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讲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54477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绪管理讲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情绪管理讲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情绪管理讲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情绪管理讲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情绪管理讲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情绪管理讲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情绪管理讲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绪管理讲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情绪管理讲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不应该有情绪」,所以不肯承认自己有负面的情绪,要知道,人一定会有情绪的,压抑情绪反而带来更不好的结果,你失恋了,你伤心是正常的;

你遇到歹徒,恐惧是正常的,被人误会了,愤怒也是正常的。

所以,当你的情绪符合客观事件时,告诉自己:

我现在的情绪是正常的。

这样一暗示,情绪紧张度会下降,内心自然会平静。

很多时候人的痛苦并不来源于情绪本身,而是来源于对情绪的抵触。

2、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管理自己的情绪)

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是指控制自己的情绪活动以及抑制情绪冲动的能力。

情绪的调控能力是建立在对情绪状态的自我觉知的基础上的,是指一个人如何有效地摆脱焦虑、沮丧、激动、愤怒或烦恼等因为失败或不顺利而产生的消极情绪的能力。

这种能力的高低,会影响一个人的工作、学习与生活。

当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低下时,就会使自己总是处于痛苦的情绪旋涡中;

反之,则可以从情感的挫折或失败中迅速调整、控制并且摆脱而重整旗鼓。

3、情绪的自我激励能力(有效推动自己)

情绪的自我激励能力是指引导或推动自己去达到预定目的的情绪倾向的能力,也就是一种自我指导能力。

它是要求一个人为服从自己的某种目标而产生、调动与指挥自己情绪的能力。

一个人做任何事情要成功的话,就要集中注意力,就要学会自我激励、自我把握,尽力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潜力,这就需要具备对情绪的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够对自己的需要延迟满足,能够压抑自己的某种情绪冲动。

4、对他人情绪的识别能力(认识别人的情绪)

这种觉察他人情绪的能力就是所谓同理心,亦即能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为别人设想。

愈具同理心的人,愈容易进入他人的内心世界,也愈能觉察他人的情感状态。

5、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处理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是指善于调节与控制他人情绪反应,并能够使他人产生自己所期待的反应的能力。

一般来说,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是一个人是否被社会接纳与受欢迎的基础。

在处理人际关系过程中,重要的是能否正确地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情绪情感,因为,一个人的情绪表现会对接受者即刻产生影响。

如果你发出的情绪信息能够感染和影响对方的话,那么,人际交往就会顺利进行并且深入发展。

当然,在交往过程中,自己要能够很好地调节与控制住情绪,所有这些都需要人际交往的技能。

具有良好情绪特征例如乐观、热情、自尊、自信、等有利于人际间产生相互吸引,使彼此间情感融洽。

而自卑、情绪压抑、爱发怒的人,往往不能与他人正常相处,难沟通、易疏远。

(——良好的情绪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建立,情绪标志着人格的成熟度。

人格健康的人,情绪反应适度,具有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经常保持愉快、满意、开朗的心境,并富有幽默感。

三、看材料:

材料一:

据我国史书记载,伍子胥在过昭关时,陷入进退两难的处境,

结果因极度焦虑而一夜间须发全白。

材料二: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才华出众,机智过人。

但诸葛亮利用

其气量狭小的弱点,巧设计谋,气得他断送了风华正茂的性命。

材料三:

《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多年考不中举人,直到50多岁时,

终于听到自己金榜题名,“喜极而疯”。

问:

这三则材料分别体现了什么情绪?

结果怎样?

这就是人们的情绪,情绪过度时,甚至可以断送性命。

四、有情绪的人是正常的,没有情绪的人才是不正常的。

情绪无好坏之分,一般只划分为积极情绪、消极情绪。

由情绪引发的行为则有好坏之分,行为的后果有好坏之分,所以说,情绪管理并非是消灭情绪,因为情绪不可能被完全消灭,但可以进行有效疏导、有效管理、适度控制。

亚里士多德所言:

“任何人都会生气,这没什么难的,但要能适时适所,以适当方式对适当的对象恰如其分地生气,可就难上加难。

”据此而言,情绪管理指的是要适时适所,对适当对象恰如其分表达情绪。

“情绪管理”不是要去除或压制情绪,而是在觉察情绪后,调整情绪的表达方式,即是以最恰当的方式来表达情绪。

健康的情绪管理之道:

以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情境表达适当的情绪!

五、认识我们的情绪

情绪是什么?

——从心理学层面来说,情绪是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行为反应,为人和动物共有。

(内心的感受经由身体表现出来的状态)

情绪的基本形式:

基本情绪:

快乐、愤怒、悲哀、恐惧

复合情绪:

由恐惧、痛苦、愤怒组合起来的复合情绪可叫做焦虑

由愤怒、厌恶、轻蔑组合起来的复合情绪可叫做敌意

六、人情绪变化的外在表现模式——表情(面部、言语、身段)

面部表情能比较精细地表现出人的不同情绪。

人类表达情绪的主要方式是一样的,如笑都表示快乐,这是全人类不学而会的。

《别对我说谎》本剧根据真人真事改编。

其灵感来源于某行为学专家的真实研究,Lightman博士能从面部表情、不自觉的肢体语言、你说话的声音和言辞中,寻找到真相,读出别人的真实想法。

他不仅仅能知道你在撒谎,而且知道你为什么撒谎,从而将犯罪调查中的真实与谎言昭示天下。

他们经常帮助当地警方,接手一些没有事实证据的无头案件。

他们是唯一不需要DNA或者人证物证这些东西就可以看透真相的人。

如果嫌犯的惊吓表情超过一秒,他就是在伪装和撒谎。

如果愤怒是真实的,上眼皮会提起,嘴唇会变薄。

当人们发自内心的感到愧疚时,通常目光会向下然后移开。

咬嘴唇是焦虑、想控制情绪。

嘴唇紧抿,表示有所隐瞒。

单边收肩膀,对所说的没信心。

吞咽口水表示强烈的情感

迅速眨眼,表示有所隐瞒

人们在撒谎的时候不会用到大量的修辞。

很多罪案剧都反映的是物理层面的东西,而我们这部剧集要反映心理层面的东西。

为什么那个人要作出那种表情(或反应,或情绪)?

为什么有些身处危机中的人被告知自己可能获救的消息后,在确定自己安然无恙前反而会变得更加害怕?

这些都是心理和情绪的反映。

七、有关情绪的几种理论

情绪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古老的命题,关于情绪的理论很多。

早期理论:

詹姆士—兰格理论:

我们一般认为人是先悲伤后哭泣,先害怕后逃跑,即先产生某种情绪之后才有机体的变化和行为的产生。

但该理论则认为是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他们认为悲伤乃由哭泣而起,愤怒乃由打斗而致,恐惧乃由战栗而来,高兴乃由发笑而生。

(这种理论虽荒谬,但它引起人们对情绪机制研究的广泛兴趣,在情绪心理学中有一定地位的。

坎农—巴德理论:

该理论认为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它们都受丘脑的控制。

由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传至丘脑;

再由丘脑向上传至大脑,产生情绪;

向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如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瞳孔放大、肌肉紧张等。

(该理论忽视外因变化的意义,忽视大脑皮层对情绪发生的作用,也是有缺陷的。

八、情绪的二因素理论

1、危桥实验

2、二因素理论的解释

与人们的一般常识不同,个体的情绪经验并不是因自身的遭遇而自发形成,

它是一种两阶段的自我知觉过程。

在这一历程中,人们首先体验到的是自我的生理感受,然后,人们会在周遭的环境中,为自己的生理唤醒寻找一个合适的解释。

当你感到心跳加快、浑身发热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地去思考周围的环境,发现一些线索,然后套用到目前的情绪上来。

如果此时眼前出现的是你倾慕的对象,你也许就会感觉到爱情的滋味。

也就是说,人的情绪体验更多来自于情绪被唤醒时自己给自己的解释,而不是当时的真实遭遇。

简而言之,吊桥上的男士将过桥时心跳加速的感觉错误归因成为“心动”。

通过这个理论明白一个道理:

有时候心动未必就是爱情。

(英雄救美)

心动,是一瞬间的颤动;

动心,是情感和思想发生波动。

两者有区别。

当代情绪发展理论:

认知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提出,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是由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识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认知过程起决定作用。

分化理论:

汤姆金斯和伊扎德提出。

情绪并不是伴随着其它心理活动一起产生的一种副现象,而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情绪在人的心理活动中起着适应环境的独特作用。

比较有影响的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理论会在后面着重讲到。

九、互动:

情绪表达

准备:

纸、笔

A、请大家在纸上写表达各种情绪的词语,至少写三个。

然后每个人说出2个情绪词汇,大家辨析。

(P55体验时刻)

展示情绪词汇:

情绪:

烦恼、紧张、兴奋、无奈、委屈、愤怒、郁闷、焦虑、奇怪、恐慌、崩溃

担心、憎恨、嫉妒、痛苦、恐惧、哀伤、忧愁、绝望、失望、难过、麻木、

困惑、后悔、孤独、怀疑、寂寞、歉疚、自责、同情、烦躁、怜悯、心虚

惊讶、羞涩、无力、厌恶、伤心、寒心、快乐、喜悦、平和、快活、轻松

平静、狂喜、窃喜、释然、畅快、满足、自在、怨、爱、激动、冷漠、心动

幸福、惭愧、遗憾、害怕、迷茫、失落、享受、愉悦、焦灼、渴望、厌恶

压抑、忧郁、无助、无聊、轻蔑、抗拒、气愤

十、辨析情绪

——哭泣不是情绪,更不是负面情绪

不开心不是情绪的一种,而是一些负面情绪的统称,不开心一般是不会单独存在的。

(不开心的背后,是些什么情绪?

你还可以用其它什么文字去描述这种心情?

——学会辨析,然后准备表达情绪。

——一个人越能精确地以言辞表达他的感受,就越能掌握处理情绪的能力。

例如,当孩子生气时,他可能感到失意、愤怒、混乱、被出卖、妒忌等,当一个女士感到难过,可能感到受伤害、被排斥、空虚、沮丧等。

认识到这些情绪的存在,对方便更容易了解和处理他们所面对的事情了。

互动:

B、说一句话,事件+情绪

示范:

孩子的中考没有取得理想成绩,我觉得……

自己负责的项目得到了领导的肯定,我觉得……

今天晚上要和一位本年没见面的好朋友一起吃饭,现在我觉得……

(生活中,很多人并不会表达情绪,或者中国人不习惯直接表达情绪,这不是好事。

比如夫妻相处中,对方的做法让你感到委屈,或者气愤,你把自己的情绪准确表达出来,远比指责、批评要好得多。

以男朋友约会迟到的例子来看,他让你等了很久,你很生气。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婉转告诉他:

「你过了约定的时间还没到,我好担心你在路上发生意外。

」试著把「我好担心」的感觉传达给他,让他了解他的迟到会带给你什么感受。

什么是不适当的表达呢?

例如:

你指责他:

「连约会都迟到,你为什么都不考虑我的感觉?

」当你指责对方时,也会引起他负面的情绪,他会变成一只刺猬,忙着防御外来的攻击,没有办法站在你的立场为你著想,他的反应可能是:

「路上塞车嘛!

有什么办法,你以为我不想准时吗?

」如此一来,两人开始吵架,别提什么愉快的约会了。

(可以孩子晚归不给家里打电话为例)可叫现场成员回答

如果你想用恰当的情绪来表达,请把主语换成“我”。

十一、古代审案心理学原理

(1)我国古代官员审案时有这样的方法,给被告的嘴里放上一把干燥的米饭。

如果在审讯之后,他吐出的米饭仍是干燥的,他就被认定为是有罪。

其心理学依

据是,当人恐惧、焦虑时的一个生理变化是唾液分泌减少,嘴会变得干燥。

(2)据说,从前印第安人也有类似的审案做法。

法官向偷窃嫌疑人讲述与案情

有关的词句,诸如“偷钱”、“钱袋”、“被害人的姓名”、“钱的数量”等等。

被告必须不加停顿地回答,同时,还要很轻微地敲锣,敲出的声音只能让法官听

到,站在远一点的人就听不到。

如果一个人真的有罪,由于恐惧和紧张,他在回

答法官的问话时,就会语无伦次,并不自觉地使劲敲锣,旁听者听到锣声就会指

控他是贼。

十二、情绪影响生理一

材料: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年轻时体质较差,加上工作紧张,用脑过度,身体十分虚弱,多方求治也不见效。

后来,一位名医给他进行了检查,没有给他开药方,只送他一句话:

“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名医。

”法拉第细细品味这句话,悟出了其中的奥妙。

从此,他经常抽空去看马戏和喜剧。

精彩的表演,总是令他开怀大笑。

他还到野外和海边渡假,调剂生活,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

久而久之,法拉第的身体逐渐地康复了。

问题:

从这则材料中可得出什么结论?

(进行讨论)

小结:

分成两方面来说,从开始的“工作紧张,用脑过度”,以致于“身体虚

弱”,说明情绪对人的身体和生活有消极影响;

从后来的“经常保持愉快的

情绪”,以致于“身体逐渐康复了”说明情绪对于人的身体和生活有积极

影响。

即情绪对身体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

十三、情绪影响生理二:

数据图

医学临床观察表明,50%---80%的疾病与不良心境、恶劣情绪有关,常见的心血管等心因性疾病都与长期情绪紧张有密切关系,不少肿瘤患者在发病前都有经历精神创伤的历史。

不健康的情绪对人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都有明显的影响。

在战地医院中,获胜一方的士兵的伤口比失败一方士兵的伤口愈合速度快。

这说明良好的情绪、情感状态有利于保持身心健康;

不良的情绪、情感状态,则可以损害人的身心健康。

情绪状态是一种隐形的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反映到身体的疾病方面。

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过度的焦虑、紧张、气愤、忧愁的情绪状态,超出人体生理调节的临界点,就会引发生理上的异常或病变。

中医所说的“百病生于气”,“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和人们常说的“病从心生”就是这个道理。

我国古代就有心理养生的思想。

愉快、欢乐、适度平和的情绪状态能使中枢神经活动处于最佳状态,保证体内各系统活动的协调一致,激活人的免疫系统,提高人的免疫能力,即使身体有了疾病,也能很快治愈。

十四、两只猴子同时关在笼子里,一只被捆住了,不能动;

一只可在笼子里活动。

实验者每隔20秒对猴子进行一次电击。

每次放电前5秒,笼子里的红灯就会亮起来。

笼子里有一个开关,可以自由活动的猴子在笼子里活动时发现了这个开关,每当红灯亮时,它就会按动开关逃出笼子。

而另一只猴子不能活动。

实验不间断地进行,有一只猴子先死了。

请你判断:

哪一只猴子先死?

为什么?

猴子害怕电击,都希望逃避。

被捆住的猴子毫无办法,只好听天由命;

可以活动的猴子为了逃避电击,需要时刻注意红灯的闪动。

红灯一亮,就需要迅速打开开关,向外逃窜。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以活动的猴子时刻处于紧张、焦虑、恐惧中,这些都是消极的情绪状态,对生物机体有重大的影响。

十五、九个人过桥的试验

十六、情绪影响能力

情绪犹如双刃剑。

一方面,情绪对人的身体和生活是有积极影响的。

情绪可以充实人的体力和精力,提高个人的活动效率和能力,促使我们健康成长。

另一方面,情绪对人的身体和生活是有消极影响的。

情绪会使人感到难受,抑制人的活动能力,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和活动效率,做出一些令自己后悔甚至违法的事情。

十七、资料:

美国:

25万名中小学生挑选1500智商高的同学追踪研究,对其中150名最成功的智力优越者研究表明,他们不仅具有良好的智力,而且具有良好的情绪因素,如热情、自信等。

日本:

情绪低落几乎忘掉记忆内容的1/4;

而情绪很好的同学在相同时间忘掉1/20。

十八、情绪稳定性小测验

十九、徐力弑母

17岁的徐力是浙江省金华市第四中学高二的学生,徐力从小到大基本上是

在母亲的细心照料下成长的。

母亲吴凤仙工资不高,就帮别人加工点毛线衣赚点钱供儿子读书。

徐力考进了学校的重点班,吴凤仙要求儿子每次考试成绩都要排在班级前10名。

徐力感到压力很大,重压之下不禁觉得母亲对自己管得太严了,同时母亲提出的要求他也无法实现,深感委屈和压抑。

2000年1月17日中午,徐力放学回家吃过中饭后,他的母亲对他又是一阵说教,他感到忍无可忍,便拿了一把铁榔头将母亲杀害。

 

二十、青少年情绪活动的特点

二十一、认识情绪:

我们的误解

——情绪不是与生俱来

情绪和事情完全可以分开,引起情绪的不完全是事件本身

情绪无正负之分,它是自然产生的,不可能被压制

情绪可以被管理,情绪管理能力可以经训练而培养出来

二十二、一般处理情绪的途径

——忍、爆、逃

情绪管理的最基本形态有四种:

拒绝、压抑、替代和升华。

拒绝,拒绝接受某些事实的存在。

拒绝不是说不记得了,而是坚持某些事不是真实的,尽管所有证据表明是真实的。

例如,一名深爱丈夫的寡妇在丈夫死去后很久,仍然表现得好象他还活着,吃饭的时候仍然还留着位置,给他盛饭。

拒绝是一种极端的情绪防御形式。

一般人很难纠正她,因为在心理机能上,她是无法接受外界的帮助的。

压抑(忍),压抑是一种积极的努力,自我通过这种努力,把那些威胁着他的东西排除在意识之外,或使这些东西不能接近意识。

和拒绝不同,压抑是一种强压,势必带来一些副作用。

压抑在某种程度上是违背人的本性的。

什么叫提高人的修养?

提高修养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进行自我压抑,不能干想干的事,不能说想说的话。

修养的提高是付出了人性的代价的。

压抑是人在情绪管理中经常运用的。

但过分压抑也是有害的,如果不能有效进行疏导的话。

替代,将冲动导入一个没有威胁性的目标物。

在实际运用上,有一种表现形式就是迁怒。

如果今天你被你老板骂了,如果你有下属,你很容易迁怒下属。

如果你又没有下属可以迁怒,势必将这种情绪带回家,妻子或丈夫将成为不幸的对象,妻子和丈夫可能又会把它传给孩子,孩子去学校,又会去招惹其他孩子,一顿打架后,老师又会传你到学校,也许你还不明白由头。

这的确就是一个迁怒的恶性循环。

怎么找一个好的替代品也许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升华,是唯一真正成功的情绪管理机制。

升华是可怕的无意识冲动转化为社会接受行为的渠道。

例如,如果你把攻击性的冲动直接指向你想攻击的人,那么你将陷入困境。

但是,把这些冲动升华为,诸如拳击、足球比赛之类的活动,就可以被接受。

在我们的社会里,攻击性的运动员被看成是英雄。

拳击比赛之所以这么受欢迎,还在于他不仅仅让比赛的选手的情绪得到了升华,同时让观众的攻击性情绪也得到了排解,看人打,似乎自己也打过了,气也出了。

二十三、活动:

情绪调节策略集中营

•目的:

学习情绪调节方法

•准备:

每人一张A4纸和笔

•操作:

1、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写下可以

调节情绪的方法。

写好后,进行分享。

2、先写下自己经常用到的情绪调节方法,再写下今天分享到的自己愿意在今后尝试的情绪调节方法。

进行小组内的分享。

二十四、倾诉

倾诉的好处?

向谁倾诉?

二十五、活动:

听我细诉

目的:

学习倾诉不良情绪

二十六、绝大多数忧虑是我们想象出来的

二十七、忧虑及其消除

1、明确地写出心中忧虑的事

2、找出事情的真相,忧虑自然消失

3、了解事情最坏的状况,并立即开始设法改变

4、要清楚地认识到成功需要时间和过程

5、把注意力集中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程序上

6、去做你害怕的事情

7、你要认识到一切都会过去

二十八、压力疏导一

二十九、压力疏导二

(心理学上表明,助人行为会让你体内的正面荷尔蒙——多巴胺加速分泌,提升幸福指数。

三十、有效的治标技巧——配合

1、情绪和智商成反比

2、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三十一、三十二:

活动:

模拟情绪

说出对情境的不同反应,重点讨论不同的反应,思考为什么面对同样的情景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

突出认知的作用。

三十三:

情绪的真正来源:

如果有一天,你来听我讲课,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然后是20分钟的休息。

休息过后,你刚坐下,我就因为一些很细微的、没什么意义的事情指责你,对你大发脾气,而且越骂越凶,更当着众人对你说出一些很难听的话……

这个时候,你会有怎样的情绪反应?

假如你在休息期间,朋友给你一个来电,告诉你刚收到的消息,原来我昨天刚才从精神病院出来,之后你马上结束与朋友的谈话,把手机收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我完完全全做出与前面一样的行为:

因为一些很细微的、没什么意义的事情指责你,对你大发脾气,而且越骂越凶,更当着众人对你说出一些很难听的话。

此刻,你心里又会有怎样的情绪反应?

三十四、艾丽斯的情绪ABC理论,也叫合理情绪理论。

A:

诱发事件(activatingevents)

B:

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beliefs)

C:

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consequences)

两个人一起在街上闲逛,迎面碰到他们的领导,但对方没有与他们招呼,径直走过去了。

这两个人中的一个对此是这样想的:

“他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没有注意到我们。

即使是看到我们而没理睬,也可能有什么特殊的原因。

”而另一个人却可能有不同的想法:

“是不是上次顶撞了他一句,他就故意不理我了,下一步可能就要故意找我的岔子了。

两种不同的想法就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前者可能觉得无所谓,该干什么仍继续干自己的;

而后者可能忧心忡忡,以至无法冷静下来干好自己的工作。

从这个简单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来源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

在这些想法和看法背后,有着人们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看法,这就是信念。

这两个人的信念,前者在合理情绪疗法中称之为合理的信念,而后者则被称之为不合理的信念。

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适度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而不合理的信念则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

三十五、人类的不合理信念

第11条:

岳晓东《登天的感觉》

个案说:

“我总算想通了,在我们当前这场婚姻危机中,是不可能有两全其美的结局的。

我们在得到的同时,要能承受得了部分的失。

同样的,有时候必须做出某种妥协,才能换取某种得。

三十六、非理性思维方式

三十七、黄金规则——“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

黄金规则是指对别人付出,这种付出像希望别人对你那样去做。

至于别人能不能也像你对他那样对你,就不能强求了。

你可以希望别人也爱你,但是你不能要求别人必须这样做。

如果你要求别人必须这样做实际上已经违背了黄金规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