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安全知识讲座.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42418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留守儿童安全知识讲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留守儿童安全知识讲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留守儿童安全知识讲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留守儿童安全知识讲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留守儿童安全知识讲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留守儿童安全知识讲座.docx

《留守儿童安全知识讲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守儿童安全知识讲座.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留守儿童安全知识讲座.docx

留守儿童安全知识讲座

留守儿童安全知识讲座

“留守儿童”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习问题,生活问题,心理问题,安全问题。

留守儿童承受着社会转型之痛。

心理问题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容易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1.“留守儿童”与其他人发生矛盾时所采取的处理方式进行了调查统计,:

43.3%的“留守儿童”会采取吵架的行为,16.2%表示自己会闷不吭声,18.9%向父母诉苦,还有21.6%会采取其他发泄方式,寻找心理平衡。

可见,“留守儿童”采取打架或其他行为方式解决问题的还是占绝大部分,由此,可以推断,“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孤僻、偏激、甚至是不团结、产生敌对等不良心理问题,如果不加以自我调节控制,会导致打架斗殴、拉帮结派等不良行为。

严重者,会缺乏道德感和理智感甚至参与盗窃、抢劫,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

2.人际关系敏感“留守儿童”在情绪、性格上存在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到其人际关系的发展。

根据对“留守儿童”是否愿意和同学一起参加集体活动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统计显示:

16.7%的“留守儿童”认为对活动不感兴趣,不愿跟同学一起参加,显得不合群,人际关系十分敏感,不愿与人接触,喜欢独来独往,孤僻自闭;46.6%的表示别人叫我去才去,显得内向,不积极;也36.7%的表示非常愿意参加。

3.悲痛、厌恶、焦虑、忧郁留守儿童”年幼就离开父母,从小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从精神上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他们变得沉默寡言、内向、不开朗,较为突出的是情绪悲痛、焦虑、厌恶、怨恨、忧郁。

根据笔者的调查统计显示,81.1%的“留守儿童”非常的想念父母,一旦谈及其父母,表现的非常焦虑,悲痛不已,泣不成声。

而18.9%的表示不太思念,长期跟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对父母已经失去了以往的那种浓厚的亲切感,有的甚至讨厌父母、怨恨父母。

这些“留守儿童”当中,在提到父母的时候,大多表现得很默然,有的避而不答,有的则是闷不吭声。

有学者调查发现,近60%的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65%的留守儿童不愿意与监护人进行心灵沟通,30%的留守儿童甚至直言“恨自己的父母”再者,在调查中还发现,85%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其中16.2%的患有不同程度的忧郁情绪,具体表现在:

做事畏缩不前,胆小怕事,行为不积极,表情木然等不良心理状态。

可见,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在不同程度上都会产生一定的情绪问题。

自我调适与自我保护自信心的培养

1、自信心的培养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达到某一目标或完成某一项任务的心理状态“留守儿童由于不能得到父母及时的管教,而隔代监护人爷爷奶奶等又常常溺爱或放纵他们的行为,致使他们学习的自觉性较差,成绩落后,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自信心。

要学会正确评价自己。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要死盯着自己的短处,要善于发掘和发展自己的优势,“避己之短,扬己之长”,对自己做出公正全面的评价。

学会去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性大的事情,如帮爷爷奶奶做一些家务,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学会克服自己学习上的一些不良习惯等,即使很小的事,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起到增强自信心的作用。

2、抗挫折能力培养挫折可以称为是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的紧张情绪状态。

挫折感在“留守儿童”的心理上表现很明显,他们常常会由于考试的失败、学业的担忧、社交的障碍、缺少父母的关爱等方面的原因体验到挫折感。

他们的情绪常常处于失望、焦虑、沮丧等紧张状态。

遇到挫折时应进行冷静的分析,从主客观、目标、环境条件等方面找到受挫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要善于根据自己的优势确立奋斗目标,在前进过程中发现不切合实际时,要及时调整,化压力为动力。

其实,适度的刺激和压力能有效的调整机体的积极因素,正所谓“自古雄才多磨难”。

要有一个辩证的挫折观,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学会悦纳自己。

3、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现代社会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愈来愈显得必不可少。

但这方面的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一定的实践逐渐形成的。

“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缺少父母的关爱呵护,自闭心理较为严重,常常不愿与人交往,心理压力较大。

在学校教育中,多参加班级和学校的各种活动,试探着主动与人交往,慢慢获得成功的体验。

安全问题一、安全现状堪忧

很多时候,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农村的留守儿童的安全常常处在失管状态。

据央视2010年2月24日报道,2008年中国共有2万名青少年非正常死亡,其中溺水是头号“凶手”。

无论何种监护,父母都是无法取代的。

有的老人只管衣食住行,让孩子吃饱、穿暖就行,但没有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和监管的意识。

有的老人缺乏文化知识和安全常识,没有能力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和监管。

有的老人年迈体弱,根本就没有看管孩子的精力。

2008年全国妇联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有34%的人只是“有时会注意”预防孩子发生意外,还有8%明确表示“顾不过来”。

一些农村大龄留守儿童离开了学校,脱离了正规组织的管理,处于无人监管、自行其是的状态,容易侵害他人或受到侵害。

留守儿童溺水、伤亡事故也时有发生。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还称:

“据有关部门反映,被拐卖儿童中,流动儿童居第一位,留守儿童居第二位。

”伤痛:

安全事故居高不下2008年,中国共有2万名青少年非正常死亡,其中农村留守儿童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近年来,关于农村留守儿童伤亡和被伤害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

浙江天台5个儿童溺亡事件后不久,2月23日,广西南宁市宾阳县甘棠镇田陈村发生一起火灾,导致4名儿童死亡。

其中,最大者7岁,最小者才4岁。

据报道,着火的稻草屋属于无人看管的房屋,平时堆砌有干柴、稻草等易燃物。

火灾发生时,村民并未发觉有人在内,直到大火被扑灭后清理火场时,才发现了4具被烧焦的儿童尸体。

4名遇难儿童中,有两人为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均常年在广东打工,春节也未回家。

孩子由祖辈代为管教,而祖辈时常缺乏精力看管,以致发生事故时也浑然不觉。

二、原因

1、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留守儿童也成了最容易受伤害的群体。

2005年5月的一个深夜,湖南省涟源市荷塘镇遭遇了一场特大洪灾,12名儿童死亡,其中11名是留守儿童”。

2、年幼无知,又缺乏父母的监护,这些孩子往往不能意识到自身行为的危险性,以至于酿成大祸。

轻者,可能承受完全可以避免的病痛煎熬或皮肉之苦;重者,可能导致伤残——最严重的,则是失去生命。

“这种情况常常表现为烧伤、烫伤、摔伤、受伤医治不及时、生病医治不及时、溺水、触电、交通意外,等等。

3、由于缺少父母和其他群体的足够监护,留守儿童的弱势地位完全暴露,成为不少犯罪分子瞄准的对象。

有人在湖南16个乡镇的调查中,有13个乡镇的农民向他们反映过这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常常表现为:

被威胁、被抢劫、被侮辱、被殴打、被勒索、被拐卖、被欺诈。

三、学一些安全知识

1、谨慎交友、预防以哥们义气带来的违法犯罪。

不要与社会不良青年交朋友,也不要讲哥们义气,要讲在法律上的真正友谊,做人做事都要讲法、讲原则。

江苏某县有名姓胡的同学,年仅14岁,由于其父母以在外打工,使其处于失控状态。

孩子便常常到网吧公共场所去玩,往往这些场所承了这些不良青年的聚集。

胡某很快与一些社会不良青年结成朋友,并经常在一起鬼混,直到孩子参与了4次犯罪,父母才知道,失声痛悔自己不该放任孩子不管。

留守儿童缺少亲情,渴望友谊,往往不分良莠,误入歧途。

所以要远离社会不良青年,不要接受他们的邀请吃喝、玩乐等。

2、文明上网,远离黄赌毒上网要远离黄色和暴力的诱惑,观赏健康向上的、有益身心的,否则,就会被黄毒和暴力吞噬掉自己的生命。

江苏有名中学生杨某由于多次偷看黄色影像资料,不能自控,夜晚偷偷地跑出去,追逐拦截下晚班的女工,并企图对女工进行施暴,检察院以涉嫌强奸罪批准逮捕。

县法院也判处他有期徒刑三年。

3.遇险与自救——不慎落水里,智勇求生机一位四年级的学生,不慎掉进了河里。

河不深,但水流很急。

他吓坏了,被水冲着,顺流而下。

流经一个大河滩,本来他可以趁机站起来,因为水只有小腿那么一点深,但他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经过的大石块、树桩,他都没能利用。

结果,他被冲进了一个大水库,淹死了。

常识:

如果不慎落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憋气:

要憋住气,用手捏着鼻子,避免呛水。

(2)轻装:

及时甩掉鞋子,扔掉口袋里的重物。

(3)站起:

当漂到水浅的地方,要及时站起,不可坐失良机。

(4)漂游:

顺着水流,边漂边游,不要径直游向对岸,方向稍偏些更好。

(5)呼救:

不会游泳的,要边拍水边呼救。

放松:

如有人相救,自己要尽量放松,不可紧紧抓住拯救者。

4、不要玩火,不要随意燃放烟花炮竹,不用明火取暖,家里不能堆放易燃物。

不用时,煤气、液化石油气总开关关闭熟记防火通道,掌握逃生技巧。

5、安全用电知识

(1)、不要用硬物,特别是金属物抠插座插孔。

(2)、学会看安全标志红色:

用来标志禁止、停止的信息,遇到红色标志,应该严禁触摸。

黄色:

用来标志注意危险。

如“当心触电”、“注意安全”等。

蓝色:

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

绿色:

表示指示、安全状态、通行。

(3)要知道,凡是金属制品都是导电的,千万不要用这些工具直接与电源接触。

水也是导电的。

电器用品要注意不要沾上水,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如:

电视机开着时,不可用湿毛巾擦,防止水滴进机壳内造成短路,机毁人伤。

不能用湿手接插头,这样容易触电,不要在电线上晾晒衣物。

(4)安装灯泡等最简单的事情,也要先关断电源,然后在成年人的指导下进行。

不得让自己单独操作。

(5)、知道电源总开关的作用与位置,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发现有人触电后,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

不得用手去直接救人,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

干燥的木头、橡胶、塑料不导电,是绝缘体,这些工具可以直接接触电源,不会引起触电,可以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也可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拉触电者的衣服。

6、饮食安全,不买不吃不新鲜和腐烂变质的食品;不吃被卫生部门禁止上市的海产品;不买无证摊贩处食品;不买无商标或无出厂日期、无生产单位、无保质期等标签不完整的食品;不吃有毒食品(如野生蘑菇、不明野菜等);不喝未经消毒、煮沸的水,不喝存放时间过长的、过时的纯净水。

7、不慎落水怎么自救溺水是头号凶手一位四年级的学生,不慎掉进了河里。

河不深,但水流很急。

他吓坏了,被水冲着,顺流而下。

流经一个大河滩,本来他可以趁机站起来,因为水只有小腿那么一点深,但他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经过的大石块、树桩,他都没能利用。

结果,他被冲进了一个大水库,淹死了。

常识:

如果不慎落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憋气:

要憋住气,用手捏着鼻子,避免呛水。

(2)轻装:

及时甩掉鞋子,扔掉口袋里的重物。

(3)站起:

当漂到水浅的地方,要及时站起,不可坐失良机。

(4)漂游:

顺着水流,边漂边游,不要径直游向对岸,方向稍偏些更好。

(5)呼救:

不会游泳的,要边拍水边呼救。

放松:

如有人相救,自己要尽量放松,不可紧紧抓住拯救者。

8、社会生活安全常识在你外出时候,最好能做到下列几点。

(1)告诉成年亲属自己去哪里,大约何时回来,与谁在一起,联系方法是什么。

(2)尽可能结伴而行。

(3)单独外出要走灯光明亮的大道,不抄近道,不走小路。

(4)夜晚单独外出,要带手电筒等物品,万一被袭击,可用手电照射歹徒面部。

(5)不搭乘陌生人的顺路车。

(6)乘公共汽车,尽量靠近司机和售票员。

 

WelcomeTo

Download!

!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