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选修课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54024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10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选修课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高三生物选修课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高三生物选修课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高三生物选修课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高三生物选修课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选修课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三生物选修课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选修课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生物选修课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泌尿系统或皮肤排出体外。

可见,体内的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教师边讲述边依次板书出对应方框及箭头)过渡:

体内的每个活细胞都直接或间接的与外界环境联系,可见生命是个开放的系统。

作为生命系统的特征之一,就是它的稳态。

众所周知,血浆的含水量在90~92%之间;

人的正常体温在37℃左右;

血浆浓度稳定在80~120mg/dL之间。

这些都是内环境处于稳态的例证。

为什么给病人输液时,输入的是生理盐水,而不是蒸馏水?

(让学生略加讨论再回答,必要时教师可以提示。

人体血浆37℃时的渗透压在77kPa左右,相当于生理盐水的渗透压。

如果大量输进蒸馏水,将使人体内环境的渗透压大大降低,致使细胞大量吸水,这可能会造成细胞最终无法维持原有形态甚至破裂等结果。

观察:

请仔细观察下列演示实验步骤。

这是已静置后的血液,也可以用离心了的血液(教师出示血液)。

取甲乙两个洁净试管,向甲内加入血浆,向乙内加入等量蒸馏水,用酸碱试纸检测。

然后,向甲、乙内滴入等量的几滴盐酸溶液,摇匀后,再用酸碱试纸检测。

教师及时出示检测结果。

第一次测试结果反映血浆显碱性;

第二次测试结果反映甲内溶液不显酸性而乙内溶液显酸性。

实验证明,在外界影响不太大的情况下,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

上述事实表明,人体内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血糖浓度过低或过高,生命活动是否正常?

血糖浓度过低可能出现低血糖症;

血糖浓度过高可能出现糖尿病。

)提问:

如果内环境的酸碱度发生显著改变,酶的活性将受到什么影响?

回答:

酶将不能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甚至失活。

上述事实表明,内环境中各种理化因子的变动都不能超过一定范围,否则,可能会引起代谢的障碍、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可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内环境的稳态是如何实现的呢?

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人的体温能保持相对恒定,是在神经系统和体液(主要是血液)的调节下,通过循环、呼吸等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实现的。

通过第六节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血糖浓度能保持相对稳定,也是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肝脏、肾等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实现的。

生活中,剧烈运动产生的酸胀感,在一段时间后会自动消失,这是为什么呢?

刚做的演示实验已表明,血浆对血液的酸碱度具有调节作用。

下面我们以血浆对酸碱度的调节为例,来说明内环境的稳态是如何实现的。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内环境稳态概念”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为什么甲试管内的溶液在滴入少量盐酸溶液后却不显酸性?

略。

原来血液中有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酸碱缓冲对。

比如,剧烈运动时会因缺氧而产生乳酸,这时,血液中的碳酸氢钠等强碱盐和乳酸发生反应,生成碳酸和乳酸钠。

乳酸钠可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碳酸的酸性小,而且它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会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酸碱度影响不大。

血液中增多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呼吸活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

当摄入碱性食品后,将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产生的盐也可通过肾脏排出体外,所以酸碱度不变。

可见;

内环境的稳态是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来实现的。

请同学们小结出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内环境的稳态。

第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第一节人体的稳态二、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教学目的:

1.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理解);

2.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理解);

3.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理解)。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教学难点: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1.投影本章题图,刨设探究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照片上所展示的内容与哪些生命活动有关?

(2)结合照片上的场面,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和教育?

2、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1)吃的东西过咸,为什么会感到口渴?

(2)为什么夏天尿少,而冬天尿多?

(3)大量出汗后为什么要喝点盐水?

(4)“以饮料代水”的做法科学吗?

……1.提供信息资料:

(见书中小资料)2.引导学生讨论:

(1)人体内的水是从哪来的?

(2)排尿是排出体内水分的惟一途径吗?

3.提供信息资料:

(见书中表1一1)4.进一步提出问题:

(1)人体内的无机盐主要以什么状态存在?

它们在体内是否平衡?

(2)以钠盐和钾盐为例,说明它们的来源与去路。

1.引导学生回忆:

(1)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其结构基础是什么?

(3)体液调节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2.进一步诱导:

参与水平衡神经调节的

(1)感受器是什么?

(2)神经中枢在哪?

(3)效应器是什么?

3.进一步提出问题并点拨:

(1)导致渗透压感受器兴奋的刺激是什么?

(2)效应器如何发挥效应?

4.进一步引导探究:

效应器释放激素的名称和作用是什么?

5.承上启下,课件展示:

(1)尿的形成过程;

(2)水平衡的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6.提出新问题:

为什么某人进食钠盐过多,结果尿中钠盐也随之增多?

7.课件展示:

无机盐平衡的激素调节。

8.进一步引导探究:

无机盐平衡的神经调节是如何实现的?

9.引导总结:

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共同点是什么?

1.提供信息资料:

(1)血钠升高或降低,会导致血压异常;

(2)血钾降低,将引起心肌的自动节律异常;

(3)尿量过少,会引起中毒。

2.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对水和无机盐平衡与内环境稳态的关系进行分析。

第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第一节人体的稳态三、血糖的调节

知识方面

(1)了解血糖的平衡(识记);

(2)了解血糖平衡的意义(识记);

(3)了解血糖平衡的调节(识记);

(4)了解糖尿病的成因及其治疗(知道)。

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平衡的调节;

(2)糖尿病的成因。

一、导言

 

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提出的相关问题是:

(1)为什么有的同学常在第三节课后感到心慌,注意力难以集中?

(2)学校召开运动会的时候,同学们为什么常常给运动员买巧克力?

(3)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甜食?

通过以上精心设疑,达到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的目的。

二、新课

(一)血糖的平衡

结合书中图1-5,引导学生回忆。

总结血糖的来源与去路,从而使学生从感性上了解血糖在人体内的含量是稳定的,正常值为80~120mg/dL。

引导回忆、总结的问题是:

(1)消化糖类的场所在哪?

利用了哪些消化酶?

什么叫吸收?

(2)肝糖元在什么条件下与葡萄糖进行相互转化?

主要场所在哪?

(3)肌糖元在什么条件下分解?

其分解的产物是什么,(4)非糖物质在什么条件下转化为葡萄糖?

能否全部转化?

(5)糖类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其氧化分解的主要场所在哪?

(6)葡萄糖可以转变成哪种氨基酸?

经过什么方式转变?

学生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回忆、思考、分析、讨论、总结,达到了复习、巩固旧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的目的。

(二)血糖平衡的调节1.教师出示胰岛内各种细胞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回忆已学习过的调节血糖平衡的激素。

2.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出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

3.结合书中图1-6,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

胰岛素通过哪些途径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通过哪些途径升高血糖?

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这两种激素的了解。

4.教师提供有关肾上腺素的资料,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总结,使学生体会出人体内有多种激素能够调节血糖的含量。

5.引导学生分析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了解动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对体液调节中的激素调节有较全面的认识。

6.通过分析产生各种激素的具体部位,引导学生探究对应的效应器是什么?

神经中枢又是什么?

从而引出了血糖平衡的神经调节。

7.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分析、讨论、总结使学生了解血糖平衡的神经调节。

8.引导学生总结调节血糖平衡的两种方式,从而使学生对血糖平衡的调节有全面的理性的认识,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糖尿病及其防治

1.引导学生分析:

当血糖浓度低于或高于80~120mg/dL时,可能引发的疾病?

引导探究的问题是:

(1)当血糖浓度低于50~60mg/dL时,引发什么疾病?

症状是什么?

如何缓解?

(2)当血糖浓度低于45mg/dL时,引发什么疾病?

(3)当空腹血糖高于130mg/dL时,引发什么疾病?

此时会形成糖尿吗?

为什么?

(4)当血糖浓度高于160~180mg/dL时,会引发什么疾病,此时会出现尿糖吗,为什么?

(5)血糖平衡有什么重要意义?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探究,使学生区分开什么是低血糖的早期症状、晚期症状,什么是高血糖和糖尿,从而总结出血糖平衡的重要意义。

2.引导学生重点分析糖尿病的产生原因及其防治。

(1)教师提出探究问题:

如果你是一名医生,如何诊断糖尿病?

学生通过思考分析、小组讨论,认识到:

只有当血糖超过了肾糖阈(160~180mg/dL),才可能出现糖尿。

所以,诊断糖尿病时,既要验血,又要验尿,只有同时出现了高血糖和糖尿时,才患糖尿病。

(2)教师进一步引导探究:

导致患者血糖升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胰岛素是人体内惟一降低血糖的激素。

患者血糖升高,说明胰岛素分泌不足,而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因此患者血糖升高的根本原因是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索分泌不足。

(3)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

如何检测患者的尿中有糖?

这个问题,教师要利用学生已学过的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知识,引导学生通过设计实验加以解决。

在学生分析、讨论、设计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设计实验的原则和方法,要对学生的设计方案做出评价,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根据实验原理学会设计实验的目的。

最后教师演示利用班氏糖定性试剂测定尿糖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其中的原因、得出实验结论,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4)教师提供有关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三多一少”症状的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

通过深入分析、讨论,使学生明确产生“三多一少”的根本原因是血糖浓度升高,加深对糖代谢、脂肪代谢和蛋白质代谢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5)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基因水平、口服药物、注射药物、饮食结构和体育锻炼等多方面对糖尿病患者提出防治措施。

对这些问题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分析研究、发散思维来加以解决,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也使学生更加关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利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做出解释和说明的能力。

(6)教师引导学生对糖尿病、高血糖症和糖尿进行比较,以检测学生对难点内容的掌握情况:

①高血糖一定会出现糖尿吗?

②如果某人持续性出现糖尿,是否就能肯定他患了糖尿病?

③糖尿病患者是由于多尿才导致多饮的吗?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探究,使学生对糖尿病的病因和症状有更深刻的了解,到达巩固强化、融会贯通的目的。

三、教学反馈:

引导学生分析导言中提出的问题,作为本节课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反馈。

要点提示

1.本节课涉及到大量的旧知识,例如,血糖的三个来源,三个去路;

参与血糖调节的主要激素;

鉴定还原性糖的方法等。

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有利条件,通过引导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和联想,引发学生对新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2.本节课内容与人体健康联系紧密,涉及到了多种血糖失衡症。

对这些疾病,学生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爱,善于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加以解释和说明。

3.糖尿病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病,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并带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

因此,可以作为一个研究性课题,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研究学习

第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第一节人体的稳态四、人的体温及其调节

知识方面

(1)人的体温及其意义(知道);

(2)体温的调节(知道)。

体温的意义及其调节。

体温的调节。

一、引言

1910年英国斯科特(ScottRobertFalconl868~1912)探险队和挪威阿蒙森探险队都宣布将向南极点进军,两支探险队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角逐。

阿蒙森一行五人,用狗拉雪橇,经过千辛万苦于1911年12月14日成为第一批到达南极极点的人。

而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使用的是马拉和人拉的雪橇,结果马在严寒中陷入了泥沼。

他们用雪橇拉着设备,顶风冒雪经过82天,于1912年1月16日终于到达南极点。

在南极探险的路上跋涉了1450km之后,归途中因饥饿劳累倒下。

攀登南极点的角逐是南极考察热中光辉的一页。

(资料来自:

http:

//)

两支探险队都在零下三十七度的南极艰难跋涉,阿蒙森队的胜利表明人类可以战胜严寒,而斯科特队永远留在了南极也表明如果严寒加上饥饿、疲惫也会危及人类的生命。

地球上的气温可高至60℃,低至零下70℃。

人类的足迹几乎遍布全球,在不同的环境中,人是怎样维持体温恒定的呢?

二、新课【教师活动】

(提出问题,投射在大屏幕上)

某人用三种常用测体温的方法,得到了三个不同的数值,到底哪个是他的体温呢?

口腔温度

腋窝温度

直肠温度

37.2℃

36.7℃

37.4℃

【学生活动】

(分析讨论,得出结果)学生明确:

体温指的是身体内部的温度,即内环境的温度,而上述的三种方法测出的都是体表温度,用于代替体温。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汇报自己的预习作业,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1)面对全班同学的数据,如何进行比较?

(进行研究方法的训练)

(2)如何使比较的结果更直观?

(组织学生绘制直观图)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得出比较项目:

1.选择一个人的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

2.选择一个家庭的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

3.选择同一年龄同一性别学生的个人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绘制上述比较的直观图,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井得出结论:

1.同一个人的体温昼夜有差别,不超过一度。

2.不同年龄的人体温有差异,年轻者体温高于年老者。

3.体温会有个体差异。

4.体温会因活动量的改变而改变。

因此被试者应处于平静状态中进行测量。

【教师活动】

(设疑,将问题用实物投影仪投射在大屏幕上)体温恒定是不是体温维持一个数值?

体温恒定的意义是什么?

恒定的体温是怎样影响新陈代谢的呢?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明确:

1.体温相对恒定是指体温在一个范围内变动。

2.体温恒定是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

3.恒温动物能摆脱环境的限制,无论天气如何,只要体温恒定就能进行代谢活动。

4.相对恒定的体温可以保证酶在最适温度下发挥催化作用。

(设疑,将问题用实物投影仪投射在大屏幕上)

1.为什么斯科特探险队因饥饿劳累冻死在南极?

2.体温是哪来的?

产热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3.主要细胞器是什么?

4.能源物质是什么?

5.主要能源物质是什么?

6.散热的结构有哪些?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明确:

体温是机体代谢活动的结果,也是生命活动必需的条件。

产热的主要器官是骨骼肌和肝脏。

安静状态下以肝脏产热为主,运动时以骨骼肌产热为主,产热的主要细胞器是线粒体。

能源物质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

散热主要由皮肤经传导、对流、辐射和蒸发完成。

(设疑,将问题用实物投影仪投射在大屏幕上)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由于下面等式成立:

产热=散热。

请大家分析:

在炎热和寒冷的环境中怎样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呢?

【学生活动】阅读、讨论,得出结论:

寒冷环境中增加产热,减少散热;

炎热环境中减少产热,增加散热。

炎热环境中可以减少产热,但不产热是不可能的,因为有机物氧化分解合成ATP的同时必然伴随着热量的释放。

故炎热环境中以增加散热为主。

(设疑,将问题用实物投影仪投射在大屏幕上)请分析在寒冷和炎热的环境中怎样调节产热与散热以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呢?

调节机制是什么?

是神经调节还是体液调节?

神经调节的调节中枢在哪里?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1.增加产热的生理活动有:

骨骼肌会不自主地颤抖,皮肤立毛肌收缩,增加产热;

有关神经作用于肾上腺促使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导致机体的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2.减少散热的生理活动有:

几乎不出汗,以减少蒸发散热;

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以减少对流散热和辐射散热;

皮肤立毛肌收缩,产生“鸡皮疙瘩”,缩小汗毛孔,减少热量散失。

3.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弧实现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列出调节机制示意图。

(见板书设计)(用实物投影仪投射在大屏幕上)

【教师活动】分析下列两个不等式:

散热>

产热、散热<

产热时,人的体温将会怎样变化?

分析其中的利与弊。

【学生活动】讨论后回答,应明确:

因为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当长时间置身于寒冷环境中,机体产生的热量不足以补偿散失的热量,会引起体温降低;

而在高温环境中过久,会因体内热量散不出去,导致体温升高。

【教师活动】讲述体温调节的障碍。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应特别注意的是低温抑制酶的活性,而高温则使酶失活。

因此,绘制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曲线时,应注意低温时曲线不能达到酶活性的零点,而高温则曲线可以达到零点。

于是可以说体温过高会致人死亡,而体温过低则不一定。

发热与体温过高:

发热是许多疾病的症状,原因很多:

如感染、肿瘤、内分泌失常、免疫紊乱、组织损伤、毒物和药物作用等。

因为代谢增加、产热量增加而散热相对减少了,体温因此上升,但人还会有冷的感觉,(可能是因皮肤血管收缩而引起的一种感觉)这种冷的感觉,可引起寒颤,使体温更快地上升。

发热后体温一般不超过40℃。

体温高于40℃,称为体温过高,体温高达44.5℃而能生存的已是罕见。

一般认为人的最高致死体温大约是45.5℃,这可能与蛋白质在45~50℃之间开始变性有关。

体温过低会不会也一定导致人的死亡呢?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2001年最小的新闻人物:

13个月大的小艾里卡。

(用实物投影仪投射在大屏幕上)2001年2月底的加拿大埃德蒙顿市的气温仍然在摄氏零下30度以下。

只有13个月大、刚学会走路的女婴艾里卡只穿着纸尿裤和一件T恤衫走向零下30度的室外!

等她被发现时,身体已经僵硬,心脏也停止了跳动,体温已经下降到摄氏16度!

在医护人员的救助下奇迹发生了:

艾里卡的心脏突然跳动了一下,接着竟然连续跳动起来!

小家伙复活了。

科学家因此断言:

冻体复活不是梦。

事实上,人体细胞冷冻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比如在治疗不育症时使用的精子冷冻、卵子冷冻、胚胎冷冻技术。

科学家预测,人体冷冻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将十分广泛。

可以把患了绝症的病人冷冻起来,几百年后当相关的技术出现后,再使其复活,经治疗而获得健康;

再有,可以把字航员冷冻起来暂停人体老化的程序,数光年之后,他们抵达某个星系后解冻,他们的年龄就和离开地球时完全一样,没有任何衰老。

人体冷冻技术使人的太空旅行有了实现的可能。

目前不能确定人的最低致死体温。

除这种奇迹之外,有些情况也会导致体温过低:

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不足、脑血管疾病或麻醉药中毒时体温也会降低。

人的体温下降至20℃时,通常不能恢复。

临床上用人工冷却法使人进入麻醉状态,称为低温麻醉。

体温一般不低于28℃,可以阻断血液循环10~15min脑组织和心肌机能不会遇到严重障碍,为做脑、心脏手术创造了有利条件。

上述学习的体温调节是生理性调节,动物体还可以通过自觉行为来调节体温,如不在极端环境中停留过长等。

大家还可以继续思考:

还有什么自觉行为可以调节体温呢?

重点提示

1.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分析得出:

体温因年龄、性别、活动量等不同而变化。

2.体温恒定的调节应抓住产热与散热相等这个主干,再分析产热与散热的生理活动,再分析神经和体液的调节过程,并从中体现出体温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由神经和体液共同参与完成。

3.体温调节注意与温度对酶恬性的影响相联系,产热过程与细胞呼吸相联系。

第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第二节免疫一、特异性免疫

知识方面

(1)了解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和功能;

(2)识记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3)理解抗原和抗体的知识;

(4)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以及两者的关系。

1.抗原和抗体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教师承上启下引入新课:

关于特异性免疫具体是怎样发挥作用的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特异性免疫

教师用摄像头展示:

中国古代种人痘和詹纳种牛痘的图。

使学生了解古代中国人通过穿患者的衣服、用痘痂研细吹入鼻孔的方法预防天花,这在防治传染病方面是一大创举,而詹纳的工作开创了免疫疗法的先河。

教师提问:

为什么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由于牛痘病毒和天花病毒的结构很相似,牛痘病毒进入人体后刺激人体产生的抗体与天花病毒进入人体后刺激人体产生的抗体相似,所以能用牛痘病毒刺激人体产生对抗天花病毒的抗体。

我们就把天花病毒、牛痘病毒都称为抗原。

1.抗原。

通过上面的分析得出抗原的概念是:

凡是能够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