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教育作文讲评Word下载.docx
《三种教育作文讲评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种教育作文讲评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立意提示:
(一)切合题意:
1、前面的两种教育是理想的、理性的,给人的感受是真善美的;
社会教育是感性的、现实的,给人的感受是残酷的。
2、前两种教育与后者的背道而驰,不仅体现在方式上,还体现在受教育者身上。
“在家庭与学校里,我们是被动地接受教育;
而在社会中,人必须转为主动”
3、前两种教育是理论,而社会教育是实践,强调社会教育的实践性。
4、辩证看待后者的“背道而驰”,正确利用社会教育的反面作用。
5、将三种教育合流。
从教育目的来讲,虽然这三种教育方式背道而驰,但殊途同归,三者是辩证统一的,三者追求的目标一致,形成整体向上的教育合力。
(二)问题立意
1、偷换概念用“实践”等其他概念偷换了话题,不谈教育(这种症状表现在极少数同学在行文中不出现材料中的关键词,而与之相关的近义词或者延伸意义后的词频繁出现,这都有跑题危险)
2、材料关照不全
A、没对比讲前两者,只讲在社会中学到了什么,或者受了什么伤害等,这体现不出“背道而驰”。
B、全文根本不谈教育,只是说社会和想象的不一样,单纯说自己受到了哪些伤害,对社会感到失望等个人感受。
3、观点片面、偏激、绝对化完全否定某一种教育,如果考生的观点是错误的,即使后面论证再详尽,分数不能及格。
提纲举例:
立意:
三种教育,各有所短所长——吸其精髓,扬长避短
开头(提出论点):
比喻排比列出三种教育的所长所短
论据:
我们在父母教育中学会了诚实与坚强,也养成了依赖自私;
我们在教师教育中学会了宽容与勤奋,也养成了理论空谈;
我们在社会教育中学会了严格与独立,也习惯了无情冷漠
结尾(升华主旨):
再此切题,三种教育,各有利弊,我们扬长避短,就会迟早发光!
首尾呼应,扣紧标题
社会教育的残酷美
(开头)父母,是我们不成熟的心灵的保护伞,他们把种种黑暗挡住,而告诉我们许多美丽的童话,有王子公主,有英雄美女;
教师,是我们获得系统性认知的构建者,他们弃糟粕取精华,而教育我们科学、艺术和哲学,有爱因斯坦,有孟德斯鸠;
社会的教育呢?
与前两者相反,无处不体现着残酷美。
(结尾)因此,虽然社会的教育与父母和教师的教育背道而弛,但它们殊途同归,引领我们成为有思想有内涵的人。
所以,不要怀疑社会教育的残酷美,它是命运给予我们的不偏不倚的爱。
范文评析:
神会教育的锤炼
人的一生,在不停地成长,不停地被锤炼。
孟德斯鸠说:
“我们接受三种教育,一种来自父母,一种来自教师,另一种来自社会,第三种教育和前两种完全背道而驰。
”如果说父母的教育是为未成型的我们塑形,教师的教育是琢玉一般的敲凿,那么社会的教育就像沙砾打磨珍珠一样细微,是隐隐的痛楚,道不明,说不出。
父母教导我们要相信,信这个世界,信这个社会。
然而我们怀着一颗信任的心走入社会。
社会却告诉我们要猜疑,要戒备。
教师教导我们要正直,诚实地对待他人,真诚地看待自己。
然而社会却告诉我们,如果不会奉承,如果不会讨好,或许社会会否定掉你一切的内在,让你停留在原地。
于是,无数怀着热血梦想和坚定信念的青年人步入社会,却和多少先辈一样输给了生活,输给了社会。
或许几年,或许十几年,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和大街上的大多数人一样庸庸碌碌,疲于奔波了。
当昔日的“可能”被今日的“不可能”取代,当往日的“无畏”被今日的“畏惧”取代,当曾经的梦想被今日的现实取代,当热情缓缓熄灭,当棱角渐渐磨平,我们成熟了,历练了,却也沧桑了,冷淡了。
不再轻易地快乐悲伤,不再为了一个目标而挥洒汗水,不再将真实的自己敞开于世人之间。
那样的未来,只剩悲哀。
社会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是静默无声的,也是冷血无情的,它让在瑰丽温暖的花室中成长的我们,经历了阵阵寒风和细雪。
然而,抵御寒冷的只有温暖,化解冬天的只有春风。
我们可以学会怀疑,却不能丢弃相信;
可以学会谎言,却不能丢弃真诚。
行走在如履薄冰的世界,请与过去紧紧相牵,一路带着曾经的美好,怀着温暖的愿望。
这样,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社会教育即使冷酷,同样也是生命的最大的馈赠。
社会教育的锤炼,或许残忍,或许无情,但他最终给予我们的仍是美好与安宁。
52分。
点评:
论据的对比:
1:
父母教导我们:
信任、信赖;
社会告诉我们:
猜疑、戒备
2:
教师教导我们:
正直、诚实;
奉承、讨好
——冲突:
背道而驰(切题性)(对材料中的前种教育和后一种教育点出自己的对比感受)
论据的概述:
热血输给庸碌,梦想输给现实,棱角输给沧桑
——悲哀:
现实残酷(概述性)
论点的凸现:
1、抵御寒冷的只有温暖,化解冬天的只有春天(针对性)(针对前文论据的对比)
背道而弛的另一种教育
对于羽翼未丰的雏鹰,它需要的是老鹰的翅膀为它遮风挡雨;
它需要的是母亲的庇护和安全的环境,需要的是老鹰的奔波给他以食物;
而对于长大之后独立生存的鹰,它则需要暴风骤雨电闪雷鸣给他以钢铁的翅膀和翱翔苍穹的勇气,它需要与恶枭凶鸷流血厮杀的磨砺。
对于人类来说,前者好比是孟德斯鸠所说的来自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后者则是来自社会的教育,两种教育背道而弛。
若说家庭和学校是一个让稚嫩心灵成长的庇护所,那么社会即是一个锻炼成熟心智与钢铁意志的冶炼厂。
已接受了十几年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我们,对于这种教育是再熟悉不过了。
在家里,我们的父母会经常跟我们讲述做人的道理,如何去做一个好人;
在学校,老师亦会教导我们如何做好学问。
我们便有意无意地接受这种信息的灌输,家庭、学校教育即是一种正面而积极地善意的灌输。
那么社会呢?
在家庭、学校的呵护下成长的我们,并非与社会完全隔离比如每天我们或许会看新闻,看报纸,接收来自社会的信息这种信息的索取,也是社会教育的一部份好比我们经常在媒体报道上看到了某人在某地犯了什么事并被法律制裁,接受这类信息的同时,也在接受社会的教育,社会通过媒体向人们传播信息,但不会告诉人们该怎么做,而以反面例子来告诫人们不该做什么由此看来,社会教育是一种反面的教育。
所以,社会教育与家庭、学校教育背道而弛。
两者的背道而弛,不仅体现在方式上,亦体现于受教育者身上。
在家庭与学校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被动地接受教育,父母老师向我们传达的信息我们是被动地接受;
而在社会中,人必须转为主动,比如拿现今大学生就业来说,只有大学生主动地去找工作,主动去尝试,尽管四处碰壁,但碰壁的同时也是接受社会教育的过程,也是社会经验的积累。
守株待兔的人难以接受到这种经验,没有这样的经验,亦难以在社会上立足,成熟心智与钢铁意志是不能像在大树底下等撞死的兔子一样偶然地等出来,而是需要在不断地碰壁中锻炼出来。
对于即将成人并走进社会的我们,现在便处在这种截然不同的分界点。
我们该如何面对与适应这种截然不同的情形?
无论从哪个方面去探讨,都无不警示着我们不能够坐以待毙和保持沉默。
保持沉默并非是未雨绸缪,而是饮鸠止渴,我们要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坚守自己的信念与理想,鼓起勇气面对挑战,接受社会风雨的洗礼!
(解决问题)
现在的我们,已不是在巢中等待喂养和接受呵护的雏鸟,而是即将展翅高飞的雄鹰。
就让暴风雨和恶枭凶鸷来得更猛烈些吧!
只有拥有钢铁的翅膀,才能让我们翱翔九天!
52分。
评语:
有超出同龄人的见解,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立学立德不足以立命
孟德斯鸠告诉我们,人有三个接受教育的场所,分别来自父母、教师和社会。
在家中我们受父母影响,可以立德;
在学校我们受师尊教诲,可以立学;
在社会我们受世事磨炼,可以立人。
所谓立人就是在经历了种种磨砺之后,人的身心逐渐成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如果我们把立德立学的过程看作被动的接受的话,那么在社会中浮沉以达到立人就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了,这也正是后者与前两者背道而驰的学习方式。
每个人都是有自觉性的,这代表着人对于事物的新态度,新看法随着阅历增长,这种自觉性逐渐转变为世界观,而世界观的成熟就代表着一个人的成熟,也就是立人知识道德的提高是可以通过被动接受他人的影响来达成的,但世界观的形成是需要深入社会,主动了解这个世界才能达到的,而这种深入我们把他叫做实践。
古人说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一个没有知识的人是很难走向成功的,而一个没有生活阅历的人是根本无法生存下去的。
历史中不乏有素质有理想却身败名裂的人,如西汉末年的王莽新政,北宋的王安石变法,甚至于近代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改革。
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深入实践、体察民情就贸然改革,往往事倍功半乃至一事无成。
由此可见,单纯在学校与家庭中被动接受教育是不足以适应社会的。
要想在世上安身立命,就必须主动实践,了解你所存在的这个世界。
在社会上接受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主动,在这点上功高盖世的始皇帝给我们做了一个榜样,赢政十三岁登基,而这之前的日子他就像市井混混一样在邯郸城中厮混,当幸运临头,他意识到自己得学点什么了,于是他多次出巡视察民情,召集尉缭、王翦等人为自己出谋划策,向丞相学习治国,正是由于能向社会各阶层的人主动学习,痞子赢政才能自学成材,终成一代伟人。
反观当下的莘莘学子,虽然大多数人能从家庭、学校学到立德立学却对这个世界了解甚少。
虽然学生中也有少数人能走出封闭的教育环境体验生活,但多数人仍然生活在象牙塔中,其最大特点就是对社会缺乏必要认知,对挑战缺少面对的勇气,这一点在80后、90后身上体现的极为明显,月光族,啃老族无不在告诫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堂课应该在社会中上。
立学立德不足以立命。
当我们对80后、90后痛心疾首之时,是否也应检讨一下自己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亦悲乎!
50分。
立意新颖,深刻;
材料丰富,新鲜;
语言通顺,精炼。
三种教育——合流归一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便注定要受到教育。
而我们受教育之时,会有三类指引人为我们铺路:
父母,教师以及社会。
有人认为后者与前两者完全背道而驰,而我则以为,这三种教育终会合流统一,就如河水终会汇聚于大海。
孟德斯鸠曾说:
第三种教育和前两种教育完全背道而驰。
”从某程度上说,确实如此。
父母以他们无限的爱来呵护我们,滋养我们的心灵,他们以此告诉我们,要以爱感化世界,要爱他人,爱自己。
于是,我们成为了一个诚实善良、充满爱心的人。
教师以无底的书的海洋充实我们的大脑,唤醒我们的智慧,他们教导我们,只有知识才能使我们的自我价值得以提升,才能使我们的视野变得开阔,才能使我们最终能够站在世界之巅,俯瞰苍生。
于是,我们成为了一个知识渊搏,志向远大的人。
然而教育也以另一种形式由社会传达给我们。
当初,我们谨记仁爱苍生之道,因此我们待人接物始终保持友善,可是后来,从微处传来了几声耳语:
“他好虚伪,装什么友善!
还不是为了攀高职位?
!
”从此,我们心中多了“虚伪”、“阿谀奉承”之类的词汇。
于是,我们不再一视同仁,而开始了区别对待。
我们紧攥着知识、抱负,誓要闯一番事业,因此我们埋头苦干,却迎来了更多苦活;
我们认真做事,却得不到欣赏。
于是我们才发现,知识或抱负,根本不算什么。
终于,在社会的洗练之下,我们成为了一个现实的人。
父母、教师给我们以理想,勇气,抱负;
社会却以残酷的现实一次又一次地打击我们,将我们的理想逐个摧毁,最后让我们明白,世界是被一层灰尘笼罩了的昏暗之地。
父母及教师呈我们以真善美;
社会却呈我们以假恶丑。
其实不然且别将三种教育分开看待,应是三者合一,其最终汇处是一致的。
当我们的心几近被社会击碎,父母、教师的话能够为我们塑造一颗更强大的心;
当我们的心因过于自信而变得浮躁,社会的打击则能使我们重获一颗更为平静的心。
这样一来,父母、教师给我们的教育同社会给我们的教育便是互相制约,互相平衡,而又互相促进的了。
他们表面看似背道而驰,实质上则是同一性质的他们给我们的教育是统一的,都是为我们的心灵能得到磨练,都是为我们能在世界上更好地生活,这才是教育的目的。
而也唯在此时,三股教育的河流汇到了一起,一同流入我们的血液之中,使我们得以更好地行走在人生之路上。
立意切题并能进行升格,指出教育的合流,对比论证,主次分明。
学的三重奏
如果说,学,是为了丰富精神,塑造人格,那么在家庭教育中,这种目的得以确立;
在学校中,这种目的得以修正完善;
而在社会中,得以发扬光大。
无可否认,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目的都为树立一种理念和人格,要有成才的雄心,仁义的处世态度,才为人生追求的正道。
我们是被动地接受这些理念,也以它们为道德准则行走人生。
但社会教育留给我们的并不只如此,如果将教育比喻为一锅汤,那家庭和学校都是口味平淡的清汤,而社会却是一锅沸腾的浓汤。
它不仅有仁义道德,更有贪嗔痴;
它不仅有家庭学校中所教育的人格,有所谓的高尚、诚实,也有它所不提倡的欺骗、出卖甚至是恐吓。
社会中所含的教育成分是复杂的,教育内涵是双重的,只有你投身其中,几番体会,才能挖掘出哪些是我们塑造人格真正所需的。
在家中,有一个已确定对的价值由你去领略;
在学校,我们听的是岳飞,学的是孔子。
可走出社会,已看不到有人背上刻着精忠报国,反而会被告诫“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更多显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麦道夫的骗局,华南虎事件,商场的尔虞我诈,这些不知不觉地迷惑了我们,我们的人生究竟需要什么?
社会中价值观不是没有选择,而是我们选择的太多,有时会迷惑。
我认为,我们所具有的判断力,太多是在关注外在社会,试图寻求一种准则作为处世的标准,但很少有人懂得反观内心,反问自己:
“这个社会中到底哪种事物值得我们选择,可拿来作我们人格的标准,到底是哪种方向,才能将我们心中所认为可行的理念发扬光大。
”这是社会教育极具挑战性的原因,因为只有在社会,才真正不为一种观念所束缚,以自身的认知去寻求一种人生方向。
韩信终究在社会中选择了报效君主,为才所用;
陶渊明终究看透功名利禄,反归田园;
苏轼晚年看破得失,笑对贬谪,游于赤壁之下;
梵高最终看透生命穿越生死局限,饮弹离世。
这都是他们在社会中学习后所得到的一种感悟,一份归属,一个追求。
所以,学无止境,在家庭中衍生,在学校中补充,在社会中再一次选择,发扬光大。
它们是三种教育,也是完全不相同的三重奏,是知识的递进,也是人格的升华。
将三种教育的递进、升华议论得淋漓尽致。
第三种教育
孟德斯鸠曾经说过:
“我们接受过三种教育,前两种是来自父母,老师的,而第三种教育来自社会它与前两种教育完全背道而驰。
”想来亦是这样,老师教会了我们知识,却无法给予我们实践的土地;
父母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却无法帮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
而这一切,我们都会在社会中得到历炼。
它给予我们的有挫败,有成功;
有艰辛,有痛楚;
亦有成长的滋味,这是你我人生最深刻的教育。
曾经看过日本作家的小说《白色巨塔》,讲述着一位刚从院校毕业,迈入社会的年轻医生,他在这个大染缸中,看到身边各式各样的人,都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踏在别人的肩膀上,去携取那权力的塔尖上耀眼的宝石。
在这过程中,他们就算丧失了亲情、友情、爱情,也在所不惜,冷漠与欲望充斥着他们的内心,无情的社会逼迫人们掘弃那些温良,放弃那些在父母、教师中学到的优秀品质,而用另一种残忍去立足社会。
初读此书,心中久久难以平静,难道这就是孟德斯鸠所谓的第三种教育吗?
这种教育给予人们残忍、冷漠、无情,为保全自己而不惜一切。
我不禁害怕步入这个复杂的社会之中了,从小耳濡目染的那些温良哪儿去了,社会的教育真的完全背离了那些父母师长所给予的那些美好的品质吗?
比尔盖茨曾经对社会作过这样的诠释:
“社会,它无情的打击了我初来乍到时的所有激情与梦想,有时,我也恨它,它让世界显得并不那么美好,它亦有自己丑恶的嘴脸,它有时将你推至风口浪尖,有时又让你坠入谷底,可是,请别怪它,它只是想教会你成长。
”比尔的一番话让我有了另一番体会:
社会所给予我们的一切,只是想让我们深知,在父母师长教会我们的所有美好之中,社会,这第三种教育只是给这些美好加入了现实的滋味,它让你体验人间冷暖,让你面临两难的选择,不过是想让你在磨难中成长,在进退两难时选择坚强。
人生的第三种教育,有一种微微苦涩的味道,它现实的让人胆怯,面对人生的诱惑,它让你学会选择,面对人生的低谷,它让你学会坚强,面对尔虞我诈,它又让你学会灵活应对,在这纷纷扰扰之中,你脱离了曾经稚嫩的外壳,将父母师长的教育作为做人的基石,在社会的泥淖中摸打滚爬,在渐渐成长之时,又不失自己独立的人格,这就是社会所给予的第三种教育。
我不会如陶渊明般因厌恶这尘世的诸多不顺而遗世独立,也不会如海子般因无法忍受社会的纷扰而选择弃世,我会在社会中不断摸打滚爬,学会成长,找至一方属于自己的位置,我坚信,这第三种教育给予我的是心灵的成熟与灵魂的成长。
52分。
观点开门见山,材料新颖,结尾展望未来。
以教育之名生存着
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今天,几乎每个人的人生都被程式化了。
从呱呱落地之时,孩子便开始接受家庭的启蒙教育,接着被送进了校园,开始接受学校教育,最后,我们正式步入社会的大熔炉,以自身的才能去为自己闯出一片天空,这就是绝大多数人一生的轨迹。
显而易见在这样的人生中,教育的地位举足轻重,明白地说,你接受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你的一生。
如我以上所说,人一生的教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在美好中前行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教给孩子的都是诚实善良,经常为孩子讲故事,在诸多童话故事中孩子们知道了坏人总会受到惩罚,而好人都得到幸福的结局在童话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幸福和快乐永远是结局于是在幼小的心灵里认为自己生活的社会也是一样,家庭教育中的孩子觉得世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在迷茫中摸索
短暂的家庭教育结束,怀着对一切的热爱,来到校园在这里,教师接过父母递过来的火炬,继续对孩子们进行着以美好为主的教育教师教给我们各方面的知识,并晓以我们做人的准则,还会让我们接触少许社会的知识于是我们迷茫了,觉得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并非那么美好,但此时美好仍在心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最终带着些许的迷茫和满腔的热血,我们迈出校园……
在痛苦中奋起
载着才能和热情的我们怀着征服一切的壮志走入社会,突然发现我们在这里依然接受着教育,不过是教育者换成了全社会,而且这里的教育方式让我们非常不适应,简直与以前的教育背迫而驰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尔虞我诈,知道了阳奉阴违,见识了勾心斗角,学会了笼络人心,在痛苦中我们唯有选择奋起。
我认为社会教育是真正的实体,是最有用的教育。
社会中的知识才是最为丰富而实用的,它不像家庭和校园时刻呵护着我们,反而不停地伤害才是它的教育方式,而我们在舐舔伤口之时便是我们学习的过程,给我们看到它的丑恶,同样给我们以它的温情,它以独特的方法教育着我们,看着我们成长,我们把这看成它对我们的教育即可。
我们以教育之名生存着,证明自己不菲的价值。
对三种教育概括精当,对社会教育反思深刻。
海纳百川
仿佛初生的婴儿,面对一无所知的社会,初涉世的人们总是好奇而迷茫的,总以为世界如想象般美好。
“我们接受三种教育,一种来自父母,一种来自老师,另一种来自社会。
第三种教育和前两种完全背道而驰。
”
若是把父母与教师的教育比作一汪清泉,那社会则是一片浩瀚沧海了。
前者永远是细水慢流,清澈甘甜,对我们循循善诱,谆谆教诲。
后者则是像谜一样,它大,它一望无际,它奇,它变化万千。
有时它如死般寂静,让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有时它却像着了魔的野兽,波涛汹涌,浪击三尺,岸石俱裂,仿佛要将人吞噬。
社会的汪洋与父母、老师的清泉截然不同之处在于这是一场孤独的战斗。
咿呀学语的幼儿总有父母在身边保驾护航,教会他认知这个美好的世界,教会他善良有礼貌。
精神抖擞的少年行走在校园,有老师拍着他的肩膀向他讲述诚实与责任。
那长大后呢?
步入社会后呢?
没有人将陪伴在你身旁当你生活的指南针,你必须一个人走下这片海,无论前路通往何方,你都必须义无反顾地踏入这片海。
社会是苍茫大海,拥有它独特的包容性,人世间的善与恶、美与丑全都被囊括其中。
父母与老师曾经倾尽心力教会我们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而就在我们踏入社会的一刹那,它就已经毫无保留地向我们展示了这个世界最黑暗的一面。
并且随着我们的成长,不停地提醒着我们社会就是这样一片现实的充斥着铜臭味的物质海洋。
三聚氰胺的猖狂,工业明胶的嚣张,地沟油的狂妄,过期猪肉的肆虐。
从大头婴儿到成年患者,无数的人沦为了无辜的受害者。
黑压压的海水压得人们心里好些沉重,好些失望,好些痛楚,但这都不是我们放弃社会的借口,它正在教育我们如何面对生活!
打击教会我们坚强,苦涩教会我们乐观,挫折教会我们忍耐,沉默教会我们倾听,社会是我们最大的老师。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社会以它无穷的肚量容纳了世间万物,我们也要以无穷的肚量去面对社会,不因一抹黑暗而自此绝望,而是鼓足勇气,去成为照亮阴暗的第一米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