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会考课本知识点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50510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38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会考课本知识点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高中化学会考课本知识点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高中化学会考课本知识点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高中化学会考课本知识点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高中化学会考课本知识点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会考课本知识点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

《高中化学会考课本知识点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会考课本知识点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会考课本知识点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

如188O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通过以下数值求出:

已知一个188O的质量为2.657×

10-26kg,一个126C的质量为1.993×

10-26kg,188O的相对原子质量=

kg10993.1kg

10657.226

26--⨯⨯

只要我们知道了某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及在自然界中各同位素原子丰度。

根据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就可得到其值。

以氯元素为例,求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量数。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一、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离核远的电子能量高。

把能量最低、离核最近的一些电子,称它们运动在第一电子层上;

能量稍高、运动在离核稍远的一些电子称它们运动在第二电子层上,由里往外,依次类推,叫三、四、五、六、七层。

也可以把它们依次叫K、L、M、N、O、P、Q层。

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能量最低原理:

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由往外,依次排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即先排K层,排满K层后再排L层,排满L层后再排M层;

2、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个电子;

3、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超过32个。

三、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结构决定性质

1、稳定结构:

最外层电子数为8(注意:

He最外层为2,原子既不容易失去电子又不容易得到电子。

2、不稳定结构:

最外层电子数不为8,因此可能失去电子或者得到电子转变为稳定结构——最外层为8(氢原子变为0或2个电子。

一般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的多为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电子;

最外层电子数大于等于4个的多为非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电子。

(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电子得失时,原子核不发生变化

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合价的关系

元素化合价在数值上等于原子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数目(失为正,得为负原子①最外层电子数﹤4时,容易失去电子:

化合价=+失去的电子数目②最外层电子数≥4时,容易得到电子:

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8。

六、离子

1、定义:

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正阳、负阴;

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可以形成化合物,

且所形成的化合物为电中性

2、写法:

先写元素符号,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离子所带电荷和正负号,电荷写在前面,

电性正负号写在后面,当电荷数为1时省略不写,如Na+、F-

3、意义:

离子符号前面的系数表示离子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每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2Na2+

5、常见的原子团(由几个原子形成的集团带有电荷

NH4+、OH-、NO3-、HCO3-、SO42-、CO32-

物质的量

一、物质的量(n

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2、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它的符号是mol。

3、摩尔的量度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或它们的特定组合。

如1molCaCl2可以说含1molCa2+,2molCl-或3mol阴阳离子,或含54mol质子,54mol电子。

摩尔不能量度宏观物质,如果说―1mol氢‖就违反了使用准则,因为氢是元素名称,不是微粒名称,也不是微粒的符号或化学式。

二、阿伏加德罗常数(NA:

1、定义值(标准:

以0.012kg(即12克碳-12原子的数目为标准;

1摩任何物质的指定微粒所含的指定微粒数目都是阿伏加德罗常数个。

2、近似值(测定值: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一般取6.02×

1023,单位是mol-1,用符号NA表示。

三、摩尔质量(M:

1mol某微粒的质量。

2、定义公式:

3、摩尔质量的单位:

克/摩。

4、数值:

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式量。

⑤注意:

摩尔质量有单位,是克/摩,而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的式量无单位。

四、有关计算

1、同种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和微粒之间的换算方法,

×

NA

÷

M---摩尔质量NA---阿伏加德罗常数2、同种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和微粒数之间的换算。

M---摩尔质量NA---阿伏加德罗常数

3、不同种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和微粒之间的换算。

微粒数之比==物质的量之比

4、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⑴化学方程式系数比==物质的量之比==微粒数之比⑵.只要上下单位一致,左右关系对应,则可列比例式计算

气体摩尔体积

一、决定物质的体积大小的因素

微粒的大小微粒间的距离二、气体摩尔体积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纯净的和不纯净的体积约为22.4L。

这个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单位:

L/mol。

2、注意以下几点

⑴气体在不同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不同,气体摩尔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关。

⑵在温度为0℃,压强为101Kpa下,此时气体的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也就是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⑶气体摩尔体积仅仅是针对气体(混合气体而言。

⑷气体的体积,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微粒数目有关,而与气体分子的种类无关所以,讨论气体的摩尔体积时必需在一定条件下讨论才有意义。

四要素:

①状态:

气体②状况:

标准状况③定量:

1mol④数值:

22.4L

3、物质的量和气体摩尔体积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三、阿伏加德罗定律:

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推论1:

同温同压任何气体体积比等于其物质的量比

2

1

21nnVV=

推论2:

同温同压任何气体密度比等于其摩尔质量(式量之比

21MM=

ρρ推论3:

同温同压等质量的任何气体,密度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体积的反比

推论4:

同温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压强之比一定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21nnPP=

四.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的计算

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密度=质量÷

体积,下面我们取标准状况下1mol某气体,则该气体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摩尔质量,体积在数值上等于摩尔体积,所以可得如下计算公式:

标况下气体的密度(g·

L-1=气体的摩尔质量(g·

mol-1÷

标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L·

mol-1

【例题精选】:

例1:

在相同条件下,3LH2和2LCO2混合,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氧气密度的多少倍?

分析: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可知:

同T、同P下的任何两气体:

(1

MM12=

ρρ1

(2

VVnn1212

=解:

(1求混合气的平均式量:

H2的式量=2H2的摩尔质量=2g/mol

CO2的式量=44CO2的摩尔质量=44g/mol

又已知则:

混气平均式量的式量混气

V:

V3:

2n:

n3:

2M2g/mol3mol44g/mol2mol

3mol2mol

18.8g/mol18.8O32HCOHCO2

22

=∴

==⨯+⨯+=∴==(2根据式量之比求密度比(即相对密度

1212121nnVV=

=ρρ

ρρ混气混(倍OOMM18.8320.592

2===答:

H2和CO2组成的混合气的平均密度是氧气密度的0.59倍。

例2:

标况下,向10L由H2、CO2、CO、N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通入6LO2,用电火花引燃,使之充分反应后,测得气体体积为7.5L,将这些气体通过盛有过量NaOH溶液的洗气瓶,气体体积变为2L,这2L气体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H2密度的15.5倍。

求原混合气体中各种气体的体积。

(以上数据均在标况下测得

分析:

在H2、CO2、CO和N2中,只有H2和CO能与O2反应。

反应后O2剩余,用最大值法,可检验出O2过量,因此2L气体中含有N2和O2。

由平均分子量可以求出其中N2和O2体积,根据消耗的O2体积,可求出H2与CO总体积,从而求出起始CO2体积。

再根据CO2总量,可求出CO体积,最后得出H2体积。

解:

(1最大值法——判断出O2过量。

设10L气体全部是H2或全部是CO

则根据2H2+O2→2H2O2CO+O2=2CO22L1L2L1L

10L5L<

6L10L5L<

6L

所以,由此可推断出6LO2必过量。

(2反应后剩余的2L是由N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求其平均分子量:

∵同T、同P下,ρρ混气混气HH22

MM==155.

∴M215.531混气=⨯=

(3求2L混合气体中N2和O2的体积

设混合气体中N2的体积为x,则反应后剩余O2的体积为(2-x∵同T、同P下,VVnnNONO2

222=

∴28322231xx+-=(

解得x=0.5(L

(4求原混合气体中各种气体的体积

反应掉的O2体积:

6-(2-0.5=4.5(L

∵2H2+O2−−→−点燃2H2O2CO+O2−−→−点燃2CO2

2L1L2L1L

两反应中,H2和CO与O2反应时的体积比均为2∶1

已推算出耗O24.5L

∴参加反应的H2和CO体积共为:

4.5L×

2=9L

则原混合气中CO2体积为:

10L-0.5L-9L=0.5L∵燃烧后的7.5L气体中含CO2、N2和剩余O2,生成的水为液态,

∴燃烧后共含CO2:

7.5L-2L=5.5L

由CO燃烧生成的CO2体积为5.5L-0.5L=5L

由CO生成CO2的体积比为1∶1

∴原混合气中CO体积为5L。

则原混合气中含H2体积为:

9L-5L=4L。

答:

原混合气体中H2:

4L,CO2:

0.5L,CO:

5L,N2:

0.5L。

物质的量浓度

一.物质的量浓度

1.概念:

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用CB表示。

mol/L

表达式:

CB=nB/V

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1L水溶解了22.4LHCl,C=1mol·

L-1?

(错,溶液体积不为1L,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

(2160g胆矾溶于水配成1L溶液C=1mol·

(错,溶质物质的量小于1mol

(374gCa(OH2溶于水配成1L溶液C=1mol·

(错,Ca(OH2微溶

例2、标况下,盛满HCl烧瓶与用排空气法收集的HCl(VHCl占75%烧瓶例置于水中,其物质的量浓度关系?

(相等,均等于

4.221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ω及溶液密度ρ(g·

cm-3之间的

关系:

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配制步骤:

①计算所需溶质的量②

③溶解或稀释:

注意冷却或升温至室温

④移液:

把烧杯液体引流入容量瓶。

⑤洗涤:

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一并移入容量瓶。

⑥定容:

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至距离刻度线2~3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正好相切。

⑦摇匀:

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⑧装瓶

(2使用的仪器:

托盘天平或量筒(滴定管、烧杯、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等。

(3重点注意事项:

①容量瓶使用之前一定要检查瓶塞是否漏水;

②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时,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必须与要配制的溶液的体积相同;

③不能把溶质直接放入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

④溶解时放热的必须冷却至室温后才能移液;

⑤定容后,经反复颠倒,摇匀后会出现容量瓶中的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的情况,这时不能再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

因为定容后液体的体积刚好为容量瓶标定容积。

上述情况的出现主要是部分溶液在润湿容量瓶磨口时有所损失;

⑥如果加水定容时超过了刻度线,不能将超出部分再吸走,必须重新配制。

(4实验误差分析:

实验过程中的错误操作会使实验结果有误差:

<

1>

使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主要原因

①天平的砝码沾有其他物质或已锈蚀。

使所称溶质的质量偏高,物质的量浓度偏大

②调整天平零点时,没调平,指针向左偏转(同①。

③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使所取液体体积偏大。

④把量筒中残留的液体用蒸馏水洗出倒入烧杯中(使所量液体体积偏大。

⑤把高于20℃的液体转移进容量瓶中(使所量液体体积小于容量瓶所标注的液体的体积。

⑥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使液体体积偏小。

2>

使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的主要原因

①称量时,物码倒置,并动用游码(使所称溶质的质量偏低,物质的量偏小。

②调整天平零点时,没调平,指针向右偏转(同①。

③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使所取液体体积偏小。

④没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或洗涤液没移入容量瓶中(使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

⑤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使溶液体积偏大。

⑥定容加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又将超出部分吸出(使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

3>

对实验结果无影响的操作

①使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的小烧杯溶解溶质。

②配溶液用的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经干燥。

(5实验思考题:

①怎样称量NaOH固体?

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若取用5mL浓盐酸,常用10mL量筒而不用100mL量筒,为什么?

【提示】

①因NaOH固体易潮解,且有腐蚀性,必须用带盖的称量瓶或小烧杯快速称量,称量过程中时间越长,吸水越多,误差越大,若直接在纸上称NaOH,则有损失且易腐蚀托盘。

②为了减少误差。

因为100mL量筒读数误差较大,且倾出液体后,内壁残留液体较多。

[重点归纳]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

1、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计算时运用的基本公式是:

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两浓度基本公式的换算关系:

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释计算。

浓、稀溶液运算的基本公式是:

[例题解析]

1、注意溶质是什么

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是运用物质的量浓度表达式进行计算时首先要考虑的,对有些特

殊情况,如3SO、OH5CuSO24⋅等溶于水后所得溶质及氨水中溶质是什么等,

要注意辨别。

标准状况下,用一定量的水吸收氨气后制得物质的量浓度为1Lmol0.12-⋅、密度为1mLg915.0-⋅的氨水。

试计算1体积水吸收多少体积的氨气可制得上述氨水。

(本题中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0,水的密度为1mLg0.1-⋅

解析:

很多同学认为氨水中的溶质为OHNH23⋅,导致计算出错。

其实,我们习惯认为氨水中的溶质为3NH。

设水的体积为1L,根据物质的量浓度表达式可得:

11311

311313Lmol0.12mLg0.1mL10molg0.17molL4.22NH(VmLg915.0LmL10molL4.22

NH(V-------⋅=⋅⨯+⋅⨯⋅⋅⨯⋅⨯⋅解得L378NH(V3=,故1体积水吸收378体积的氨气可制得上述氨水。

2、注意溶液的体积

主要注意两点:

一是不能用水的体积代替溶液的体积;

二是当题设未给出溶液的密度时,可将各溶液(一般为稀溶液的体积相加(如溶液混合、稀释,认为其和为溶液的总体积;

当给出密度后则需通过密度进行换算求溶液的体积。

在100g浓度为1Lmol18-⋅、密度为1mLg-⋅ρ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1Lmol9-⋅的硫酸,则加入水的体积(

A.小于100mL

B.等于100mL

C.大于100mL

D.等于mL100ρ

一些同学未考虑浓硫酸加水稀释后,溶液的密度会发生变化(减小,而直接将

溶液和水的质量加和求体积。

设加入水的体积为xmL,则ρ

⨯+⨯=ρ⨯1x100910018,解得x=100,导致错选B项。

设加入水的体积为ymL,由2211VcVc=得:

稀浓ρ+⨯=ρ⨯y100910018,化简得1y100200>

ρρ=+稀

浓,即y<

100。

故答案为A项。

3、注意单位运算

在概念理解及应用中,要注意各物理量的单位,一是各物理量的单位要相互匹配;

二是注意从单位运算入手,能简化解题思路,快捷求解。

例3:

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大约溶解560体积氨。

求:

(1所得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若测得上述氨水的密度为1mLg91.0-⋅,则此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3

取此氨水10mL,加水稀释到1L,所得稀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1注意单位量及比例关系。

设取用水的体积为1L(水的质量为1000g,则溶解标准状况下氨气的体积为560L,即所得到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11molL4.22L560molg17g1000molL4.22L

560molg17w----⋅⨯⋅+⋅⨯

⋅=×

100%=29.8%。

(2可用不同公式解答:

1111Lmol0.16mol

g17%8.29mLg91.0LmL1000Mw1000c----⋅=⋅⨯⋅⨯⋅=⨯ρ⨯=。

(3要注意将mL转化为L。

根据公式2211VcVc=,解得12Lmol16.0c-⋅=。

4、注意溶解度的影响

第一,物质的量浓度适合于表示不饱和及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关系,不适合于过饱和溶液(溶质未溶解完全;

第二,注意一些典型问题,如2OH(Ca的溶解度情况及气体物质在溶液中的溶解问题等。

例4:

将12.6g无水亚硫酸钠固体加入100mL1Lmol8-⋅的硫酸中以制取2SO气体,反应完全后,若溶液中+4价硫元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Lmol2.0-⋅,假定溶液的体积不变,忽略溶液及导管中的气体体积。

(1溶液中硫元素的质量。

(2收集到2SO气体的体积。

(3溶液中+Na和+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考虑弱电解质的电离。

本题涉及2SO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问题,只有2SO在水中溶解量达到饱和后,才有气体逸出,因此,在计算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时要减除溶解量。

根据题意有以下关系量:

OHSOSONaSOHSONa22424232+↑+=+

0.1mol0.8mol(过量0.02mol(溶解量

(1g24.26molg32mol02.0mol8.0(S(m1=⋅⨯+=-。

(2L792.1molL4.22mol02.0mol1.0(SO(V12=⋅⨯-=-。

(311Lmol14L

1.0mol7.02H(cLmol2L1.0mol1.02Na(c-+-+⋅=⨯=⋅=⨯=,。

5、注意密度变化规律

在溶液混合和溶液稀释等问题中,在注意溶液体积变化的同时,还要考虑溶液密度的变化对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影响。

如强酸、强碱、盐等溶液的密度随浓度增大而增大;

氨水、乙醇等溶液的密度随浓度增大而减小。

例5:

若以1w和2w分别表示浓度为1Lmola-⋅和1Lmolb-⋅氨水的质量分数,且知2a=b,

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氨水的密度比纯水小(

A.21ww2=

B.12ww2=

C.12w2w>

D.121w2ww<

设溶液的体积为VL,密度为1mLg-⋅ρ,溶质的摩尔质量为Mg·

1mol-,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1Lmolc-⋅。

根据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方式不同,但其溶质的量不变,有VL×

103mL·

11

11LcmolVLmolMgwmLgL----⋅⨯=⋅⨯⋅ρ⨯,即Mw10c3ρ=。

依题意有17

w10,b17w10a223113ρ=ρ=,因2a=b,所以有2211ww2ρ=ρ,又由于氨水的密度比纯水小,且浓度越大,密度越小,即12ρ<

ρ,代入上式12w2w>

故答案为C项。

6、注意实验情景

在计算溶液配制或溶液稀释等问题中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时,一要注意不能把水的体积当作溶液的体积;

二是在配制溶液时,要注意容量瓶规格与实际配制溶液体积的关系。

例6:

实验室需用480mL1Lmol1.0-⋅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B.称取12.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D.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一些同学通过计算,得溶质的质量114molg160L48.0Lmol1.0CuSO(m--⋅⨯⨯⋅=

g68.7=,选A项;

也有一些同学选C项,这里包含两个错误:

一是用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时,溶质的质量应满足500mL容量瓶的需求;

二是错把溶剂的体积当作溶液的体积,正确情况应该是“称取8.0g硫酸铜(或12.5g胆矾,加水至500mL。

”故答案为D项。

7、注意物质与其组成微粒的关系

物质与其组成微粒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