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人不可不知质量管理发展的八个阶段.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40546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人不可不知质量管理发展的八个阶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质量人不可不知质量管理发展的八个阶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质量人不可不知质量管理发展的八个阶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质量人不可不知质量管理发展的八个阶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质量人不可不知质量管理发展的八个阶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人不可不知质量管理发展的八个阶段.docx

《质量人不可不知质量管理发展的八个阶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人不可不知质量管理发展的八个阶段.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质量人不可不知质量管理发展的八个阶段.docx

质量人不可不知质量管理发展的八个阶段

质量人,不可不知质量管理发展的八个阶段

 

质量管理在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经济效益、保障市场开拓和增强市场竞争力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们对质量管理的认识也是在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的,质量管理经历了几次飞跃的过程。

第一个阶段——质量检验阶段(20世纪初出现)

在19世纪以前,生产方式主要是手工业,产品质量是靠着有经验的工匠的手艺来控制的。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产品数量迅速增加,要求专业化分工,于是出现了专职检查人员。

但是,逐个检查产品的成本过高,为了降低检验成本并保证产品质量,在20世纪中期出现了抽样统计检验的方法,至今仍在普遍应用(PPM)。

产品质量检验对于把好实物质量关,保证出厂产品的质量,维护企业的产品信誉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能够延续到今天。

但是,质量检验的最大的问题是——只能消极地“把关”,却不能查出不合格的原因,不能防止或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

产品质量检验在当今,仍是一种必要的质量管理手段,但是,作用在不断地淡化。

第二个阶段——统计质量控制(SQC)阶段(1924年出现)

1924年在美国的贝尔实验室,休哈特发明了一种可用于监视和测量过程控制的工具——控制图。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由于武器质量方面的问题明显影响战斗力,这种控制图才在美军的武器制造商中被采用,进而迅速的推广到民用工业企业。

统计质量控制的核心是:

运用数理统计理论,在生产过程中用控制图来监视产品质量波动情况,发现异常时,便于及时采取对策,从而可以定量地控制不合格品数量。

统计质量控制的方法在今天仍然是过程控制和检验控制的重要手段。

随着应用的深入,统计技术已经不仅局限于过程控制和检验控制了,在质量管理的许多重要过程都可以运用统计技术来分析和评价管理的效果。

第三个阶段——可靠性阶段(1942年出现)

可靠性的系统也是始于美国,来源于解决二战中美国军用电子设备频繁发生故障。

从1942起,美国致力于提高电子管的可靠性。

一般的统计质量控制只能解决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问题,但不能识别由设计带来的先天缺陷。

于是,可靠性理论和技术就应运而生。

可靠性的发展如下:

1958年日本科技联盟成立了可靠性研究会,1965年IEC(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设立了可靠性技术委员会。

1969年,美国阿波罗登月成功,标志着可靠性技术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

可靠性的工作成果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第四个阶段——全面质量控制(TQC)阶段(1956年出现)

1956年美国的菲根堡姆首先提出了TQC的理念,但是,推广却是在日本展开的,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一直到20世纪末一直推行的就是这一套理念。

20世纪60年代初期,日本由于经济振兴的需要,聘请美国的戴明在日本培训骨干,推行TQC。

后来日本的各工业部门通过实践,结合日本的实际情况,创造了一套TQC的经验和方法,在企业中推广应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TQC为“日本制造”在世界中的地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日本的经济起飞奠定了质量基础。

TQC由于未引入欧美不断完善的质量保证和管理思路,不可避免地在继续发展上收到了局限,没有能够形成世界潮流。

但是,TQC中的某些原理和技术在今天仍有很高的价值,如PDCA循环和QC小组等。

第五个阶段——质量保证阶段(1959年出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推动了统计质量控制和可靠性技术的发展,1959年美国军用标准实施的《质量保证大纲》,正式将质量保证纳入军用采购的要求。

质量保证对于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及其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在开拓市场、规避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质量保证的核心在于:

确保满足顾客需求,向顾客提供足够的信任。

第六个阶段——全面质量管理(TQM)阶段(1983年出现)

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市场被大量的日本产品充斥着,特别是在汽车、家电、复印件领域,基本上被日本产品占据了半壁江山。

当时,美国创作了一部“为什么日本能美国不能”的大型纪录片,使全美为之震惊。

在这种氛围下,美国的戴明、朱兰等质量管理大师才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

美国人在借鉴日本TQC的基础上,融合美国军工的质量保证体系并按照现代高科技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不断丰富其内涵,逐步创造了TQM方法。

美国人的TQM致力于发展一个发挥美国的优势,特别是以人才资源优势为代表的综合优势,最终目的是使顾客满意。

欧洲也为TQM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83年英国正式总结了了TQM的术语和概念。

第七个阶段——ISO9000质量体系阶段(1987年出现)

为了将质量保证纳入规范的要素管理,按照系统论方法建立质量体系能更好地保障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要求的有效实施。

为此,在1979年BS5750标准提出了三种质量保证模式,并在英联邦范围内普遍实施,对国际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

1987年,ISO9001、ISO9002、ISO9003就采用了BS5750提出的三种质量保证模式,使之成为国际通用标准。

1994年对87版ISO9000系列标准进行了修订,使之成为对硬件制造业特别适用、质量保证能力有所提高的标准。

在2000年,为了使ISO9000系列标准能够适用于各类产品和行业的不同规模组织质量管理,在借鉴了TQM、QS9000、VDA6.1等方面的经验基础上,ISO9000体系进行了多次的重大的修订,也就有了2000版、20008版和目前使用的2015版标准。

第八个阶段——质量发展无止境

在1987年为了表彰波多里奇在促进国家质量管理的改进和提高上做出的杰出贡献,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质量改进法案,创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国家质量管理奖。

把卓越绩效质量管理模式写进法律,当成国家竞争力的组成部分,这是目前质量管理的最高水平。

希望中国也可以越来越重视质量管理,把“中国制造”做成世界上最具有产品质量保证的产品。

附质量标语100条

时刻把这些标语看在眼里,放在心上,养成良好的品质意识,形成内心的质量责任感!

1.质量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2.市场是海,质量是船,品牌是帆。

3.今日的质量,明日的市场。

4.筑质量长城,兴中华经济。

5.ISO9000—效率、效益之源。

6.构造“质量、环境、安全”——一体化的管理体系。

7.建有质量文化的质量体系,创造有魅力、有灵魂的质量。

8.未来的成功属于质量领先者。

9.21世纪——质量领先者的世纪。

10.铸造辉煌,唯有质量。

11.品质的优劣比成本更重要。

12.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向质量要效益。

13.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

14.品质合格是尽社会的义务,品质卓越是对社会的贡献。

15.质量是成功的伙伴,贯标是质量的保障。

16.和传统的昨天告别,向规范的未来迈进。

17.只有步入国际标准的轨道,才有无限延伸的空间。

18.践行三现主义,拒绝纸上谈兵。

19.正视危机、增强信心、艰苦奋斗、再创辉煌。

20.增强紧迫感、加强责任心、全力抢市场、打好翻身仗。

21.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唯才是举,唯能是用。

22.转变观念,转变作风,创新机制,创新局面。

23.把生命注入到产品中去,产品就会在市场上活起来。

24.制造须靠低成本,竞争依赖高品质。

25.用心血融铸经营理念,让企业文化生生不息。

26.树立核心价值观,而且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造。

27.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28.品质—企业致胜的关键。

29.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30.立足新起点,开创新局面。

31.百尽竿头,更进一步。

32.今天的付出,明天的回报。

33.筑质量大堤,迎世纪挑战。

34.让高质量的产品乘着环宇风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35.让环宇风帆载着优质的产品,跨越21世纪。

36.跨越今日的视野、扩展21世纪的眼光。

37.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38.走进质量天地,带来无限商机。

39.质量存在于人类生存的一切地方。

40.质量—带给你看得见的未来,说不出的精彩。

41.跨过ISO9000的门廊,进入21世纪的殿堂。

42.贯标九千,飞越二千。

43.时代精神演绎民族灵魂,优质精神构筑时代精神。

44.效益来源于服务社会的回报。

45.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为了保护您的生命,请为您的企业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46.市场如水,企业如舟,质量象舵,人是舵手。

47.顾客信誉是企业发展的源泉。

48.效益靠质量,质量靠技术,技术靠人才,人才靠教育。

49.产品的质量是拓展的翅膀,航程无限,辉煌有期。

50.创新是根本,质量是生命,务实是宗旨,效益是目标。

51.质量为先,信誉为重,管理为本,服务为诚。

52.优质产品,是打开市场大门的金钥匙。

53.多创优质产品,提高企业形象。

54.优质产品,是走向世界的桥梁。

55.优质产品,是市场竞争必胜的保证。

56.重视产品质量,加强企业管理。

57.质量是信誉的保证,信誉是质量的体现。

58.信誉来源于质量,质量来源于素质。

59.日复一日,精益求精;年复一年,效益满赢。

60.保证质量,是对社会的承诺。

61.质量是企业自下而上的根基,但需人人来扶持。

62.产品质量是通向市场的基石,是赢得用户信赖的关键。

63.坚持不懈抓产品质量,企业将立于不几之地。

64.以科技为动力,以质量求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企业的效益,质量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以质量求生存。

65.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企业的效益,质量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质量靠全体员工去保证。

66.改善既改革,改革先革心。

67.企业成功的秘决在于对人才、产品、服务三项品质的坚持。

68.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优势。

69.商场如战场,品质打先锋。

70.品管提高信誉,信誉扩大销售。

71.创优质品牌,铸一流企业形象。

72.制造精良产品,培育优秀人才。

73.塑企业形象,创优质名牌。

74.质量—恒古不变的致胜之道。

75.贯标出质量,认证树形象。

76.卓越的产品和服务是员工的成就和自豪。

77.老兄~品管不是空想,乃是起而行的工作。

78.产品质量连万家,厉害关系你我他。

79.产品就象一朵花,枝繁叶茂靠大家。

80.质量就是资源,质量就是金钱。

81.产品质量无缺陷,顾客服务无抱怨。

82.杜绝一切不合格是质量保证的基本要求。

83.用户满意是企业永恒的追求。

84.品质是生命,服务是宗旨。

85.全民讲质量,质量利全民。

86.人类生活在质量的呵护之下。

87.创造有魅力的质量,造就忠实群体。

88.质量不公由生产者决定,更应由顾客决定。

89.产业竞争靠产品,产品竞争靠品质。

90.努力推行QCC,工作不会苦兮兮。

91.品质有缺陷,寸步难行。

92.产品若要无缺点,全面品管不可免。

93.设计合理的品质,为品保之第一步。

94.人人提案创新,成本自然减轻。

95.品质观念把握好,成品出货不苦恼。

96.品质一马当先,业绩遥遥领先。

97.改善提高,永无止境。

98.以精立业,以质取胜。

99.推行品管,始于教育,终于教育。

100.质量—价值与尊严的起点。

 

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