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 孝文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48468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7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题班会 孝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主题班会 孝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主题班会 孝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主题班会 孝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主题班会 孝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题班会 孝文化.docx

《主题班会 孝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班会 孝文化.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主题班会 孝文化.docx

主题班会孝文化

主题班会:

孝文化教育

—百德孝为先

一、孝的根本含义

中国人习惯说孝顺,就是你在众人面前给父母高度的尊重、荣耀和荣耀的地位,即让人看见你给父母的尊重、名声、荣耀及荣耀的地位。

孝的最高点是使父母受天下人的尊敬,其次是不使父母因自己的行为蒙羞,最根本的是尽自己的力量奉养父母,不使父母冻饿。

换而言之,最高层次是光宗耀祖,其次是不给父母丢脸,最根本的要求是赡养父母。

下面从南宋诗人、书法家朱熹书写的“孝〞字说开去:

此乃去西递时在“亲爱堂〞中所拍的孝字,乃南宋朱熹所书,其运笔厚重,气势磅礴。

最奇的是,它的象形特色:

上部右方酷似一仰面作揖,孝顺敬老的后生,而那人的后脑却清楚像一尖嘴的猴头,其寓意:

尊老孝顺者为人,忤逆不孝为畜生。

二、我们身边的典范

1.四川达州19岁小伙带着截瘫父亲上大学

12月13日,吴孟嵘在给父亲喂饭。

新华社发〔李向雨摄〕

家住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炬光乡红花村的吴孟嵘今年19岁,现在是达州职业技术学院2021级临床医学系的大一学生。

吴孟嵘两岁时父母离婚,父亲一人将他抚养成人。

2021年,吴父因高位截瘫病倒在床上。

一年后吴孟嵘考上了大学,为了求学和照顾父亲两不误,小伙子决定带着父亲到达州租房读大学。

吴孟嵘每天把时间安排得很满,从早上6点起床一直忙碌到深夜。

白天他要用轮椅推父亲出去晒太阳,晚上还要为父亲洗澡、按摩。

在医学系教师的指导下,吴孟嵘学会了为父亲拔火罐和针灸。

日复一日,这个年轻人每天奔波往返于学校和出租屋之间。

吴孟嵘来到达州后也得到了许多好心人的帮助,学院的教师经常为他的父亲义诊,同学们有空余时间也会到家中帮助出力。

“父亲生病对我来说是困难,但我没有想过放弃,我觉得这是上天给我的一个尽孝的时机。

因为爸爸的病,我更加坚决了学好医学的念头。

〞吴孟嵘的话语中带着坚决,他表示一定要学好这个专业,以后不仅治好爸爸的病,还要治好更多人的病。

⒉江西9岁小女孩辍学照顾35岁患病父亲

9岁,一个还可以在母亲怀抱撒娇、在父亲肩膀感受温暖父爱的年纪,而江西省高安市新街镇金家村的9岁女孩金继红,却坚强地担起了照顾35岁病患父亲的重责。

12月20日,大江网记者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了解到,9岁女孩金继红的父亲是因继发性癫痫病入院的。

由于该患者离异多年,父母已故,现在只有9岁的女儿在医院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医院呼吁广阔社会爱心人士向这个不幸的家庭献爱心,让父女二人能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⒊土家族女孩靠捡破烂照顾患绝症母亲

红网张家界4月22日讯,龚林俊这年仅位9岁土家族女孩,其父亲被确症为严重慢性肝炎,从此没法根治只能与药结缘;3年前,母亲确诊为尿毒症晚期,从此,9岁女孩靠捡破烂挣钱挑起了照顾家庭的重担。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懂事的女孩子,学习成绩也十分优秀。

小林俊是一个乖巧的孩子,在学校也是人见人爱的“小活泼〞,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她还主动承当扫教室的任务。

每天早上,小林俊都最早到校,主动清扫干净教室后,才开场晨读。

⒋铜鼓女孩照顾病重父亲坚韧感动乡邻

江西省铜鼓县的9岁女孩王金红无法享受娇爱,因为在她出生才两三岁时,母亲就离家出走了,至今下落不明。

上个月,相依为命的父亲又被查出已是癌症晚期。

父亲王诗行靠打零工赚钱,困难地将王金红拉扯长大。

面对一连串的家庭不幸,这个小女孩选择了坚韧,用自己瘦弱和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几乎破碎的家——每天除了正常读书外,还得照顾病重在床的父亲。

12月19日,中国江西网记者接到热心网友的爆料,赶往铜鼓县棋坪镇棋坪村采访。

乡邻们都被这个孩子的坚韧感动,称赞她“懂事〞。

每天到了放学的时候,其他的孩子都在嬉戏打闹,王金红那么要匆匆走完近两个小时的路程回到家中。

这段山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颇为困难,但无论刮风下雨,总能看到王金红小小的身影,躺在床上的父亲是她唯一的牵挂,更是她唯一的依靠。

今年11月初,父亲王诗行突然患病,随后被确症为食道癌晚期。

不到两个月,王诗行就不能进食,瘦到仅有40公斤,每天只能靠打点滴维持生命。

由于家境困难,无钱医治,王诗行只有放弃治疗,躺在家中。

父亲这座山倒下了,9岁的王金红那么用她瘦弱的手臂支撑起了这个家。

⒌好媳妇陈守梅悉心照顾瘫痪婆婆16载

26年前,18岁的陈守梅从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峡镇多隆村嫁到同县的朔北藏族乡永丰村。

在她婚后的第十个年头,52岁的婆婆董玉兰不幸中风,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全家人东挪西借凑够医药费为老人治病,老人的病情渐渐好转,没过多久,婆婆却又瘫痪入院。

左腿和右手失去知觉,生活不能自理。

此后的5800多个日夜,她的肩膀就是瘫痪婆婆的“双腿〞:

抱着婆婆上厕所、晒太阳、走亲戚……夜晚悉心照顾,白天倾心付出,她的孝心感动了周围许许多多的人。

陈守梅的丈夫李春生为维持生计经常外出打工,两个孩子一个10岁,一个7岁。

转眼间,所有的担子都压到了她的肩上。

起初,婆婆在别人的搀扶下可以下炕,可是后来,由于病情恶化,身体疼痛难忍,大小便只能在炕上解决。

为了夜里照顾老人,这些年,她根本和老人睡在一个炕上。

生活虽然清贫,可贫苦的日子并没有消磨掉她的开朗性格,反而使她越发坚毅。

陈守梅的辛勤付出换来的不只是街坊邻居的赞扬,家里的日子也日渐红火起来。

“我们孝顺老人,小孩子也孝顺,一代一代就能把孝道传承下去〞,陈守梅说。

 

三、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子女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父母对儿女恩重如山,做儿女的又有什么理由不孝敬父母呢?

不仅没有任何理由,而且做儿女的对父母的孝敬无论好到什么程度都不为过。

在中国历史上,从古到今,没有哪个朝代不重视孝道,孔子把“孝〞放在一切道德的首位,视为“立身之首〞、“自行之源〞。

当代不少伦理学家把孝敬父母看作是人生处理人际关系的第一台阶,是做人的根本要求,是关心他人、自觉上进、热爱祖国等品德形成的根底。

历史的经历也告诉我们:

但凡精忠报国、事业有成的人,都和听从父母善言、尊敬奉养父母、不忘父母养育之恩是分不开的。

但凡不敬师长、不讲信用、不思进取、好逸恶劳、自私自利、无恶不作、干尽天理不容、危害社会和人民利益的人,都是败家子、逆子;尤其是对父母忘恩负义的人更是不孝之子。

现在有的学生,不专心学习、玩游戏、抄作业。

有的,不顾父母的辛苦,觉得母亲做的饭菜不满意,抓起碗就往地下摔,一跺脚,指着父母的鼻子就“开战〞,什么难听的话都蹦出口!

有的还是网吧里的“大地主〞,一坐就是一整天,让父母在家担忧不已、坐立不安。

有的,挥金如土,把这种习惯当作阔气的表现,还三天两头的打要钱,时不时还惹事。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呐!

难道,这流传千古的中华美德就这样被不孝之徒“征服〞了吗?

不,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我们不能忘!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啊!

虽然我们没有亿万家产送给父母,但我们能送一束鲜花;虽然我们没有豪华的小轿车带父母出门旅行,但我们能牵着父母的手,陪他们散散步……其实父母的要求并不高,他们只需要一点点温暖。

我们应该尽我们的能力,好好学习,拿出最正确成绩为他们尽孝!

同学们,你们扪心自问:

孝,你们做到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