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的数学与生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52111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中的数学与生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学中的数学与生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学中的数学与生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学中的数学与生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中的数学与生活.docx

《教学中的数学与生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中的数学与生活.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中的数学与生活.docx

教学中的数学与生活

教学中的数学与生活

教学中的数学与生活只要你留心就会发现,每个人的学习生涯都少不了数学这门课程,但在许多人的印象里,数学却好像是数学家们在演算纸上花费心思展开的一场智力游戏,对普通人来说则显得有些高深甚至遥不可及。

于是,数学几乎一度成了枯燥乏味的代名词。

真的是这样吗?

实际上,数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生活中有数学,生活也离不开数学。

只是那些对生活还一知半解的学生们,他们自发感受到的数学对于生活的意义,仍然是朦胧的、肤浅的,甚至是无意识的。

所以数学教学,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学,就是要把生活情境引入课堂,给孩子们一双生活的眼睛,让他们感到数学有趣、数学有理、数学有用。

当学生们把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生活现象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当他们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观察生活、认识世界,并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时候,数学和生活的距离就会变得越来越近,数学的面纱就会被揭开,它不再那么神秘,不再那么深不可测。

正如荷兰数学家、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的那样:

数学教学就是要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

否则,离开生活的数学是将会是一片没有魅力的死海!

我一直在教高段的数学,今年学校叫我教低段数学,发现低段的数学课有和高段有很多不同的特点。

低段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现欲望很强,课堂气气氛有时很活跃。

可有时他们也会时而玩玩橡皮,时而敲敲铅笔,你即使再一次提醒他,他还是无所谓地翻翻课本。

这种现象在每一节课中几乎都有。

对于这些现象,我们该如何看待,又如何去解决呢?

下面用我就谈谈我对小学数学尤其是低段教学课堂的几点思考。

一、课堂中:

大胆引入生活怎样让学生们能主动地用生活的眼睛去寻找身边的数学?

小学数学课堂首先要大胆地向生活开放。

虽然每个学生的手头都发有精心编辑的教材,但它是面向大众的,即便最新的版本,所选用的题材也不一定完全切合我们所教的学生个体。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不拘一格,选取最贴近孩子们生活的题材,比如熟悉的景与物、人和事、学习与生活的实际等等,让他们真真切切地体会身边时时刻刻正在发生着的数学点滴,从而经历一个从生活到数学再到生活的过程。

以一年级的学生为例,在教学中有一部分知识是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选择标准来分类。

其实这种事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只是很多学生不会想到这就是数学。

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地准备了樱桃、白菜、西红柿、苹果、辣椒、桔子、扁豆、草莓等,让大家想怎么分就怎么分。

这些东西学生们没有不熟悉的,他们的脑子就像一下子被激活了似的,讨论起来你争我抢,答案也是五花八门。

有的说:

分两种,樱桃、苹果、桔子和草莓是水果,西红柿、白菜、辣椒、扁豆是蔬菜。

有的说:

按颜色分,樱桃、苹果、西红柿和草莓都是红的,剩下的是另一类。

还有的说:

我把它们分两种,一个是我喜欢吃的,像樱桃和草莓,还有一类是我都不喜欢吃。

在感受童言天真的同时,我更深地体会到分类这种数学思想是如此朴实地贴近学生,而学生们已有的生活经验真的是数学教学的宝贵财富,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学生们也恍然大悟:

原来自己就生活在数学的世界里。

我曾经听过一节小学五年级有关《分数的意义》的公开课,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堂课就是让同学们在真实的情境中,体会分数的意义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引人注目的是讲课教师拿出的事先策划好的两个话题题目。

话题一、2008北京奥运根据申办预算,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经费为16.25亿美元,除中央政府和北京市政府提供少量补贴外,4/5以上的经费将通过奥运会的市场开发来实现。

话题二、奇妙的人体1、婴儿体内水的含量占体重的4/5;成年女性体内水分占体重的2/5;成年男性体内水分占体重的1/5。

按照课堂教学的设计,教师要求学生当场自由编组,然后在讨论完题目发表见解。

这两个话题一个是国家的大事,一个与人的健康有关,同学们都十分感兴趣,所以现场的学习讨论气氛就非常热烈,而且大家在学习内容之外还说了许多对这两个题目的更深的认识,有的说奥运会需要的钱很多,所以打算拿自己的压岁钱去赞助,有的说,对比一下,婴儿体内水含量比例最多,可见平时要注意及时补充水份等等。

原本一堂单一的数学课,结果被孩子们用一双双生活的眼睛变成了一个生动活泼的研讨会,自然大家也把有关分数的意义及其运用学在了自己的脑子里。

二、兴趣:

是最好的老师,是带着学生跑的火车头。

对小学生来说,兴趣是入门的老师。

在小学低段,学生的年龄还很小,他们的自控能力不强,上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不会久。

如果学生没有兴趣,无动于衷,就不可能主动,参与也就变成一句空话。

如果学生上课在玩或是思想在开小差,那么我们老师首先要问的是:

这节课我上的有趣吗?

而不能一味地指责学生不听话。

有兴趣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所学的知识掌握得迅速而牢固,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抓住能让学生产生兴趣。

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的教学内容较抽象、枯燥、无味,它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及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教学生认数和记数时,我采用具体形象的事物和一些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

为了让学生记住数字19的字形,我教学生背诵顺口溜:

1象粉笔,2象鸭子,3象耳朵,4象小旗,5象钩子,6象口哨,7象银锄,8象葫芦,9象蝌蚪。

以此来帮助学生记住字形。

通过这样的教学,赋予数学内容以一定的感情色彩,将数学的知识渗透到童话的故事中去,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利用直观教具、操作学具、电化教学手段来激发学习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可是他们好动、好奇心强,对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直观教具、电化教学及操作学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时,让学生先摆10个三角形,然后在下面摆6个圆形,并向学生说明摆的时候要从左边起,把圆形和三角形一个对着一个地摆。

教师问:

哪一行摆得多?

看看第一行里的三角形哪一部分和圆同样多?

请你们用手指画一画,同桌互相检查一下,看看画得对不对?

再画出三角形比圆多的部分。

接着问:

同样多的有几个?

三角形比圆多几个?

再启发学生想,三角形比圆多,三角形可以看成是哪部分组成的?

多的部分是几个三角形?

从而使学生直观地看出三角形多,圆少,三角形可以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是和圆同样多的部分,一部分是比圆多的部分,从而体会到多的数能分成两部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这样,潜移默化地传授学生应用数学的方法、调查研究的方法,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真实性,这样,数学的课堂数学就变得有血有肉,富有生气。

三、鼓励学生用生活的眼睛节外生枝。

生活是多样的。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

有300名学生就会有300种不同的兴趣和爱好。

所以在课堂上,学生们那一双双生活的眼睛所看到的事物也是多样的,他们的思维方向、思维结果不一定会顺应教师的教学预设。

那么我们的教学是执行预设的教案,还是开发课堂生成的资源呢?

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设计的思路进行教学,在课堂上一旦遭遇节外生枝,便千方百计地把学生拉到自己既定的教学思路上。

现在,我们知道了不能这样做。

教师必须把学生看作具有独立个性的人,而没有个性的教学,就无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创新。

教师必须坚持教学目的、课程、方法、教学组织等的多样化、灵活化、个别化;有效的实施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特点、优点、闪光点,为每个学生的发展都提供有利条件。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要鼓励学生参照生活的经历大胆地提出新设想,并且对自己的设想和主张阐述理由,作出验证。

有这样一道讨论题:

在一个长方体物品的每个面上都捆扎十字包装绳,需用包装绳的长度至少有这个长方作物品棱长总和的长度?

学生经过一番讨论,绝大多数认为包装绳的长度一定超过物品的棱长总和,因为每个面都捆扎成十字包装绳,即物品的棱长之和,再加上打结的,所以超过物品棱长总和。

但是也有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出不同看法,提出包装绳可能比棱长总和要短一些。

究其理由,认为假如这个物品是一块海绵,因为海绵是膨松的,生活实践中都要扎紧,因此就不需要那么长的包装绳。

这种不苟同于一般的解答从现实生活出发,并能够对自己的想法充分阐明理由,教师就要予以肯定和赞扬。

数学的严密性是它的特点之一,但是严密性不是绝对的,如果刻意地要求学生循规蹈矩,那么就不可能有生动活泼的思想,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会受到抑制。

对于这种在别人看不到的问题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种创造性思维的闪现,教师要加倍珍惜和爱护。

课堂教学还要鼓励学生敢于摆脱习惯、权威等定势,培养学生不拘于教材、教师,批判地接受事物的创造个性。

我曾经碰到过这样一个学生,有一次在课堂练习时我出了这样一道题:

一辆汽车在普通公路上行驶,每小时行45千米,从甲城到乙城要行8小时。

如果改从高速公路上行驶,每小时行120千米,只需几小时?

题一出来,小扬就举起了手,他说:

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不可能是同一条路,那么路程一定相等吗?

这时作为教师应当及时肯定学生敢于向教材挑战、善于质疑的精神,并且发动大家讨论,经过一番思考形成了统一的认识,就是把这道题的条件之一改为同一条公路的慢车道和快车道就好了。

可见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就不能违背现实生活,不能单为解题而解题,应该符合现实生活。

四、课堂作业:

触角伸向生活的每个角落。

学生常常把课堂上的作业视为负担,这与作业缺少情趣、脱离学生实际生活、忽视活学活用有关。

而数学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它的这一性质给其课堂作业的设计提供了广阔空间。

一方面能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另外也可以帮助他们建构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综合性,形成知识的网络系统例如在学习百分数应用后,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发动学生拓展设计这样的练习:

配制含糖20%的糖水,可以怎样解?

这是数学问题,它是科学问题还是化学问题已不再重要,而这正是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的体现。

我上了正方形的周长一课,刚上课,我问:

你们能在教室里找到正方形吗?

生:

教室里地面的瓷砖是正方形的.我想知道它的周长,我该怎么办?

生:

用尺去量.怎么量?

你能具体地说说吗?

生:

只要量出正方形的一条边长就行了.然后把四条边的长度加起来.下面我们一起来量出瓷砖的一条边的长度.我拿了把米尺和学生一起量出瓷砖的边长是:

85厘米.然后我在黑板上画了个正方形,标上边长85厘米.你们能很快地计算出它的周长吗?

学生们已迫不及待的举手要上黑板做题了.我叫他们不要急,拿出草稿本,在草稿本上先做出来.我走下讲台看他们做作业.一下子,学生们全举手了,都做好了.我检查了好几个学生,也没发现做错的.我就随意叫了两个学生上来板演.生1:

85+85+85+85=340;生2:

85+85+85+85=340米.做对了吗?

生们大声回答:

对~,声音很响,各个高兴得意的样子,很可爱!

有不同的方法吗?

我又问.生:

有,有,有......几个人抢着要回答.我就叫了其中的一个学生上来.生:

854=340米.这样做可以吗?

为什么?

生:

可以,因为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度都相等,四个85相加就是854?

你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