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效果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41281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效果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效果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效果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效果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效果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效果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

《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效果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效果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效果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

超积累植物是能超量吸收重金属并将其运移到地上部的植物。

通常,超富集植物的界定可考虑以下两个主要因素:

①植物地上部富集的重金属应达到一定的量;

②植物地上部的重金属含量应高于根部。

由于各种重金属在地壳中的丰度及在土壤和植物中的背景值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不同重金属,其超富集植物富集浓度界限也有所不同。

目前采用较多的是Baker和Brooks(1983)年提出的参考值,即把植物叶片或地上部(干重)中含Cd达到100mgkg-1,含Co,Cu,Ni,Pb达到1000mgkg-1,Mn,Zn达到10000mgkg-1以上的植物称为超富集植物。

同时这些植物还应满足转运系数 S/R>1的条件(S和R分别指植物地上部和根部重金属的含量)。

表1部分超富集植物种对重金属的富集状况

重金属

植物种

叶浓度/mgkg-1

发现地点

引用文献

Zn

遏蓝菜属Thlaspicalaminare

39600    

德国  

Brook

遏蓝菜属Thlaspigoesingense

50000

法国

Escarre等

遏蓝菜属Thlaspicaerulescens

25000

德国

碎米荠属Cardaminopsishalleri

21500

Muller等

东南景天Sedumalfredii     

4515 

中国 

杨肖娥等

Cd

遏蓝菜属Thlaspicaerulescens    

1800 

美国  

Robinson等

遏蓝菜属Thlaspigoesingense      

15000 

碎米荠属Cardaminopsishalleri       

281

法国 

凤眼莲Eichhorniacrassipes     

4000~9300

郭静等

宝山堇菜Violabaoshanensis      

1168

中国

刘威等

Ni

叶下珠属Phyllanthusserpentinus       

13700

非洲 

Collins

庭荠菜属Alyssum    

10000

美国 

Pb

遏蓝菜属Thlaspicaerulescens       

667

英国 

Baker和Walker

香蒲属Typhalatifolia   

1635

英国    

Ye等

遏蓝菜属Thlaspirotundifolium        

8200

Se

黄芪属Astragalusracemosus       

14900

美国

Mn

串珠藤属Alyxiarubricaulis       

11500

非洲

Brooks等

As

蜈蚣草Pterisvittata     

800

陈同斌等

(王松良等,2007)

Baker(1994)等在英国洛桑试验站首次以田间试验研究了在Zn污染土壤(440mgkg-1)栽种不同超富集植物和非超富集植物对土壤Zn的吸收清除效果。

结果表明,超富集植物T.caeulescens富集Zn是非超富集植物Raphnussatinus(萝卜)的150倍,富集Cd相应则是10倍。

其每年从土壤中吸收的Zn量为30kghm-2,,是欧盟允许年输入量的2倍,而非超富集植物萝卜则仅能清除其1%的量。

Baker同时也发现,尽管T.caeulescens吸收重金属能力很强,但由于其生物量小,需13~14a的连续栽种才能将试验地的重金属含量修复到欧共体规定的临界标准(300mgkg-1)。

而Brassicajuncea(印度芥菜)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虽不如T.caeulescens,但其生物量至少是它的20倍,因而显示B.juncea在植物修复上具有更大的潜力。

Robinson等(1998)在法国南部利用盆栽和田间试验结合进一步研究了T.caerulescens修复污染土地的潜力,通过施肥,Thlaspicaerulescens的生物量增加了两倍,而其地上部Zn,Cd含量没有下降,但修复<

500mgkg-1Zn污染土地仍需8.13a。

但目前具有推广价值的超积累植物通常只能吸收一种或两种重金属,特别是超积累植物植株矮小、生物量低、生长缓慢和生活周期长,使其对某些重金属提取效率偏低。

Keller等(2003)综合有关文献后认为,超积累植物T.caerulescens对土壤某些重金属的提取效率没有农作物高,如B.juncea对Cu提取效率为146gha-1,N.tabacum为474gha-1,Z.mays为163gha-1,T.caerulescens仅为50gha-1;

对于Zn,B.juncea可以提取894gha-1,N.tabacum为1834gha-1,Z.mays为1998gha-1,但是T.caerulescens竟高达5052gha-1;

对于Cd,则B.juncea可以提取6.95gha-1,N.tabacum为41.7gha-1,Z.mays为9gha-1,T.caerulescens为179gha-1。

超积累植物进行原位修复污染土壤时,在某些条件下,并不能充分发挥它的修复潜力。

如McGrath等(2006)在原位修复中发现,圆叶南芥A.halleri仅从土壤中提取出了0.02%的Cd和0.066%的Zn。

T.caerulescens的生物产量变化很大,在不同条件下生态型条件下,其生物量在0.5~13.4tha-1变动,相差26倍,严重影响到了其提取效率。

Clemente等(2005)观测到,在田间条件下,印度芥菜(B.juncea)对土壤中Zn,Cu,和Pb的吸收量很低,对土壤中共存的其他金属忍耐能力差,限制了植物修复技术在复合污染土壤治理方面的应用,表明了利用植物提取对清除多金属污染的土壤修复仍有一定的问题。

超积累植物修复时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偏低。

如田旋花(Convolvulusarvensi)可以积累1500mgkg-1的Cd(Gardea-Torresdeyetal.,2004),但其经济价值非常的低。

使用超积累植物如十字花科菥冥属(Thlaspi)芸薹属(Brassica)时同样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这不符合我国当前污灌区土壤修复的现实情况。

应该是有可行的并且有一定经济效益的才能考虑。

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且没有可食用部分。

如植树造林,切花植物,植草可以使污染物不进入食物链。

生长迅速间伐林(shortrotationcoppice)如桉树,柳树等

许多超积累植物种群仅零星分布,一般在偏远地带,植物种子较小,繁殖体的收集较为困难。

不易于机械化操作,修复效益低,达到土壤重金属标准含量的时间长。

同时利用野生的,非本地的超积累植物环境风险性较高,有些可能不适合超积累植物的生长。

2高生物量农作物的土壤修复效果

高生物量作物对重金属积累的含量一般比较低,但其生物量较大,所以有较高的重金属积累量。

利用高生物量作物修复土壤已引起广泛的关注(Lingeretal.,2002;

Meersetal.,2005;

DiezLazaroetal.,2006)。

植物生物量可以作为生长在重金属污染土壤里植物健康的一个标志(Fayigaetal.,2004)。

对高生物量作物的研究一般集中在白杨木,向日葵,大麻,芒草(Miscanthusfloridulu(Labnll.)Warb),柳树等经济和能源植物上,高生物量植物重金属富集能力通常情况下远比超积累植物低,但对污染物的最终移除取决于生物产量和金属的浓度(Chaneyetal.,1997;

Sebastianietal.,2004)。

具有高生物量,有一定的耐性,有一定的积累能力的作物在植物修复具有广阔和前景(Arduinietal.,2005)。

通过种植和收获农作物来提取修复中轻度多金属污染土壤是一个有希望的技术(Bouwmanetal.,2005)。

作物原位修复效果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清除十分重要。

植物修复是否成功决定于以下几个因素:

对某种高浓度的重金属提取过程中,要保持较高的生物量;

可以采用农艺措施重复种植和收获富含重金属的组织。

在现有高生物量农作物中,不降低其生物量而提高重金属的积累是进行植物修复最为可行的策略(Cuietal.,2004)。

苏德纯等(2002)对油菜作为超富积植物修复Cd污染土壤的潜力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油菜溪口花籽有较强的吸收Cd的能力,其地上部分生物量、地上部吸Cd量和对Cd污染土壤的净化率均明显高于目前公认的参比植物印度芥菜(B.juncea)。

Moussa等(2003)研究发现了一种生物量大,生长迅速的Zn的累积植物-山芋(Alocasiamacrorrhiza),其茎中Zn含量达1109.4mgkg-1。

王凯荣等(1998)研究了Cd污染农田生态模式,筛选出了湖桑,苎麻,红麻,棉花等一批适生耐Cd作物品种,种植后使土壤中Cd含量普遍下降。

甘蔗(SaccharumofficinarumL.)甘蔗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管理较粗放、耗工较少、而抗灾防病虫害能力较强的一种高产作物。

水田旱地都可种植,而且产量比较稳定。

甘蔗对重金属有一定的耐性,可能为Cd的超积累植物,特别是蔗汁重金属含量极低。

但有关甘蔗的这方面研究极少。

甘蔗幼苗对Cd具有一定的耐性。

Sereno等(2006)研究表明,甘蔗苗在100µ

M的Cu溶液处理,33天后其鲜重没有明显下降,同时在地上部分积累了45mgkg-1Cu,Cu致死量在250µ

M~300µ

M之间。

在500µ

M的Cd溶液中,没有明显的毒害症状,地上部分积累量为451mgkg-1Cu。

何炎森等(2003)盆栽试验表明,当土壤Cd含量不超过0.53mg/kg时,对甘蔗产量影响不大;

随着土壤Cd含量的提高,甘蔗受害程度加重,影响了糖分的合成及产量的构成,使甘蔗产量急剧下降,蔗糖分降低。

甘蔗各部分对Cd的富集能力不同,根系的Cd含量最高,蔗汁中Cd含量最低,适于在轻度Cd污染的农田种植。

按照Kabata-Pendias和Pendias(1984),研究土壤中60-125mgkg-1Cu,70-400mgkg-1Zn,100-400mgkg-1Pb,3-8mgkg-1Cd,将认为对植物产生毒害。

但Deng等(2004)对12种湿地植物调查时发现 L.hexandra在127-1022mgkg-1Pb,438-5420mgkg-1Zn和21-6993mgkg-1Cu的土壤中能正常生长。

J.effuses在141-15138mgkg-1Pb,306-10606mgkg-1Zn和31-860mgkg-1Cu的环境中也能正常生长。

这说明生长在长期重金属污染条件下的植物已形成了某种程度的适应。

在研究地的上坝村重金属污染农田里,仍有部分群众不间断地种植甘蔗,甘蔗产量并没有明显下降,没有产生明显的毒害症状。

高粱(Sorghumbicolor(Linn.)对重金属具有一定的耐性和积累能力。

Moench)Marchiol等(2007)用高梁(Sorghumbicolor(Linn.)Moench)和向日葵(Helianthusannuus)修复黄铁矿渣污染农田时发现,在含As309,Cd4.29,Co50.9,Cu1527,Pb233和Zn980mgkg-1的土壤里,二者对Cd的积累含量都在一般植物生长正常的范围之内,向日葵比高梁更为有效地积累富Cd。

两种植物对Cu有较高的积累量,如高梁根部达到到了594mgkg-1,地上部分48.9mgkg-1,向日葵根部含量则达到了837mgkg-1,地上部分为36.2mgkg-1。

二者含营养质的土壤对植物生物量影响十分有效,但却没有提高植物收获组织重金属含量,高梁能移除2000gha-1的Zn,而向日葵却只能移除1000gha-1。

从高粱和向日葵移除重金属的相对量来看,作物对土壤重金属的修复潜力是很小的。

另一方面在大间条件下,一般的农艺措施如改善营养水平并没有大幅度地提高重金属生物可利用度和植物对重金属的提取。

应探讨更为有效的农艺措施。

两种作物对酸都有一定的耐性。

特别是对Cd的耐性,而且没有什么明显的毒害症状。

在磷酸盐施用下可以提高对某种金属的提取。

表3部分具有植物修复潜力的作物种类

植物

修复重金属种类特征

资料来源

印度芥菜(Brassicajuncea)

Zn,Cd污染土壤的修复

Ebbsetal.,1998

大麦(Hordeumvulgare)

耐受高浓度的Cu,Cd,Zn,积累在茎部

燕麦(Avenasativa)

柳树(Salixviminalis)

对Zn,Cd具有富集能力,生物量高

Hammetetal.,2003

油菜(Brassicajunica)

可超量积累Cd

王激清等,2003

苎麻(Boeherianivea)

吸收和积累中度Cd

曹德菊等,2004

蓖麻(Ricinuscommunis)

对Cd污染有一定修复能力

陆晓怡等,2005

玉米(Zeamays)

Pb,Zn,Cd中度污染土壤

Lajosetal.,2006

向日葵(Helianthusannuus)

用于Pb,Cd中度污染农田

植物套种模式修复技术Steven等(2001)通过套种超富集植物Thlaspicarulescens和非超富集植物Thlaspiarvense,发现当这两种植物的根系交织在一起时,Thlaspicarulescens对Zn的富集能力显著提高。

孟庆强等(2002)研究了套种超富集植物,Thlaspicarulescens和非超富集植物黑麦草(LoliumperenceL.)和玉米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处理效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Thlaspicarulescens对土壤中Cd的去除率3个月达35%,是黑麦草吸收能力的10倍。

Moussa等(2003)通过套种Thlaspicarulescens和非超富集植物玉米,收获的玉米子粒中含Cu4.72mgkg-1,符合食品卫生标准Cu<

10mgkg-1。

黑亮等(2007)将超富集植物东南景天与玉米套种后发现,套种能显著提高东南景天提取Zn和Cd的效率,Zn含量达9910mgkg-1,是单种的1.5倍,而且生产出的玉米籽粒重金属含量也符合食品和饲料卫生标准,处理后的污泥生物稳定性明显提高。

3农田杂草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杂草具有抗逆性强,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在环境适宜条件下生物量能够急剧提高等特点,是较理想的土壤重金属修复资源,对植物修复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如魏树和等(2004)对12个科22种农田杂草和积累特性研究时发现了8种对Cd具有超积累性的杂草。

表4部分具有修复潜力的农田杂草种类

杂草

修复特征

文献资料

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

土壤Pb污染理想修复材料

叶春和等,2002

酸模(Rumexacetosa)

积累Pb达到1480mgkg-1

刘秀梅等,2002

羽叶鬼针草(Bidensaximowicaiana)

对Pb和Cd具有富集作用

龙葵(Solanumnigrum)

地上部分富集系数大于1,吸收量达到228.4mgkg-1

魏树和等,2003

欧洲千里光(Seneciovulgaris)

对Cd的富集系数大于1

魏树和等,2004

小白酒花(Conyzaanadensis)

艾蒿(Agropyronelongatum)

Cu富集浓度达91-698mgkg-1

李红艳等,2003

黑麦草(Agropyronelongatum)

作为Zn污染土壤的修复材料

周启星等,2004

叶片Cu浓度最高为98.2mgkg-1

钱海燕等,2004

香根草(Vetiveriazizanioides)

Pb的吸收量达到540.8mgkg-1

聂俊华等,2004

4植物修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植物对重金属污染的某些适应机理尚处于推测阶段 修复植物本身的差异以及重金属元素毒性效应的不同,使得植物对重金属污染的适应过程和机理的研究极为复杂,很多机理和规律尚未发现,其中的一些尚处于推测阶段(王宏镔等,2005)。

目前,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生命组织层次,从基因,细胞,个体和群体水平上探讨了很多生物体与受重金属污染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机理,但是,比如对于超量积累植物的研究,植物体内复杂的转运和螯合机制控制了重金属吸收和储存的速率,但是金属的转运和储存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尚未为人们所知,许多转运系统的机理、定位、结构和功能等仍待深入研究。

 复合污染研究是热点但同时也是难点 复合污染研究对于客观揭示环境中污染物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复杂性,重金属种类的多样性以及生物体对重金属耐受的差异广泛性,使得复合污染研究多为室内严格控制条件下的盆栽试验,这就使得研究结论与野外大田条件相比存在很多差别。

 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方法研究仍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重金属污染的治理特别是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虽然很多方法如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相继问世,但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现在普遍推崇的植物修复方法,其费用低廉,不会破坏甚至会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等优点而倍受青睐。

但超量积累重金属植物往往生物量低,生长缓慢,修复时间较长等缺陷以及重金属复合污染的制约,也就决定论了该类植物实际应用的局限性。

今后寻找或驯化分布范围广,地上部生物量高、生命周期短以及繁殖速率快的超量积累重金属植物是植物修复技术应用与推广中必须加以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王宏镔等,2005)。

植物修复年限比较长 当土壤被超过一种重金属重度污染时,植物提取时间可能要超过一个世纪(Ernst,2005)。

早期的植物提取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超富集植物方面,但超富集植物通常只能富集某种特定的金属元素,并且生长速度慢,生物量低,这些不足限制了它在植物修复技术中的实际应用。

近年来,有不少学者提出在植物修复材料方面可选择一些对重金属有一定耐性的能源或经济类植物,这些植物在修复污染土壤的同时还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且一般不经过食物链,但这方面的研究较少。

总的来说,目前的植物修复技术,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基本上都停留在室内实验和小面积的田间示范实验阶段,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土壤修复技术。

目前的植物修复并非一个稳定成熟的技术。

为了实际应用,植物修复方面需要大量的分子及生理方面知识,这时就很难预测。

还没有对高生物量植物和超积累植物进行深入研究达到田间生产应用阶段。

在田间条件与温室条件下,植物对重金属积累效果有很大的不同。

Kayser等(2000)研究结果为在温室条件下植物组织提取的Cd,Zn,Cu浓度远比田间自然条件下的要高。

但Anderson等(2005)在用玉米和印度芥对金的提取试验中却认为温室的效果与自然条件下的效果是一致的。

Jiang等(2004)发现在温室盆栽时香薷(Elsholtziasplendens)地上部分Cu浓度为10mgkg-1,但在田间条件下却高达250mgkg-1。

 

表2 植物修复技术在美国的田间应用及其效果

应用地点

应用方式

效果

Trenton

植物萃取作用

印度芥菜BrassicaJuncea

把Pb控制到标准以下

Dearing,KS

植物钝化作用

白杨Pupulus.spp.

Pb,Zn,Cd

50%植物存活3年

Whitewood

As,Cd

95%的植物死亡

Pennsylvania

遏蓝菜属植物T.caerulescen

Zn,Cd

植物吸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