、生命在于运动

1、能够通过分析发现多种动物运动的目的。

2、能够通过比较发现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

3、能利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并对测量和分析的结果进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能接受运动对人类健康有好处的观点。

2、能逐渐养成坚持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的习惯。

3、能与同学分工合作完成测量工作。

能够举例说出动物运动对其生存的意义。

意识到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可以帮助自己更准确地知道运动前后身体发生的变化。

计时工具。

学生小组活动用表格。

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二、了解两个名词:

心率、呼吸频率。

三、小组活动:

测量每位同学的心率和呼吸频率。

  注意:

分工合作,看哪组做得既快又好。

  测量在安静状态下的情况,不要故意做深呼吸等。

及时做好记录。

四、讨论小结。

根据同学们测量的结果发现:

......

五、全班集体活动,根据老师拍手的节奏原地跳或跑步。

两分钟后赶紧测量此时的心跳,并进行记载。

自己重复活动,测量运动后呼吸的频率,并进行记载。

(此环节可学生分组自由进行也可以全班和老师一起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时因老师拍手节奏的变化和气氛的热烈,学生可能会兴趣更浓。

六、小结。

1、讨论:

现在你们发现了什么?

2、引导学生了解坚持体育运动能使身体更强壮,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3、提出个人锻炼计划。

推荐资料:

为什么要从小参加体育运动

1、体育锻炼能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1)骨骼的生长发育:

骨骼生长需要不断地吸收蛋白质和无机盐(特别是钙和磷),人体必须有足够的 

维生素才能使钙和磷很好地吸收。

户外活动时,日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使皮肤中的一种物质(麦角固醇)转化 

成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

另外,体育锻炼中, 

跑跳等动作对骨骼的骨化中心能起一种机械刺激作用,改善 

血液循环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

(2)肌肉的生长发育:

经常锻炼,肌纤维变粗, 

肌肉血液供应好,毛细血管增多,促使肌肉强壮。

(3)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

在体育锻炼中, 

肌肉的活动是在神经系统的直接指挥下进行的,肌肉有节奏 

的收缩和放松,也对神经系统产生良好的作用。

由于神经系统与身体各组织、器官的联系加强了,因而改善和 

提高了彼此之间的协调能力。

(4)心脏的生长发育:

经常锻炼的儿童,心肌健壮, 

跳动次数比一般儿童要少,这是心脏健康的表现。

“您的心脏就是您的健康。

”这是联合国“世界卫生日”提出的口号。

2、体育锻炼能使儿童更聪明。

一个人是否聪明,

主要取决于大脑的功能。

儿童大脑需氧量占整个人体需氧量的50%,体育锻炼消耗大量 

的能量,为了满足运动的需要,新陈代谢加速。

血液循环增强。

从而保证大脑获得更多的氧气和养料。

大脑工 

作时的能量来源于血液中的葡萄糖,体育锻炼还可使体内胰岛素工作正常,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更好地发挥 

“聪明”功能。

3、体育锻炼能增强儿童的抵抗力。

医生常说,体育锻炼作为防治疾病的手段是任何药物都无法替代的。

比如,一个人坐着不动,一分钟只能 

摄取1/4公升的氧气,而跑5 

公里,一分钟能吸取2公升的氧气,等于坐着不动时的8倍,仅从获氧量来看,锻 

炼与不锻炼对健康的影响就大不相同。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经受各种气温的刺激,尤其是在冬季,能更有效地改善心脏、血管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对寒冷刺激的适应能力。

4、小吊车

1、能根据图和文字的提示,制作小吊车模型。

2、能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分析动物骨骼、肌肉与其运动的关系。

1、能对制作模型、设计仿生产品表现出较大的兴趣。

2、能发挥创造力,大胆设计仿生产品。

1、能

举例说出人体的运动是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2能描述某种运动方式有利于锻炼人体的哪部分肌肉。

3、能对一种仿生产品的设计过程进行描述,体会到仿生产品是科学技术结合的产品。

4、能联想到现代各种交通工具的运动方式与动物的哪种运动方式相似,例如,飞机的飞行与鸟的飞行方式相似。

一、激趣启疑,引入新课。

CAI场景:

货轮靠岸了,同学们想想看,有哪些办法可以把货物搬上岸?

(滑梯、直升机、吊车……)

激趣:

老师今天给你们准备好了一辆小吊车(出示小吊车)。

别小看它呀,它一样可以灵活的提起和放下

重物。

不信的话,看看老师的表演!

(教师演示)

激发提问:

对于这个有趣的小吊车,你有什么疑问吗?

引出课题:

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小吊车工作奥秘在哪里呢?

这是我们今天的课题。

(板课题:

小吊车的奥秘)

二、制作小吊车模型,探究发现其构造和工作原理。

1、CAI:

探究问题1:

小吊车工作奥妙在哪里?

2、学生分组制作小吊车模型。

3、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作品,表演小吊车提起和放下重物。

师生共同评价。

4、分组有目的的“玩”小吊车.

注意观察:

小吊车工作的几个关键构造是什么?

注意体验:

两根牵引绳如何协调作用牵动吊臂?

6、说出我的发现:

小吊车工作的奥妙。

三、通过感受肢体运动,联系小吊车的工作原理,推想动物肢体的运动原理。

你觉得我们身体有哪些部位可以像小吊车这样提起和放下重物?

2、设疑:

我们的手臂也可以像小吊车这样灵活的提起和放下物体,你觉得它们相似吗?

引出探究问题2:

手臂与小吊车的运动原理相类似吗?

3、摸一摸(手臂)

看一看(CAI提供手臂剖面图)手臂的构造怎么样。

4、学生类比手臂与小吊车模型,描述手臂与小吊车相类似的构造。

用手臂模仿小吊车提起和放下重物,观察体验手臂的变化。

感觉手臂运动过程中骨骼、肌肉、关节的作用。

5、类比小吊车的工作原理,推想手臂的运动原理,并简单描绘猜测图。

学生投影展示猜想图并表述推测依据。

四、动画模拟手臂的运动过程,领会和归纳: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时,牵拉前臂骨,完成曲臂运动。

反之则是

伸臂运动。

五、体验肢体的其他运动,进一步认识肢体运动是多个运动器官协调作用的结果

1、引导迁移:

身体的其他部位运动原理是不是一样呢?

2、学生再体验踢腿等运动,说说原理。

3、帮助学生提升认识:

肢体运动需要多个运动器官的协调作用,任何一块肌肉、一块骨,孤军作战都不足以完成运动。

六、初步了解仿生学和仿生方法,尝试仿生创意设计。

1、启发:

事实上,吊车正是人们在研究了手臂的运动原理后发明出来的一种机械。

2、谈话:

你还知道有哪些仿生产品?

3、讲述仿生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STS)

4、学生通过视频了解仿生方法(视频:

仿生典例)

5、头脑风暴:

学生分组探讨一个仿生创意。

6、激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回家设计或制作仿生作品。

七、根据个人兴趣特长,

课外自主进行仿生实践活动

把小组的仿生创意进行仿生制作、制图或科幻绘画。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位置与运动教学设计

5、确定位置

1、能选择参照物,并能准确地、定性地描述一个给定物体的相对位置(前后、左右、远近、东西、南北等)。

2、会使用平面图,能在图上找到自己要去的位置。

3、能根据从甲地去乙地的语言描述,画出相应的路线图,并按图设法找到相应的地点。

4、能用一些表示方位的术语清晰地描述自己的位置。

教学重点难点:

能准确地、定性地描述一个给定物体的相对位置能根据从甲地去乙地的语言描述,画出相应的路线图,并按图设法找到相应的地点,

教具准备

各种小物件(尺子、笔、塑料块、小木块、小球、书等等)。

红色小方块。

地形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记忆游戏。

每组分发一些小物件(用小塑盒装好)。

在10秒钟内尽可能地记住桌上的物件的位置。

转过身去,由另一同学迅速改变桌上物体原来的位置。

再转回来,说出

桌上物体的位置

发生了哪些变化。

引导学生了解:

一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另

一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的参照物。

利用游戏这种学生喜爱的方式直接引出研究主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掀起所要探究问题的好奇心,引发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使课堂一开始就显得轻松而又快乐。

二、在图上找位置——欢迎你到我家来。

每组分发一张长沙市市区地图,

1、请每位同学找到自己学校和自己家的具体位置。

2、通过观察地图,你知道了什么?

有什么问题?

生会讨论关于方位描述、比例尺、图形符号等方面的问题。

三、分析我校校园的地图。

小组活动:

弄清东西南北各个方向,北校门和南校门的位置,在200亩的校园范围内,建筑物和绿化带的分布情况。

第二课时

一、在校园内开展找红色小方块的比赛。

每组分发一张标有红色小方块位置的校园地图,同学们根据地图的指示在规定时间内分散到校园各个角落寻找红色小方块,老师做计时的工作,看哪个组最快最准。

准备工作:

1、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

2、不要打扰其他班上课。

3、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在小方块旁边标明距离。

学生根据比例尺进行推算。

 

二、小结,公布比赛结果,对所有同学予以鼓励。

三、布置课外活动:

1、收集各

种地图。

2、给

同学画一张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路线图。

课后小记:

新的时代,新的教育,新的环境,新的课堂。

只有创设宽松的环境,才能让孩子成为创造者。

教学一开始,用一个神奇的游戏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点名研究的主题,这就使教学研究有了目的性。

在辨认物体的环节,由于没有教师的过多限制,学生的自行探究更像科学家在从事科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科学和理解科学,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师生之间心灵交往的和谐境界,是教育技巧的顶峰。

6、做沙盘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学校中各个建筑物的位置,画出自己学校的平面图。

2.能在沙

盘上摆出自己学校各种设施的位置。

3.会制定简单的活动计划。

4.根据自己的计划或方案,制作出橡皮泥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与同学有效地

进行分工合作。

2.能与其他小组评价各组的活动结果,并分析成败的成因。

3.关心校园环境,愿意设计新校园。

科学知识目标

能用橡皮泥模型的形式展示自己设计的校园规划图,能说出自己的设计意图。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制作校园沙盘模型培养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

2.学生在经历探究活动的同时,体验确定物体位置的关键条件。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

课时建议:

课前准备:

1.老师简单介绍什么是沙盘,是如

何制作的。

2.运用《确定位置》的知识画好校园平面图或设计新校园平面图。

3.自由组合分好组(4-6人一组)。

4.学生准备材料:

橡皮泥、玩

具人、玩具树、泡沫、颜色笔、纸板、剪刀等。

5.老师准备材料:

一个已做好的橡皮泥模型。

(一)导课

1.课件展示介绍传统沙盘,电子沙盘,激光沙盘。

2.模型展示:

用橡皮泥做校园模型。

(二)新课教学

活动:

做校园沙盘模型

教师讲解:

1.用大的硬纸板做底座。

在纸板上画好学校平面图。

用橡皮泥等材料做出立体的楼房等校园建筑物,根据平面图摆放好位置。

(可以用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泡沫做楼房,硬纸板做围墙,小木棍做旗杆等)。

2.如果是按照学校的原样做模型,要注意建筑物的比例。

(四年级的学生还不能很精确地计算出比例尺,可以先做一个学校的主要建筑,以此为参照物。

再做其他的建筑物。

3.如果是设计新校园,则要注意建筑物的布局是否合理。

(如学校大门、教学楼的方向,操场、厕所的位置的设置等。

学生活动:

1.听完老师的讲解后,小组讨论或修改平面图,制定活动计划。

2.学生分组制作橡皮泥模型。

有的学生可能会比较注意一些细微的地方而忽略了主要的,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先做学校的主要建筑。

3.展示与交流

制作完毕后把各组的作品展示出来

,根据建筑物的比例、形状、大小、位置是否准确等方面进行评比。

如果是设计新校园则说说自己的设计意图。

作业:

拓展活动:

参加未来校园的设计大赛

板书设计:

做沙盘

步骤:

1.制定小组活动计划

2.学生制作校园沙盘模型

3.展示模型

7、动与静

能够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1.愿意对物体“运动和静止”的问题进行探究。

2.能意识到对一些物体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能举例说明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判断实际生活、环境中物体的运动情况,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如何选择参照物判断物体的动与静。

多媒体设备。

材料与用具:

电扇,多媒体课件。

1.让两组同学来模拟运动和静止两种状态,并分析对两组学生来说,哪一种算运动?

哪一种算静止?

同学演示:

第一组行走,第二组不动。

提问:

哪位同学愿意发表意见?

(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为什么你会这样想?

你认为这两种状态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是什么动了?

什么没动?

引导学生归纳出:

当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时是运动,否则就是静止。

2.想象:

夜晚,月亮走我也走的情景。

3.观看荡秋千的图片。

教师:

同学们:

在生活中,你

一定会见到很多运动和静止的物体!

例如:

我们坐在行驶的车上观察车外的景物,会有什么发现呢?

秋千上的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1.举例探讨

关于运动与静止,我曾经听到过一段有趣的对话。

有一次,我坐火车,旁边有一对母子,小男孩大约3~4岁,可能第一次坐火车,什么都感到新鲜,火车开了以后,他还在东瞧瞧,西看看。

突然,他注意到窗外的景物,然后就像发现什么新大陆似得叫了起来:

“妈妈,房子和树都在往后跑。

”他妈妈就笑了:

“傻孩子,不是房子和树在跑,而是火车在动。

现在我要求四人一组,同学之间对此问题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你同意谁的话?

为什么?

归纳

小组的意见,等会派代表来汇报。

各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旁听。

小组汇报与交流。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发现和观点进行解释和交流。

(其中,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小男孩的话,如:

“你们坐火车或汽车时,有没有这种感觉?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假如小男孩站在路旁,他还会认为房屋和树木在动吗?

”“为什么坐在车里会有这种感觉?

他有把自己看成是动的吗?

”“当他把自己看成是不动的,然后比较房屋、树木与自己的位置,他发现了什么?

”等等)

归纳:

科学上判断物体的动与静,一般会先假设一个不动的物体,我们称为参照物,然后会拿要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进行比较,看它们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有,则这个物体就是运动的;

否则,就是静止的。

2.运用多媒体演示孩子“荡秋千”的片段。

请四人小组的同学一起分析,根据上面所学的知识,如果要研究秋千上男孩的运动情况,我们可以选择哪些物体做参照物?

分别和这些参照物比较,秋千上的男孩的运动情况有没有不同?

有什么不同?

各小组同学分析讨论,教师巡视旁听。

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同学相互交流质疑。

为什么同一个人,既可以说他是运动的,又可以说他是静止的呢?

让学生交流得出:

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参照物的选择很重要。

3.引导学生用参照物、位置改变等科学用语,讨论课本插图中,不同情景下戴帽子同学的运动情况。

分析电扇工作时各部分的运动情况。

引导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判断例子中物体的运动情况,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三)课堂练习

(教师出示幻灯片)师生共同完成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秋千上的人静止地面上的人运动

秋千上的人运动地面上的人静止

研究的物体参照物位置是否改变动或静

乘客

地面、树改变动

乘客司机、汽车没改变静

8、快与慢

教学目标:

知识:

能从位置、方向和快慢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力:

能通过实验探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设计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合作探究小车运动情况;

愿意把本组让小车跑得快的方法告诉其他组。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如何描述一个物体运动的快与慢。

教学难点:

在比较

实验中学习如何控制实验变量。

教具准备:

秒表、玩具小车、资料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动物的运动”单元,初步认识动物运动的快慢。

二、感受快慢

1、把学

生带到操场进行分组,每4至6人为一组,在规定的一段距离内,进行比赛,看谁跑得最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