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涵技术交底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51485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涵技术交底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桥涵技术交底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桥涵技术交底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桥涵技术交底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桥涵技术交底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涵技术交底书.docx

《桥涵技术交底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涵技术交底书.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桥涵技术交底书.docx

桥涵技术交底书

桥涵施工技术交底书

洛阳至栾川高速公路嵩县至栾川段SLTJ.03标起止里程为K79+250至K85+400,全长6.15公里,设置大桥8座,左右幅全长3255.39m,设置盖板涵9个,拱涵洞5个,合计14个,全长626.11m。

全线位于嵩县境内,沿线经过大章镇的五道庙村、刘坪村、东湾村、任岭村。

一、桥梁概述:

1、刘坪1号大桥

路线位于嵩县大章镇刘坪村东跨越河道,该河道为岭间冲沟,为典型的“V”字型沟谷,桥孔布置主要由地形控制。

本桥位于第1段分离式路基上,桥高和桥长不受水文控制,仅依地形布设。

右线设5—25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箱梁,桥梁全长129.94m,中心桩号K79+948,左线设4—25m装配式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箱梁,桥梁全长104.94m,中心桩号L1K79+951。

桥梁均按90度布设。

2、刘坪2号大桥

右线设4—25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箱梁,桥梁全长104.94m,中心桩号K80+420;左线设9—25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箱梁,桥梁全长229.94m,中心桩号L1K80+428。

桥梁均按90°布设。

3、刘坪3号大桥

右线设5—25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箱梁,桥梁长129.94m,中心桩号K80+619;左线设5—25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箱梁,桥梁全长129.4m,中心桩号L1K80+627。

桥梁均按90°布设。

以上3座桥上部结构为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箱梁;下部结构为柱式墩台,钻孔灌注桩基础。

4、石板沟大桥

路线位于嵩县大章镇刘萍村西跨越河道,该河道为岭间冲沟,地形陡峭,为典型“V”字型沟谷,两岸岩石裸露,沟中有一刘萍金矿矿井,桥孔布置主要由地形控制。

本桥位于第1段分离式路基上,桥高和桥长不受水文控制,仅依地形布设。

右线设7—40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T梁,桥梁全长288.03m,中心桩号K80+030。

左线设6—40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T梁,桥梁全长247.95m,中心桩号L1K81+038。

桥梁均按90°布设。

上部结构为装配式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T梁;下部结构为柱式、箱型桥墩,柱式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

5、东湾1号大桥

路线位于嵩县大章镇东湾村东跨越河道,该河道为岭间冲沟,地形陡峭,为典型“V”字型沟谷,两岸岩石裸露,桥孔布置主要由地形控制。

本桥位于第1段分离式路基上,桥高和桥长不受水文控制,仅依地形布设。

右线设4-40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T梁,桥梁全长167.96m,中心桩号K81+600;左线设4-40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T梁,桥梁全长167.96m,中心桩号L1K81+579。

桥梁均按90°布设。

上部结构为装配式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T梁;下部结构为柱式、箱型桥墩,柱式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

6、东湾2号大桥

路线在K83+449位置布设在山坡上,无明显沟形,横向高差大,桥高40米桥孔布置主要由地形控制。

本桥位于第1段分离式路基上,桥高和桥长不受水文控制,仅依地形布设。

右线设7-40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T梁,桥梁全长287.95m,中心桩号K83+449,桥梁按90°布设;上部结构为装配式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T梁;下部结构为方柱式桥墩,柱式、肋板式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

左线桥梁与水牛沟大桥左线合并设置。

7、水牛沟大桥

路线位于嵩县大章镇任岭村北跨越水牛沟河道,该河道属于伊河水系,桥位处河滩宽平,两侧山体陡峭,为典型的“U”字型沟谷。

本桥位于第1段分离式路基上,桥高和桥长不受水文控制,仅依地形布设。

右线设8-40m装配式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T梁,桥梁长328.04m,中心桩号K83+838;左线设18-40m装配式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T梁,桥梁全长728.20m,中心桩号L1K83+629。

桥梁均按90°布设。

上部结构为装配式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T梁;下部结构为柱式、方型柱式桥墩,柱式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

8、任岭大桥

线路位于嵩县大章镇任岭村北岭间冲沟,本桥位于组合式路基上,桥高于桥长不受水文控制,仅依地形而设。

左右两幅设置为4-25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箱梁;下部结构为柱式墩台,钻孔灌注桩基础。

二、涵洞情况

K79+405.51-4.0m×3.0m拱涵洞,涵长72.93m。

k81+9421-4.0m×3.0m盖板涵洞,涵长18.37m。

k82+3161-6.0m×3.6m拱涵洞,涵长68.52m。

LIK82+562.81-6.0m×3.5m拱涵洞,涵长42.69m。

k84+1521-6.0m×3.5m拱涵洞,涵长60.96m。

k84+4721-4.0m×3.0m拱涵洞,涵长52.37m。

k82+5621-6.0m×4.0m盖板涵洞,涵长37.18m。

K82+8601-6.0m×4.5m盖板涵洞,涵长43.7m。

LIK82+864.921-6.0m×4.5m盖板涵洞,涵长32.79m。

K82+9701-6.0m×4.5m盖板涵洞,涵长68.75m。

K82+4491-4.0m×3.5m盖板通道涵,涵长35.65m。

LIK82+4511-4.0m×3.5m盖板通道涵,涵长30.35m。

AKO+4801-2.0m×1.0m盖板涵洞,涵长9.5m。

BKO+2351-2.0m×2.0m盖板涵洞,涵长12.9m。

三、桥面铺设

10cm沥青混凝土+防水层+10cmC50防水混凝土

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为W8级;为防止沥青混凝土铺装出现早期车辙、龟裂,提高沥青混凝土的耐久性,降低后期养护成本,面层采用SBS改性沥青。

四、桥梁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1、地表起伏变化大,山体切割剧烈,无明显脉络,冲沟河谷发育,纵横交错;路线多沿伊河及其支流进行。

出露地层繁复,基岩大部断续出露,工程地质条件属中等复杂类型,施工中应注意保护原有地形、地貌同时应注意基础开挖时,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减少施工风险。

2、桥型图中的墩台高度为平均墩台高度,由于路线所在的区域地貌较为复杂,在桩位处如果地面横向高差较大,地面高程与桩顶高度悬殊,应及时通知项目部,监理和设计代表,以便核查后再进行施工。

3、在接到设计图纸后,施工单位应对结构物各部位标高、桩位坐标进行全面的核查,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如发现问题,请及时与项目部、监理和设计代表联系。

4、梁底预埋钢板、支座垫石顶、支座顶底四角高差的应严格控制,确保支座水平放置,减少支座的剪切变形病害。

5、对位于曲线上的桥梁,应用桩位坐标、设计桩号和基桩中心与设计中心线关系等不同方法确定桩位,以便相互校核。

6、施工放样后,应注意地下管线。

对施工中可能触及的管线,应与有关部门协商保护措施或迁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影响施工进度。

7、桥梁基础系根据现有地质勘察报告进行设计,基础施工前,须随时将实际地质状况与所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进行对照。

8、基桩

(1)受单点勘察及工期所限,则在个别工点勘察点偏少或勘察点偏离工点稍远,而山区地质情况复杂,土石变化繁复无规律,则施工中应进行地质验证,施工时如发现实际情况与钻孔资料不符时,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根据实际情况变更桩长。

(2)为保证设计要求的桩周魔阻力,钻孔灌注桩施工采用反循环施工工艺。

基桩成孔后、灌注混凝土之前应按有关设计、施工规范严格清孔。

清孔后泥浆的相对度不超过1.04,摩擦桩桩径≤1.5m,桩底沉淀厚度一般不超过200mm,当桩径>1.5m或桩长>40m时,沉淀厚度可按400mm控制;嵌岩桩桩径≤1.5m,桩底沉淀厚度一般不超过30mm,当桩径>1.5m,沉淀厚度可按70mm控制,并注意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塌孔。

不得用加深钻孔深度的方式代替清孔。

(3)护筒埋设需要严格定位,压进的护筒必须垂直,并根据河床实际冲淤情况适当调整各桩护筒的埋置深度。

钻孔开始后至钻头进入护筒底端以前应随时检测护筒的水平位置和垂直线,发现偏移及时调整。

灌注水下混凝土时要有足够的超压力,保证顶部混凝土的强度和外观要求。

(4)钻孔灌注桩内均设置了超声波检测管,施工时必须将声测管固定,并灌满清水盖实。

严禁混凝土或泥浆等杂物进入声测管内,以免堵塞,影响检测工作。

(5)成孔后的中心位置与设计偏差不应大于30mm。

(6)钻孔的孔深及孔径均不应小于设计值。

(7)钢筋骨架宜分段制作,分段长度根据吊装条件确定,应保持钢筋骨架不变形。

接头应错开,错开长度及接连形式应满足设计规范及图纸要求。

(8)钢筋骨架中心平面位置与设计桩中心误差不应大于20mm,倾斜度不应大于±5%,顶端高程误差不大于±20mm。

施工时应注意:

基桩顶主筋伸入承台时,桩身需嵌入承台内15cm。

(9)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搅拌能力,应能满足桩孔在规定的时间内灌注完毕。

一根桩的灌注时间不得长于首批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负责应掺入适量缓凝剂。

(10)为防止钢筋笼骨架上浮,每根桩前6~7m桩长灌注速度应适合放慢。

首批混凝土拌和物下落后,混凝土应连续浇注,不得中断或停止。

9、桥面系施工时,应先铺桥面铺装混凝土,后浇注防撞护栏混凝土。

在浇注防水混凝土的前应对梁板顶面进行拉毛、清洗干净尘渣,以便防水混凝土与空心板混凝土结合紧密,加强整体受力。

10、预制桥体的桥台背墙应垂直于路线纵向设计线,线浇梁体的端部应与背墙平行,保证梁体与背墙间隙满足梁体伸缩需要。

五、涵洞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

(1)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

a.钢筋混凝土盖板涵盖板采用现浇C30钢筋混凝土;在其施工完毕强度达到80%的设计强度时,才能进行台背回填。

b.钢筋混凝土盖板涵跨径不大于2.5米者,采用C25混凝土或C25钢筋混凝土整体式基础;跨径大于2.5米者,采用C25混凝土加钢筋网片的整体式基础,台身均采用C25混凝土。

在基础顶面(与墙身对应范围)应插入宽度不小于15厘米片石,并高出基础顶面不小于10厘米,以增加墙身与基础间的抗剪能力。

c.根据涵底纵坡及地基土情况,置于非岩石地基上的涵洞,一般每隔4~6m设一道沉降缝,沉降缝必须贯穿整个断面(包括台帽和基础),缝宽2厘米,沉降缝位置应与盖板板缝位置相对应。

凡地基土质发生变化、基础埋置深度不一或基础的压力发生较大变化及基础填挖交界处,均应设沉降缝。

洞口与洞身应分开浇筑。

沉降缝内用沥青麻絮或其他具有弹性且不透水的材料填塞密实。

位于岩石地基上的涵洞可不设沉降缝。

d.与台背填料相接的路基应按1:

1的边坡开挖至路面底基层地面;填料应在盖板安装之后进行,洞身两侧填土应对称均衡分层夯实,压实度不应小不96%;台背填料垂直路线方向长度,应在基础外侧60厘米范围内。

洞身两侧应采用人工或小型机具对称夯填,不得采用振动碾压,待填方高出涵顶不小于1.0m时,可采用机械填筑。

e.涵洞台背及暗涵板顶等与路基填土直接接触的部分均应热涂沥青两道,做好防水处理。

(2)拱涵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

a.高填土路段涵洞形式为拱涵,主拱圈为C30现浇钢筋混凝土,仰拱为C25现浇钢筋混凝土,台身、基础、护拱、拱上侧墙、洞口等为现浇C25砼或现浇C25钢筋砼。

b.拱座与台身接触面、以及台身与基础接触面在施工前应凿毛处理或采用在基础顶面或台身顶面插入片石以增加台身与基础或拱座与台身之间的抗剪。

c.钢筋混凝土拱涵端节采用斜交斜做的形式,斜涵两端各设一个梯形的斜布钢筋区,在此段区内,呈钝角一边的主筋分布间距为呈锐角一边主筋分布间距的一半。

d.钢筋混凝土拱圈采用现浇,应由两侧向中间同时对称施工,拱圈钢筋伸入拱座内,拱圈与拱座现浇成为一整体。

当钢筋混凝土拱圈达到80%设计强度,方可拆除拱架。

e.涵台台后的填土应在涵洞混凝土均达到设计强度的80%方可进行,涵洞洞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