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文献检索》讲义要录副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53743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6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科文献检索》讲义要录副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社科文献检索》讲义要录副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社科文献检索》讲义要录副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社科文献检索》讲义要录副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社科文献检索》讲义要录副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科文献检索》讲义要录副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社科文献检索》讲义要录副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科文献检索》讲义要录副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科文献检索》讲义要录副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如:

动态综述、专题述评,进展报告等单篇文献,以及百科全书、词典、年鉴、手册(指南)、表谱等专书文献。

这是能直接提供参考答案的检索工具。

第二节社会科学文献

社会科学文献就是社会科学领域中诸学科各文献的总称。

社会科学文献种类和类型繁多,数量庞大,给检索和利用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从文献检索的角度看,社会科学文献主要具有如下特征:

1.面广量大,相互交又。

1984年我国出版图书4万种,其中社会科学类约1万6千种;

出版期刊3,907种,其中社会科学类在1,400种以上。

就现存古籍而言,估计在10万种以上。

在如此浩瀚的文献中迅速地检索出所需要的知识信息,是学习和研究中必不可缺的一种技能。

检索时要特别注意文献的完整性,既要查阅本学科的文献,又要搜索相关学科的文献,尽可能详尽地占有资料,避免漏检。

2.积累性和继承性强,老化速度慢。

在社会科学领域,比较注重历史资料的积累,知识的废旧率低。

研究中不仅要了解新观点、新资料,也要充分利用前人已取得的成果,所以重视回溯性检索,文献的有效使用期很长。

很多问题不能单纯依靠第二手材料,必须追溯其原始出处,查证核实。

3.文献类型以专著和论文为主。

在社会科学领域,获取知识信息主要依靠专题著作、论文和参考工具书,经常直接利用一次文献。

虽然近年来各种类型的检索工具增多,但索引和文摘仍不发达。

总的看来,社会科学文献的检索方法和途径比较多样化和复杂化,这既是特点,也是难点。

参照一般文献类型,下面分三章介绍常用社会科学文献。

 

思考题

1.根据加工程度的不同,文献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举一、二例。

2.与科学技术文献比较,并各社会科学文献有哪些特点?

第二章名著、要籍

社会科学的门类极多,文献(书刊)的数量浩如烟海。

怎样去熟悉并掌握它们呢?

首先应当熟悉和掌握原始文献中的名著、要籍。

“名著”大体上指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学科、一个流派最有名的著作,它们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创造精神财富的养料。

“要籍”包括名著,但不限于名著。

它是学术著作和文学创作中的精华,是治学和研究工作的基石。

在浩瀚的典籍中,它们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相当的权威,大都被当作必读书、必备书收入各种举要书目和导读书目。

著名的学者、教育家也总是把名著、要籍作为读书治学和培养人才的主要课目。

确认并掌握名著、要籍并非易事。

除了从师问学以外,可以通过以下四种途径去逐步熟悉。

第一节举要书目

我们应该有分析地使用各种举要书目去认识和把握什么是要籍。

下面介绍一些人所熟知的举要书目。

一、梁启超在1925年出版的《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中介绍了15部书;

对每部书均作介绍,并提出若干问题供学者参考。

二、抗战期间,汪辟疆为大学中文系开设“专书选读”,开了20部书、另附3部。

书目是:

文翰四部:

屈赋、文选、杜诗、韩文;

评品二部:

文心雕龙(附诗品)、史通;

经五部:

易、书、诗、礼、左传(附国语);

史四部:

史记、汉书、通鉴、水经注;

子四部:

庄子、荀子、管子、韩非子;

字书一部:

说文(附尔雅)。

另外,他认为论语、孟子、战国策三部书应在高中读。

见《中华文史论丛》1980年3期,第301页。

三、蔡尚思在《中国文化史要论(人物·

图书)》增订本中分类介绍了中国文化史上最有影响的人和书,其第七章《中国文化基础书目》开列了古代(1840年以前)著作90种,近现代(1840年以后)著作47种。

其中有以总名代书名的,如“唐代佛学”;

有以人名代书名的,如“茅盾”、“巴金”等,如以书名计,当不止此数。

四、《书目答问》是一部影响极大的举要书目。

选书2,200余部,包括了许多要籍。

其中重要者顶格书写,次要者低一格写。

抗战时期黎锦熙在西北师范学院讲授该书时,又细分为“必备书”,上加三圈;

“宜看书”,上加两圈,“须知书”,上加一圈;

识名书”,上加一点;

其余不加标识。

这对于识别书籍的重要程度是有帮助的。

五、《大学文科书目概览》(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编辑出版),是供给有志于攻读大学文科课程的青年参考的书目。

共分10个科目:

哲学、文学、语言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图书馆学,介绍书目近千种,并附有常用中文工具书介绍。

所选书目符合大学文科教学大纲的要求,注意知识性、系统性和稳定性。

六、《中外文学书目答问》,季羡林主编,乔默、江溶编。

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年版。

这是较好的推荐、导读书目,共收录266种。

有中国古典文学106种,现、当代文学作品35种,文学理论25种,西方文学作品53种,东方文学20种,俄苏文学27种。

第二节笺注和今译

张之洞《书目答问·

略例》中说:

“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

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

”查阅书籍时首先要了解这部书有没有经过整理的足本或校本,还要了解这部书有没有注释本,哪种注释本比较好。

注释本有“注疏”、“笺注”等名称。

注解经文的叫“注”,疏通注文意义的叫“疏”。

注疏的名称有:

传、笺、注、解故(解诂)、集解、章句、义疏、疏、正义、音义、释文等。

“笺注”指给某书作注,大体上有偏重于注“文”或注“事”的区别。

近年出版的今注今译本有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修订本)、《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81年重印)、《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沈玉成《左传译文》(中华书局1981年版),任继愈《老子新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袁坷《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山海经校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季羡林等《大唐西域记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等。

台湾商务印书馆60年代以来出版《古籍今注今译》丛书,已出版30余种。

第三节名著丛书、举要丛书

丛书大都有举要性质,详见第三章第一节。

这里举几种以选刊名著、要籍为宗旨的丛书为例:

国学基本丛书商务印书馆于抗战前编印,共收书400种。

其中100种收入《万有文库》第一集,300种收入第二集。

这是根据13种举要书目统计筛选出来的,按现代图书分类法分为55类。

中国历代经典宝库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1-1983年版,精装46册。

选书45种(内有8种是作品选),每书有导言,有原文选注和今译,有文物插图。

这也是一部导读丛书。

中华文化要籍导读丛书蔡尚思等倡导,巴蜀书社编印。

第一批选目为5I种,计划于1985年起三年内出齐,以后再继续编印。

每种书约20万字,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言,介绍该书及作者概况,告诉读者怎样学习该书;

第二部分是该书的精选和简注。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商务印书馆于1929年一1937年编辑出版过《汉译世界名著》250种。

1958年起又陆续翻译、重译出版了欧美各国的哲学、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地理、语言等方面的代表著作近300种。

19$2年商务印书馆建馆85周年时,决定在以前的基础上编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每辑50种。

至198fi年己出版四辑。

计划至1997年出满十辑。

I.就社会科学而言,熟悉和直接查阅名著、要籍有什么重要意义?

2.谈谈举要书目对读书治学的重要作用。

第三章各种常见类型的图书

图书这种文献,不论在中国或外国,都是出现得最早的知识载体之一,今天,在整个文献系统中,仍然占主导地位。

图书数量众多,类型复杂,现介绍几种常见的类型。

一次文献主要类型:

(一)丛书、全集、文集、论文集;

(二)总集、合集;

(三)政治文献、档案史料;

(四)资料汇编

(五)地方志

(六)报刊(报纸/期刊)

(七)其他(书信、日记、回忆录,族谱、年谱,笔记、杂著)

第一节丛书、全集、文集、论文集

一丛书

1.丛书概说

“丛书”又名丛刊、丛刻、丛编、汇刻、合刻、汇刊、全书、全集、集成等。

但用这些名称的并非都是丛书。

丛书是群书的集合体。

它有一个总名,收入的书是丛书的一个分子,故称“子目”。

丛书的整体性强,有汇集和保存文献、便于查找的优点。

有些则提供了精本和善本。

丛书的起源很早。

宋左圭辑《百川学海》,前人以为是丛书之始。

清代重视整理研究古代文献,特别是乾隆时修《四库全书》,对于丛书的刊印产生了很大影响。

辛亥革命以后,随着社会需求的增长和印刷技术的进步,丛书的编印又有发展。

以张元济主持的《四部丛刊》为开端,丛书的规模之大、印刷技术之精都非往日可比。

2,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是一部规模空前、影响深远的大丛书。

它的纂修既有整理、保存文献的积极意义,又有禁毁、篡改典籍,并从而大兴文字狱的破坏作用。

乾隆三十七年(1772)下令征求遗书。

次年,成立四库全书馆,任命于敏中等为总载,纪昀、陆锡熊等为总纂官,参加编纂工作的有著名学者王念孙、任大椿、翁方纲、朱筠、卢文·

、丁杰等360人。

乾隆四十六(1782)年十二月修成第一份,至五十五年基本结束。

因修成时间有先后,各阁收书部数亦不尽相同。

解放后据文津阁本统计,经、史、子、集四部共收书3,503种。

79,337卷,计36,304册,约近10亿字。

1983----1986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了文渊阁本《四库全书》,16开精装本1,500册。

4,常用综合性丛书举例

四部丛刊(初、续、三编):

张元济主编。

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

初编1919年初版。

1929年二次影印(抽换21种书的版本)、1936年出缩印本;

续编1934年影印;

三编1935-1936年影印。

上海古籍书店1984年起影印全部《四部丛刊》。

《四部丛刊》是民国以来最重要的古籍善本丛书,按经、史、子、集分类,初编收350种,续编收81种,三编收73种。

如《例言》所说、“于存古之中兼寓读书之法”,因此这部丛书亦兼有举要性质。

所用底本有宋元旧刻100余种,其余亦均系稿本、抄本、校本及明清精刻本。

四部备要

中华书局1920-1935年编印。

这是一部举要性质的丛书,收四部要籍336种,这部丛书偏重实用。

丛书集成初编(简称《丛书集成》)

商务印书馆1935-37年陆续出版。

中华书局计划从1985年起重印已出部分,并陆续补齐未出部分。

这是一部大型古籍丛书,以“合乎实用”及“流传孤本”为目的。

实收书4,107种,排印成统一版式(少数影印),分装4,000册,有统一编号。

已印成3.467册,因抗日战争爆发,其余533册未出。

收有许多不容易找到单行本的著作。

上海古籍书店1980年重印,中华书局1983年重印。

5,常用专科丛书举例

根据某一学科或专题,把有关著作编成一套丛书,这就是专科丛书。

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

历代解释十三经的著作很多。

注和疏本来都是单独成书的,南宋时始合刻在一起。

清阮元于嘉庆年间据宋本校刊此书,附“校勘记”,并于经文中出校的文字旁加○为记。

(缩印本改为▲),世称善本。

中华书局I980年据原世界书局缩印本影印的两卷本,是目前最通行的本子。

校勘记有全本和摘录本两种,通行的是摘录本。

现将《十三经注疏》书名、卷数、注疏撰者、阮本校勘者列下:

《周易正义》10卷(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李锐校)

《尚书正义》20卷旧题(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徐养原校)

《毛诗正义》70卷(汉)毛亨传郑亥笺(唐)孔颖达正义(顾广圻校)

《周礼注疏》42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臧庸校)

《仪礼注疏》50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徐养厉、校)

《礼记正义》63卷(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洪震煊校)

《春秋左传正义》60卷(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严杰校)

《春秋公羊传注疏》28卷(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臧庸校)

《春秋谷梁传注疏》20卷(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李锐校)

《论语注疏》20卷(魏)何晏等集解(宋)邢昺疏(孙同元校)

《孝经注疏》9卷唐玄宗注(宋)邢昺疏(严杰校)

《尔雅注疏》10卷(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减庸校)

《孟子注疏》14卷(汉)赵岐注旧题(宋)孙·

疏(李锐校)

二十四史

中华书局1959-1976年出版点校本。

《二十四史》是以人物传记为主的纪传体史书,清乾隆时钦定为历代“正史”。

一现将《二十四史》的书名、撰者、旧注列举如下:

《史记》130卷(西汉)司马迁撰(刘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

《汉书》100卷(东汉)班固等撰(唐)颜师古注

《后汉书》120卷(南朝宋)范晔等撰。

本纪、列传部分范晔撰,唐李贤注;

志的部分晋司马彪撰,梁刘昭注

《三国志》65卷(晋)陈寿撰(刘宋)裴松之注

《晋书》130卷(唐)房玄龄等撰

《宋书》100卷(南朝梁)沈约撰

《南齐书》59卷(南朝梁)萧子显撰

《梁书》56卷(唐)姚思廉撰

《陈书》36卷(唐)姚思廉撰

《魏书》130卷(北齐)魏收撰

《北齐书》50卷(唐)李百药撰

《周书》50卷(唐)令狐德棻等撰

《隋书》85卷(唐)魏徵等撰

《南史》80卷〔唐〕李延寿撰

《北史》100卷(唐)李延寿撰

《旧唐书》200卷(后晋)刘·

等撰

《新唐书》225卷(宋)欧阳修等撰

《旧五代史》150卷(宋)薛居正等撰

《新五代史》74卷(宋)欧阳修撰

《宋史》496卷(元)脱脱等撰

《辽史》116卷(元)脱脱等撰

《金史》135卷(元)脱脱等撰

《元史》210卷(明)宋镰等撰

《明史》332卷(清)张廷玉等撰

以上二十四种,加上近人赵尔·

等编的《清史稿》536卷,记载了我国从黄帝到清代末年共4,000多年的历史。

二十四史有多种版本,除中华书局点校本外,当前通行的还有:

百袖本开明二十五史本二十五史本

诸子集成

世界书局1935年排印,精装8册。

中华书局1954年重印,改错删芜,挖改或重排2,000余页,约占全书的六分之一。

I9&

6年重印。

此书收先秦至南北朝子书26家、28种(老子、庄子各2种注本)。

先秦诸子多采用清人精校详校本。

新编诸子集成

中华书局1982年起编印。

选收先秦到唐五代的子书100余种,拟分2辑。

第1辑选目与世界书局本《诸子集成》略同(增加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一种)、但多换用好的注本,且增加注本种数,总数为40种,旧本仅保留8种。

第2辑选收第1辑以外的子书。

二全集、文集

个人著作,经过征集、整理,编成完整的全集或文集,这也是有使用价值的文献。

这种全集,如果包括若干种单独成书的著作,也可以叫“独撰丛书”或“作品综合集”。

例如:

鲁迅全集

郭沫若全集

现代作家、学者的全集还有《茅盾全集》、《三松堂全集》(冯友兰)等。

文集如《杨献珍文集》、《王力文集》、《阿英文集》等,更不胜枚举。

近代名家的著作也在有计划地整理。

中华书局的《中国近代人物文集丛书》中己经出版和计划出版的有《林则徐集》、《魏源集》、《谭嗣同全集》、《梁启超全集》、《严复集》、《孙中山全集》、《黄兴集》、《宋教仁集》、《朱执信集》、《廖仲凯集》、《蔡元培全集》、《王国维全集》等。

各地方出版社正在编辑出版的名家全集为数也不少,如浙江的《黄宗羲全集》,湖南的《王船山全集》、《曾国藩全集》,江苏的《段玉裁全集》等。

三论文集

论文集是学术著作中的精粹,大名是由作者或编者筛选或修订后编成,在学术研究中有很高参考价值。

论又集有以下几种类型,1.多人论文集2.个人论文集

第二节总集、合集

一总集

选录或汇辑许多人的诗文词曲等作品为一书的旧名总集。

清康熙间在前人所编总集基础上辑成《全唐诗》一书,意在网罗一代文献,使总集的功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这一变化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总集正日益向系列化方向发展。

姑且称之为“全集型总集”,作为本节介绍的重点,将其他有参考价值的重要总集附列于后。

1.全集型总集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清)严可均辑。

光绪十三年(1887)至十八年(1892)黄冈王毓藻广州刊本;

丁福保1929年石印校正断句本;

中华书局1958年影印精装本,4册。

此书共收先秦至隋作者3497人,唐代以前的单篇文章,一些史论、子书等的佚文也大都收入(经、史、子原书现存者不录),并注明出处。

全书按时代分十五集。

所收作者,每人都有小传。

此书的优点:

一是收录十分丰富。

二是考订比较详密。

全唐文

(清)嘉庆间董浩等奉敕编,嘉庆十九年(1814)内府刊本;

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精装11册。

《全唐文》采录内府藏唐人文集160册及《永乐大典》《文苑英华》《唐文粹》诸书中唐五代人文章18,488篇,作者3042人。

全辽文

陈述辑,中华书局1982年版。

辑者1947年成《辽文汇》,科学出版社1953年排印出版。

此后考古收获很多,又得辽碑若干,辑成《辽文汇续编》。

1981年将两书合编为《全辽文》。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逯钦立辑,中华书局1983年版,3册。

此书是先秦至隋代除《诗经》、《楚辞》以外最完备的诗歌总集。

其优点是:

收辑广博,引书达300余种;

诗作均注明出处;

校勘详审,注明异文。

全书略依作者卒年编排。

全唐诗

(清)彭定求、杨中讷等奉敕编,康熙四十四年(1705)至四十五年(1706)间编成,中华书局1960年出版校点本,精装12册。

此书辑唐代诗人2,200余人,诗48,900余首,附有唐五代词。

有作者小传,间有校注。

全宋词

唐圭璋辑。

商务印书馆1940年排印线装本,中华书局1965年修订增补本,精装5册。

此书增补本收宋代词人1,330余家,词作19,900余首,残篇530余首。

元曲选、元曲选外编

《元曲选》,明臧懋循编。

万历四十四年(1616)臧氏原刻本,商务印书馆1918年影印本;

中华书局1959年重印。

此书又名《元人百种曲》,收元人杂剧94种,元末明初人杂剧6种,剧本大多经过减氏加工整理,并有音释。

《元曲选外编》,今人隋树森辑。

中华书局1859年版,收元人杂剧62种。

书末附《现存全部元人杂剧目录》,是综合《元曲选》及《外编》所收剧目编成。

2.其他重要总集

文选

梁昭明太子萧统编。

《文选》是现存最早的、也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总集。

选录东周至梁初八百年间130位作家及少数佚名作者的各体文章,大致是诗赋99篇,434篇,文219篇,共分38类,各类又分小类。

这部选本对文学作品和非文学作品有了较清楚的区分,这点对后世影响很大。

文苑英华

宋李昉等奉敕编。

太平兴国七年(982)至雍熙三年(987)编成,中华书局1966年以宋刻残本配明本影印出板,1983年重印,精装6册。

此书上起梁末下迄唐五代,汇录作者近2200人,诗文20,300余篇,其中唐代作品约占十分之九。

有参考价值。

乐府诗集

(宋)郭茂倩编。

此书是搜罗汉魏到唐五代乐府诗最完备的总集,兼及先秦歌谣,分12类。

所引古籍,有些今已失传(如《古今乐录》)。

便于研究民间文学对文人创作的影响。

诗渊

明初人编。

此书收魏晋至明初诗词共50,000多首,按类编排,约有十分之二、三不见于其他古籍,收词近千首,大部分不见于《全宋词》、《全金元词》。

中国新文艺大系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起编辑出版。

这是一部反映五四以来至1982年文学创作和艺术成就的大型总集。

计划按时代分为五辑。

采取由近及远的办法先编第五辑(1916-1982年)。

这一辑,共分23集27卷:

短篇小说(上下卷)、中篇小说(_L下卷)、诗、散文、杂文、报告文学、儿童文学、民间文学、少数民族文学、戏剧、电影、电视文艺、曲艺、音乐、美术(上下卷)、摄影、舞蹈、书法、杂技、理论一集(上下卷)、理论二集、理论三集、史料集。

每卷约80万字。

二合集

特种文献――如甲骨文,全文,石刻,敦煌吐鲁番文书,佛教典籍,道教典籍等的结集名曰“合集”。

其内容涉及许多学科,与总集之主要汇集诗文者不同,故立此名。

甲骨文合集

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

中华书局1978--1983年版,8开精装本13册。

本书从1961年开始编纂。

选出有史料价值的4万多片收入本书。

已经出版的是图版本,还将出释文本和索引。

《合集》的出版,被认为是“甲骨文方面划时代的总结”。

殷周金文集成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

中华书局1981年起出版,8开精装本20册。

本书收集了国内外收藏的重要铜器铭文1万余件,按原大照相制版,分册出版。

每册有附说、目录,对每器铭文字数、时代、著录情况、出土时间、地点、收藏单位作了说明。

除铭文集外,还有图像集(部分为彩图),释文和索引。

这是殷周金文的集大成的专著。

敦煌宝藏

黄永武主编,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起出版。

影印藏于北京图书馆、伦敦博物院、巴黎国家图书馆等处的敦煌文献。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一)

《中华大藏经》编辑局编,任继愈主编。

中华书局1984年起出版,计划10年出齐,共220册。

本书是目前收罗最全、版本最好的汉文大藏经。

全书收佛教经籍4,260种,23,000多卷。

大正大藏经

日本于大正3年至10年(1914---1921)由大藏经编纂会排印出版了《大正大藏经》,共48卷,这是目前较流行的大藏经。

正统道藏

明英宗正统十年(1445)邵以正校刊,收书1,431种、5,305卷。

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1556)张国祥辑刊《万历续道藏》,收书56种、180卷。

正、续道藏亦合称《正统道藏》。

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