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复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42614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政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政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政治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考政治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考政治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政治复习.docx

《中考政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政治复习.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政治复习.docx

中考政治复习

中考政治重要知识点

2010年12月

七、八年级部分:

(一)理解情绪的多样性。

掌握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的方法。

1、情绪通常分为四大类:

喜、怒、哀、惧。

在这四类情绪的基础上,又可以组合成很多复杂的情绪。

丰富多样的情绪构成了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

2、情绪犹如双刃剑。

一方面,情绪可以充实人的体力和精力,提高个人的活动效率和能力,促使我们健康成长。

这是情绪对人的积极影响。

另一方面,情绪也会使人感到难受,抑制人的活动能力,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和活动效率,做出一些令自己后悔甚至违法的事情。

这是情绪对人的消极影响。

3、情绪与个人的心态是紧密相连的。

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心态来控制自己的情绪。

4、情绪会带给我们勇气、信心和力量,也会使我们冲动、懦弱、忧郁,甚至做出一些违背道德与法律规范的事情。

所以,情绪需要调控,对任何人都一样,对我们情绪多变的青少年来说,则更应如此。

5、调节情绪有很多具体的方法,如注意转移法、合理发泄法、理智控制法(包括自我解嘲、自我激励、自我暗示、心理换位、学会升华)等。

6、人的情绪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一个人的情绪很容易影响到周围人。

我们应该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

(二)知道陶冶情操,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

7、情绪是以兴趣为基础而产生的,没有兴趣就谈不上情趣,同时,情绪通过兴趣表现出来。

8、高雅情趣体现了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乐观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

9、高雅的生活情趣,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符合现代文明的要求,也符合科学精神和科学生活的要求。

它对个人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能够形成乐观自信、活泼开朗的健康心理,从而使人更加热爱生活。

相反,生活情趣低级、庸俗的人,往往看不到生活的丰富多彩,也看不到生活的美好远景,只看到眼前的事物,只图暂时的感官快乐。

低级、庸俗的生活情趣,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甚至损害身心健康。

10、青少年怎样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

(1)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是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条件。

乐观、幽默的人,往往更能体会生活中的美好,更多地感受生活中的情趣,从而在生活中培养高雅的情趣。

(2)我们要学会鉴别不同的生活情趣,还要善于将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兴趣,从而培养自己高雅的生活情趣。

(3)丰富的文化生活,是陶冶情操、追求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途径。

(4)在追求生活情趣的过程中,将我们的情感提升为情操——一种价值追求的情感。

(三)了解从众心理和好奇心,知道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11、我们要学会鉴别不同的生活情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盲目从众,跟着“群体”参加无意义甚至对身心健康有害的活动,会使我们陷入庸俗的生活情趣中,不利于我们身心健康发展。

(四)了解法律规范的特征,理解我国法律的本质。

12、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13、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它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五)理解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的区别和一致性。

14、道德,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纪律、规章,按本单位本团体的需要,定出在局部适用的准则。

法律与道德、纪律等规则相比较,法律具有三个最为显著的特征。

(六)知道法律具有制裁功能,更具有保护功能。

15、法律具有规范作用。

(其突出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法律具有保护作用。

(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七)了解违法行为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违法行为包括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违宪行为。

(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八)理解犯罪是违法的一种,即违反刑法的行为,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

掌握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16、所谓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具有的特征(三个):

A、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它的最本质特征是严重危害性B、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它的法律标志是刑事违法性C、犯罪是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它的必然后果是刑罚当罚性。

(九)知道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需要特殊保护。

(十)知道我国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两部专门法律的名称。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

(十一)掌握未成年人保护法分别规定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具体内容。

18、家庭保护,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的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学校保护,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

社会保护,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社会保护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权的保护等方面。

司法保护,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

例如设立少年法庭、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尊重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做好刑满释放未成年人安置工作;又如在处理父母离婚案件中对未成年人抚养权等的特殊考虑与照顾。

(十二)懂得哪些行为属于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知道这些行为可能发展成为违法犯罪。

19、懂得哪些行为属于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略,P99-100)(注:

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20、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的关系怎样?

答:

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行为上就比较不容易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反之,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淡薄,就会追求低级趣味,难免犯违反纪律的错误,发展下去就可能违法,甚至陷入犯罪的泥沼。

所以说,遵守法律,也是践行道德的表现。

(十三)掌握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21、青少年应怎样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自己违法犯罪?

①树立法律意识,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尊严,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之人;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德”之人。

)②划清明确的是非界限。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我国为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其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专门制定的法律,它为我们青少年提供了明确的是非界限。

)③重视道德修养。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22、青少年应该怎样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呢?

①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权。

②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义不容辞。

③与违法犯罪分子做斗争,既要勇敢,又要机智。

(十四)知道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主要包括诉讼途径、非诉讼途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等。

23、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24、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

25、诉讼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26、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

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八年级部分:

(十五)懂得同学、朋友交往中理解和沟通的珍贵,懂得珍惜友情。

27、真诚、友好、善良、负责任等品德,会使我们在与同伴交往中具有持久的吸引力、较强的沟通意识和沟通能力,也会使自己在集体中成为大家喜欢和信赖的人。

28、交友要把握的原则有①平等互惠,给予与分担必须是双向的,这样才能做到双赢甚至多赢。

②欣赏他人、赞美他人、宽容他人,尊重差异,加强沟通,我们就能交到更多有趣的朋友,获得更为持久的友谊。

③真正的友谊应该是坦诚的,坚持原则,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维持所谓的友谊。

④要乐交诤友,不交损友。

(十六)了解恰当与异性交往的方式。

29、异性同学间的交往是学校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能让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友谊。

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可以增进我们对异性的了解,学习对方的长处,完善自己的个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可以扩大交往范围,锻炼交往能力;还可以学习如何适应社会对不同性别的要求,增进自己的性别意识。

30、男女生如何正常、健康交往?

①互相尊重,自重自爱②开放自己,掌握分寸③主动热情,注意交往的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

31、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需要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以及我们的自律,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十七)知道新型的师生关系,懂得正确对待老师。

32、师生交往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不仅影响我们的学习质量,而且影响我们的身心发展。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

教师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帮助我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

33、传统师生关系特点:

权威与“遵从者”,不对等关系;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是:

民主、平等。

特征(16字):

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

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我们的朋友。

33、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

化解与老师的误解、矛盾,增进与老师的感情,一切从主动沟通开始。

考点13、与老师沟通的有效方法是什么?

①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

②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和表扬。

③原谅老师的错误。

用恰当的方式指出老师的错误是对老师的尊重。

34、师生交往的礼仪是什么?

礼貌待师;注意场合;勿失分寸。

(十八)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35、公平是我们社会生活追求的一个重要主题。

公平体现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权利的尊重、对自身力量的肯定。

36、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

一般来说,人们心目中的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某个人,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

37、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

①公平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公平是维系良好合作的前提,公平是社会的稳定器。

公平能够使人稳定、持久地进行合作。

②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有了公平,我们才能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满足自己的合理期望,从而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

有了公平,整个社会才能人人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38、理智地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

①公平总是相对的。

公平总是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

②以正确的方式维护公平。

在现实生活中,不公平的现象时有发生,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们应该增强权利意识,善于用合法的手段,求得问题的合理解决,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③客观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

公平与否的判断,受到个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制约。

当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我们不妨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或许我们会更加客观地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

④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

公平意识是道德的重要内容,崇尚公平、主持公道,要求我们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39、自觉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①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

在这种合作中,人们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应有的发挥,个人的利益得到应有的保障;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内耗,推动社会高效和谐地运转。

②公平合作需要我们承担责任。

公平的合作必然是互惠的合作。

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有助于我们顺利地融入社会,为社会作出贡献。

(十九)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40、社会公平需要正义的社会制度来支撑,需要富有正义感的人来维护。

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41、公正的对待,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

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

没有制度和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