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一中汨罗市一中高二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43202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1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一中汨罗市一中高二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年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一中汨罗市一中高二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年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一中汨罗市一中高二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年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一中汨罗市一中高二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年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一中汨罗市一中高二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一中汨罗市一中高二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docx

《学年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一中汨罗市一中高二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一中汨罗市一中高二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一中汨罗市一中高二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docx

学年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一中汨罗市一中高二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

湖南省岳阳县一中、汨罗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联考化学试卷

命题、审稿:

汨罗一中高一化学备课组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14Na23Cl35.5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能够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B.由C(s,石墨)=C(s,金刚石);ΔH=+1.19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稀溶液中:

H+(aq)+OH-(aq)=H2O(l);ΔH=-57.3kJ·mol—1,若将0.5mol/L的H2SO4溶液与1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kJ

D.乙醇的燃烧热ΔH=-1366.8kJ·mol—1,则在25℃、101kPa时,1kg乙醇充分燃烧后放出2.971×104kJ热量

2.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组合正确的是()

纯净物

混合物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大理石

玻璃

氯化钾

高氯酸

干冰

B

盐酸

水煤气

硫酸

醋酸

氯气

C

明矾

水泥

苛性钠

亚硫酸

熟石灰

D

冰醋酸

漂白粉

BaSO4

氟化氢

氨气

3.在0.1mol·L-1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

CH3COOHCH3COO-+H+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加入少量0.1mol·L-1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4.某反应A+B=C+D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对该反应过程△H、△S的判断正确的是()

A.△H<0△S>0B.△H>0△S>0C.△H<0△S<0D.△H>0△S<0

5.已知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合成氨反应:

N2(g)+3H2(g)2NH3(g) ΔH=-92.0kJ/mol,将1molN2和3molH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保持恒温恒压,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N2的转化率为20%。

若在相同条件下,起始时向该容器中充入2molNH3,反应达到平衡时的热量变化是(  )

A.吸收18.4kJ热量B.吸收73.6kJ热量

C.放出18.4kJ热量D.放出73.6kJ热量

6.向纯水中加入少量的盐酸(温度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促进了水的电离B.c(H+)减小

C.水中c(H+)与c(OH-)的乘积增大D.c(OH-)减小

7.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五点KW间的关系:

B>C>A=D=E

B.若从A点到D点,可采用在水中加入少量NaOH的方法

C.若从A点到C点,可采用温度不变时在水中加入适量H2SO4的方法

D.若处在B点时,将pH=2的硫酸与pH=12的KOH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中性

温度T/℃

1000

1150

1300

平衡常数K

4.0

3.7

3.5

8.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反应:

Fe2O3(s)+CO(g)Fe(s)+CO2(g),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见右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表中数据可判断该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B.1000℃下Fe2O3与CO反应,tmin达到平衡时c(CO)=2×10-3mol/L,则用CO2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2×10-3/tmol·L-1·min-1

C.为了使该反应的K增大,可以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c(CO)

D.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Fe2O3的用量,不能有效降低炼铁尾气中CO的含量

9.下列各种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pH=1的溶液中:

Fe2+、NO3-、SO42-、Cl-

B.由水电离出的c(OH-)=1×10-13mol·L-1的溶液中:

Na+、AlO2-、S2-、CO32-

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

Na+、SCN-、K+、NO3-

D.c(H+)=10-14mol·L-1的溶液中:

Mg2+、NO3-、Fe2+、ClO-

10.可逆反应2NO22NO+O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可以作为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1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③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

11.常温下0.1mol•L﹣1醋酸溶液的pH=a,下列能使溶液pH=(a+1)的措施是()

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2倍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

C.加入等体积0.2mol•L﹣1盐酸D.加少量冰醋酸

12.下列图象能正确地表达可逆反应3A(g)+B(g)2C(g)(△H<0)的是(  )

13.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置入一定量的NO(g)和足量C(s),发生反应C(s)+2NO(g)CO2(g)+N2(g),平衡状态时NO(g)的物质的量浓度c(NO)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ΔH>0

B.若该反应在T1、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

C.在T2时,若反应体系处于状态D,则此时一定有v正

D.在T3时,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则可以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14.体积一定的绝热密闭容器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X、Y,进行如下可逆反应:

 X(g)+Y(g)Z(g)+W(s)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继续充入X,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Y的转化率增大

B.若继续充入Z,平衡逆向移动,Z的体积分数减小

C.若移走部分W,平衡正向移动

D.平衡后移走X,上述反应的ΔH减小

15.在298K时,2SO2(g)+O2(g)2SO3(g)△H=-197kJ/mol,在相同的温度下,向密闭真空容器中通入2molSO2和1mol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1;向另一个同体积的密闭真空容器中通入1molSO2和0.5mol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2,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Q2

C.Q2>Q1/2D.Q1=Q2=197kJ

16.800℃时,在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NO(g)+O2(g)2NO2(g),该反应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时间/s

0

1

2

3

4

5

n(NO)/mol

0.022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氧气表示0~3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ν(O2)=0.0025mol·L-1·s-1

B.容器内颜色保持不变时,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增大氧气的浓度,既加快反应速率,又使平衡正向移动

D.该反应达到平衡时,转移电子总数为0.03NA

17.下列事实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①醋酸与水能以任意比互溶;②醋酸溶液能导电;③醋酸稀溶液中存在醋酸分子;④常温下,0.1mol/L醋酸的pH比0.1mol/L盐酸的pH大;⑤醋酸能和碳酸钙反应放出CO2;⑥0.1mol/L醋酸钠溶液pH=8.9;⑦大小相同的铁片与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反应,醋酸产生H2速率慢

A.②⑥⑦B.③④⑥⑦

C.③④⑤⑥D.①②

18.在25℃、1.01×105Pa下,将22gCO2通入750mL1mol/L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放出xkJ热量。

在该条件下,1molCO2通入1mol/LNaOH溶液2L中充分反应放出ykJ热量。

则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HCO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CO2(g)+NaOH(aq)=NaHCO3(aq)ΔH=-(2y-x)kJ·mol−1

B.CO2(g)+NaOH(aq)=NaHCO3(aq)ΔH=-(2x-y)kJ·mol−1

C.CO2(g)+NaOH(aq)=NaHCO3(aq)ΔH=-(4x-y)kJ·mol−1

D.2CO2(g)+NaOH(l)=NaHCO3(l)ΔH=-(8x-2y)kJ·mol−1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分)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46分)

19、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中都能电离出离子。

根据下列化合物:

①NaOH②CH3COOH③NH4Cl④NH3·H2O⑤CH3COONa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几种电解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2)常温下pH=2的CH3COOH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      

(3)写出CH3COOH的电离方程式             

(4)将等pH等体积的NaOH和NH3·H2O分别稀释m倍和n倍,稀释后两溶液的pH仍相等,则m      n(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pH=12的NaOH溶液100mL,要使它的pH为11,如果加0.01mol/LHCl,应加 mL。

(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2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之间的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如下:

(不考虑溶液混合所引起的体积缩小)

实验

序号

实验温度/K

参加反应的物质

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时所需时间/s

KMnO4溶液(含硫酸)

H2C2O4溶液

H2O

V/mL

c/mol·L-1

V/mL

c/mol·L-1

V/mL

A

293

2

0.02

4

0.1

0

6

B

T1

2

0.02

3

0.1

V1

8

C

313

2

0.02

V2

0.1

1

t1

(1)通过实验A、B,可探究出浓度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中V1=_________,T1=_______;通过实验___________可探究出温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C组实验中溶液褪色时间t1______(填“>”或“<”)8s,C组实验的反应速率v(KMnO4)=_________________。

(用含有t1的式子表示)

(3)该小组的一位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上述实验过程中n(Mn2+)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

并以此分析造成n(Mn2+)突变的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21.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碳、氮、硫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对缓解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I.氨为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广泛用途。

(1)合成氨中的氢气可由下列反应制取:

a.CH4(g)+H2O(g)⇌CO(g)+3H2(g)∆H1=+216.4kJ/mol

b.CO(g)+H2O(g)⇌CO2(g)+H2(g)∆H2=-41.2kJ/mol

则反应CH4(g)+2H2O(g)⇌CO2(g)+4H2(g) ∆H=_____________。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