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学》综合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47391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资源学》综合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土地资源学》综合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土地资源学》综合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土地资源学》综合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土地资源学》综合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地资源学》综合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

《《土地资源学》综合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资源学》综合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地资源学》综合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

第二章

1.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气候要素是:

光(太阳辐射)、温(热量)、水(降水)、风。

2.太阳辐射是由太阳发射的电磁短波辐射,它是地球表面土地系统中一切过程的能量基础。

3.在一天之内,夜间的总辐射为零,正午最高;

一年之中,夏季的总辐射最高,冬季最低。

4.目前我国光照强度一般多以日照时数来表示。

5.一般情况下,强光照有利于植物的生殖生长,弱光照有利于植物的营养生长。

6.地球表面的热量来源于太阳辐射。

7.地表和土地资源利用的一切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均由温度来控制。

8.农业生产上常用的积温指标是≥10℃的积温。

积温的高低决定着作物一年的熟制。

9.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10.地貌类型按地貌形态可粗略分为平原、丘岭、山地、高原和盆地等五大类。

11.平原可分为山前平原、冲积平原、湖积平原、滨海平原等。

12.我国著名的冲积平原有:

松嫩平原、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江汉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滨海平原有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黄河现代三角洲等。

13.地表水系是指存在于河流、湖泊、冰川和沼泽等水体的水分。

14.土壤是陆地上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在生物、气候、地形、母质、时间等五大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历史自然体。

(概念)

15.一般而言,农作物最佳的耕层厚度为>20~25cm。

对多数多年生作物而言,最佳的土层厚度一般为>100cm,临界厚度一般为>50cm。

16.通常认为壤土是农业生产较为理想的土壤质地类型。

17.多数农作物最适宜的土壤酸碱性为弱酸性至弱碱性。

18.土壤的综合性状通常用土壤肥力、土壤的水分状况、土壤的适宜性来评价。

19.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开放性、动态性、自我调节性、演化性。

20.植被是一定区域植物区落的总称,包括森林、草地及农田栽培作物。

21.植被对土地系统的生态调节功能表现在: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调节气候、保护环境;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固结土体、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参考书本、展开论述)

22.土地的所有制和使用制度是土地资源最重要的社会属性。

1.评价某一区域的太阳辐射条件可用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光照质量来表示。

2.光照长度是指一个地区从日出到日落之间可能日照的时数。

3.与土地利用机器生产潜力关系较为密切的热量指标主要有温度、积温、无霜期等。

4.农业生产上常用的积温指标是指一年内日平均气温≧10℃的温度总和。

5.与土地资源特性关系最为密切的地貌因素有海拔高度、地面坡度、地貌类型等几个方面。

6.海拔高度对土地特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水热条件再分布方面。

7.海拔高度是划分地貌形态类型的最重要指标。

8.地面坡度对土地特征及其利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壤侵蚀、农田基本建设、交通运输、灌溉和机耕条件以及建筑工程投资等方面。

9.我国著名的湖积平原由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白洋淀、微山湖等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水产品生产基地。

10.岩性及矿物质组成对土地资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土壤和地下水而产生的。

11.地表岩石可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12.土壤母质可分为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冲积物、湖积物、风积物、海积物。

13.土地资源评价的核心是对土壤因素的评价。

14.土壤剖面的发生层一般分为表土层、心土层、底土层。

15.土壤的酸碱度一般以PH=7为中性,是作物生长的良好土壤环境条件。

16.生态系统按生态环境的差异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

按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同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17.植被是指一定地区内植物群落的总体。

包括森林、草地及农田栽培作物。

18.植被对于土地利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植物类型、植物生产力、生态调节功能等方面。

19.影响土地资源社会经济属性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因素(人口、社会需求、土地制度、土地政策与法规、资源与环境政策等);

经济因素(生产力水平、市场状况、经济结构和生产布局、区域条件、投入水平等);

技术因素(科技发展水平、生产管理水平、技术培训与维护、物质技术条件等)。

20土地所有制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

它是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

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是土地公有制,即国家所有制和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制。

21.土地使用权是依法对一定土地进行利用、管理并取得收益的权利,是土地使用制度的法律体现形式。

22.土地区位是自然要素区位、经济区位、交通区位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组合的具体表现。

第三章

1.土地类型的划分依据主要是土地构成要素的空间差异性。

2.土地类型划分的原则:

自然发生学原则、综合性原则、主导因素原则、实用性原则。

3.土地类型的地带性分布规律表现为:

纬向地带性分布、经向地带性分布、垂直地带性分布。

4.纬向地带性分布是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角度不同引起不同纬度的热量差异而造成的。

经向地带性分布是由于距离海洋远近不同而造成的。

垂直地带性分布是由于海拔高度不同而造成的。

5.土地利用类型划分的原则:

充分考虑土地利用现状的特征;

反映土地利用的地域性;

充分考虑生产应用性;

具有一定的科学系统性。

1.土地类型的定义;

土地资源类型的定义。

2.土地类型的划分是一种自然分类,划分的依据主要是土地的自然属性;

而土地资源类型的划分依据除了考虑土地的各种自然属性外,更强调根据土地的社会经济属性集中体现在其利用价值或利用功能上的综合差异性而进行分类。

3.土地类型划分的目的体现在3个方面:

土地类型的划分是土地类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土地类型调查和制图的重要基础;

通过土地类型的划分可以揭示土地类型的发生、发展和各种土地类型组合的区域性差异,从而为分析土地类型的自然类型、土地类型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提供依据;

土地类型的划分可为土地评价、土地利用以及土地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4.土地类型的分布规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土地类型的地带性分布规律,二是土地类型的非地带性或区域土地类型分布规律。

5.园地包括果园、桑园、茶园、橡胶园、可可园、咖啡园等。

第四章

1.土地资源调查主要包括土地类型、数量、质量、权属、分布及利用现状等内容调查。

2.土地资源调查的目的:

为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为土地评价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基础图件和属性数据;

为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区划、土地利用规划、土地保护和开发提供基础资料;

为了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动态监测。

3.土地资源调查的任务:

清查各类土地资源的数量;

清查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和质量状况;

完成系列调查成果图;

分析土地资源的利用特点,进行土地利用分区。

4.土地资源质量的最大特征是具有明显的多面性。

农业用地的质量包括生产潜力、适宜性和利用效益三个方面。

5.土地资源自然属性调查包括气候调查、地型地貌调查、水资源调查、土壤调查、植被调查。

6.土壤调查的重点是土壤肥力特性。

7.土地类型调查的目的:

建立土地数据库、为土地利用决策服务;

为土地评价服务;

为土地利用规划服务;

为制定国民经济发展长远规划服务;

为土地资源科学研究服务。

8.土地资源调查工作可分为:

准备工作、外业调绘、内业工作、检查验收四个阶段。

1.土地资源调查是利用土地资源学的学科知识,借助遥感和测绘制图的手段,查清各类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状况,以及它们之间发生的规律和相互关系,为综合农业区划、区域土地资源评价、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等服务。

2.土地资源包括土地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3.气候调查包括气温和降水的调查。

气温是表示某一区域热量水平的主要指标,也是决定农作物布局的最主要条件之一。

4.地形地貌调查包括地貌类型、海拔、坡度和坡向的调查。

5.水资源调查包括地表水、地下水、水利设施和水旱渍害状况的调查。

6.土壤调查包括土壤质地、土壤理化性质、土壤侵蚀和土壤的障碍因素的调查。

7.社会经济条件调查包括交通状况和区位、人口和劳动力、农业技术条件和水电能源等公共设施的调查。

8.土地资源调查的准备工作包括组织专业队伍、制定工作计划、资料准备、用品准备。

土地资源调查需要准备的资料有地形图、航片、卫片和其他资料的收集。

9.内业工作的步骤:

转绘工作、量算面积、编图与图面整饰、成果整理。

第五章

1.土地资源评价是在特定目的下对土地的性能进行质量鉴定的过程。

2.土地评价的作用:

为估计土地利用和经营好坏服务;

为土地交易服务;

为土地税收服务;

为土地管理服务。

3.根据评价目的的不同,土地评价可分为:

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

土地经济评价。

4.根据评价的方法,土地评价可分为: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5.按土地评价的目标的综合程度,土地评价可分为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

6.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土地评价纲要》中,土地自然适宜性分类系统采用土地适宜性纲、级、亚级、单元四级分类制。

7.土宜评价除了评定生产力,更加注重评定产品的品质。

8.充分利用我国自然资源的多样性特点,最大可能的发展土宜,对特色农业和创汇农业具有重大意义。

9.土地区位是影响城镇土地经济评价最重要的因素。

10.城镇土地定级的因素有:

繁华程度、交通条件、基础设施状况、环境状况、人口状况。

11.城镇土地定级的原则:

综合分析原则、主导因素原则、地域分异原则、级差收益原则、定量与定性结合原则。

1.土地资源评价又叫土地评价,是指为了一定的目的,在一定的用途条件下,对土地质量的高低或土地生产力的大小进行评定的过程。

2.土地评价的特点:

必须有特定的目的、必须针对一定的土地用途、评价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要进行多因素分析、评价的结果应该能够直接用于生产实践。

3.土地利用规划的目的,在于调节土地用途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使土地用途与土地质量协调起来,达到高效而持久的利用。

4.土地评价的一般工作程序包括土地评价的准备阶段、土地评价的中间过程、土地评价的资料管理和成果汇报三个阶段。

5.土地资源评价的准备阶段的主要内容:

土地评价立项与初步商讨、评价目标的确定、数据资料的调查收集、制定土地评价的工作计划。

6.土地评价的成果汇报包括两个内容:

土地评价报告书、土地评价成果图。

7.土地自然适宜性是指某种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对一定地区土地的自然条件的适宜程度。

8.土宜是指土地的特殊适宜性,是一个区域的土地条件对某些作物不仅具有生理和生态的高度适宜性,而且对该类作物的产品经济特性有着特有的适宜性,因而在此区域形成特有的经济品种。

9.土地经济评价是指采用一定的经济可比指标,对土地的投入、产出的经济效果进行评定的过程。

10.土地经济评价类型包括土地经济适宜性评价、土地经济分级、土地资产核算等。

11.土地经济适宜性评价最常用的经济分析方法是投入——产出分析法。

12.我国常见的土地经济分级方式为土地分等定级,包括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和农用地分等定级两种类型。

13.城镇土地定级的主要方法是因素法。

第六章

3.土地人口承载潜力是指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根据其土地资源的自然生产潜力,及不同的投入(物质的、技术的)水平所能生产的食物,可能供养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

4.影响土地人口承载潜力的因素:

土地资源的数量、土地资源的质量状况、投入水平、生活水平、时间尺度。

5.理论上,实现粮食安全有三个途径:

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单位面积耕地的产量水平、增加粮食进口量。

6.要实现我国的粮食安全,只有走稳定耕地面积、不断提高耕地地力水平的道路,否则没有出路。

7.中国耕地保护的内容体系:

耕地数量或面积保护、耕地地力的保护、耕地环境的保护。

6.耕地保护的对策:

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加强耕地保护的宣传;

强化耕地的行政保护;

强化耕地的法律保护;

提高现有征地费标准;

加强城市用地的产出率指标管理;

加大对耕地的投入。

1.人类对土地资源的投入水平包括物质和科技两方面投入的多少和高低。

2.研究区域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方法是农业生态区法。

3.粮食安全的目标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所需要的基本食品”。

4.一个国家的粮食生产能力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

一方面是耕地数量,另一方面是耕地质量。

确保人类总体粮食需要的最根本途径也只有两条:

一是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二是提高单位耕地的产量。

第七章

1.土地利用是指人们以土地资源为对象,为一定利用目的而从事的土地经营或经济活动。

2.决定一个社会或地区的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和结构的因素:

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生态利益和可持续发展要求。

3.根据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多少,土地利用系统类型可分为集约型和粗放型。

4.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可行性分析包括:

资源环境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组织体制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等。

5.可持续土地利用的五大原则:

生产性、稳定性、保护性、可行性、可承受性。

6.土地利用规划的类型:

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土地利用的专项规划、土地利用的内部规划(设计)。

7.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般为15年。

8.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五级:

国家、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地、自治州)、县、乡(镇)。

9.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

系统分析原则;

合理用地、保护耕地原则;

可持续发展和综合效益最优原则。

10.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主要类型:

土地开发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土地保护规划、单项土地资源利用规划。

11.常见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可分为:

土地利用空间动态监测和土地资源质量动态监测。

1.调查、评价、分析土地资源的最终目的是要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

2.土地、劳动和资本是土地利用过程的3个基本要素。

3.根据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土地利用系统可分为农业土地利用系统、城镇土地利用系统。

4.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作的全面安排和布局。

5.村镇规划、菜地保护区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土地开发规划等属于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而对各项用地的山、水、田、路、林、渠的综合安排和设计属于土地利用内部规划。

6.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土地利用进行干预、控制、协调、组织和监督。

7.我国实行土地用途管制政策,其主要措施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8.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性质:

针对性、局部性、具体性、选择性。

9.土地利用内部规划的主要类型:

耕地内部规划、果园内部规划、林地内部规划、牧草地内部规划、渔业生产用地内部规划、居民点规划。

10.土地开发规划的对象是荒草地、沼泽地、沙荒地、海涂等。

土地整治规划的对象是沙化土地、沼泽化土地、盐碱化土地、水土流失的土地和被污染的土地。

土地保护规划有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菜田保护区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等。

11.土地利用空间动态监测的内容:

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信息、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情况、农业用地内部结构调整情况、基本农田保护区状况、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监测。

土地资源质量动态监测的内容:

土壤特征的变化情况、气候特征的变化情况、环境及环境污染的变化情况。

第八章

1.自然界的四大循环指大气循环、水循环、地质循环、生物循环。

2.土地生态系统是具有多层次结构的复合系统。

3.土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

4.生态平衡有三种表现形式:

相对静止、动态稳态和非平衡稳态。

非平衡稳态是生态平衡的最主要形式。

5.影响我国土地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的主要原因:

人口的压力较大;

政策失误;

掠夺式经营;

能源匮乏;

环境污染;

土地管理不善;

有法不依或无章可循等。

6.土地退化是自然环境灾害的一种表现形式。

7.土地退化大致可分为:

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次生盐渍化、土地污染等类型。

8.土地沙漠化防治包括沙丘固定、防止土壤风蚀、绿化以增加植被等三部分。

9.耕地面积不等于都是基本农田。

基本农田是人类生存所需要生产粮食的农田,是保护的重点。

10.土地整理的主要任务:

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

调整土地关系、使土地关系适应土地生产力提高的要求;

扩大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土地产出率;

实现土地资源的景观功能;

提高全社会的现代化水平。

11.改良土壤,进行中低产田的改造,在任何时候都是我国土地整理的重点。

12.农村土地利用的“三个集中”模式指:

居住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

工业向园区集中;

农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1.土地生态系统是指土地的组成要素(地貌、气候、土壤、水文、植被、动物等)之间以及与人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所构成的统一体。

2.土地生态系统由生物因子(动物、植物、微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大气、土壤、地貌地质等环境)两大部分组成。

3.土地生态系统的特点:

土地生态系统结构的整体性、土地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土地生态系统区域分异性、土地生态系统可变性。

4.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人类不当的土地利用或某些不利的自然的因素,导致土地生产能力或其他功能的衰减,以至土地生态系统向简单无序的方向演替的过程。

5.水土流失是我国土地退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山区我国防治水土流失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山坡修建梯田。

6.土地沙漠化是指干旱、半干旱、多风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地面失去覆盖后,出现风沙活动和类似沙漠化景观的现象。

7.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方针:

“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保护环境”。

“三废”是指废水、废气、废渣。

8.基本农田是指从战略高度出发,为了满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保证一定规划期内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基本需求,而必须确保的农田。

9.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

10.我国现阶段土地整理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土地利用率。

11.增加土地产出率方面的土地整理措施有:

低产田改良、废气地复耕、肥土回填、农作物轮作、牧草地轮牧、土地保护、土地绿化提高灌溉效率等。

12.农地整理的主要内容:

调整农地结构,归并零散地块;

农田整治及道路、沟渠等基本建设;

农地改造;

复垦废弃土地、开发宜农荒地;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划定地界、确定权属;

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13.现阶段我国土地储备的运作过程的主要内容:

统一收购;

垄断土地一级市场;

超前规划;

合理分配收益;

净地出让;

资金集中管理。

14.土地复垦是指对被破坏或退化土地的再生利用极其生态系统恢复的综合性技术过程。

第九章

1.区域开发主要包括区域资源综合评价、区域开发战略的制定、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三方面内容。

2.区域资源综合评价是区域开发的基础和前提;

区域开发战略的制定是区域开发的主题部分。

3.区域开发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原则。

4.区域开发的布局模式:

增长极开发模式、点轴开发模式、网络开发模式。

5.对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包括:

荒地的开发、海涂的开发、闲散土地的开发利用、废弃地的开发利用。

6.未充分利用土地的再开发包括:

农业低产田改良、农村宅基地的改造、城市土地开发。

7.区域土地资源开发的方式:

城镇土地资源出让方法的开发;

土地开发专项基金方法的开发;

未利用地开荒方法的开发。

8.区域土地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

农用土地资源优先开发原则、土地资源开发的生态平衡原则、实行综合性土地资源开发原则。

9.农用土地资源优先开发是为了保证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

10.土地资源开发资金的筹集方式:

国家设立的投资组织;

国家财政计划;

地方集资组织;

外资的引进等。

1.区域开发是指为了获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不损害环境和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对一定区域内的自然、经济和社会资源进行综合的利用。

2.区域开发战略的内容:

确定区域开发目标;

选择区域开发模式;

规划区域开发重点;

进行区域经济布局。

3.区域土地资源开发的目的是扩大土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或生产率。

4.土地资源开发的对象是指那些具有一定开发潜力和开发价值的土地。

主要包括后备土地资源和已开发利用中的未充分利用的土地资源。

5.区域土地资源开发可行性分析常用的衡量指标有:

投入产出比、土地生产率、土地利用率、土地生态效益。

6.目前在区域土地资源开发的经济可行性研究中通常采用:

收入——成本分析法和费用——效益分析法。

7.区域土地资源开发规划是通过对区域内具有一定开发潜力和开发价值的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