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化学知识点易错题汇总课时分层训练3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鲁科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53162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36.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化学知识点易错题汇总课时分层训练3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鲁科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最新高考化学知识点易错题汇总课时分层训练3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鲁科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最新高考化学知识点易错题汇总课时分层训练3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鲁科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最新高考化学知识点易错题汇总课时分层训练3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鲁科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最新高考化学知识点易错题汇总课时分层训练3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鲁科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化学知识点易错题汇总课时分层训练3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鲁科版Word文档格式.docx

《最新高考化学知识点易错题汇总课时分层训练3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鲁科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化学知识点易错题汇总课时分层训练3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鲁科版Word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考化学知识点易错题汇总课时分层训练3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鲁科版Word文档格式.docx

=71g·

mol-1。

4.室温下,抽去如图所示装置中的玻璃片,使两种气体充分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气体反应物的总体积为0.448L

B.装置中氢元素的总质量为0.04g

C.生成物中含有0.01NA个分子

D.生成物完全溶于水后所得溶液含有0.01NA个NH

B [等物质的量的氯化氢和氨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固体氯化铵。

因没有说明是否为标准状况,所以反应物体积不能计算,A错;

氯化铵为离子化合物,不存在分子,C错;

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会发生水解,NH

个数小于0.01NA,D错。

5.(2018·

龙岩模拟)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导学号:

95160012】

A.56g铁粉在33.6L氯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B.0.1molNaHSO4晶体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0.2NA

C.44gC3H8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10NA

D.t℃时,1LpH=6.5的纯水中,含OH-的数目为10-7.5NA

C [A项,未指明标准状况下;

B项,NaHSO4晶体中阳离子为Na+,0.1molNaHSO4晶体中含0.1NA个阳离子;

D项,c(OH-)≠10-7.5mol/L。

6.某种元素原子的质量是ag,12C的原子质量是bg,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已知信息可得NA=

B.Wg该原子的物质的量一定是

mol

C.Wg该原子中含有

个该原子

D.该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g

D [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

7.(2018·

合肥市一检)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95160013】

A.0.1molC2H6O分子中含C—H的数目为0.5NA

B.1L0.1mol·

L-1NH4Cl溶液中含有的NH

数目为0.1NA

C.8.4gNaHCO3和MgCO3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1NA

D.标准状况下,2.24LCl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C [若C2H6O为CH3—O—CH3,则0.1molC2H6O分子中含C—H的数目为0.6NA,A项错误;

由于NH

水解,故1L0.1mol·

数目小于0.1NA,B项错误;

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中转移1个电子,标准状况下2.24LCl2为0.1mol,则其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D项错误。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95160014】

A.将含有2NA个Na+的Na2SO3溶液完全蒸干,得到1molNa2SO3固体

B.室温下,1LpH=3的NH4Cl溶液中,由水电离的H+数为0.001NA

C.常温下,将27g铝片投入足量浓硫酸中,最终生成的SO2数为1.5NA

D.32gSO2与足量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NA

B [Na2SO3能被空气中的O2氧化,得到Na2SO4,A错误;

常温下,铝遇到浓硫酸会发生钝化,C错误;

SO2与O2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反应,D错误。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将78gNa2O2与过量C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0.1molFeCl3完全水解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生成0.1NA个胶粒

C.标准状况下,2.24LCCl4中所含原子数为0.5NA

D.标准状况下,18gD2O中所含电子数为9NA

D [78g(1mol)Na2O2和过量CO2反应时,转移1mol电子,A项错误;

1个氢氧化铁胶粒是多个氢氧化铁的聚集体,故0.1molFeCl3完全水解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生成的胶粒数小于0.1NA,B项错误;

标准状况下,CCl4为液体,故不能使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C项错误;

18g(0.9mol)D2O中含9NA个电子,D项正确。

]

10.(2018·

黄冈模拟)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molNa被完全氧化生成1molNa2O2得到电子数目为2NA

B.1L0.1mol/LCH3COONa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小于0.1NA

C.标准状况下,6.72L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D.与常温常压下17gH2O2所含非极性键数目相同的N2H4的分子总数为0.5NA

D [1molNa变为0.5molNa2O2,转移电子数目为NA,2molNa失去电子为2NA,故A错误;

B.根据电荷守恒N(CH3COO-)+N(OH-)=N(Na+)+N(H+),N(Na+)=1L×

0.1mol/L×

NAmol-1=0.1NA,因此阴离子总数为N(CH3COO-)+N(OH-)=N(Na+)+N(H+)>

0.1NA,故B错误;

C.标准状况下,NO2为液体,故C错误;

D.17g双氧水的物质的量为0.5mol,含有0.5mol非极性键,N2H4中含有1个极性键,需要N2H4的物质的量为0.5mol,N2H4的分子总数为0.5NA,故D正确。

11.现有14.4gCO和C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其体积为8.96L。

回答下列问题:

(1)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_。

(2)混合气体中碳原子的个数为________(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3)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剩余气体最后收集在气球中(实验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①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②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中,电子总数为________(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③气球的体积为________L。

【解析】 n=

=0.4mol,

=36g/mol,

n(CO)=0.2mol,n(CO2)=0.2mol。

【答案】 

(1)36g·

mol-1 

(2)0.4NA

(3)①28g·

mol-1 ②2.8NA ③4.48

12.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常用的物理量,请完成以下有关计算:

(1)2molCO(NH2)2中含________molH,________gN,所含氧原子跟________molH2O所含氧原子个数相等。

(2)2molO3和3molO2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

同温同压下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含氧原子数之比为________,体积之比为________。

(3)39gNa2O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的电子为________mol。

(4)在9.5g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中含有0.2molCl-,此氯化物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该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5)6.72LCO(标准状况)与一定量的Fe2O3恰好完全反应(生成Fe与CO2)后,生成Fe的质量为________g。

【解析】 (4)二价金属的氯化物可表示为MCl2,在9.5g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中含0.2molCl-,则该氯化物的物质的量为0.1mol,摩尔质量为95g·

mol-1;

该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71=24。

(5)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

2Fe+3CO2,标准状况下,6.72LCO的物质的量为0.3mol,完全反应后生成0.2molFe,即11.2g。

【答案】 

(1)8 56 2

(2)1∶1 2∶3 3∶2 1∶1 2∶3

(3)0.5 (4)95g·

mol-1 24 (5)11.2

B级 能力提升

13.合成氨工业生产中所用的αFe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为FeO、Fe2O3。

(1)某FeO、Fe2O3混合物中,铁、氧的物质的量之比4∶5,其中Fe2+与Fe3+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当催化剂中Fe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其催化剂活性最高,此时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百分号前保留2位小数)。

(3)写出由C(炭粉)与Fe2O3在高温下反应制备α铁触媒的化学方程式(另一种产物可溶于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制得这种活性最高的催化剂,理论上应向480gFe2O3粉末中加入炭粉的质量为________,生成实验条件下CO2的体积为________(假设此实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4L·

mol-1)。

【解析】 

(1)设FeO、Fe2O3分别为xmol、ymol,根据铁、氧物质的量之比得:

(x+2y)∶(x+3y)=4∶5,x∶y=2∶1,Fe2+与Fe3+物质的量之比:

x∶2y=1∶1。

(2)根据催化剂中Fe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可推知,FeO、Fe2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72.41%。

(3)由题给信息知,C(炭粉)会将一部分Fe2O3还原成FeO,同时C(炭粉)被氧化成CO2。

(4)由于催化剂中Fe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其催化剂活性最高,此时反应后的混合物中,FeO、Fe2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原料480gFe2O3为3mol,Fe2O3~2FeO,原料中必须有

的Fe2O3参加反应,即1molFe2O3参加反应,理论上要有0.5molC反应,即6gC。

生成CO2为0.5mol,在该条件下体积为12L。

【答案】 

(1)1∶1 

(2)72.41%

(3)2Fe2O3+C

4FeO+CO2↑ (4)6g 12L

14.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臭氧比氧气具有更强的氧化性。

实验室可将氧气通过高压放电管来制取臭氧:

3O2

2O3。

(1)若上述反应中有30%的氧气转化为臭氧,求所得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留一位小数)。

(2)将8L氧气通过放电管后,恢复到原状况,得到气体6.5L,求其中臭氧的体积。

(3)加热条件下,O3、O2都能与铜粉反应,实验室中将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0.896L(标准状况下)通入盛有20.0g铜粉的反应器中,充分加热后,混合气体被完全吸收,粉末的质量变为21.6g。

求原混合气体中臭氧的体积分数。

【解析】 

(1)设共有1molO2,发生反应的O2为1mol×

30%=0.3mol,

则  3O2 

 2O3

开始 1mol  0mol

反应0.3mol0.2mol

平衡0.7mol0.2mol

生成的O3为0.2mol,故反应后所得气体为0.2molO3和0.7molO2,

故M=

≈35.6g/mol。

(2)3O2

2O3 ΔV

  2L 1L

  V  8L-6.5L=1.5L

则V=3L。

(3)加热条件下,O3、O2都能与铜粉反应,故粉末增加的质量即为O2和O3的总质量。

设混合气体中含有O2的物质的量为x,含有O3的物质的量为y。

则有

解得

所以混合气体中O3的体积分数为50%。

【答案】 

(1)35.6g/mol 

(2)3L (3)50%

课时分层训练(四)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2018·

成都模拟)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

L-1的是(  )

A.将40gNaOH溶解于1L水中配成的溶液

B.将80gSO3溶于水并配成1L溶液

C.将0.5mol·

L-1的NaNO3溶液100mL加热蒸发掉50g水的溶液

D.含K+为2mol的K2SO4溶液

B [A项,溶液体积不是1L,浓度不是1mol·

L-1;

C项,蒸发掉50g水后,溶液的体积不是50mL;

D项,未指明溶液体积。

2.把如图标签所示的两份溶液注入如图容量瓶中并达到图示状态。

则该瓶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0.21mol·

L-1  B.0.42mol·

L-1

C.0.56mol·

L-1D.0.26mol·

B [c(H+)=

=0.42mol·

L-1。

3.浓度为2mol·

L-1的盐酸VL,欲使其浓度变为4mol·

L-1,以下列出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

A.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44.8L

B.将溶液加热蒸发浓缩至0.5VL

C.蒸发掉0.5VL水

D.加入10mol·

L-1盐酸0.6VL,再将溶液稀释至2VL

D [A项,溶液体积有变化,且HCl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原来的2倍;

B项,蒸发浓缩时HCl要挥发;

C项,蒸发时无法控制HCl的挥发;

D项,2V+10×

0.6V=4×

2V。

4.为了避免NO、NO2、N2O4对大气的污染,常采用NaOH溶液进行吸收处理(反应方程式:

2NO2+2NaOH===NaNO3+NaNO2+H2O;

NO2+NO+2NaOH===2NaNO2+H2O)。

现有由amolNO、bmolNO2、cmolN2O4组成的混合气体恰好被VLNaOH溶液吸收(无气体剩余),则此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mol·

L-1B.

C.

L-1D.

B [根据N元素守恒,可知反应后得到的NaNO2和NaNO3的物质的量之和为(a+b+2c)mol;

再根据钠元素守恒,可知参与反应的NaOH为(a+b+2c)mol,故c(NaOH)=

5.下列有关溶液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50mL量筒中配制0.1000mol·

L-1碳酸钠溶液

B.仅用烧杯、量筒、玻璃棒就可配制100mL0.1000mol·

L-1K2Cr2O7溶液

C.用1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和pH=1的盐酸配制100mLpH=2的盐酸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C [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时要在容量瓶中进行,A、B均错误;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D错误。

6.在t℃时,将ag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mL溶液,假设该溶液的密度为ρg·

cm-3,质量分数为w,其中含有NH

的物质的量是bmo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质的质量分数w=

×

100%

B.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C.溶液中c(OH-)=

L-1+c(H+)

D.向上述溶液中加入VmL水,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0.5w

C [溶质的质量分数w=

100%,A项错误;

氨水中的溶质是NH3,不是NH3·

H2O,将w=

100%代入公式c=

,化简可得c=

L-1,B项错误;

氨水中含有的阳离子为H+和NH

,含有的阴离子只有O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项正确;

由于氨水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与水等体积混合所得稀氨水的质量大于原氨水质量的2倍,故其质量分数小于0.5w,D项错误。

7.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一个重要的定量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可不经干燥直接用于配制溶液

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时,用量筒量取9.82mL浓盐酸

C.配制1L0.1mol·

L-1的NaCl溶液时,用托盘天平称量5.85gNaCl固体

D.定容时,为防止液滴飞溅,胶头滴管紧贴容量瓶内壁

A [量筒只能精确到0.1mL,B错误;

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0.1g,C错误;

用胶头滴管定容时,滴管不能紧贴容量瓶内壁,以防蒸馏水附着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上的部分,引起误差,D错误。

8.(2014·

全国Ⅱ卷)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

95160019】

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

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

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

B [四个选项的反应方程式及固体物质质量变化如下:

A.H2+

+H2O,固体质量减小,不正确。

B.2CO2+

===

+O2,固体质量增大,正确。

C.2Al+Fe2O3高温,Al2O3+2Fe,固体质量不变,不正确。

D.

+Cu(NO3)2===

+Zn(NO3)2,固体质量减小,不正确。

9.实验室需要配制0.1mol·

L-1CuSO4溶液480mL。

按下列操作步骤填上适当的文字,以使整个操作完整。

(1)选择仪器。

完成本实验所必需的仪器有:

托盘天平(精确到0.1g)、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以及等质量的两片滤纸。

(2)计算,应选择下列________。

A.需要CuSO4固体8g

B.需要CuSO4·

5H2O晶体12.0g

C.需要CuSO4·

5H2O晶体12.5g

D.需要CuSO4固体7.7g

(3)称量。

所用砝码生锈则所配溶液的浓度会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

(4)溶解、冷却。

若未冷却,则所配溶液浓度会________。

(5)转移、洗涤。

若未洗涤,则所配溶液浓度会________。

(6)定容,摇匀。

(7)将配好的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倒入指定的试剂瓶,贴好标签,注明配制的时间、溶液名称及浓度。

(8)在配制过程中,某学生观察定容时液面情况如图所示,所配溶液的浓度会________。

【解析】 

(1)依据配制500mL0.1mol·

L-1的硫酸铜溶液的步骤可知,配制过程中需要的仪器为:

托盘天平、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500mL容量瓶等。

(2)实验室需配制480mL0.1mol·

L-1的CuSO4溶液,需要选用500mL容量瓶,实际上配制的是500mL0.1mol·

L-1的硫酸铜溶液,需要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为:

0.1mol·

L-1×

0.5L=0.05mol,若用CuSO4配制,则需要的质量:

160g·

mol-1×

0.05mol=8.0g;

若用CuSO4·

5H2O配制,则需要的质量:

250g·

0.05mol=12.5g。

(3)称量所用砝码生锈,称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大,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溶液的浓度偏高。

(4)若未冷却,所配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

(5)若未洗涤,所配溶液中溶质偏少,浓度偏低。

(8)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溶液的浓度偏低。

【答案】 

(1)胶头滴管 500mL容量瓶 

(2)AC (3)偏高 (4)偏高 (5)偏低 (8)偏低

B级 专项突破

甘肃兰州一中高考冲刺)将由Al、CuO、Fe2O3组成的混合物10.0g放入500mL某浓度的盐酸中,混合物完全溶解,当再加入250mL2.0mol·

L-1的NaOH溶液时,得到的沉淀最多。

该盐酸的浓度为(  )

95160020】

A.0.5mol·

L-1   B.3.0mol·

C.2.0mol·

L-1D.1.0mol·

D [1根据题意可知,得到的沉淀最多时,此时沉淀成分为Al(OH)3、Cu(OH)2、Fe(OH)3,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可以得到关系式

NaOH ~ Na+ ~ Cl- ~ HCl

1mol             1mol

0.25L×

2.0mol·

L-1     n(HCl)

1mol∶1mol=(0.25L×

L-1)∶n(HCl)

n(HCl)=0.5mol,c(HCl)=

=1.0mol·

11.含KCl和KBr的样品3.87g,溶于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AgNO3溶液,充分反应后,产生的沉淀质量为6.63g,则原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24.1%B.40.3%

C.25.9%D.48.7%

B [KCl和KBr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Cl和AgBr沉淀,固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实质是由于K变成了Ag造成的,故可用差量法进行计算。

K~Ag Δm

39 108 69

m   6.63g-3.87g=2.76g

m=1.56g,故

100%≈40.3%。

12.16mL由NO与NH3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于400℃左右可发生反应:

6NO+4NH3

5N2+6H2O(g),达到平衡时在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变为17.5mL,则原混合气体中NO与NH3的物质的量之比有四种情况:

①5∶3 ②3∶2 ③4∶3 ④9∶7。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C [

5N2+6H2O(g) ΔV(气体的体积差)

6mL 4mL  5mL6mL  (5+6)-(4+6)

           =1(mL)

           (理论差量)

9m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