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地域文化介绍.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24749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8.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冈地域文化介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黄冈地域文化介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黄冈地域文化介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黄冈地域文化介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黄冈地域文化介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冈地域文化介绍.ppt

《黄冈地域文化介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冈地域文化介绍.ppt(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黄冈地域文化介绍.ppt

黄冈的地域文化,内容提要:

一、自然地理环境简介,二、黄冈的地域文化特色剪辑,关键字:

教授县,将军县,黄冈中学,方言,李时珍,苏东坡,五祖寺,黄冈位于湖北省的东北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北接河南、东连安徽、南与鄂州、黄石、九江隔江相望。

地形大部分为丘陵,长江沿岸散布平原,湖泊塘堰众多。

黄冈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江淮小气候区。

四季光热界线分明。

光照丰富,雨量充足。

以长江为主干构成的庞大水网保证了良好的森林植被以及生态环境。

具有相当好的农业生产基础。

一、自然地理环境简介,二、黄冈地域文化特色剪辑,

(一)教授县才子的摇篮,

(二)黄冈的教育和黄冈中学,(三)将军县将军的故乡,(四)方言俗语与风俗民情,(五)黄梅五祖寺四祖、五祖佛教文化区,(六)李时珍和蕲春,(七)东坡赤壁,黄冈人杰地灵,名家辈出。

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毕升,明代医圣李时珍,理学奠基人程颢、程颐,学者胡风,经济学家王亚南,爱国诗人、民主斗士闻一多,国学大师黄侃,地质学泰斗李四光,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共和国前任两位国家主席董必武(代)、李先念,军事家王树声、秦基伟等230多位将军都诞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一、教授县才子的摇篮,蕲春籍教授不仅遍布大陆和台湾各地,令人称奇的是,蕲春县不仅是享誉海内外的“教授县”,“教授村”更是层出不穷,有十名教授以上的“教授村”达三十二个,其中一村二十名以上教授的村有七个,张塝镇汪瓢铺村走出专家学者教授二十七人。

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这条五百米长的街道,竟走出了一百二十六名博士,多半在美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甚至很多父子、兄弟皆为博士。

中国三大“教授县”,指的是湖北省蕲春县、江苏省宜兴市、江西省临川县,黄冈就位列其一.,二、黄冈的教育和黄冈中学,北宋庆历四年(1044),蕲州、黄州始有教授,办学训导生徒。

明、清两代,府、州、县均建有学宫,并建有书院50多所。

李贽在黄安、麻城两地讲学、著书达18年。

明代276年中,黄州府中进士328名,举人1465名。

清代黄州知府于成龙政绩卓著,居官清苦,百姓拥戴,被朝廷嘉誉“清官第一”。

刘子壮、陈沆中状元,帅承瀛、陈銮中探花,金德嘉中会元。

仅嘉庆至咸丰3朝65年中,黄州府即考中进士86名,举人466名。

建国后,黄冈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很快,形成了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相互衔接,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行的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

现有各级各类学校5978所,其中大中专学校22所,普通中学366所,小学3800所。

一批骨干学校富有特色。

黄冈中学是湖北省重点中学,形成了“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优良校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国际数、理、化奥赛中累计获6金、4银、1铜共计11枚奖牌。

黄冈中学,全称湖北省黄冈中学,位于中国湖北省黄冈市,为全国重点中学,湖北省重点中学,当地人简称“黄高”。

黄冈中学现新老校区占地600多亩,有6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000余人,在岗教职工310余人。

黄冈中学创建于1904年,是基础教育的全国名校,湖北省省级重点中学。

文化底蕴深厚,青云塔承载着文人学士报国济世的理想,临高亭留下了北宋文学家苏东坡饮酒赋诗的风雅。

黄冈中学,三、将军县将军的故乡,黄冈有着辉煌的革命斗争史。

早在二十年代初,这里就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活动的重要驻点;土地革命时期,红安、麻城率先点燃鄂豫皖边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革命火种,举行了著名的“黄麻起义”。

解放战争时期,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谱写了中原突围千里跃进大别山等新的历史篇章。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黄冈人民承受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到解放战争,黄冈共有44万优秀儿女血沃中原,有5.5万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伟大的革命斗争造就了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将领。

在1955年和1964年两次授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有103人是黄冈人。

仅红安县就有董必武、李先念两任共和国主席,有2人任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有4人任过国务院副总理,有10人任过国家正副部长,有12人任过大军区司令员或政委,有17人任过大军区副司令员或副政委、顾问,这有24位兵团职干部、130多位省军级干部,其中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的有6人、中将11人、少将45人。

一县之内有如此之多的高级将领在国内外实为罕见,以至西方军人将红安誉为“将军的故乡”。

麻城乘马岗乡有2万多人参加了长征,锻造了32位将军。

其中,大将1人、上将3人、中将7人、少将21人。

一个乡镇走出了32位红色将军,其人数之多,军衔之高,出生地之集中,全国绝无仅有,成为名副其实的“将军之乡”,红安,在黄冈这块红色的土地上,不仅诞生了三位军事家李先念、王树声、林彪,这有邓小平、叶剑英、刘伯承、彭德怀、王震、徐海东、陈赓、黄克诚、许继慎、曾中生、蔡申熙等十多位著名军事家在鄂东战斗生活过,他们的历史功绩已经镌刻在中国革命历史的丰碑上,他们的战斗经历已成为老区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同样是老区人民永久的纪念和骄傲。

四、方言俗语与风俗民情,黄冈属于鄂东北地区。

鄂东北方言在湖北方言中别具一格,它基本上属于北方方言,是古楚语与早期北方方言融合后的变体。

有的语言学家将鄂东北方言与九江,安庆等沿江市县的方言划为楚语区。

黄冈方言当然位列其中,她的方言俚语很多反映了其独特的风俗民情,在称谓上,黄冈方言与普通话有很大的差异:

“称父亲为大或爷;称母亲为乜,姨,也有叫大的,在英山县南一带称丫;称祖父为爹;称祖母为奶;称自己的妻子为堂客,屋里的;黄梅一带称妇女为嬷嬷ma儿,嬷嬷;嬷嬷也可以指自己的妻子。

有很多地方称小孩为细伢,男孩为男伢,女孩为女伢;兄弟一词在多指弟弟;英山一带还称叔父为老;如二叔称为二老,妹妹称为老妹。

黄冈方言在生活用语上也颇有特色。

上衣叫褂子;裤衩叫裤头儿;水壶叫吊子;自来水笔称电笔;上午叫晏yn昼;下午叫下昼;晚上叫黑里或夜心;吃晚饭叫过夜;睡觉称困醒,简称为困。

还有一些民俗特色极浓的俗语:

怀孕的妇女常馋嘴,称为害肚子;私生子称为黑耳朵;英山一带把结婚称为吃鸡胯儿,因为结婚宴席中必有一碗鸡是专给新郎、新娘吃的;人死了称为上山,因为黄冈有大一部分地区属丘陵山区,人死后都要抬上山去安葬;给受惊的小孩收魂称为叫吓(音h);因做事外行而闹笑话,被称为白鼻子,这与舞台上的白鼻子小丑逗人发笑有关;假心假意地请人吃饭被称为卖白菜,此词源于一个单吃别人而自己一毛不拔的卖白菜小贩的故事。

这一地区的方言古朴,一些目不识丁的妇女口中也常出颇有文言意味的词语,如鄙而和之(意即不注意身份与人调笑),树家野嘴,互不来哉,归怨,耻人等。

鄂东北方言中还有一些古词遗风:

比如慊,古汉语意羡慕和思念。

至今鄂东北方言中仍体现了这两种意义,如麻城的屋,浠水的谷,黄冈中间慊得哭。

慊在这里指羡慕。

人们说这孩子慊她妈,这里的慊就作思念讲。

诸如此类古词,鄂东北方言中不少,它们看起来极土气,但在古代文献中都可找到根据。

这种语言现象与鄂东北地区的特殊历史文化传统有关,可以说是一种语言活化石.,(五)黄梅五祖寺四祖、五祖佛教文化,简介:

禅宗五祖大满禅师弘忍于唐咸亨三年(672年)创建,五祖寺位于湖北省黄梅县东12公里的东山,当时称东山寺,后世改称五祖寺。

是佛教禅宗五祖弘忍大师说法道场,也是六祖慧能大师得衣之地。

它既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又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而且在国际上,特别是日本、印度等东南亚国家享有盛誉,来源:

东山,又名冯茂山,海拔八百米,气候宜人,宏伟辉煌的庙宇建筑群就座在山峰之中。

五祖寺是由五祖寺弘忍大师亲手创建于唐永微五年(公元六五四年)。

弘忍大师俗姓周,祖籍黄梅县濯港人,生于隋代仁寿元年(公元六零一年),圆寂于唐上元二年(公元六七五年)享年七十四岁。

寺庙自唐到清十分兴旺,唐宋尤盛,有殿堂楼阁一千多间,僧侣一千多人,先后还出了一百多名高僧。

自建寺以来,每年朝山的香客数以万计,不少的文人骚客前来游览,并留下许多赞美的诗句。

唐代宗赐封弘忍大师为大满禅师,南唐加封为广化禅师。

唐宣宗改赐寺为真慧禅师,宋黄宗御书天下祖庭,宋微宗御书天下禅林,元文宗赐弘忍大师法号为妙圆普觉禅师,并改赐寺额为东山五祖寺,简称五祖寺,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弘仁:

弘忍是唐高僧,对禅宗发展颇有贡献。

他在东山寺授徒时,不用传统的楞伽经,而改用金刚般若经。

从此,这种传习法成为禅宗授徒的定。

弘忍选拔接班人的方法也很别致,曾经弟子们各作一偈,以分辨其司性高低。

高徒神秀作偈说: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指拭,勿使惹尘埃。

”弘认为慧能的悟性高,所作偈能见本性,而神秀的悟性略逊一筹,所作偈未见本性,于是将慧能定为接班人。

弘忍所倡导的这种禅风影响深远,早已波及东南亚和日本,每年慕名而来五祖寺的参谒者至今不衰,且有与日俱增之势。

(六)李时珍和蕲春,李时珍(15181593),字东壁,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公元1518年7月3日,合新历7月13日),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

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

著有濒湖脉学、本草纲目等中医药经典。

李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父亲李言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

在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

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

李时珍穿上草鞋,背起药筐,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

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于万历戊寅年(公元1578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编写工作。

全书约有200万字,52卷,载药1892种,新增药物374种,载方10000多个,附图1000多幅,成了我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

其中纠正前人错误甚多,在动植物分类学等许多方面有突出成就,并对其他有关的学科(生物学、化学、矿物学、地质学、天文学等等)也做出贡献。

湖北省蕲春县(旧称蕲州府、蕲阳县)位于湖北东陲,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佳山秀水、灵秀所钟,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是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乡,不仅孕育了宏篇巨著本草纲目,还有蕲竹、蕲艾、蕲龟、蕲蛇,世称“蕲春四宝”。

据史料记载,“四宝”源于西周,名于明代,用充方物,列为贡品,上国史,入方志,登专著。

为历代文人墨客吟颂的佳品,皇宫贵族追索的贡品,博物和医药学家研究的珍品,为后世留下了极为珍贵的载述,形成了一种源远流长、雅俗共赏的四宝文化。

蕲蛇属腹蛇科、腹蛇属,咬人后五步即死。

蕲蛇全身黑质白花,吻鳞与鼻间鳞均向背方翘起,又叫白花蛇,褰鼻蛇。

头呈三角形,背黑褐色,头腹及喉部白色,间或少数黑褐色斑点,称“念珠斑”。

属部侧扁,尾尖一枚鳞片尖长,称角质刺,也叫“佛背甲”。

蕲蛇产于蕲春蕲州龙峰山,两湖、三角山一带,喜食蛙、蟾蜍、蜥蝎、鸟、鼠等。

成长极慢,现也成为濒危动物。

蕲蛇味甘咸、性温,具有祛风湿、散风寒、舒筋活络等药效。

蕲龟。

龟产于蕲州(今日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者,颇为奇特,故又名曰:

“蕲龟”。

蕲龟形状与普通龟相似,惟背甲生着细长而浓密的绿色绒毛。

故又名曰:

“绿毛龟”。

其绿毛一说为藻类附生物,但焚之,毛蜷缩并发出咝咝的声音和散发出焦毛味。

可见实为绿毛而非藻类。

蕲龟既是美丽的观赏动物,又是营养价值极高的滋补良药,民间传说食用蕲龟可延年益寿。

李时珍说,此龟“滋补方往往用之,与龟甲同功。

”龟肉鲜品供食用,味甘、酸,气平、性温,无毒。

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维生素A、钙、磷、铁等营养物质,有滋阴补血之功。

通任脉,助阳道,补阴血,益精气,治痿弱,并可用治阴虚、劳热、骨蒸、久嗽咯血、疟疾、血痢等症。

蕲竹,源于桃枝竹,别名笛竹、丛竹、孝顺竹、蓬莱竹等,学名为Bambusamnltiplex(Lour.)Raeus.exj.A.etj.H.schnlt,其竹或细如拇指,或粗如酒杯,色泽晶莹,竹节稀疏,篾质柔软,用途广泛,是全世界1200余种竹子中的良品之一。

蕲艾,艾草的一种,因产于蕲州(蕲春县旧称)而得名,湖北省蕲春县“蕲春四宝”(蕲竹、蕲艾、蕲蛇、蕲龟)之一,特产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