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阅卷手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42179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阅卷手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作文阅卷手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作文阅卷手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作文阅卷手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作文阅卷手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阅卷手记.docx

《高考作文阅卷手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阅卷手记.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作文阅卷手记.docx

高考作文阅卷手记

高考作文阅卷手记

南方周末  2002-04-2510:

51:

39

□李汉(吴非)

编者按:

本文是一位重点中学教师多年参与高考语文阅卷的感受。

作者讲的是真话,用的是假名;意不在揭什么内幕,而是期望引起社会各界与有关部门的重视,尽可能给考生以公道。

不要问本文说的是哪省哪市,欢迎对号入座,有则改之。

  作者、编者早就关注这一问题,想讲出这番话,之所以选择现在发表,是因为上届高考已过去近10个月,今次高考尚有2月余,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但愿不会说了白说。

  每年的高考全国重视,全社会重视,也有许多人会营造气氛,热闹几个月,其实有许多重要环节被忽视了。

每年高考一开始,传媒就不顾后果,千方百计地打听消息,有时7月7日上午考语文,下午出版的晚报就开始刊载对试题的分析,严重干扰考生的情绪,有的考生当晚就恐惧不已。

而阅卷开始后,一些记者更是肆无忌惮,买通个别阅卷教师,把内部阅卷资料弄到报上,而这些“标准”往往并不可靠,弄得考生人心惶惶。

可是说来也奇怪,对阅卷的具体过程,传媒却从来不作报道,是记者麻木无知还是他们见怪不怪,我就不知道了。

比如,阅卷教师在一份作文上的时间究竟是多少?

我从未见报纸有过报道。

  90秒内判定死生

  早些年外人都把阅卷看得很神秘,一些教师则一度把阅卷当作一种荣誉,近年来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

有些现象看不到了,过去为一份作文卷的评分,大家能争得面红耳赤,现在则很少争论。

每有争议,组长就会劝大家快平静下来,不要浪费时间。

因为阅卷点大门有评比栏,插了些小红旗子在上面,就像幼儿园表扬小朋友一样。

  语文阅卷遭到的非议最多。

教师在每份作文上停留的时间究竟是多少?

各省市说法不一,但有一点是没问题的,就是看一份800字以上的作文并打分,平均时间不到两分钟!

某省阅卷点作过测算,近30万份作文试卷,10天内要改完,180位教师阅卷,除去复查教师,其余两人一组,每篇作文需要两人过目,则每位教师每天要看350篇作文。

如果教师按照这种方法去做,那就是每天要看12本作文(每本30份)——当过中学语文教师的都知道这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每天8小时工作时间,除去高温休息一小时,在余下的7小时内,一分钟也不停地看,不喝水不上厕所不与别人说话,每小时要改50篇作文,平均每篇作文上停留的时间约70秒!

但是实际操作比较灵活,都是对半分,一人看,另一人大概翻翻,签个姓(连完整的姓名都来不及签)。

这样算下来,改一份作文也只有90秒钟而已。

  和我们平时改作文不同。

我们了解自己的学生,熟悉他的写作习惯,相对而言,我们有的是时间,可以反复看,可以向学生询问,甚至可以“面批”,因而一般没有太大的误差,况且平时的作文分数也不是很重要。

而高考阅卷90秒钟是什么概念?

现在学生的书写一般不大好,多数学生的标点不够规范,看完一篇起码要3分钟,再考虑一下分数,总共应当在200秒以上。

看到阅卷教师像刮风一样地改卷,真让人感到恐惧,这种速度,质量能有保证吗?

如果谁说质量能保证,那不是外行,就是别有用心!

有个组长表扬一青年教师,说他一天改了20多本作文,而这青年教师的“感觉”特别好,所以让他只批分数不签名(签名费时),由别人代他签。

对富有经验的教师而言,90秒钟之内判一份作文分也不一定就有把握,更何况一般教师呢?

由于人少,复查抽查只能抽到20%的试卷,其余大部分只能听天由命。

有个情况各地都一样,就是“保险分”特别多,60分的作文,他们一般给个42分到45分。

有次查到一本作文,30份试卷,几乎全是“42”和“43”两个分数!

“没底就打保险分”,结果必定是埋没了真正的好文章。

既能让明珠暗投,也能让鱼目混珠,是作文阅卷的老毛病!

  现在强调素质教育,可是这“90秒”是不是素质教育的体现?

学生毕竟有自己的利益,教师也不能眼睁睁地让学生抱着理想主义的旗帜去应试。

我们现在的作文训练,不得不提一个口号:

让教师在90秒内不敢对你的作文瞎打分!

  一想到学生跟着我们辛苦学作文多年,而就在90秒内被人定死生,不禁悲从中来!

  良莠不齐的阅卷队伍

  应当说,在这些年的阅卷中,大部分教师工作是认真负责的,虽然任务很紧,虽然报酬很低,虽然大家不熟悉,但是都凭着教师的良心在工作。

有的青年教师中午从不休息,下班时还帮助整理试卷,做收尾工作;有些基层教师把阅卷当作业务学习机会;可是也有些教师责任心差。

这些人来阅卷的目的很复杂,有的是想了解一下当年考试情况的,有的是单位里强令来的,有的就是为混点阅卷费的。

其中有些人的业务水平很差。

我就见到一高校的“副研究员”,不知为什么年年来阅卷,他改作文判分,一半有误,复查组教育他,提醒他注意质量,他却满不在乎;有一次查他改的三篇作文,总误差竟达到30多分,最后领导小组被迫取消他的阅卷资格。

像这样的人,每年都有好几个。

看到这样的情况,就像看到光天化日之下有人杀人一样!

  作为教师,我知道每一份试卷后面,都有一位读了12年书的孩子,他并不要我们“开恩”,他只期待着我们的公正公平;每一份试卷后,还有一个家庭,这个家庭也许含辛茹苦,盼望着孩子的考试能得到公正客观的评价。

然而他们如果得知类似《聊斋》中说的那种“盲试官”在“瞎胡闹”的话,他们将何以安抚自己受伤的心呢?

  阅卷一般在省城的高校,高校中文系教师一般不愿意参加这样的工作,一些重点中学的教师也要利用难得的假期休整,所以在阅卷点里青年教师特别多。

每年看中央电视台有关各地的阅卷报道,就可以发现,复查组和一些组长是老教师,而阅卷教师多是青年——并非是说青年教师不行,这项工作需要相当数量有经验的人,这样的年龄结构并不理想。

有的地方,把大批研究生弄来阅卷,最多的达到三分之一!

一是因为中学资深教师难请,二是这样做可以解决一部分研究生的生活费。

这些研究生没有教学经历,对在短时间内准确地判定一篇作文的分数是有困难的,可是在经过半天的“集训”后,他们竟然就敢下手了!

有的研究生很珍惜这样的机会,虽然动作慢一些,但是能注意质量,我就见到三四个研究生,水平高,干活一丝不苟,和其他教师合作得很好,每个组都抢着要他们。

而有的研究生大概是散漫惯了,视如此重要的工作若儿戏,经常迟到早退,某教授每天站在门口抓迟到者,抓住的基本上是研究生,住在校内还迟到。

有的研究生吃不透评分标准,误差率很高。

有年某大学的一博士生,40分一题的作文,他最低打34分,问他知不知道34分是什么概念?

他说:

看学生不容易,可怜。

可是问他,你这样做“公平”吗?

他说,那管不了了。

去年我看到某大学一女博士生戴着“随身听”,一边听音乐一边改卷,组长非常愤怒,讲她她也不听。

有的研究生因工作马虎而上了“黑名单”,第二年不得来阅卷,可是导师来说情,苦缠不已。

每年报到时,老组长们最怕的就是“前度刘郎今又来”。

  阅卷要讲资格,这种工作虽然不一定要很高的学历和职称,但是事关重大,没有高中或高校写作教学经历,没有对写作教学相关的研究,是没有资格承担这项工作的。

但是,你如果仔细看一遍阅卷者填写的表格,就能发现,许多人从事的是与写作教学根本无关的工作!

让这样的人去判分,即使他再谨慎,也很难不出错。

也有的说起来是中学教师系列,但是其学校没有高考任务,按说这类教师是没有必要(或者说没有资格)来阅卷的,但是有些人竟然也年年来。

有一年我复查某教师的一本试卷,30份改错近20份,其中错判在10分以上的有3份(那一年是40分的大作文),找她谈话,才知道她是“区职工业余学校”的,这是个没有高考任务的学校。

  阅卷组组长的任务很重,既要负责把全组12到14位教师的尺度调到一个水平,还要协调一个组(语文基础知识和作文两部分)的进度。

总复查组教师更是为难,他们的工作是把质量关,可是以他们的精力,只能对总量20%的试卷复查。

有位搞复查工作的教师说,他每天就像在炮火下救助伤员,没法救下所有的人,只能救一个是一个。

每次阅卷结束时,心里都很沉重。

也有的人明知道全部内幕,可是已经麻木,对这种工作根本不投入,他们对学生没有感情,只有到自己的儿女高考,他们才会对这样的评分开骂口。

  每年的评比,都说“靠许多教师努力,把差错压缩在最小范围”——这个说法究竟是什么含义,外界未必知道。

记者虽然无孔不入,不知何以偏偏对这个问题不动脑子,这里指的“差错”,都是指“核分”这一关,即分数没有加错就行,至于判分正确与否,是否全在“允许误差”之内,则不予考虑。

说到这一点,使人想到足球裁判规则,场上判错了,吹的是歪哨,就将错就错,即使处分裁判,比分也不改变。

不过不同的是足球裁判错判,全场几万人,众目睽睽,还知道是谁干的,还可以骂“黑哨”,如果查实受贿,甚至可以依法起诉;而错判试卷,谁也不知道,是谁判的也无从查清,全得凭人的责任感和良心办事,而且个人的意志在起决定作用,这样谈得上可靠吗?

  一定要增加投入

  阅卷经费是根本问题。

由于报酬太低,许多有经验的教师托故不来,有的即使来了,那微薄的报酬,加上一些官员的颐指气使,使他认为是对教师的侮辱。

  一些有责任感的教师对这种状况早就忧心如焚,不断地利用各种渠道反映问题,据我所知,有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通过提案方式反映情况,要求增加经费,通过提高待遇的方法,延聘资深教师阅卷,同时增加阅卷教师人数,以减轻负担,提高阅卷质量。

提案年年有,就是没改观。

某省考生报名费为130元(经物价局批准),全省近30万人,总报名费近4000万元,这部分经费包含考场租用费、监考人员劳务费、交国家考试中心的试卷费、各科试卷批改费等。

而用于语文手工改卷费仅70万元,再扣除阅卷的场地费、水电费等等,仅有50万元用于支付阅卷费,每天每人阅卷报酬约为110元。

高温天气,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以这样的报酬,是难有高质量的。

而据说有的省市,连这样的报酬还拿不到!

以我所在的省为例,在高考全部阅卷任务中,语文的作文是任务最重也最容易出错的,可是报酬只占考生报名费的1%!

  那么多钱都用到什么地方去了?

政府有没有关心过这部分从考生身上收来的钱的用途?

有关招办的议论非常多,招办的解释是经费不够。

但是“招办”在教育系统是个人人都想去的地方,这不是秘密。

有位省政协委员在“两会”上向招办质询:

你们的高标准宿舍楼是用什么钱盖的?

你们那么多轿车哪来的?

你们的年收入为什么会那么高?

你们年年出国考察,外国有这样的高考吗?

……有的委员提出不得用这笔钱作固定资产投资,同时要对5年来的报名费进行审计,但是至今没有答复。

  调整阅卷队伍,提高质量,不是没有办法,我认为就是有关部门不重视,投入太少。

作为国家级的铨选(至少是每年最大规模的考试),作为涉及千百万家庭的大事,政府应当加大投入。

考生的报名费,应当专款专用,不能作为有关方面的固定投资或其他开支,招办所收的款项是来自于民的,因而每年都应当对前一年的账目进行审计并公开,公众有知情权。

从政治上看,政府加大投入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阅卷标准的把握应有新措施

  一次考试阅卷标准的制定,是非常严肃的,不能由一两个人说了算。

我看一些省传来的标准,非常惊讶。

全国统一命题的试卷,为什么各省市能制定出不同的作文评分标准?

且东西南北差异极大,有的写法,在这个省可以当作佳作,而在另一省会被认为“有问题”,在这个省可以得55分,而到另一个省却可能判不及格,给个35分!

高考将如何取信于民?

何以让天下学子看到一个“公平”?

  各地标准不一,给教学带来的是一些消极情绪。

辛辛苦苦教学生的结果是什么?

学生拿着全国评分标准不一的作文样板,教师就不得不去想本省的那个决策人物的喜好,这样必然导致畸形的教学。

有人认为反正指标分到各省市,各地标准不一没关系。

可是这样的考试有没有公信度?

作文教学有没有科学性?

高考有没有权威性?

还需不需要统一的考试?

最终感受苦恼和遭受损失的还是学生。

  为保证作文阅卷公正客观,有关部门可以考虑对全国统一试卷作阅卷教师进行集训,每年高考之前先训练各地作文阅卷领导小组教师,将部分先期录取的学生和其他学生(为体现不同水平层次,可以找一些高二学生)封闭,以他们的作文为样本,发现问题,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