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复习专题六化学方程式计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456333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29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专题六化学方程式计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专题六化学方程式计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专题六化学方程式计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专题六化学方程式计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专题六化学方程式计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专题六化学方程式计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专题六化学方程式计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专题复习专题六化学方程式计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专题六化学方程式计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C:

12、O:

16,O2密度按1.43克/升计,计算结果取整数)

解:

⑴设理论上至少消耗O2的质量为X

180192

100克

5%x

x=53克

⑵空气体积:

53克

1.43克/升

21%=176升

答:

(略)

3、(2015年浙江义乌,39题)义乌是“红糖之乡”。

某校综合实践活动小组为完成与义乌红糖相关的研究课题,来到了制糖基地进行了实地调查。

(1)他们先来到榨糖间,发现有榨糖师傅正把糖梗放入榨糖机内,机器的另一侧不断流出

汁液。

这些汁液来自糖梗细胞结构中的▲。

(2接着来到制糖间,只见屋内“白气”弥漫。

在满屋的“白气”中可以看到9口大铁锅从

大到小依次排开,铁锅里面翻滚着的浓稠液体颜色逐个加深。

请你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白

气”产生的原因:

(3)在制糖的过程中,制糖师傅们会在锅里加入一种白色粉末后,液面上立即泛起白沫,

此时制糖师傅便会用筛状勺子从上层液体中捞出许多杂质,同学们都很好奇。

老师对此作了如下解释:

这种白色粉末叫小苏打,它的主要成分是NaHCO3,它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HCO3

Na2CO3+H2O+CO2↑

产生的CO2会附着在杂质表面,从而使它们受到的浮力▲重力。

(4)小苏打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用途,如它是泡沫灭火器的主要原料,制糕点时适当加入可以使之松软。

同学们取厨房里的小苏打15克充分加热,测得生成CO22.2克。

试计算小苏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小苏打中的其它成分不参与反应)。

(1)液泡

(2)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3)大于

(4)设小苏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

2NaHCO3

16844

12克×

2.2克

=70%

小苏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70%

4、015年浙江宁波,37题)2015年5月15日是我国第18个“防治碘缺乏病日”,宁波市疾控中心发布消息,我市总体碘营养处于正常水平。

其中有数据显示:

1995年开始推广加碘食盐前,我市儿童尿碘(每升尿液中碘的含量)平均水平为81.2μg/L,而到2009年和2010年,这一数据分别达到216.3μg/L和179.0μg/L(世界卫生组织的尿碘标准为100~300μg/L)。

(1)与1995年前相比,近年来我市儿童尿碘的平均水平▲(填“升高”或“下降”)了;

(2)碘盐是指加有碘酸钾(KIO3)的食盐。

目前我市每100g碘盐中含碘酸钾的平均值为

5.06mg。

某研究小组称取某食盐样品100g溶于水,加稀硫酸和足量碘化钾,发生如下反

应:

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测得生成碘单质的质量为3.81mg。

通过计算判断该食盐样品是否达到我市含碘酸钾的平均水平;

(保留两位小数)

(3)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天食盐摄人量以6g为宜。

若我市成年人每天摄入碘盐的质量为6g,含碘酸钾量以我市平均值计算,则成年人每天摄入碘元素的质量是多少mg?

(保

留两位小数)

⑴升高

⑵解:

设100g食盐样品中含有

的质量为x

214762

x3.81mg

X=1.07mg

1.07mg

5.06mg没有达到我市平均水平

⑶解:

的质量为:

碳元素的质量为:

5(2015年四川达州,15题)26g黄铜(Cu-Zn合金)与100g稀硫酸在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测得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25.8克。

⑴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

⑵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氢气的质量为0.2克。

设锌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1612

XY0.2g

65:

X=2:

0.2gX=6.5g

161:

Y=2:

0.2gY=16.1g

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

×

100%=75%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00%=15.1%

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75%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5.1%

6、(2015年四川雅安,38题)某同学对某地工业废水(含有硫酸和盐酸)中的H2SO4进行测定。

取50g该废水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中,过滤、洗涤、干燥得到BaSO4固体15.65g。

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50g该废水中H2SO4的质量

(2)若改用KOH溶液来测定50g该废水中H2SO4的含量,结果会     (填“偏高”、“偏低”、“不变”),理由是                        

(1)设硫酸的质量为X

H2SO4+BaCl2=BaSO4+2HCl

98233

X15.65g

X=4.9g

硫酸的质量为4.9g

(2)偏高(1分),说到盐酸跟氢氧钾反应即给1分。

7、(2015年浙江温州,35题)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毒.0.73%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不断搅拌并及时测量不同时刻溶液的温度与pH,记录数据如下表:

反应时间(秒)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滴入稀盐酸体积(毫升)

4

8

12

16

20

24

28

32

pH

13.2

13.0

12.7

12.4

12.1

7.0

2.0

1.6

1.3

温度(℃)

36.9

37.5

38.0

38.5

38.8

39.2

39.0

38.6

(1)观察上表发现,当反应时间在__________秒时,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中和。

(2)分析上表数据发现,在逐渐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先升高后降低,请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表中滴入稀盐酸体积与pH的变化数据,试计算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稀盐酸的密度取l.0克/毫升;

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I=NaCl+H2O)

(1)125

(2)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放出热量,导致温度上升;

反应停止后,温度下降。

(3)解:

HCl的质量=20毫升×

1克/毫升×

0.73%=0.146g

设NaOH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NaOH+HCl=NaCl十H2O

4036.5

x0.146克

40/x=36.5/0.146克

解得x=0.16克;

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0.16克

8\(2015年山东济宁,8题\)为从定量角度认识中和反应,小明同学自行设计并进行了下面实验:

①在小烧杯中倒人8%的氢氧化钠溶液l0g,滴入2滴酚酞试剂后,溶液呈红色;

②另取10%的稀盐酸逐滴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边振荡,随盐酸滴入,溶液颜

色逐渐变浅;

③在溶液红色消失瞬间,停止实验。

若停止实验时,两溶液恰好反应。

请分析小明实验后回答:

(1)实验中酚酞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出这时共用去稀盐酸的质量是多少?

(精确到0.1)

(1)判断反应进行和进行的程度

(2)7.3g

9、(2015年安徽,16题)硅酸钠(Na2SiO3)是我国优先发展的精细化工产品,工业制备的反应为:

2NaOH+SiO2==Na2SiO3+H2O。

现以125t石英砂(SiO2质量分数为96%)为原料,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

试计算:

(1)125t石英砂中SiO2的质量。

(2)理论上得到硅酸钠的质量。

(1)石英砂中的SiO2的质量=125t×

96%=120t(2分)

(2)设生成硅酸钠的质量为x

2NaOH+SiO2==Na2SiO3+H2O

60122

120tx

=

X=244t答:

略。

10、(2015年四川眉山,24题)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探究孔雀石(一种铜矿石)的组成元素。

他们取50克孔雀石粉末,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观察到孔雀石分解过程中有水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绿色的孔雀石逐渐变为黑色粉末(假设:

孔雀石中的杂质不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石灰水吸收)。

在此过程中他们测定了五次,相关数据如下表:

测定次数

生成沉淀的质量(g)

生成水的质量(g)

1

5

0.9

2

10

1.8

3

X

2.7

3.6

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孔雀石的元素有。

(2)表中“X”的值为g。

(3)实验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1)CuCOH

(2)15(3)8.8

15、(2015年泸州市,45题)小明同学将13.9g含杂质的的纯碱样品(碳酸钠与氯化钠的混合物)与90.5g稀盐酸相混合,充分反应,测得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反应时间t/s

t0

t1

t2

t3

t4

t5

t6

气体质量m/g

0.88

1.76

2.64

3.52

4.4

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钠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g

(2)请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画出反应是生成气体的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

(3)求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Na2CO3+2HCl=2NaCl+CO2↑+H2O)。

(1)4.4

(2)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NaCl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CO2↑+H2O

1061574.4

xy4.4

∴x=10.6(g)y=15.7(g)

∴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3.9-10.6=3.3(g)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15.7+3.3=15(g)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13.9+90.5-4.4=100(g)

∴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

12、(2015年福建龙岩,18题)人体胃液中含少量HCl,正常情况下胃液的pH为0.8~1.5,相应含HCl的溶质质量分数为0.2%~0.4%,胃酸过多与过少都不利于人体健康。

某人出现反胃、吐酸水的症状,经检查其胃液中HCl的质量分数为1.495%(胃液密度约为1g/cm3).

(1)若人的胃液总量约为100mL,请完成下列表格:

正常情况下胃液中HCl的质量范围

 

该患者胃液中HCl的质量

该患者至少要除去的HCl的质量是

(2)医生给该患者开了一瓶胃舒平(每片含氢氧化铝0.39g),并要求病人每次服用2片,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在食用该药片后被出去的HCl的质量是多少?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H2O)

(3)医生还提醒该胃药不宜过量服用,可能原因是。

(答一点即可)

(1)0.2~0.4g1.495g1.095g

(2)设食用药片后被除去的HCI的质量是X

AI(OH)3+3HCI=AICI3+3H2O

78109.5

0.39gx

78:

109.5=2×

0.39g:

x

X=1.095g

(3)过多的胃药因消耗胃内过多盐酸,不利于健康(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13、(2015浙江台州,36题)在氧气性质和制取的试验中,需完成碳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两实验,实验册提示取用高锰酸钾的质量为7克。

(1)计算分析:

小明实验时采用容积为125毫升的集气瓶,如果按实验册提示,他能否制得两瓶氧气?

(氧气密度为1.43g/升)

(2)实验操作:

①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应选用如图甲中的发生装置;

②制氧时,小明未能收集到两瓶氧气,其可能的原因有;

A.没有塞紧试管塞

B.试管口没有放棉花

C.没有及时更换收集第二瓶

D.加热前已将集气瓶灌满水倒立于水槽中

③小明采用图乙方法收集,从水槽中取出充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方于实验桌上,发现瓶口上方的玻璃片容易滑动,其原因是。

(1)解法一:

设生成两瓶氧气需要KMnO4的质量为x

两瓶氧气的质量:

m=ρV=0.25升*1.43g/升=0.3575g

31632

x0.3575g

x=3.53g<

7g

7克的KMnO4能制得250毫升氧气。

解法二:

设7克KMnO4能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7gx

x=0.71g

V=m/ρ=0.71g/(1.43g/升)≈0.5升=500毫升>

250毫升

(2)①A(2分)②A、C(2分)(写对一项得1分,有错答不得分)

③由于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的缘故

14、(2015年山东滨州,25题)为测定某碳酸氢铵化肥中的含氮量,小滨在实验室里取用8.5g该化肥样品与20gNaOH溶液共热,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残留物为26.8g(提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2NaOH==Na2CO3+2H2O+NH3↑,生成的氨气全部逸出,其他成分不含氮,也不参加反应)。

试求:

(1)生成氨气的质量。

(2)该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所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生成氨气的质量为:

8.5g+20g==1.7g

(2)设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铵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NH4HCO3+2NaOH==Na2CO3+NH3↑+2H2O

798017

xy1.7g

79:

17==x:

1.7gx==7.9g

7.9g碳酸氢铵中韩氮元素的质量为:

7.9g×

==1.4g

碳铵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80:

17==y:

1.7gy==8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生成氨气的质量为1.7g;

(2)该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5%;

(3)所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

15、(2015年江苏苏州,36题、)已知碳酸氢钠在270℃左右就能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

化碳,而碳酸钠受热不分解.现有某工厂生产出的一批碳酸氢钠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为了

测定产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具体的检验步骤如下:

①取一只洁净的坩埚,称其质量为ag;

再向其中加入样品。

称得总质量为m1g;

②加热该盛有样品的坩埚;

③将坩埚充分冷却,称量坩埚和剩余固体的质量;

④多次重复步骤②和③至恒重,称得坩埚和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m2g。

(1)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用▲(填仪器名称)将加热后的坩埚放到▲中(填序号)冷却。

(3)根据题意,用a、m1、m2的代数式表示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4)步骤①、③和④都需要用到精度为0.1g的托盘天平称量,若本题中(m1-m2)的值超过0.6g,假设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90%,则至少需称样品多少克?

(1)2NaHCO3====Na2CO3+H2O+CO2↑

(2)坩埚钳C

(3)

(4)取样量为1.8g

16、(2015年广东揭阳,23题)将一定量的CO2缓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随时间的进行生成的沉淀质量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达到t时生成的沉淀质量为g

(2)若改为碳酸氢钠与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反应为,生成相同质量的沉淀,则需要的碳酸氢钠固体的质量为多少克?

提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HCO3+Ca(OH)2==CaCO3↓+NaOH+H2O

(1)50

(2)42g

设需要的碳酸氢钠固体的质量为x

NaHCO3+Ca(OH)2==CaCO3↓+NaOH+HH2O

84100

x50g

84/100=X/50g解得x=42g

答:

17、(2015年浙江湖州,37题)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与会人员领到的会议通知、日程表、便签纸等都是外观与普通纸相似的“石头纸”。

“石头纸”的主要原料为碳酸钙,加上少量聚乙烯和胶合剂制成(聚乙烯和胶合剂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

(1)“石头纸”中的碳酸钙属于(选填“单质”、“氧化物”、“酸”、“碱”或“盐”)。

(2)为恶劣测定某种“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取该种“石头纸”样品10克,加入100克7.3%的盐酸溶液充分反应。

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6.48克;

经过滤干燥后称得固体残渣质量为2克。

该同学想出甲、乙、丙三种计算方案:

甲:

根据“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106.48克,可知二氧化碳的质量,……”求解;

乙:

根据“反应后经过了干燥后称得固体残渣的质量2克,可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求解;

丙:

根据“100克7.3%的盐酸溶液,可知参加反应的氯化氢质量,……”求解。

以上方案中,不正确的是。

(3)根据上述的某个正确方案计算该“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盐

(2)丙

(3)方法一:

CO2的质量为:

10g+100g-106.48g=3.52g

设样品中纯净CaCO3的质量为x,则;

10044

x3.52g

x=8g

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该“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方法二:

样品中纯净CaCO3的质量为:

10g-2g=8g

该“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8、(2015年山东威海,12题)为测定某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某稀硫酸溶液20g,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30g,同时用PH计测定并记录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过滤后得滤液47.67g.请你计算,求出氢氧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0-16S-32Ba-137

设参加反应的Ba(OH)2的质量为x

生成BaSO4质量为20g+30g-47.67g=2.33g

Ba(OH)2+H2SO4=BaSO4+2H2O

171233

X2.33g

X=1.71g

氢氧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71g÷

25g×

100%=6.84%

19、(2015年浙江嘉兴,37题)如图所示,有人制作了一个家庭制氧装置。

该制氧装置由2

个饮料瓶、2根软管和药剂构成,整套装置成本不到3块钱。

药剂包括过氧碳酸钠(2Na2C03·

3

H2O2)和二氧化锰。

制氧时,先在两个饮料瓶中加入适量的水,再往甲瓶中加入药剂:

产生

的气体通过B管从乙瓶导出,即可供人吸氧。

(1)为了顺利地导出甲瓶中产生的氧气,A软管在甲瓶中应▲。

(选填“不伸入液面’’或“伸人液面"

(2)药剂加入水中后会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MnO2

2Na2CO3·

3H2O2=2Na2CO3+3H2O2;

2H2O2====2H2O+O2↑

从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来看,它们都属于反应。

(3)已知一包总质量为150克的药剂可34克过氧化氢,则这包药剂完全反应会生成多少克氧气?

(1)不伸人液面

(2)分解(2分)

(3)解:

设可生成氧气质量为m克

2H2O2====2H2O+O2↑

68      32

 34克     m

68/34克=32/m

M=16克

可生成氧气质量为16克。

20、(2015年江苏南通,25题)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有效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1)回收农田产生的秸秆作为造纸原料,可以减少焚烧秸秆带来的______污染。

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6H1005)n],纤维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2)造纸会产生大量含NaOH的碱性废水,需经处理呈中性后排放。

①检测废水呈碱性的简单方法是_____。

②若某造纸厂废水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l.6%,现有废硫酸9.8t(H2SO4的质量分

数为20%),可以处理的废水质量是多少?

(计算过程写在答题卡上)

(1)烟尘36:

5:

40

(2)①用无色的酚酞溶液

设可以处理废水的质量为X

2NaOH+H2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