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面排水挡墙及管涵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53723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0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坡面排水挡墙及管涵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坡面排水挡墙及管涵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坡面排水挡墙及管涵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坡面排水挡墙及管涵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坡面排水挡墙及管涵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坡面排水挡墙及管涵施工方案.docx

《坡面排水挡墙及管涵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坡面排水挡墙及管涵施工方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坡面排水挡墙及管涵施工方案.docx

坡面排水挡墙及管涵施工方案

2.2坡面排水

2.2.1浆砌石工程

(1)材料

1.水泥:

水泥的品种及强度应根据砌体部位和所处环境进行确定。

水泥进场后,必须按规定进行抽样复检后方可使用,若在复检遇不达标水泥应退货处理。

2.砂:

砌筑砂浆用砂宜采用中、粗砂,并应过筛,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砂的含泥量不应大于5%。

3.水:

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4.砂浆:

1)砂浆配合比:

在砂浆使用前,将原材料按规定送试验室进行试配制。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试配结论进行配制。

砂浆配制必须严格计量,并按规范规定留置试压块。

试压块出模后按照标准养护法进行养护,并按时送样检验。

2)砂浆制备:

砂浆采用机械拌合。

砂浆稠度控制在3—5CM以内,并且保水性良好,拌合均匀。

3)砂浆使用:

砂浆拌成后和使用时均应盛入贮灰斗内。

若砂浆出现泌水现象,应在使用前再次进行拌合。

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在拌合后必须在3小时内用完。

4)砂浆稠度现场测定:

将拌和均匀的砂浆装入稠度仪的园锥筒内至上口1CM处,用捣棒捣再轻轻振动至面表平整,然后将筒置于固定在支架上的园锥体下方。

放松固定螺丝使园锥的尖刚好与砂浆表面接触,并读出刻度数值。

然后突然放松固定螺丝使园锥体自由沉入砂浆中,待10秒钟后,读出下沉距离,此值即为砂浆稠度,若与规定值不符,则应进行稠度调整。

5)砂浆分层度测定:

将拌好的砂浆一次灌入分层度测定仪中,设其沉入度K1。

静置30分钟后去掉上面的2CM砂浆,将下部8CM砂浆重新拌合后再次测出沉入度K2,两次测定值之差即为分层度。

5.石料

1)石料的最小块径不能小于20CM,并保证有两个以上的平面。

2)石料的强度必须经过送检确定,其最小值不能低于设计要求。

3)石料表面必须清洁、无裂痕、风化迹象。

(2)砌筑

1.基底和边坡清理达到设计要求后,按设计要求架设坡度线,吊装好收缩缝板。

2.砌筑砂浆严格按配合比通知单,计量配制。

3.砌体砂浆饱满度必须达到90%以上。

4.砌体严禁用前后侧砌中间填心的砌法施工。

5.首层砌筑必须满铺砂浆,并将石块大面朝下砌筑。

6.砌体采用一丁一顺的组砌方式进行砌筑,丁面长度必须达到内层石块长度或宽度的一半处。

7.不允许在任何位置出现通缝,上下层石块的搭接长度不小于石长的1/4。

8.严格按规定对砌筑砂浆进行抽样、养护、送检。

2.2.2渗沟施工

(1)基础开挖

渗沟开挖方法采用挖掘机进行开挖人工配合修整。

开挖前,沿测量组放样的木桩洒石灰测设好标高,再用挖掘机沿石灰线开挖,以控制线形和深度。

基础土及时运走,然后按照放样的石灰线和水准测量进行人工修整基础。

开挖过程中应注意沟槽的坡度、断面尺寸、深度。

沟槽挖好后,必须对土沟进行检测。

检测内容包括:

沟槽断面尺寸、沟底纵坡。

经监理工程师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2)碎石反滤层填筑

材料应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碎石表面应清洁,铺设应整齐规范,孔隙应清晰以便保证流水通畅。

碎石采用连续级配材料,粒径不大于50mm,含泥量不超过5%,含砂量不超过4%,碎石铺设采用人工铺设方法,人工铺设的外观应整齐顺适,平面几何尺寸应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碎石铺设完毕后应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路基填筑施工。

(3)土工布铺设

本工程土工布铺设要求在片石填筑完毕,土方填筑之前铺设,铺设宽度符合要求、搭接正确。

土工布在铺设之前要求先检查片石表面平整度、高度、有无带尖棱硬物,表面要求人工整平、把不平处凹凸处用小碎石填平。

铺设时要按施工技术人员所放边桩进行控制铺设位置,技术人员所放边桩距土工布边30cm每20米1个边桩,铺设时先把土工布打开,土工布拉开后用4人拉直,按边桩用钢尺把两边尺寸先放对,然后按控制桩把中间土工布调直,调直完毕后用土把土工布四周盖一下,以免被风吹起。

铺设完毕后应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路基填筑施工。

2.3挡墙及护面墙

2.3.1浆砌石工程

(1)材料

1.水泥:

水泥的品种及强度应根据砌体部位和所处环境进行确定。

水泥进场后,必须按规定进行抽样复检后方可使用,若在复检遇不达标水泥应退货处理。

2.砂:

切筑砂浆用砂宜采用中、粗砂,并应过筛,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砂的含泥量不应大于5%。

3.水:

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4.砂浆:

1)砂浆配合比:

在砂浆使用前,将原材料按规定送试验室进行试配制。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试配结论进行配制。

砂浆配制必须严格计量,并按规范规定留置试压块。

试压块出模后按照标准养护法进行养护,并按时送样检验。

2)砂浆制备:

砂浆采用机械拌合。

砂浆稠度控制在3—5CM以内,并且保水性良好,拌合均匀。

3)砂浆使用:

砂浆拌成后和使用时均应盛入贮灰斗内。

若砂浆出现泌水现象,应在使用前再次进行拌合。

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在拌合后必须在3小时内用完。

4)砂浆稠度现场测定:

将拌和均匀的砂浆装入稠度仪的园锥筒内至上口1CM处,用捣棒捣再轻轻振动至面表平整,然后将筒置于固定在支架上的园锥体下方。

放松固定螺丝使园锥的尖刚好与砂浆表面接触,并读出刻度数值。

然后突然放松固定螺丝使园锥体自由沉入砂浆中,待10秒钟后,读出下沉距离,此值即为砂浆稠度,若与规定值不符,则应进行稠度调整。

5)砂浆分层度测定:

将拌好的砂浆一次灌入分层度测定仪中,设其沉入度K1。

静置30分钟后去掉上面的2CM砂浆,将下部8CM砂浆重新拌合后再次测出沉入度K2,两次测定值之差即为分层度。

5.石料

1)石料的最小块径不能小于20CM,并保证有两个以上的平面。

2)石料的强度必须经过送检确定,其最小值不能低于设计要求。

3)石料表面必须清洁、无裂痕、风化迹象。

(2)砌筑

1.重要部位应特别注意基础和墙顶位置及高程控制。

2.基坑和边坡开挖时严格按设计尺寸控制,留出0.2米采用人工清基和削坡,严禁超挖现象发生。

3.基底和边坡清理达到设计要求后,按设计要求架设坡度线,吊装好收缩缝板。

4.砌筑砂浆严格按配合比通知单,计量配制。

5.砌体砂浆饱满度必须达到90%以上。

6.砌体严禁用前后侧砌中间填心的砌法施工。

7.首层砌筑必须满铺砂浆,并将石块大面朝下砌筑。

8.砌体采用一丁一顺的组砌方式进行砌筑,丁面长度必须达到内层石块长度或宽度的一半处。

9.不允许在任何位置出现通缝,上下层石块的搭接长度不小于石长的1/4。

10.挡墙泄水孔位置留置正确,并按设计方法施工。

11.严格按规定对砌筑砂浆进行抽样、养护、送检。

 

2.4管涵施工

2.4.1基础开挖

(1)基础开挖前的测量放样必须经监理工程师复核:

符合设计后,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

并注意离基底标高0.5m范围必须采用人工开挖。

严禁机械直接挖至设计标高,以免机械拢动地基,影响承载力。

当在原有灌溉水流的沟渠修筑时,开挖临时水沟,保护好灌溉水流。

(2)基槽开挖后,紧接着进行垫层铺设、涵管敷设及基槽回填等作业。

如果不能及时进行,采取必要的措施,必须保证基槽的暴露面不致破坏。

并做好排水设施。

2.4.2垫层和基座

(1)圆管涵采用砂砾垫层,采用人工铺设,打夯机夯实,每层松铺厚度为10cm。

夯实后必须试验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步施工。

严格按规范及验标施工。

(2)混凝土基座应按混凝土施工规范进行,基座尺寸及沉降严格按图纸要求进行,接缝位置应与管节的接缝位置相一致。

砼施工采用机械拌合,机械振捣,斗车运输的方式进行。

2.5盖板涵、箱涵

采取补救措施

拌制混凝土

报工程师审批

设计施工混凝土配合比

材料试验

报废

采取补救措施

自检、报工程师审批

检测混凝土强度

预制混凝土盖板

单位工程交验

盖板涵施工完毕

两侧填筑、洞口施工及涵洞铺装

安装涵洞盖板

拟定盖板预制方法

报工程师审批

测定混凝土强度

报工程师审批

浇注基础、侧墙混凝土、涵底铺砌

自检、报工程师审批

基础开挖、夯实

测量放样

报工程师审批

拟订施工方案及施工方式

2.5.1施工工艺

1、按规范规定和图纸要求,为完成本工程的施工,并做好预制砼的材料试验、供应、储备、配合比选定、模板的制作、安装与拆除、砼的拌制、运输、浇筑、养护、保护、修补与检验,以及预制砼构件的吊运与安装等所需的各项工作。

2、预制砼的构件的制作,可以采用台座、钢平模等方法。

制作构件的场地应平整坚实,并有排水设施;台座表面应光滑平整,在2m长度上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3mm,在气温变化较大的地区应留有伸缩缝。

3、制作预制砼构件时,应优先采用钢模。

模板的材料、制作、清理、安装与拆除等施工工艺,均应满足规范要求。

4、当采用平卧、重叠法制作构件时,其下层构件砼的强度,需达到5Mpa后方可浇筑上层构件砼,并应有隔离措施。

5、在构件砼浇筑完毕后,应标注构件的型号和制作日期。

对上、下难分辨的构件,尚应注明“上”字,并均应标在统一的位置上。

6、预制砼构件的质量,应符号现行国家标准《预制砼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

7、构件运输和堆放。

运输的构件强度不应小于设计砼强度标准的75%,支承的位置和方法,应根据其受力情况,不得引起砼的超应力或损伤构件,构件运输时应绑扎牢固,防止移动或倾倒,对构件边部或与链索接触的砼应采用衬垫。

(3)工期的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3.1工期目标及承诺

工期目标:

4个月。

工期承诺:

我公司承诺将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工期完工,如果因为我公司自身原因导致工期延误,我公司承担逾期完工违约金罚款5000元/天,总金额不超过签约合同价格的10%。

3.2施工工期及保证措施

3.2.1说明

(1)根据本公司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各项工程通过常规的工艺流程和人力机械的合理配备,都可以控制各项工序的施工强度在正常范围之内。

3.3编制依据及原则

3.3.1编制依据

本工程招标及合同文件”及标前会的解释;

本工程有关工程图纸及有关技术文件;

施工经验和人员、机械设备及经济情况。

3.3.2编制原则

(1)严格遵守招标及合同文件规定的各项工程的完工日期,按照合同文件规定的施工程序及各项施工控制性工期安排施工总进度。

(2)重要考虑各项关键性工程施工间的衔接问题。

(3)充分重视和合理安排准备工程的施工进度,在主体工程开工前,相应各项准备工作应完成。

(4)明确各项工程的主次,确保工程施工的关键线路,合理安排工期,协调各单位工程的进度,减少相互干扰。

(5)合理配置施工机械设备,优化施工技术方案,最大限度地组织均衡施工,以降低施工高峰期的施工强度,保证施工设备和劳力的合理使用。

(6)同时,应做到实事求是,留有适当余地,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当情况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调整和落实施工总进度计划。

3.3.3工期保证措施

本工程施工将靠一流的策划与运作、一流的管理与协调、一流的技术与工艺、一流的设备与材料、一流的承包商与劳动力素质等来实现一流的管理和控制,从而达到过程精品,满足业主对各个方面的要求。

(1)建立完善的计划保证体系

建立完善的计划体系是掌握施工管理主动权、控制施工生产局面,保证工程进度的关键一环。

本项目的计划体系将以日、周、月和总控计划构成的工期计划为主线,并由此派生出一系列技术保障计划、商务保障计划、物资保障计划、质量检验与控制计划、安全防护计划及后勤保障计划,在各项工作中作到未雨绸缪,使进度管理形成了层次分明、深入全面、贯彻始终的特色。

(2)采用科学的三级网络编制施工总控计划

本工程的进度管理将采用三级网络计划进行管理,一级网络根据工程总工期控制工程各阶段里程碑目标;二级网络根据各阶段分项工程的工期目标控制分解成分部的目标;三级网络控制指导每日主要工序生产,利用三日前锋计划控制日计划和周计划。

通过对关键线路施工编制标准工序,建立计划统计数据库,利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对工期进行全方位管理。

(3)制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