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初三化学之53金属防护和废金属回收第1课时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45388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5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初三化学之53金属防护和废金属回收第1课时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沪教版初三化学之53金属防护和废金属回收第1课时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沪教版初三化学之53金属防护和废金属回收第1课时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沪教版初三化学之53金属防护和废金属回收第1课时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沪教版初三化学之53金属防护和废金属回收第1课时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教版初三化学之53金属防护和废金属回收第1课时教案Word格式.docx

《沪教版初三化学之53金属防护和废金属回收第1课时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初三化学之53金属防护和废金属回收第1课时教案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沪教版初三化学之53金属防护和废金属回收第1课时教案Word格式.docx

反思:

个别小组中的实验现象中可能存在的差异原因?

活动二、

对比铁锈与氧化铝

物质分类(纯/混)

结构特点

对金属锈蚀的影响

铁锈

氧化铝

交流:

(1)判断下列做法是否合理,

为什么?

有人说铁表面的铁锈能防止铁的进一步氧化锈蚀,不能轻

易去除;

为使铝恢复金属光泽应该将铝制品经常打磨。

(2)如何去除铁表面的铁锈呢?

活动三、钢铁的防护

思考与交流:

例举日常生活中的防止铁生锈的措施并归纳各种

防锈措施的原理。

活动四、废金属的回收再利用

自主学习:

废金属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废弃金属的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收废金属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总结铁的生锈与防护。

2、反思提升:

(1)食品包装袋中常放一袋粉末状物质,作脱氧保

鲜剂,能防止食品变质,对食品有防潮和防氧化的作用

小华从超市购买的食品包装盒内取出小袋撕开后发现内有板结的铁锈,试推测原粉末状物质是什么?

防潮和防氧化的原理是什么?

(2)下图是某“暖宝宝”说明材料。

【查阅资料】:

活性炭起分散铁粉透气防结块从而能够达到均衡发热的作用。

结合本节课内容与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铁生锈性质的新认识。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课堂小结】学生总结,并完成导学案达标检测部分

【作业布置】导学案课后训练部分

【教学反思】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今年“两会”上省政府的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以下不利于污染防治的是()

A.持续推进清洁燃料的使用,减少煤炭作为燃料的使用量

B.对重点污染企业进行综合整治,降低废气、废渣的排放

C.实施城镇垃圾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行动,减少对水源的污染

D.及时对垃圾场上废弃塑料露天焚烧,减少白色污染

2.下列试剂能将稀盐酸、氯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三种溶液一步鉴别出来的是()

A.稀硫酸B.二氧化碳

C.碳酸钙D.紫色石蕊溶液

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移走蒸发皿B.

熄灭酒精灯

C.

加入大理石D.

溶解固体

4.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1个铁离子:

Fe2+

B.2个碳酸根离子:

2CO3

C.3个水分子:

3H2O

D.4个氢原子:

2H2

5.2018年5月阳泉市举行中考实验操作考试,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安全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振荡试管充分反应B.

溶解NaCl固体C.

检验溶液的酸碱性D.

干燥气体

6.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烧杯①中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

C.烧杯①中溶液质量比烧杯②中溶液质量大

D.将温度升高到t2℃,烧杯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

7.下列四个图像分别表示四个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不正确的是(  )

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液中加入碳酸钠

B.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双氧水分解

D.

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8.误差分析是定量实验的一个重要内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用量筒量取10mL水,仰视读数,会导致水的实际体积偏小

B.测定溶液的pH,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会导致测出的pH偏大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铜粉的量不足,会导致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D.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中含有杂质,会导致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大

9.为实现二氧化碳的绿色利用,科学家用固碳酶作催化剂设计了如下转化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COB.固碳酶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C.X的化学式为CH2D.该过程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10.下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

B.实验时红磷常常要过量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11.煤油中含有噻吩(用X表示),噻吩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X+6O2

4CO2+SO2+2H2O,则噻吩的化学式为

A.C4H4SB.C4H6SC.CH4D.C4H8S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塑料、合成橡胶和合金属于合成材料

B.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C.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D.草木灰(含K2CO3)和硫酸铵混合施用会降低肥效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小青按如图所示操作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回答问题。

图E是稀释浓硫酸的操作示意图,甲烧杯中的物质应是________。

小青观察到图C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认为氢氧化钠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楚想用紫色石蕊溶液、氧化铜粉末、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进一步确定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下列反应事实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酒精(C2H5OH)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_______。

稀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反应_________。

炼铁高炉内焦炭与二氧化碳反应____。

铜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____。

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_________。

15.请按要求用符号完成下面问题:

硝酸镁溶液中的离子______________。

溶于水后显碱性的气体____________。

标出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用作补钙剂的盐___________。

16.化学的学习需要将宏观和微观很好的联系起来

(1)小雨同学依据描述书写的化学符号:

①3个锌原子:

3ZN;

②两个氢分子:

2H2;

③两个氢氧根离子:

2OH-;

④结构示意图

对应的粒子:

Mg2+;

⑤氯化亚铁的化学式:

FeCl2;

⑥-2价的氧元素:

O2-,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高氯酸铵(NH4ClO4)是一种用于制炸药、焰火的原料,高温分解反应会产生大量气体。

2NH4ClO4

N2↑+Cl2↑+2O2↑+4X,其中X=________。

(3)下列关于高氯酸铵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高锰酸铵是一种有机物

b高锰酸铵由5种元素组成

c高锰酸铵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

4

d高锰酸铵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①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其发生装置可以选择A,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不漏气。

②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如果要把装置B改装成可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装置,要先取掉带导管的单孔胶塞,再从仪器盒中选择仪器______________(填字母)进行组装。

③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反应产生1.6克氧气,则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列方程式计算)。

18.实验室制取气体常常用到下列装置,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2)若选择装置A来制取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若选择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O2,则应选择装置_____________(填字母)。

该套装置有一处不足的地方,请你指出:

_____________。

(4)用F装置可以收集氧气:

若瓶中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5)某同学从上述装置图中选用适当装置成功的制备和收集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为了进一步验证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该同学将气体通入F装置中,则F装置中应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橡皮是必不可缺的文具。

现在普遍使用的塑料橡皮主要以氯乙烯树脂为原料,氯乙烯树脂是由氯乙烯单体(C2H3Cl)聚合而成,这种小粒子有很好的附着性,因而清洁效果好。

(1)C2H3Cl中碳、氢、氯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

(2)C2H3Cl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A.推进清洁燃料的使用,减少煤炭作为燃料的使用量,可以降低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烟尘的排放,故正确。

B.对重点污染企业进行综合整治,降低废气、废渣的排放,可以降低废气、废渣对空气、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故正确。

C.实施城镇垃圾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行动,可以降低垃圾、污水对水源地水质的污染,故正确。

D.对垃圾场上废弃塑料露天焚烧,会放出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故错误。

故选:

D。

2.D

【分析】

A、稀硫酸与稀盐酸不反应,无现象;

稀硫酸与氯化钠溶液不反应,无现象;

稀硫酸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物,溶液浑浊,选项无法一步鉴别;

B、二氧化碳与稀盐酸不反应,无现象;

二氧化碳与氯化钠溶液不反应,无现象;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选项无法一步鉴别;

C、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

碳酸钙不溶于水,与氯化钠溶液不反应,无明显现象;

碳酸钙不溶于水,与澄清石灰水不反应,无明显现象,选项无法一步鉴别;

D、稀盐酸显酸性,紫色石蕊溶液滴加到稀盐酸溶液中,溶液颜色变红;

氯化钠溶液显中性,紫色石蕊溶液滴加到氯化钠溶液中,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

澄清石灰水显碱性,紫色石蕊溶液滴加到澄清石灰水中,溶液颜色变蓝,选项可一步鉴别。

故本题选D。

3.B

A、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错误;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正确;

C、向试管中装大理石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大理石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错误;

D、配制氯化钠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内进行,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基本的实验操作及其注意事项。

4.C

A、1个铁离子写为Fe3+,选项A错误;

B、2个碳酸根离子写为2CO32-,选项B错误;

C、3个水分子写为3H2O,选项C正确;

D、4个氢原子写为4H,选项D错误。

故选C。

5.D

A、振荡试管时,振荡的正确方法是用手腕的力左右摆动,故实验操作错误;

B、不能在量筒中配制NaCl溶液,应在烧杯中进行,故实验操作错误;

C、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时,应取样检测,不能将酚酞直接滴入试剂瓶,故实验操作错误;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气体反应,但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故实验操作正确。

故选D。

6.A

A、烧杯①中没有固体剩余,上层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故A错误;

B、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所以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別加入到各盛有10g水的两个烧杯中,烧杯②中有固体剩余,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故B正确;

C、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別加入到各盛有10g水的两个烧杯中,烧杯①中的固体全部溶解,烧杯②中有固体剩余,所以烧杯①溶液质量比烧杯②中溶液质量大,故C正确;

D、t2℃时,硝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所以将温度升高到t2℃,烧杯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故D正确。

故选A。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7.D

试题分析:

根据具体的反应分析。

A、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碳酸钠会与二者反应,其中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沉淀,会与盐酸反应而重新生成氯化钙,故相当于先与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钙反应,故开始不会生成沉淀,直至盐酸完全反应,正确;

B、原溶液为碱性溶液,故pH>7;

随着水的不断滴加,碱性减弱,故pH变小,但由于始终为碱溶液,故溶液一直显碱性,即pH>7,正确;

C、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分解制氧气,加不加二氧化锰(催化剂),不会增加氧气的产量,只会增加反应的速度,正确;

D、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溶剂的质量会增大,但溶质的质量不变,错误。

故选D

考点:

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溶液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溶液的稀释,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点评:

本题是化学反应中定量关系和图象相结合的题型,题目难度较大;

要准确解答此类题,关键要对化学反应的知识熟练掌握,并能结合图象的数学意义,综合考虑;

图象的意义要抓住三点:

①抓图象的起点,②抓图象的终点,③抓图象的变化过程。

8.C

【解析】A、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仰视读数,则会导致水的实际体积偏大,错误;

B、测定溶液的pH,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对于酸性溶液,pH变大,对于碱性溶液,pH会降低,错误;

C、若铜粉的量不足,则空气中的氧气不能完全耗尽,故测量结果偏低,正确;

D、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中含有杂质,相当于氯化钠的质量偏小,故会导致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错误。

9.D

A、该反应方程式缺少条件,故错误;

B、固碳酶是催化剂,故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错误;

C、由图可知,X的化学式为C2H4,故错误;

D、该过程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正确。

10.D

A、结合课本相关知识可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选项正确;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时红磷要过量,能把氧气全部耗尽,实验结论精确,故说法正确;

C、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装置漏气,这是实验取得成功的保证,故选项正确;

D、红磷燃烧生成白烟,不是白雾;

结束后立刻打开弹簧夹,由于剩余气体膨胀,测量的结果会小于五分之一,故说法错误。

11.A

反应后生成物中,共有4个碳原子、1个硫原子、12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物质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X+6O2中已有12个氧原子,则1个X分子中含有4个碳原子、1个硫原子、4个氢原子,所以X化学式是C4H4S。

12.D

A.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

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错误;

B.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例如20℃时,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可能比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故错误;

C.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故错误;

D.草木灰显碱性,与铵态氮肥反应会释放出氨气,造成肥效降低,故正确。

13.浓硫酸H2SO4+2NaOH===Na2SO4+2H2O氯化钡

(1)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热量及时扩散;

甲烧杯中的物质应是浓硫酸;

(2)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2NaOH+H2SO4=Na2SO4+2H2O

(3)C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溶质可能是氯化钡溶液或BaCl2溶液

14.C2H5OH+3O2

2CO2+3H2OFe2O3+6HCl=2FeCl3+3H2OC+CO2

2COCu+2AgNO3=Cu(NO3)2+2Ag2H2O2

2H2O+O2↑

(1)酒精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反应的化学反应式写为:

C2H5OH+3O2

2CO2+3H2O。

(2)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Fe2O3+6HCl=2FeCl3+3H2O。

(3)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C+CO2

2CO。

(4)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Cu+2AgNO3=Cu(NO3)2+2Ag。

(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2H2O2

2H2O+O2↑。

15.Mg2+NO3-NH3

CaCO3

(1)硝酸镁溶液中的离子是镁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其符号分别为:

Mg2+、NO3−;

(2)溶于水后显碱性的气体是氨气,其化学式为:

NH3;

(3)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故可表示为:

(4)碳酸钙在建筑业中可大量用作建筑材料,还可在保健方面用作补钙剂,其化学式为:

CaCO3。

点睛:

原子的表示方法:

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原子,原子个数的表示则是在元素符号前写上相应的数字;

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相应元素符号正上方,标出元素在该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16.②③⑤H2Od

①元素符号的第1字母大写,第2个字母小写,3个锌原子:

3Zn,故①错误;

②分子的表示方法是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两个氢分子:

2H2,故②正确;

③多个离子,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两个氢氧根离子表示为:

2OH-,故③正确;

中质子数=电子数,对应的粒子:

Mg,故④错误;

⑤氯化亚铁中铁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氯化亚铁的化学式:

FeCl2,故⑤正确;

⑥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2价的氧元素表示为:

其中正确的有②③⑤。

(2)根据化学方程式2NH4ClO4

N2↑+Cl2↑+2O2↑+4X可知,反应前的氮原子、氢原子、氯原子、氧原子的数目分别为2、8、2、8,反应后的氮原子、氢原子、氯原子、氧原子的数目分别为2、0、2、4,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数目不变,4X中含有8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其中X为H2O。

(3)a高锰酸铵中不含有碳元素,不是一种有机物,故a错误;

b根据高锰酸铵化学式可知,它是由4种元素组成,故b错误;

c根据高锰酸铵化学式可知,高锰酸铵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14:

(16×

4)≠1:

4,故c错误;

d根据高锰酸铵化学式可知,高锰酸铵中氮元素、氢元素、氯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14:

(1×

4):

35.5:

4)=28:

71:

4:

64,可风高锰酸铵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d正确。

关于高氯酸铵说法正确的是d。

在比较同一物质中各元素质量分数大小时,不一定将每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完全计算出来,可利用各元素的质量比进行比较,既快捷又准确。

17.不变把导管插入水中,双手紧握试管外璧CaCO3+2HCl=CaCl2+H2O+CO2↑cde0.1mol

①实验室可用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因此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

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把导管插入水中,双手紧握试管外璧,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不漏气。

故填:

不变;

把导管插入水中,双手紧握试管外璧。

②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如果要把装置 

改装成可控 

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装置,要先取掉带导管的单孔胶塞,再从仪器盒中选择的仪器是cde。

cde。

③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为x 

0.1mol。

18.锥形瓶集气瓶

BC试管口没有棉花团bAD/AF

本题考查的是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重点考查了反应原理,装置,操作方法。

(1)仪器①锥形瓶,仪器②集气瓶。

(2)选择装置A来制取氧气,装置A固液不加热制气装置,是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选择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原理需要加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