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森林抚育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42309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森林抚育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完整word版森林抚育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完整word版森林抚育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完整word版森林抚育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完整word版森林抚育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森林抚育实施方案.docx

《完整word版森林抚育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森林抚育实施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版森林抚育实施方案.docx

完整word版森林抚育实施方案

莲花山林场2012年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实施方案

根据《财政部关于拨付2012年森林抚育补贴试点资金的通知》(财农[2012]95号)、《省财政厅、省林业厅关于下达2012年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建设任务计划的通知》(赣财农[2012]134号)精神,2012年我场将实施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建设任务3203亩。

为确保试点工作取得成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概况

莲花山林场地处鄱阳县的北部,位于东经117°4′21.45″--116°58′9.73″,北纬29°42′7.17″--29°33′6.12″之间,地势东高西低,平均海拔402米,总面积125平方公里,属黄山余脉,自然条件较好,森林植被较好,是个典型的低山高丘林区。

林场现有林地面积16.8万亩,森林覆盖率87.4%,年平均温度16.7°c冬夏温差较大,平均降水量1700毫米,全年日照时数3250小时,无霜期平均为275天,气候具有自然时间中等,昼夜温差较大,降雨量均恒的特点,适宜森林生长。

(二)社会经济情况

莲花山林场有6个分场,4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670人,其中城镇人口1210人,农村人口6460人。

2011年全场生产总值5459万元,农业总产值710万元,林业总产值280万元,工业总产值4469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00元,林农人均收入2900元。

(三)森林资源状况

林地面积16.8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89.6%,有林地面积16.5万亩,灌木林地面积111亩,竹林面积3182亩,公益林面积73690亩,国家森林公园面积82635亩:

其中林地面积79665亩,森林覆盖率87.4%。

林种有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风景林,一般用材林,经济林,以防护林为主。

二、开展森林抚育工作的必要性

林场现有中幼林面积160749亩,占林地面积96%,其中幼龄林面积134074亩,中龄林面积26675亩,从起源看,人工中幼林面积33534亩,天然中幼林面积127215亩。

长期以来,由于对中幼林抚育等森林经营工作的开展力度不大,森林生长郁闭度较高,影响林木生长质量,森林火险等级高,严重影响了森林质量和森林功能的发挥,森林存在病虫害和森林火灾安全隐患。

近些年来,造林的积极性不高,在家劳力少,投入大,导致砍树容易,造林难,林地次生灌木多,加上气候状况的变化,森林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过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立足森林资源现状,加大森林抚育力度,加强森林经营,提高森林综合功能是推动森林的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现代林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要求。

三、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国家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工作要求,立足我场森林资源现状,

以提高森林质量以及增加职工和林农收入为核心,开拓创新、强化管理、严格监督,积极探索建立与现代林业建设相适应的森林经营模式,以卓有成效的工作全面完成试点任务,为建设国家级森林公园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1、稳步集中原则。

积极稳妥推进抚育试点工作,任务安排要突出重点,相对集中连片,便于抚育设计,施工和检查验收。

2、提高林农收入原则。

抚育任务应由国有林场职工完成,重点帮助闲散职工和生活困难职工,以提高林农职工收入。

3、自愿和公开原则。

及时对抚育补贴政策、任务、作业方式、作业时间、资金安排及抚育施工人员情况公开公示,主动接受单位职工和社会监督。

4、限额管理原则。

合理安排中幼林抚育任务,实施人工中幼林抚育确需采伐林木的,采伐计划在"十二五"年度森林采伐限额内解决,由县林业局设计队编制作业设计书。

5、科学有效原则。

采取先幼龄林、后中龄林;先商品林、后公益林;先人工林、后天然林;先近后远,先易后难的抚育措施,优先安排卫生伐、生长伐和幼龄林透光抚育,切实提高工作成效。

确需对天然林进行抚育的,以割灌,修枝等措施进行抚育,不得涉及林木采伐或清理林木。

(三)任务安排和建设布局

本次我场森林抚育任务安排共计3203亩,其中公益林2008亩,商品林1195亩,按龄组分:

中龄林2818亩,幼龄林385亩。

按起源

分:

人工林3203亩,根据森林资源现状和抚育集中连片原则,主要安排在清溪分场、计林分场、潘村分场、九流分场进行,其中清溪分场1738亩(公益林1738亩),计林分场115亩(人工林115亩),潘村分场800亩(人工林800亩),九流分场550亩(人工林550亩)。

四、主要技术措施及进度安排

(一)主要技术措施

根据试点分场林地实际情况,我场2012年度抚育措施主要包括抚育间伐、修枝、割灌、剩余物清理、简易作业道修建和抚育效益监测等内容。

1、抚育间伐。

根据林分实际情况科学选择透光伐和生态疏伐等间伐方式,其中透光伐适宜在幼龄林中进行,生态疏伐适宜在中龄林进行,抚育间伐要严格按照《森林抚育规程》(gb/t15781-2009)的要求进行,生态公益林抚育后的郁闭度不得低于0.6,林分平均胸径不得低于伐前林分平均胸径,林分单位面积保留株数在《森林抚育规程》规定的人工林主要树种抚育后保留木株数范围内。

2、修枝。

主要在自然整枝不良,透风透光不畅的林分中进行,一般采取平切法,重点修剪枝条,死枝过多的林木,修枝高度幼龄林不超过树高的三分之一,中龄林不超过树高的二分之一。

3、割灌。

在林下木生长旺盛,与林木生长争水争肥严重的幼龄林和中龄林中进行,重点清除妨碍林木生长的灌木。

4、剩余物清理。

抚育作业剩余物应按照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环境保护等要求,采取堆集、平铺或运出等适当方式予以处理。

5、简易作业道修建。

根据实际需要,修建简易的作业道,布局

和技术要求参照《森林采伐作业规程》(ly/t1646-2005)等规定执行。

6、效益监测。

森林抚育效益监测分县级监测和省级监测,县级监测由试点单位负责布设效益监测点和定期开展监测。

1、监测方法、森林抚育效益监测采取对比试验的方法进行,○

每个监测点(监测样地)都要在同类型未实施森林抚育林分中设置一个对照样地进行对比试验。

要求试点单位至少布设3个监测点。

2、监测点设置。

监测点设置应分别不同林分类型、不同抚育○

方式(针叶林或阔叶林)、不同间伐方式(透光伐、生态疏伐、卫生伐、景观伐和生长伐等)分别布设。

3、监测内容。

一是研究通过采取不同的抚育方式、不同的抚○

育次数对林分因子(树高、胸径、蓄积、材积生长总量、林分结构等)所产生的影响;二是研究通过森林抚育对生态因子(土壤结构、土壤肥力、土壤理化性质、小气候、森林碳汇等)所产生的影响;三是研究通过森林抚育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

4、其它要求。

在确保监测点代表性前提下,监测点尽量设置○

在交通便利的小班。

监测样地面积600平方米(24mx25m)。

(二)进度安排

1、计划落实阶段(2012年12月10日-2012年12月20日)。

由县财政局和林业局根据省财政厅和省林业厅下达的试点任务,落实到试点单位,同时组织编制《莲花山林场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实施方案》,并报送省林业厅审批。

2、规划设计阶段(2012年12月20日-2013年2月5日)。

试点单位根据批复的实施方案,按照《森林抚育规程》、《国家林篇二:

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实施方案

平川区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概况

白银市平川区地处甘肃省中部、白银市东北部,位于东径105°03′14″~105°09′18″和北纬36°30′45″~36°35′50″之间,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均海拔1504米,总面积315.9万亩,属腾格里沙漠和祁连山余脉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生态环境极度脆弱,自然条件相当严酷,森林植被稀疏,造林难,成林更难,是一个典型的缺林少绿地区。

林业用地面积96.67万亩,平川区现有耕地面积26.32万亩,

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7.73%。

年平均温度为8.2?

,冬夏温差较大。

平均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蒸发量为1700毫米,全年日照时数2691小时,无霜期平均为143天,气候具有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雨量稀少的特点。

(二)社会经济情况

平川区现辖4乡3镇4个街道办事处,60个行政村27个社区,总人口20.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8万人,农村人口10.1万人。

2009年全区生产总值47.9亿元,同比增长

5.8%,农业总产值2.68亿元(林业产值0.19亿元),工业总产值11.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9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5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88元(林

业收入233元)。

平川区辖内现有崛吴山林场一座国有林场,面积5.6万亩,地处平川区东南部高山区,居住着平川、靖远4个乡、28个行政村的2万余户人口,区内居民以农牧业为主;崛吴山林场现有职工7人,人均年收入元。

(三)森林资源状况

平川区林业用地面积96.67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30.7%,林业用地中:

有林地1.20万亩,其中国有林0.92万亩,集体林0.28万亩;疏林地0.02万亩,属国有;灌木林地43.16万亩,其中国有灌木林28.97万亩,集体灌木林14.16万亩;未成林地0.04万亩,属集体所有;苗圃地0.01万亩,属国有;宜林地0.23万亩,属国有;国有林业辅助生产用地0.002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7.73%。

林种以防护林为主,包括防风固沙林0.1万亩,水土保持林45.95万亩,水源涵养林5.43万亩共计53.15万亩;经济林1.54万亩,特种用途林0.13万亩。

现有森林总面积万亩,林龄结构、活立木蓄积量、森林平均每公顷蓄积。

林地面积、森林面积、林木年生长量、年采伐量、森林蓄积年消耗量消长变化指标。

二、开展森林抚育工作的必要性

我区现有中幼林面积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其中幼龄林面积万亩,中龄林面积万亩,从起源看,人工中幼林面积万亩,天然中幼林面积万亩。

长期以来,由于

对中幼林抚育等森林经营工作的开展缺乏力度,森林生长不良,质量低下,平均每公顷蓄积量仅为15.6立方米,病虫害频发,森林火险等级高,严重影响了森林质量和森林功能的发挥,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林分质量不高,成林时间被延长;二是林地生产力下降,林分质量差、林木生长量低导致林地生产力下降;三是林分健康状况差,未及时抚育间伐的中幼林存在病虫害和森林火灾的隐患。

从近几年的实施造林的检查验收情况来看,如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情况差等质量效果令人堪忧,分析原因,一方面幼林的抚育管护是林木生长好坏以及提高成活率和保存率的关键,另一方面,造林的管护关系到林木的生长质量,俗话说"三分造,七分管",及时进行合理的抚育工作是巩固造林成果、加速林木生长的保证。

随着近年来自然环境的破坏,气候状况的恶化,森林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过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立足森林资源现状,加大森林抚育力度,加强森林经营,提高森林综合功能,是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现代林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要求。

三、工作安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以及省上关于林业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以国家投资为引导,以中幼林抚育间

伐为手段,通过对中幼龄林采取科学合理的抚育措施,积极探索适合我区的森林经营技术和管理模式,不断提高我区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促进森林健康发展,为提高我区森林经营水平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则

1、稳步集中原则。

积极稳妥、规模推进抚育试点工作,任务安排突出重点、相对集中连片,便于抚育设计、施工和检查验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