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文档格式.docx
《论文浅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浅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还认为,“一个人有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将一辈子读书,一辈子受用。
”[2]可见,让学生学会学习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如何教学生学会学习语文呢?
教育家吕淑湘先生说:
“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
”叶圣陶先生说:
“学习语文的目的在运用,就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
……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全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
”魏书生先生也说过:
“教育是帮助人培养良好的习惯”,魏书生要求每个学生每天做五个一分钟的事。
①学生回家每天都要做1分钟家务,②学生每天都要写1分钟日记,③学生每天都要唱1分钟好歌,④学生每天早晨要走1分钟队列,⑤学生每天都要集中精力全身心地背、看、记1分钟。
[3]以上三位新老教育家的话共同说明习惯在学习语文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养成习惯的途径和方法。
下面我就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两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阅读教学方面
1、有序阅读习惯
凡做任何事情,都有个先后顺序,学习文章也同样。
学习文章都需要经过从阅读到领悟的过程,其中包括感知、理解、鉴赏等几个环节,环节之间有序排列,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反映了阅读能力的层次不断提高。
我们平时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种有序阅读习惯。
如教《故乡》这篇小说时,我是通过布置几个预习题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的:
①小说刻画了几个人物,他们的性格特征如何?
②课文写了哪几件事?
③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之间有何变化?
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④找出环境描写和肖像描写的语句或段落,并体会它们对表现主题刻画人物的作用。
这样有计划有重点地布置预习题,目的是让学生快速了解课文信息,抓住重点。
2、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现代汉语词典》和《成语词典》是学生必备用书。
它如同盲人的拐杖,划船者的桨。
我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每一位学生必须配齐这两本最基本的工具书,要求学生养成勤查词典的习惯,不认识的字词或模梭两可的词或短语,尽量查阅词典,不望文生义,不凭想当然,也不依赖别人,自己能做到的事一定要自己去做。
3、质疑的习惯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从“读”到“悟”的过程、实质是一个从已知领域向未知领域探索发现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但是,何处寻疑?
怎样质疑?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刚开始时,肯定是有困难的。
这就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适时点拨诱导,教给方法,从扶到放,使学生学会发现,学会质疑,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如教《藤野先生》这课时,我就设置了这么一个疑问:
文章的主人公是鲁迅还是藤野先生?
有什么理由?
通过学生从课文找理由,理由找出来了,文章内容也就理解得差不多了。
4、比较学习的习惯
有比较,才有鉴别;
有比较,才能更好发展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开拓。
因此我们在学习新课文时可以想想已学过的课文,使知识得以迁移,并转化为能力。
学会比较的习惯,使学生能由此及使学习新知识,认识新事物,掌握新的学习方法。
比较的方法很多,从比较类型看,可以求同比较,也可以求异比较,通过求同比较,归纳出共同的规律,通过求异比较,归纳出各自的特点,要使学生养成比较的习惯,关键是授之以法。
进行比较阅读,首先要选择比较对象,确定比较点。
要善于从不同的读物中发现它们在内容或形式方面存在的各种联系,并从中抓住主要联系,这样才能选准比较对象,明确比较点。
例如在学习《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时,我就要求学生对这两篇文章的“乐”进行,看这两篇文章所表现的“乐”有何异同。
5、圈画、整理的习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完全靠平时的培养,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动脑动口,笔不离手,对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段落,要圈圈、画画,对老师、同学理解分析精彩的地方要及时记录。
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认真地要求学生使用一套规范的记号(例单横线、双横线、波浪线)、画小圆圈、加点、加三角形等,进行分门别类,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习惯了,那么无论是阅读理解还是复习巩固都是十分方便的。
二、写作教学方面
从目前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看,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
例如作文教学的科学性、计划性不够,教师在教学中随意性很大,脚踏西瓜皮,任其自然。
由于教材问题再加上教师主观上的不够重视,其作文教学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另外作文教学脱离生动的现实生活,作文教学过程存在程式化、机械化和简单化,教师在写作技巧上强调过多,诸如文章的结构怎么安排,开头怎么写,供材料作文怎么引材料、怎么联系现实、怎么回扣材料等等,花拳招式讲得过多,实际写作功力缺乏,作文的训练是普遍较少,一学期只有七八次,有的只有四五次。
总而言之,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不快,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作文水平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从学生方面来讲,客观上讲学课作业量比较大,没有时间去感受生活,空间狭小,孤陋寡闻,主观上讲是怕作文,因为作文是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要改变目前作文教学的现状,我想扎扎实实能够做起来的事情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1、广泛阅读的习惯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精读文学名作,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无疑起很大的作用。
因而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要求学生积累教材中的名篇佳作,对那些精彩的段落和名言警句要能熟读会背,但仅仅就靠精读语文教科书几十篇名作还是远远不够的。
相当数量的学生除教材外,不看课外书,看了书也不做摘抄积累。
学生早起到校,天黑回家,又很少和社会接触,阅历不丰,见识不高,语言贫乏,知识面窄,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因而从广泛的阅读中积累,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重要途径。
鲁迅先生说“学好课内的东西只是学好语文的一半,另一半要靠课外学习获得。
”这里除了指深入生活外,就是指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
博览群书是指导学生写好作文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历史名著要读,优秀散文要读,报刊时文要读,阅读面越广越好,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明事理,长见识,提高审美情趣,陶治高尚情操。
古人云:
“凡作文,须有胸中万卷书为之根底”、“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从读书中积累,是古人写作的一条重要经验,这也应该成为学生作文的一条重要经验。
我现在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阅读4本课外名著,上课时让学生介绍自己所看的课外书。
实践证明,喜欢看课外书的同学都喜欢语文,而且作文功底都很好。
如150班的张宇妤同学、唐晓蓉同学、李茹畅同学等他们的作文水平都相当不错,这些也都得益于他们大量的课外阅读量。
2、观察思考的习惯
写作文首先得有内容可写,欲话说得好,“巧息妇难为无米之炊”。
写作文贵在胸罗万物,情在必发,可学生没题材写,岂不强其所难,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拓宽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懂得文章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对生活是真挚情感的抒发。
应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要认真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有意识地观察体验生活,经过分析、思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弘扬真、善、美,舍弃假、恶、丑。
这样日积月累,素材多了、写作文时就可以从中选择,信手拈来。
我历来强调学生要养成观察思考的好习惯,如都是上课的情形、学生上课的情形如何;
学生自习课的情形如何,听老师讲课的情形女如何;
每个老师上课的风格如何、班上同学的个性又是怎样的;
春夏秋冬、晨昏午夜的天气如何,人的活动如何;
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学校又发生了哪些事,社会上又发生了哪些事,这些事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
……这些观察我在平时上课也让同学们在上课时用语文表达出来或用片断描写的方式来把它记录下来。
如我会要求学生做一个描写同学思考问题的片断描写;
也可能会要求同学描写一个场面等等,这些如果学生平时没有养成观察思考的习惯,不管是口头表达还是作文片断描写,都很难有出色的表现。
3、积累知识的习惯
书看得最多,如果没有及时动手整理记录下来,那等于是没看,毕竟过目不忘之人少之又少,即使记忆再强,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遗忘。
我们也常常有这种体会,写作时要引用到某些名言警句只能记住其大概,不得不东寻西找,费去不少时间和精力,如果我们也能持这以恒地在阅读后养成动手整理的习惯,那么在使用时就会省力得多。
总之,积累是写作的基础,“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有的学生学了几年的语文,还是一件事情讲不清,一个道理说不明,一篇文章写不好,“腹中空空”、“胸无点墨”就是因为缺乏应有的积累。
因此,要求学生重视对有关知识的记忆和积累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日积月累,集腋成裘,大脑语文仓库的“建筑材料”丰富了,充实了,才能构筑出华美的文章“大厦”来。
“才高八斗”须以“学富五车”作后盾。
积累得多,才能“厚积而薄发”。
因此我要求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将所看到的优美词语、句子、段落、名言警句、典型事例等等摘抄下来,然后在后面附上读后感、简要赏析、简要评价、适当仿写等等内容,这样所阅读到的知识不但积累了而且运用了。
实践证明,认真做好这项工作的同学,在一两个学期之内他们的语文水平、作文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
4、勤练的习惯
有了广泛的阅读和一定量的积累以后,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要经常练笔,有的同学喜欢看书,但懒于动笔,这样很难写好文章,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只练不学不行,只学不练更不行。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固然必须要有扎实的语言表达基本功,要学习一定的写作技巧,这是不容忽视的,然而更重要的是要进行大量的训练,学生没有一定的训练,提高写作能力只能是一句空话。
我认为,当前学生的写作训练过少是一大问题。
现在“大纲”高中学生“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5次,三年中其他各类练笔不少于3万字,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
这主要是从学生负担考虑的,其实每两周写一篇作文是太少了。
我在平时是这样训练学生的作文的。
一是课外练笔,一周一篇,字数在500字以上,不限文体,自由选题,自由发挥,但必须按时上交。
老师或作浏览或作批改,因为是自由作文,常常不乏文情并茂的上乘之作。
二是小作文,我是结合课文教学来得以实施的,例如,当学生学了《雪》之后,要求学生写一个描写自然景物的片断,如雨、风等等;
学习了《海燕》这篇散文后,我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一个小动作然后将它的一些动作、神态等描写下来。
三是大作文,我要求学生每周一篇大作文,我采用间周命题作文,认真批改和讲评,我算了一下,如果这样做,学生每学期可以写大作文15篇以上,小作文(包括课外练笔)30篇,三年下来,每个学生就可以写近百篇的大作文,近两百篇的小作文,近三百篇的大小作文,我认为这个训练量还是比较合适的,尤其是在目前重理轻文的学习现状下,作文教学应该去占领自己的一席之地。
5、修改的习惯
教师给学生批改文章,是教师义不容辞的天职,教师不研究学生的文章,便不可能指导学生作文,也不可能认真完成作文教学乃至语文教学任务。
但是不是只有对每一位学生每一篇作文都进行精批细致的老师才是优秀的老师?
是不是通过精批细改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能提高呢?
现实情况正好相反:
面对老师呕心沥血勾划指点的鲜红一片,大多数学生只不过是看看分数而已,看完分数就万事大吉,几乎没有根据老师的批阅去修改作文。
我们说文章多半是改出来的,学生的作文也同样,也需要养成自觉修改的习惯,叶圣陶先生对修改文章有明确精到的见解:
“改与作文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本人。
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原人教社语文大纲也提出中学生要“初步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
修订后的新教学大纲提出“要养成多写多改的习惯”。
可见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习惯,而不是检验教师的批改水平和能力。
因此教师教会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方为天经地义之事。
我在帮助学生作文,养成修改的习惯,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的,首先是帮助学生提高对修改文章的重要性的认识。
我每教一届学生,第一次作文后,我就专门开一节作文修改课,向学生介绍一些中国古代文学家修改文章的名言趣事。
如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卢延让为了“吟安一个字,拈断数根须”。
左思写《三都赋》,写了十年,也改了十年,作品问世,以致洛阳纸贵。
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费尽十九年心血,其间几经修改,在洛阳存放的未用残稿就堆了两屋子他说:
“平生精力,尽于此书”。
孔尚任写《桃花扇》历时十五年,凡易三稿。
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等等。
另外多跟别人商量,听取群众意见修改文章,从古至今也有许多生动事例。
白居易每作诗,令一老妪解之。
问曰:
“解否?
”妪曰:
‘解’。
则录之;
‘不解’,则又复易之”。
通过这些具体而生动的例子,让学生明白好文章是反复修改后才能得到的。
其次是让同学参与修改。
当堂完成作文,训练学生快速立意,快速构思、快速遣词造句等能力,符合21世纪对信息时代人才的素质要求。
另外,当堂作文,学生在老师监督指导下的构思谋篇、布局起草、评讲修改,形成了系列严格训练过程。
这不仅对学生练好写作基本功提高写作技能非常见成效,而且从根本上杜绝了学生抄袭、拖拉、改换组装等不良写作行为。
当堂评讲作文,学生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学习活动,迎合了学生注重自身存在,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的个性心理。
我一般采取三种方式。
一是自读文章,让学生在班上朗读自己的文章,这一方法很有效,对那些平时作文书写随便,语句不通的同学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
二是师评,在学生中选择好、中、差各一篇,边读边评。
三是学生自评自改和互评互改,要做好这项工作,我先给学生明确文章修改的目标和范围:
第一是内容方面是否真实可信,是否符合题目要求,材料是否与观点吻合,取材是否新鲜,立意是否深刻。
第二是写作技巧方面:
文章线索是否清晰,段落过渡是否自然,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文章构思是否新巧,各类文体的表达是否得体;
各种写作手法运用是否恰当,遣词造句是否妥贴。
第三是书写方面,是否工整、符合格式;
是否有错别字,符号使用是否正确。
以上我主要从阅读教学方面和作文教学方面两大块来探究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当然,好的习惯还有很多,由于本人的认识有限,本文介绍的主要是本人平时教学中所运用的一些方法,说得不对,还请同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周明星著.《高效阅读》.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
[2]叶圣陶著.《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魏书生著.《魏书生文选》.桂林:
漓江出版社出版.1995.